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送 門票福利 | 浙江景區門票任性拿
發送 瘋狂草莓 | 800份草莓券來就送
發送 我要求職 | 加入浙江在線旅遊頻道
雷聲一響,驚蟄已過。每年初夏,在浙江省許多地方,各家各戶都會拿出封存已久的菜罈,一揭蓋,濃鬱的酸香溢滿空氣——剛出壇的菜乾色澤鮮嫩,但經過一番晾曬、等顏色變深變褐,便是於腐朽中獲新生的梅乾菜了。或炒、或蒸、或被絞成香濃的餡……足以喚醒每一代江浙人的味蕾和記憶。
時間倒回到幾個月前——
驚蟄一過,芥菜抽了苔,人們掐著時間摘下菜心,晾掛待葉子變軟時,切碎、撒鹽,用手揉搓至滲出汁液,再裝入陶甕。軟榻的菜碼上一層便撒一層鹽,裝滿後再用芥菜葉或竹筍殼把甕口封嚴。
日升日落,陶甕裡的乾菜一天天改變著自己的形態與味道,過個半月二十天,再將他們取出曬乾、浸透春日陽光的氣息,便是色澤深濃,鹹酸味甘的梅乾菜了。
不僅是江浙,對許多地方的人來說,梅乾菜的味道早已不止是一種普通的美味,那種由味覺觸動的故鄉情懷,或許才是引發這種習慣與愛的原因。今天,我們就以梅乾菜為路標,跟隨著它的指引,探索它與各地的淵源,找尋關於美食與記憶的故事。
梅乾菜扣肉 道出無以言說的家鄉味覺
《舌尖上的中國》 中講到紹興,將「醬」定義為紹興人餐桌上的「基礎味道」,而梅乾菜就像這種基礎味道一般樣,成為了每一位紹興人的獨特味覺需求。
在紹興南部山區,筍是大山帶來的最大饋贈,於是村民便將剛醃好的鹹菜與筍一起煮,製成乾菜筍乾,乾菜的味道混合筍的鮮香,最大限度地刺激味蕾,成為獨一無二的味道被保存在記憶中。
歷久而彌香,精緻而又富於創新,這是紹興烏乾菜的真實寫照,也是紹興這座城市的形象展現。而清明前後的這座江南小城,正展現出江南水鄉細雨霏霏、煙雨朦朧的絕美意境。
推薦玩法:從魯迅中路一路行來,漫步在窄窄的青石板路上,微雨,青苔,黑瓦,小橋,流水,油紙傘,以及魯迅故居大宅等古老的院落,都像是一副水墨江南畫裡的絕美背景,美不勝收。
烏篷船也是紹興水鄉的一道獨特風景線。乘著烏篷船,岸邊掉落的白梅花在漣漪中綻放,一路徜徉在古色古香的紹興老街,穿梭於古城粉牆黛瓦之間,聽聽老船工娓娓道來古老的紹興故事。
還可以到「沈園」實地重溫釵頭鳳的千古愛情,或者到三味書屋尋找魯迅的童年,又或者到「蘭亭」憶起小時候常誦讀的《蘭亭集序》……如果走累了,可以在路邊找間酒鋪聊聊,嘗一下酒鄉――紹興最有名的黃酒,夾一塊梅乾菜肉,體驗紹興人的生活樂趣。
蘊藏在乾菜燒餅裡的淡淡鄉愁
如果說,梅乾菜燒肉代表的是紹興的梅乾菜情結,在距離紹興近200公裡外的縉雲,梅乾菜則搖身一變,不僅僅是成為縉雲燒餅的重要配菜,更成為了縉雲人精神的象徵。
在縉雲,梅乾菜不再當主角,甘願成為燒餅調味。它與肥嫩的豬肉相拌,經過大火的烘焙,讓豬肉的油汁滲透進身體中,激發出自身的另一道滋味。這是每一個在外的縉雲人最熟悉的家鄉味道,也是最好的味道,咬一口,仿佛便能看到家鄉的青山綠水。
隸屬麗水市的縉雲,一個仙都景區、一個燒餅,讓大家記住了它。仙都景區內的鼎湖峰、黃帝祠宇、火山口、沈括摩崖題刻等,以自然和人文的完美結合,讓人們在讚嘆自然的壯美之外,也為恢宏的氣勢所折服。
