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小島」三沙七連嶼守島人:只為天更藍、水更清、島更綠

2020-12-24 央廣網

央廣網三沙8月12日消息(記者辛如記 許雲 吳媚苗 殷志強 陳俊 張壘 周羽 實習記者陸美妮)乘船穿梭於祖國浩渺無邊的蔚藍南海之上,若驀然看見一座綠色小島,藍綠交映,海鳥盤旋,那美景不禁讓人心生喜悅。但是,你是否想過,這些島嶼的「綠」,並非天然如此,可能是「人造」出來的?在三沙,沙洲變綠洲,荒島變身動物園,早已不是什麼稀罕事。

黃德潔是三沙市七連嶼西沙洲的一名守島植樹者。西沙洲原是一片大海中的沙洲,除了白茫茫的沙地,島上空無一物。近些年來,三沙市政府在西沙洲實施植樹計劃,一批又一批的守島人和三沙建設者,用自己的汗水,在0.22平方公裡的小島上栽培出了一片森林:木麻黃、草海桐、椰子樹迎風飄揚,昔日「不施粉黛」的荒蕪沙洲,變成了綠意盎然的美麗綠洲。

西沙洲如今已沙洲變綠洲(央廣網記者 吳媚苗 攝)

記者到達西沙洲的當天,黃德潔正出門巡看西沙洲樹木生長的情況。為抵禦毒辣的陽光,他身穿一身長衣長袖,戴著一頂帽子,一副墨鏡。大家都說,這身行頭,是三沙人的「標配」。「這裡太曬,不這麼穿,根本頂不住。站在陽光下幾分鐘,都能感到頭暈目眩」黃德潔說。

在這樣的環境下,逗留都有困難,而島礁植樹,又談何容易?黃德潔告訴記者,因為一開始島礁沒有碼頭,所以每一棵樹、每一棵苗都要海南島本島運過來,由大船運到小船上,小船再運到泡沫漂浮板上,工人們則需要淌著水,抬著漂浮板,再用繩子將樹拖上岸。

種苗只是第一步。植物要用到的每一捧土、每一滴水,都要靠船從別處運來,再由大家扛上島。守島的建設者們在沙石堆裡掘坑、下土、栽苗,澆水。在這個年日照數超3000個小時的小島上,烈日炎炎,沙子把腳底燙得起泡,光線亮得刺痛人眼,大家頭上、身上不斷落下的汗水,一起和在了澆灌幼苗成長的泥土裡。

而對於黃德潔來說,最辛苦的不是守島的寂寞,也不是植樹的艱辛,而是種下的樹苗遭遇「不測」時,內心的失落感。「如果運氣不好,辛辛苦苦種下的樹苗,隨時可能被曬乾、枯死或者被颱風刮斷,那時候就會感到非常心痛,覺得努力全白費了。」黃德潔說。

樹多了,海鳥和海龜也便來了。七連嶼管委會副主任劉明秋告訴記者,海龜、海鳥對海洋環境的要求極高,只有生態環境改善了,它們才會來到這裡安家。為了呵護這來之不易的成果,三沙市近年來實行了「島長制」,漁民變島長,出海不再只是打魚謀生,還要上島植樹、救助海龜、收集海上垃圾……

破殼後的小海龜爬上沙灘(央廣網記者 吳媚苗 攝)

如今,不僅僅是西沙洲,鴨公島、趙述島、北島……越來越多的島嶼,種出了樹,開出了花,連枇杷都能結果了。海龜上岸,海鳥盤旋,一派生機勃勃,儼然一個小小的動物園。劉明秋生動地描述道:「等到候鳥來臨的季節,鳥叫聲不絕,遍地都是鳥蛋。海龜在沙灘上產卵,一窩能生出好幾十隻。」

劉明秋介紹,北島還設立了專門的海龜保護站。海龜蛋容易被海水侵蝕,導致小烏龜無法破殼。於是,漁民們把海龜蛋和在海裡受傷的海龜都撿回來,在保護站裡孵化、餵養、看護、醫治,待到足夠的時間再將他們放回大海。「我們還曾遇到,救助過的海龜過幾年又遊回來了」劉明秋回憶,「大家都記得它們身上傷痕痊癒後的符號,笑著說海龜回來了。而它們,也記得這片土地。」

目前,七連嶼各島礁已累計植樹超過20餘萬株,樹木成活率達90%以上。海龜、海鳥數量均在逐年上升。海風中,劉明秋指著趙述島沙灘上的一片椰林,告訴大家,它們曾經枯死過半,最後又奇蹟般地生存下來,如今已經枝葉繁茂。

「這就好像我們守島人的精神一樣。」劉明秋笑著說,「三沙神秘、神奇,而又神聖。這裡有數不盡的海洋瑰寶,這裡是祖國的『南大門』,能夠留在這兒建設島礁,是一件神聖的事情。我們始終做的只有這一件事:讓天更藍、水更清、島更綠。」

