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維也納的那天,剛好是2.14情人節。原本計劃吃完大餐後,去金色大廳欣賞一場完美的音樂盛宴。
可美泉宮實在太美,皇宮裡哈布斯王朝的故事也著實吸引人,我賴在那裡怎麼也不願提早出來,直到工作人員催促了,才戀戀不捨的離開。
美泉宮與哈布斯堡王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蒂亞斯在此狩獵,到約瑟夫一世人生謝幕,美泉宮見證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盛衰榮辱。
相信每個看過《茜茜公主》電影的觀眾,都會對影片裡羅密·施奈德飾演的那名活潑可愛的茜茜公主印象極為深刻。現實中的茜茜公主與美泉宮也有著不解之緣,她的皇后生涯也正是從這座宮殿開始的。
宮殿內外都擺放了茜茜公主的大幅海報,參觀門票上也印有她絕美的頭像。當時我對茜茜公主的認知僅停留於羅曼蒂克的電影裡,她誤以為這裡曾是公主生前很喜愛的一座夏宮。
直到跟著導覽器慢慢聆聽這座宮殿及哈布斯堡王朝的歷史,我才了解到童話與現實的殘酷差距。活潑灑脫的茜茜公主只存在於電影裡,現實中的她是一位在自由精神和傳統宮廷規矩徘徊的悲劇人物。
年幼時陰差陽錯的嫁給了比自己大7歲的弗蘭茨·約瑟夫,初為人母便經歷了喪女之痛,從此與丈夫產生了永久裂痕。人到中年時,獨子魯道夫與情婦雙雙殉情自殺,從此以後她陷入深度抑鬱,只穿黑色的衣服,直至被刺殺離開人世。
美泉宮共有1441個房間,其中45間對外開放供遊人觀賞,茜茜公主的寢室也在其中。她的房間布置得格外精緻,化妝桌上還擺放著她使用過的梳子和首飾盒,牆上依舊掛著她年輕時的肖像畫。
真不愧是被譽為歐洲最美的女人,她美得如此大氣不俗套,只是太可惜,成了哈布斯堡王朝政治聯姻的犧牲品。其實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皇才是這座宮殿真正意義上的主人。正因為她對美泉宮的情有獨鍾,才把曾經毫不起眼的狩獵行宮打造成奢華的皇室寢宮,是她引領美泉宮進入了一個輝煌時代。
美泉宮裡至今還保留了她和孩子們的生活印記,宮殿長廊上,掛滿了她和16名兒女的油畫像,其中有幾幅肖像描繪了幼年時期的小公主和小王子,年少的他們顯得特別稚嫩可愛。
也許每個王子公主都曾在這裡享受過一段無憂的童年時光,只是那時的他們並不知道以後的命運除夭折的5個孩子外,其餘的全部通過聯姻和繼承的關係,成為了皇帝、皇后和女王。權利並不代表著快樂,但是當局者的他們並不明白這個道理。
我對美泉宮房間裝飾非常感興趣,絕大多數房間採用了巴洛克式風格,部分還沿用了洛可可藝術,每個房間的布置都別具一格,處處藏有驚喜。
先生對其中那個青花瓷房間印象極其深刻,房間四壁和天花板上都鑲嵌了青花瓷,內部的裝飾品也與東方風格統一協調。若不是親眼所見,真的很難想像中國傳統文化竟能如此協調的與西方藝術結合。
參觀完宮殿已是傍晚時分,金色的夕陽照耀在美泉宮赭黃色的宮牆上,整座宮殿被映襯得格外氣派。繞到美泉宮的背面,是座法式的皇家花園。由於冬天的緣故,整個花園顯得有些暗沉單調,通過植物縱橫交錯的布局就可以想像,等天氣回暖大地復甦的時候,這裡便是另一番百花爭豔的熱鬧景象。
雖說冬天的傍晚有點涼颼颼的,但我和先生還是決定在花園裡走走,探訪傳說中的美麗泉。或許是因為泉眼不太起眼,也可能由於那日天色已晚,我和先生並沒有找到傳說中的源泉。留點遺憾,期待下次更好的相見。
美泉宮的篇章就此告一段落,接下來的一天,先生和我開始解鎖維也納市區版塊地圖。和歐洲其他城市一樣,維也納的著名建築也都集中在同一片區域。我和先生乘坐地鐵來到城市公園,從這裡開啟他們的城市暴走之旅。
城市公園裡充滿了有愛的設計,比如這群企鵝雕塑,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水塘邊「直不隆冬」的豎著一隻呆萌的身影,一隻小企鵝正傻傻的盯著水塘,就像隨時會有小魚從水裡冒出來那樣,弓著背認真著的樣子真是可愛極了。
動物雕塑可不是這座城市公園的特色,這裡有很多名人塑像,其中最有名的就要屬這尊「小金人」了,他是「華爾茲之王」約翰·施特勞斯的鍍金塑像,遊人幾乎都會在這裡打卡一張。
先生笑著說,想區分在公園散步的是居民還有遊客,只需看他有沒有和小金人合影就知道啦。穿過公園,在繁華的街頭兜兜轉轉,向人多的方向慢慢前行,很快就到了城市中心的步行街。可能是前些天都在與世無爭的小鎮裡呆著,突然間看到步行街人頭攢動的景象我和先生一時間都不太適應。
作為國際著名的旅遊城市,維也納步行街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商鋪,但多以旅遊紀念品商店為主,商業氣息過於濃重導致我都提不起太大的逛街興趣。只是牽著先生的手,跟隨著人流慢慢走,不一會就看到了聖斯特凡大教堂。
或許是由於它比邊上建築高出很多的緣故,這座矗立在老城區的大教堂顯得格外氣派。據說它坐落在維也納市中心正中央的位置,所以也被稱為」維也納心臟」。
整座教堂呈不對稱結構最有意思的是它的建築風格混合了哥德式、巴洛克式和羅馬風。我很喜歡它獨特的外形,
但想把這座教堂以照片的形式記錄下來,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它與邊上的街道靠的實在太近,除非專業廣角鏡頭,否則很難用鏡頭記錄下它的壯觀。
先生和我進入教堂沒多久就皺眉出來了,並不是內部構造不精緻,而是遊客實在太多,本該清靜的教堂變得喧鬧雜亂,混雜著各國語言的交流聲伴著各種相機快門聲,失去了教堂的莊嚴感,真是可惜。
先生和我都很懷念聖沃爾夫岡教堂,雖然宏偉程度不能與這座教堂相提並論,但那肅穆的神聖感在他們心裡刻下深深的烙印。霍夫堡宮就在教堂不遠的地方,與美泉宮相對應,這裡曾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宮苑。看到售票處門口排隊的長龍我就打消了進去參觀的念頭。
拉著先生,在皇宮外圍留影紀念了一張,並決定以後帶兩雙父母重遊維也納的時候,再來霍夫堡宮參觀。維也納街頭邂逅了一家有趣的甜品店,我驚喜的發現櫥窗裡戴面具的小木偶會動呢!接著,我和先生打卡了維也納市區的其他著名景點:戴著頭盔,盡顯騎士風格的聖彼得教堂。
如今廣受好評,有蓋過金色大廳風頭趨勢的「世界歌劇中心」,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以及,具有傳奇色彩的,外觀竟然是橙色,導致我一度沒有認出來的,維也納金色大廳。
先生和我在維也納的行程相對倉促,建議大家去旅遊的時候儘量留出至少3天以上的時間。維也納這座音樂之都,這次卻被我以了解哈布斯王朝傳說的方式打開了。先生所期待的音樂之行,只能放到下次相見時感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