縉雲沒有pm2.5汙染的空氣,全年的藍天白雲,雲霧繚繞的仙境感覺,以及對先祖和歷史的銘刻和紀念,讓來到這裡的人都深深愛上這座浙南的小城。
隱藏在酥餅裡的美味秘密
梅乾菜與肉結合生成的一道「梅乾菜燜肉」,讓魯迅和周總理都念念不忘;經過碳烤加工做成的縉雲燒餅,成為無數縉雲人的家鄉情懷,也承載了縉人的精神象徵;在金華,梅乾菜則又轉身以另一種姿態深深紮根在這片土地上。
關於金華酥餅的說法中,其首創者竟是「混世魔王」程咬金。程咬金早年以賣燒餅為生,為了防止燒餅變壞,他將燒餅統統放在爐邊上,第二天,燒餅裡的肉油都給烤出來了,餅皮更加油潤酥脆,全成了酥餅。
在金華的梅乾菜,早已在悠悠的歷史長河進程中就深深融入了這座城市的味覺形態中,隱藏於金華酥餅的香脆下,聞名遐邇。
遊金華,蘭溪的諸葛八卦村內很有特色,那些門庭飛閣重簷,古樸又大方;而橫店是一個屢屢出現奇蹟的地方。如今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到那裡一定要記得控制自己的尖叫,因為你會發現很多電影中的場景原來就在面前。
「北有故宮,南有盧宅」。進入盧宅前,有風紀世家、大方伯、旌表貞節三座牌坊迎接,然後要走過非常寬闊的甬道,才見到盧宅的真面目。整個縱軸線有九進,長度竟然達到320米。
在中國,只有故宮和孔廟有這樣的結構。走在盧宅的街上,沒有遊客的喧譁,狗兒不時地穿行而過,商販不緊不慢,做著手中的事情,老人信步悠悠,古街平靜、祥和。
徵服挑剔味覺的完美結合
隨著梅乾菜的步伐,我們的旅途繼續前行。寧波的梅乾菜有股特別的鹹香,經冬更顯甘香,裡面還有好多筍,就因這點筍,它讓肉味香更上一籌,即使是傳統名菜梅乾菜燒肉,竟也生生燒出了寧波獨有的風味。
當然,作為海港城市,海鮮自然也是寧波的必需品,因此一道更具地方特色的「梅乾菜燒帶魚」,以其濃赤鮮香的口感徵服寧波人味蕾的同時,也徵服了各地人挑剔的口味。
寧波人文積澱豐厚,歷史文化悠久,屬於典型的江南水鄉兼海港城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寧波港還被國際港航界權威雜誌——英國《貨櫃國際》評為「世界五佳港口」。
這是一座現代與歷史相印成趣的城市,穿過天一廣場的繁華與現代,在供奉神農氏的藥皇殿,可以感受到清代建築的歷史滄桑感,觸摸著天一閣的圍欄則又是另一番文人情懷。
還有老外灘的西洋與精緻,前童古街的淳樸與寧靜,鳳凰山的青春與瘋狂,各種風格各種情懷在這座城市匯聚,卻又如此契合而不做作。
旅行至寧波的梅乾菜,也很好得結合了寧波的地方特色。海洋文化的浸染,中西方的文化的融合,現代與古樸的交匯,在與梅乾菜有關的菜式上,在這座城市的形象中都成為一種明顯的家鄉印記。不管在哪一方哪一個角落,寧波人的味覺回憶中總有獨屬這一方的角落。
梅乾菜肉丸:獨此一味的兒時記憶
人的回憶越遙遠,就越會把能記住的美好放到越大,到最後那一口兒時的味道就成了單相思。對於大多數脆弱的人來說,食物是把可以隨時撐起來的保護傘,躲在傘下,你可以觸到自己依然溫暖乾燥的童年、家庭觀、離愁別緒,以及對各種美好感情的嚮往。