相關焦點

  • 【你好,小島】三沙七連嶼守島人:只為天更藍、水更清、島更綠
    在三沙,沙洲變綠洲,荒島變身動物園,早已不是什麼稀罕事。黃德潔是三沙市七連嶼西沙洲的一名守島植樹者。西沙洲原是一片大海中的沙洲,除了白茫茫的沙地,島上空無一物。守島的建設者們在沙石堆裡掘坑、下土、栽苗,澆水。在這個年日照數超3000個小時的小島上,烈日炎炎,沙子把腳底燙得起泡,光線亮得刺痛人眼,大家頭上、身上不斷落下的汗水,一起和在了澆灌幼苗成長的泥土裡。而對於黃德潔來說,最辛苦的不是守島的寂寞,也不是植樹的艱辛,而是種下的樹苗遭遇「不測」時,內心的失落感。
  • 難忘西沙群島七連嶼人間仙境中的西沙洲………
    近日,一向具有媒體監督敏銳觸角的海南廣播電視總臺新聞直播節目《今日新聞匯》,在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系列特別報導中的「環保點讚榜」中,表彰了三沙七連嶼。
  • 中國南海旅遊,首推西沙群島8大最美島、嶼、礁,網友:海太美了
    倘若說海南是東方夏威夷,那麼三沙毫無置疑是這片土地上最神秘最靈動的地方,她讓人心之嚮往,在深邃而湛藍的中國南海之中,有數百個島、礁、灘和沙洲散落在其中,她們組成了中國最美的南海諸群島,仿佛這裡是上天散落的淨土。那三沙到底有多美呢?今天就帶你去體驗三沙最美的群島之一—西沙群島。西沙群島是中國南海四大群島之一,也是三沙市市政府駐地所在。
  • 更藍、更綠、更清——黑龍江生態「三變」
    新華社哈爾濱10月14日電 題:更藍、更綠、更清——黑龍江生態「三變」新華社記者 馬曉成大森林、大溼地、大界江……近年來,黑龍江通過秸稈禁燒、守林護綠、河湖「清四亂」等舉措,持續在環境治理上下功夫,讓天更藍、林更綠、水更清。
  • 七連嶼北島:「龜島」再現龜群來
    4月22日,在三沙市七連嶼海龜保護站,記者看到幾隻海龜在池中遊動。「這是一隻玳瑁,你看它的前肢少了一塊,是被廢棄漁網纏傷的。」保護站站長黃宏波說,海龜易被漁網纏傷四肢,每天他們都要到岸邊巡邏,發現受傷的海龜就帶回來救助,傷好之後,再將其放歸大海。
  • 更藍、更綠、更清:生態「三變」 讓黑龍江變了樣
    大森林、大溼地、大界江……近年來,黑龍江通過秸稈禁燒、守林護綠、河湖「清四亂」等舉措,持續在環境治理上下功夫,讓天更藍、林更綠、水更清。
  • 三沙在哪?有啥好玩的?能去嗎? 解密中國三沙市
    說到三沙很多人對它的第一印象可能是「神秘"三沙在哪?三沙有啥好玩的?三沙能去嗎?……面對這一連串問題小新想說其實三沙也沒什麼……駱雲飛 攝三沙其實也沒什麼不過就是風光勝過馬爾地夫而已就連海水都有多種色號深藍、淺藍、寶石藍、天藍、翠綠……清澈斑斕、如夢似幻
  • 守島一條心 建島一家人——記新中國第一批西沙人守島建島的事跡
    1959年3月,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工委、辦事處成立,32歲的黃亞俊,奉命赴西沙,擔任西沙人民武裝部負責人,主管一個武裝民兵基幹連,成為西沙第一批守島建島者。他在西沙守島建島十年,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西沙。他對西沙懷有深厚的感情。在西沙守島建島中發生的每件事,都歷歷在目,記憶深刻,難以忘懷。
  • 守島人,集合!!
    >生病看病之苦吃水用電之苦守島官兵衣食住行來自坑道水凍瘡,小島人特有。戰士們飲用的是坑道水基本的夥食保障依賴於每日限班的客輪運輸但凡遇到大風雨雪天氣就連日常給養也不能保證每日一送島上醫療設施缺乏戰士看病幾經輾轉官兵等待船隻上島以往島上信號常常不好守島人,他們共同的名字他們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堅守在不一樣的崗位上
  • 三沙市:比馬爾地夫還美的地方
    這裡的天最藍,這裡的海最清,這裡的民風最淳樸彪悍!羚羊礁 查春明攝羚羊礁,七連嶼之一,美如藍寶石。永樂群島 查春明攝七連嶼另外,銀嶼礁(森屏灘)礁盤上也有一深坑,水呈藍黑色,深不見底,漁民稱為龍坑。現在,三沙市已開通往返海南島之間的遊輪,不久還將開通北京、上海、海口的航班,到時候大陸居民去三沙市旅遊就更方便了。「五嶽歸來不看山,三沙歸來不看海」,最美的三沙等待著最美的你們。註:本文的圖片來源於三沙市官網,均已註明原作者。
