厚臉程度前所未有,難怪日本不肯承認侵華,46%日本人:自衛戰爭

2020-12-25 騰訊網

近年來,日本對二戰的反思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二戰剛剛結束時,日本對於二戰一些暴行,也存在一定的羞恥心,可慢慢的日本不僅不再反思二戰給世界各國造成的災難,甚至還有意修改日本的歷史課本、歪曲事實。根據新華網報導,日本的民意調查顯示,現在46%的日本人將日本發動的二戰認為是一場自衛戰爭。這也就能解釋為何日本人不肯承認侵華戰爭,其厚臉程度前所未有。

據路由社援引日本NHK消息稱,菅義偉向靖國神社進獻了祭品,這也是他上任後首次參拜靖國神社。此舉無疑傷害到二戰期間日本侵略過的那些國家的感情,更是一種對歷史的不尊重。據《朝日新聞》針對二戰兩大軸心國的日本和德國民眾進行採訪後表示,有超過半數的德國人對納粹時期德國犯下的罪行表示悔過,並且對那段歷史時期極為了解。與之相比,八成的日本公民認為學校對二戰期間的日本歷史並沒有進行充分教導。

乃至今日,根據民調顯示68%的德國人熟知紐倫堡審判的經過和內容,可只有33%的日本人聽說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戰敗國日本的宣判,但其中有32%的人認為這次審判「不公正」,其他日本人則大部分對於審判結果並不關心,而真正認為「審判公正」的日本人更是少之又少。很顯然,日本人在二戰犯下的累累罪行,正在從日本的歷史教科書中淡化,不止如此,甚至正在隨著日本教科書對那段歷史的扭曲,讓更多的日本人相信那是一場「日本自衛戰爭」。日本為何要公然扭曲那段歷史?

很多史學家和分析家都討論過這個問題,那就是日本為何不承認那段歷史。其中部分美國學者多是根據《菊與刀》的分析,贊同其中的觀點,認為日本扭曲那段歷史其實是源於「羞辱感」,他們可以接受結果、也承認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不願公開談論這一切。不過對於這個觀點,也有學者反對認為,那只是剛剛戰敗時期的日本,確實有這樣一部分人。但自日本修改歷史書的那一刻,已經不是為了遮掩那段歷史帶來的所謂「羞辱感」,而是不甘心二戰的失敗,所以才要掩蓋甚至扭曲那段歷史。

與美國學者不同的是,一些歐洲學者認為日本歷屆政府首相多會參拜靖國神社,包括修改那段歷史是因為在日本的文化受中國文化影響很大,其中「仁、義、禮、智、信」中唯獨「仁」字被捨棄,這主要基於日本歷史環境本身。而當「仁」字被捨棄之後,造就了日本人骨子裡的物競天擇與那份殘忍性,所以對於自己犯下的罪行慢慢地釋然成「物競天擇、成王敗寇」的結果。這可以說是日本一種自我安慰,恰恰是這種安慰令日本擺脫了二戰期間犯下一切罪行的罪惡感,使得如今日本能夠「坦然」修改歷史、參拜靖國神社。