溫州的梅乾菜肉丸之於溫州人來說,或許正是這樣一份無論在何處吃到何種美味,都無法取代的家鄉味道。這種味道就像溫州的魚丸一樣,記錄著自己每一步成長的足跡。
溫州梅乾菜肉丸,這是幾乎每個溫州家庭都在做的簡單菜餚,將早已準備好的梅乾菜,與剁碎的肉末以及各種調料一起混合,攪拌均勻。
一粒粒鮮亮的梅乾菜夾雜在層層肉末中,肉香與乾菜的清香一陣陣清晰地刺激著嗅覺,刺激著大腦深處那些關於童年與家鄉的獨有記憶。而在出鍋時的撲鼻香味裡,是幼時在食慾欠佳的炎熱夏天裡,就著一盤梅乾菜丸子才吃下的大碗飯。
江心嶼的山水文人氣質、楠溪江的古樸慢生活、雁蕩山的自然與文化積澱、洞頭海風裡吹來的故事……這些都是溫州讓人留戀的所在,而梅乾菜肉丸,作為一種默默無聞卻又不可或缺的溫州味道,卻只有紮根在這片土地,或者曾經生活與這片土地的人才能找到、感受到。
商業的興盛與繁華,是各地對溫州的最直觀印象,但溫州人在這樣的商業風潮之下,那種關於家族、關於故鄉的情懷卻從未有過任何一絲的弱化。而這一份簡單家常的梅乾菜肉丸,正是像溫州人的故鄉情懷一樣,牢牢保留著堅守的根基,簡單、樸實、溫暖。
梅乾菜粽子飄香的生活
說起情懷,嘉興粽子也是與縉雲燒餅相提並論的存在。《舌尖上的中國》裡說「嘉興人的一天從粽子開始。」短短一個鏡頭,引起多少漂泊在外的嘉興人想念家鄉粽子的飄香,以及在晨光裡穿過早點攤的熱氣吃一個粽子的堅持。
在這兩個不缺少情懷的地方,梅乾菜卻依舊夾著縫隙尋找了獨屬於自己的位置。在這裡,它又與糯米相親相愛,裹成了獨具一方特色的粽子。
色澤鮮亮的梅乾菜,被倒入已經浸泡過醬油等調料的新鮮豬肉,攪拌均勻。拿起粽葉,小心灌入淋上了醬油的糯米,中間加上配好梅乾菜的豬肉,然後將裹好的粽子燉煮,待到蒸熟後打開,粽葉的清香後是糯米特有的米香,咬一口,鮮膩的油汁滲透進口腔的每一處,而梅乾菜特有的清新香氣此時則愈發撲鼻……
這座城市,以兩個古鎮名揚了四海。生活著的千年古鎮西塘以及來過便不曾離開的烏鎮,茅盾、豐子愷、徐志摩、金庸等,一代代文人也為城市的歷史不斷增色渲染。而與嘉興毗陵的湖州,南潯古鎮的簡樸生活、莫幹山的世外桃源韻味與名人軼事、以及太湖的開闊遼遠……也為整座城市帶來了更多遊人的期待與故事。
杭嘉湖平原上的這兩座毗陵之城,浙北經濟繁華的中心地市,歷史、現代、包容、文化……等等的詞都可隨意被用在這裡形容。而那些離開家鄉的人,一枚梅乾菜粽子,便足以詮釋那漂泊的鄉愁與家鄉的精神。它就像這梅乾菜,被包裹在糯米裡,存在於每一次的咀嚼裡,生生不息。
視頻:浙江視界欄目《一味》
文字:方芳
圖片:來源網絡
註:本文為浙江在線旅遊頻道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與作者。
往期精選文章回復豔遇| 史上最強豔遇故事
回復窮遊| 3000元屌絲能去哪
回復吃貨| 旅行吃什麼實在太重要
回復神攻略|臺灣朝鮮海島遊攻略
回復暗號| 不知道會後悔的旅遊黑幕
回復杭州| 杭州新潮遊玩攻略
回復溫泉| 浙江8大靠譜溫泉
回復自駕| 全家自駕遊推薦
回復古鎮| 2015年12個古鎮地圖
回復民宿| 西塘烏鎮民宿大全
監製:楊倩
主編:陳淑安
責編:卞嫣斐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