  • 趙述島:環境整治助力小島換新顏
    在我國三沙市永興島西北方向7公裡~10公裡的地方,坐落著一座座島洲,像一串珍珠鑲嵌在海面上,這就是七連嶼。探索實施「島長制」、整治環境衛生、啟動島礁綠化……三沙設市後,七連嶼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近日,記者登上七連嶼趙述島、西沙洲以及北島,親身感受綠樹成蔭、白沙環繞、碧波萬頃、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三沙」。
  • 大海中的島與嶼的區別
    島嶼是指四面環水並在海水高潮時仍高於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能維持人類居住或者在其上開展經濟活動。
  • 名古屋近郊小島一日遊!到章魚島「日間賀島」獨佔海景、章魚美食
    喜歡寄明信片給朋友或給自己留做紀念的人,在西港附近就有一間日間賀郵局,除了買張紀念款的明信片之外,還可以請郵政人員幫忙蓋上紀念風景戳印,讓明信片更獨特、更有紀念價值唷!如果需要的話可請店家幫忙剪成塊狀,更方便食用!除了烤章魚之外,還有烤蝦、章魚串與乾貝串可選擇,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吃看看!
  • 三沙旅遊必來景點,你來過嗎?
    Day 2 七連嶼七連嶼並不是一個島,而是位於西沙永興島的西南方,七座相鄰不遠的島嶼(事實上有十個),屬於宣德群島的一部分。這七座島礁緊密相連,相隔很近,就像十顆璀璨的珍珠如弧線般拋灑在大海裡,環繞著永興島。遠古來此打魚的漁民因此形象地把這七個島嶼統稱為「七連嶼」。七連嶼也是世界上最適宜潛水觀光的海底公園。海底會呈現大片的礁盤和錯落的礁石,美麗的珊瑚、海葵遍灑其間,海星、海膽還有不知名的貝殼星羅棋布。還可以看到一簇簇的珊瑚像盛開的鮮花一樣美麗,有金黃色的鹿角珊瑚、雪白的葵花珊瑚和鮮豔的紅珊瑚。
  • 三沙旅遊必來景點,你來過嗎?
    西沙海洋博物館西沙群島,有一座駐島官兵自己動手創辦的海洋博物館。它既是我國最南端的海洋博物館,也是我國唯一一個由軍人們創辦的海洋博物館-西沙海洋博物館,駐島官兵們將部分爬上海灘的海龜和採集到的貝類製成標本,集中陳列。西沙海洋博物館位於永興島,始創建上世紀的80年代。
  • 「三大戰役」讓雪域高原天更藍、水更清
    中國西藏網訊 近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了解到,2018年圍繞著打好藍天保衛戰、打好碧水保衛戰、打好淨土保衛戰等「三大戰役」,西藏的天更藍、水更清,仍是世界上生態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
  • 寧波守塔人:一家五代守塔百年
    第五代守塔人葉超群和他的七裡嶼燈塔。黃瑞鵬 攝七裡嶼島,葉超群正在工作。 黃瑞鵬 攝  葉家第三代守塔人葉中央及第五代守塔人葉超群。葉中央的妻女離世後,他本可以要求組織將他調離守塔一線,但最後葉中央只說「給我換一座塔吧」。這一回,他去了爺爺曾經守過的白節島。1998年,以葉中央一家為原型的電影《燈塔世家》公映。葉中央看過幾次,「每次看完都會想起死去的親人,很難過……」三位親人因為守塔而離他遠去,葉中央卻更堅定了守塔的心。
  • 感動海南| 三沙海龜保護團隊:護著海龜 護著祖宗海
    在這座只有15位在冊居民的小島上,66歲的黃宏波是居委會主任,也被稱為「島長」。與此同時,他還是三沙市七連嶼海龜保護站的站長。島上的15位居民中,有8人是保護站成員。  升完國旗,黃宏波端出剁好的魚肉,交給兒子黃程,用於餵食海龜。  隔壁的陳山也推著三輪車從家裡走出,他打算前往保護站,去看看那隻被漁網纏住而受傷的小玳瑁。
  • 緊靠永興島,七連嶼可吹填約15平方公裡陸地,變南海最大人工島
    七連嶼位於中國西沙群島裡宣德群島東北部,狹義的七連嶼指趙述島、北島、中島、南島、北沙洲、中沙洲、南沙洲這七個相連的島洲。廣義的七連嶼還包括西沙洲、趙述門、東新沙洲、西新沙洲、及其附近礁盤。,蔚藍的天空,潔白綿綿的沙灘,憑海臨風,會人忘卻都市的煩惱,恍惚置身於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