不過對於歐美專家的分析,或許最有發言權的就是亞洲學者。大部分亞洲學者更喜歡一針見血、直至要害。他們認為,日本修改歷史教科書也好,參拜靖國神社也罷,其實就是日本沒有被打服。日本始終認為,自己只是輸在了美國的原子彈下,如果沒有原子彈而是真刀真槍的打一場,日本未必會輸,起碼不會莫名其妙被炸到投降。歸根到底,就是不服,就是想重新再打一場。所以扭曲歷史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這些行為背後,是日本軍國主義野心始終在膨脹的表現,也值得世界各國警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為何始終不肯向侵華戰爭道歉?
    後來,日本發動了針對中國的大規模侵略戰爭。今天,小編告訴大家,為什麼日本在侵略中國戰爭後不肯為侵略中國的戰爭道歉。一位日本老兵告訴你真相。 日本發動的不正義戰爭從一開始就註定以失敗告終,但是為了勝利,我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 為何日本始終不肯為侵華道歉?這位日本老兵說出真相!
    日本在二戰時期給中國以及亞洲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日本卻採取不承認和不道歉的態度,為什麼他們始終不肯為侵略中國道歉呢? 一個日本老兵叫八兒雄三郎,今年91歲,他當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學校,日本投降後回到國內,在每年的8月15日他會前往靖國神社參拜。他曾經對採訪記者這樣說:「如果兩國再次出現戰爭,我很想去,可是身體已經不行了」,由此可見他至今還沒有承認侵華是錯誤的。
  • 如何看待日本抗日神劇?正常看待日本歷史,日本人眼中的侵華戰爭
    而這些神劇大多都是由中國人拍攝進行描寫日本侵華的一些情節,但是近期日本也是拍攝了一部抗日神劇,而這一舉動更是讓眾人吐槽這還有自己抗自己的?如何看待日本抗日神劇?正常看待日本歷史,日本人眼中的侵華戰爭。原來這部劇是紀念日本反法西斯70周年所拍攝的作品劇情講述的是在二戰爆發之後女主角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毅然決然的成為了一名軍醫。
  • 日本侵華戰爭親歷者長春口述歷史 揭露戰爭真相
    日本侵華戰爭親歷者在長春口述歷史 肖寓隆 攝中新網長春9月13日電 (李彥國 郭佳)由「日中口述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和日本知名反戰人士組成的9人訪華演講團13日在吉林長春開啟了演講活動的序幕,他們通過口述歷史的方式,從多個角度還原、揭露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歷史真相。
  • 七七事變時日本鼓譟侵華 男女老少捐款捐物 前所未有的癲狂狀態
    儘管時隔沒多久,日本人聲稱「失蹤」的士兵志村菊次郎便已經歸隊,但日本人繼續以上述藉口與中國軍隊進行談判,而就在雙方談判之時,日軍悍然發動進攻,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就此爆發,日本也就此撕下面具開始了它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爭。
  • 中國發布丨又一部揭露日本侵華罪行的恢弘巨作《日本侵華戰爭軍事...
    中國網12月28日訊(記者 張豔玲)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為傳播抗戰歷史、弘揚抗戰精神,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簡稱「抗戰館」)今日舉行《日本侵華戰爭軍事密檔·最高決策》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
  • 日本侵華戰爭期間,在旅順建造的白玉塔,日俄為何想拆毀?
    近代中國戰爭不斷,恥辱連連。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在中國的土地上為所欲為,燒殺搶掠,華夏大地灑滿了中國人的鮮血。日本作為入侵者,在對中國的戰爭中也付出了慘重代價。那大量的日軍士兵屍體都埋在哪兒,也是一個較為棘手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日本在中國旅順建造了白玉塔。為了美化自己的侵華事實,日軍建造了白玉塔和多個建築物來安葬日軍將士。
  • 日本如何評價對越自衛反擊戰?很少談起,卻用教科書進行評價
    因為日本當時致力於全方位外交,甚至想擺脫美國控制,經濟上一度要超過美國,可以說勢頭強勁。教科書評價在我國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日本並沒有過評價,甚至沒在媒體中提起此事。但沒提起並不代表不評價,日本卻在教科書中對我國這場戰爭進行了評評價,而還詳細描述了戰爭結果。
  • 這些日本紀錄片都承認了侵華罪行,香港歷史試題卻引導學生跪舔?
    該事件爆出後,香港教育局也火速發表聲明回應稱該試題「具引導性」,「嚴重傷害了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受到莫大苦難的國民的感情和尊嚴」,「要求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嚴肅跟進,向公眾作出合理交代」。只想問問香港有關部門,這麼刻意美化日本侵華的題目,是怎麼通過層層審核,最終成為考場上與考生見面的試卷的?細思極恐。既然有一些甘願跪舔的人要槓,要質疑,特意選了日本自己拍攝的幾部關於侵華戰爭的紀錄片。好好睜大雙眼看看,看看1900-1945年期間日本到底都對中國做過什麼「好事」。
  • 當年的侵華事件,現在有多少日本人知道?日本網友的回答讓人意外
    大家都知道二戰爆發後,德國便聯合日本,一同發動了侵略戰爭,一個法西斯國家在歐洲橫掃各國,而日本則直接將目標放在了我國身上,14年的侵華戰爭開始了,當時我國軍工體系落後,根本無法靠自己的力量研發出武器裝備,另一方面經濟落後,也沒有充足的資金,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抗日戰爭打的格外艱難。
  • 日本不承認侵華歷史 一枚小錢幣成了鐵證 至今到處可見
    一直到今天,日本對侵華的歷史也是諱莫如深,甚至在日本國內的歷史課本上也對這段歷史避而不談,不承認侵華歷史真相的存在,這是對中華民族的侮辱,同時也是對日本國內孩子們的極度不負責任,因為他們有權利知道真相,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人在做天在看就是這個意思只要你做過了就會留下痕跡
  • 日本人拒絕承認侵華罪行的原因,150年前明治維新就已經給出答案
    你知道為什麼日本人一直不肯承認自己的侵華罪行嗎?除去中國人自己的自說自唱自圓其說之外,觀點未免有些偏頗。試問一下,你問過日本人真實的想法沒有呢?真實的日本人到底是怎麼想的呢?明治維新「脫亞入歐」接受歐洲生活方式日本人拒絕承認中國戰爭失敗的真實想法和原因(如下):一,我們是被食肉的美國人打敗的
  • 日本歷史學者希望與中國學者共同對日本侵華戰爭開展實證性調研
    那些戰爭中的受害者或許還健在,那些曾經使用過毒氣彈的地點或許還能找尋到殘留痕跡。時不我待,希望能與中國歷史學者共同開展實證性歷史調研與合作,共同去挖掘、記錄真實的歷史,一起打下『中日友好、中日不再戰』的基礎。」日本明治學院大學國際和平研究所研究員松野誠也日前說。與中國專家一起進行與二戰歷史相關的實地調研是松野的夙願。
  • 20世紀時期美國如何「妨礙」日本侵華?
    換句話說,就是採取一種「讓日本人知道我們在盯著他們的政策。」二是與國聯合作,盡力通過國聯採取措施,避免與國聯政策發生衝突而使美國被推到「前臺」。美國政府決心不讓國聯將「滿洲的嬰兒遺棄在華盛頓的臺階上」。九·一八事變是指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 日本人發出「控訴」,侵華的國家有很多,為何中國只記得日本?
    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中間留下過輝煌萬國朝賀,也留下過血淚八國侵華,但每一個中國都不能忘記的就是日本侵華戰爭。確實如日本一些學者所說,中國人記「近仇」。日本地理位置離中國近,日本侵華也是最近的一次大規模戰爭。
  • 日本人如何看待侵華戰爭?
    對此,本多說道:我們日本人並非都是戰爭的加害者,況且有些人在戰爭發生時還是孩子或是未經歷戰爭的下一代,他們無須道歉。本多以中國的「兩分法」為依據,認為最應該承擔加害責任的是天皇。山本把本多的言論曲解為:日本人=加害者,中國人=受害者。對此,本多重申自己的看法:加害者=以天皇為首的一小撮軍國主義分子,受害者=中國人民和日本人民。
  • 日本對侵略中國的罪行,為什麼不肯承認,參加過戰爭的人這樣說
    當時日本軍隊侵略我們時,對我們進行了嚴重的摧殘,害的多少人背井離鄉,流離失所。其殘忍程度如今說起來大家都恨得牙痒痒,最讓人痛心的就是南京大屠殺。上初中學習歷史時,印象最深的就是鴉片戰爭,林則徐焚煙。董存瑞炸橋。當時我們的印象就是日本人太可惡了,無緣無故挑起戰爭,傷害了我們多少同胞,簡直就是十惡不赦的大惡人。
  • 如果東北當時沒有丟,日本還敢發動侵華戰爭嗎?
    1937年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從此抗日戰爭開始,但是日本侵華早在1931年就已經開始,侵佔了中國的東北,當時的東北可以說整個中國工業發展最為強悍的地區,得到東北後,日本的實力得到了質的飛躍,憑藉東北強大的軍工製造能力和豐富的煤鐵資源,日本平添了信心。
  • 「精日」現象透視:美化日本侵華戰爭 泯滅基本民族良知
    近年來,個別青年學生散布日本人優越論,以極端言語侮辱咒罵自己的同胞,在網絡上激起了不小的輿情風波,暴露出「精日」現象的問題。今年兩會期間,國務委員、外交部部長王毅曾怒斥「精日」分子是中國人的敗類。「精日」分子迷戀日本流行文化,盲目崇拜日本,貶低中華民族,更有甚者明目張胆地顛倒黑白,美化日本侵華戰爭。
  • 以史為鑑,日本退休教師講解侵華日軍製造毒氣歷史
    當天,山內正之還在大久野島碼頭附近給200多名日本青年人講了一堂關於毒氣島的歷史課,然後又帶著明治學院大學師生環大久野島一周進行參觀。「雖然70多年已經過去,對於日本人來說,非常有必要了解這段侵華戰爭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