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哈布斯堡王朝(3)

2021-03-05 丁大白話

(完整版請點擊音頻收聽)

音頻編輯:丁焰      圖文編輯:大娟子

維也納坐落於歐洲中部,如今人口達190萬,遊人如織。維也納敞開胸懷,接納各種背景的人們,進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它的繁榮和發展離不開一位女性——瑪利亞·特蕾莎。

在維也納的皇宮裡,有一座不大的教堂,叫聖奧古斯丁修會教堂,建於14世紀,哈布斯堡家族成員的洗禮和婚禮都在此舉行。1736年2月12日一位哈布斯堡家族的公主,在此舉行了婚禮。她就是瑪利亞·特蕾莎,皇帝查爾斯六世的長女,當年她18歲。那時候的瑪利亞·特蕾莎,只是一個墜入愛河的小公主,她的愛人是弗朗茨·史蒂芬,小國洛林的王子。

 

雖然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冠向來只傳給男性,但查爾斯六世並未誕下子嗣,於是他宣布了新規定。如果在臨終前還沒有王子,瑪利亞將成為哈布斯堡帝國的繼承人。1740年,在瑪利亞·特蕾莎大婚4年後,她的父親查爾斯六世死於食物中毒。年僅23歲的瑪利亞登上皇位。她還沒有掌握君臨天下的手段,而且她是個女人。帝國內外充斥著對瑪利亞·特蕾莎女皇的奚落和嘲笑。

這時,北方強國普魯士在弗雷德裡希二世的帶領下,入侵帝國。他說,哈布斯堡一家只配穿裙子。因為普魯士的土地十分貧瘠,弗雷德裡希二世希望得到哈布斯堡帝國的沃土,他派大軍對西裡西亞發動了襲擊。這一行動鼓動了鄰國 巴伐利亞、薩克森和法國,他們打著哈布斯堡帝國不復存在的旗號,企圖侵佔帝國領土。這點燃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硝煙。

剛剛登基的瑪利亞陷入了困境,她不知怎樣扭轉局面,於是決定冒一次險。她從維也納乘船沿著多瑙河,直達如今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提斯拉瓦。布拉提斯拉瓦城堡高聳在一座小山上,這是匈牙利的都城。雖然匈牙利屬於哈布斯堡帝國,但相當獨立,並未參加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瑪利亞希望得到匈牙利的支持,她打定主意,要在匈牙利國王加冕儀式後的傳統表演中,展示她的騎術。

 

她在維也納西班牙騎術學校秘密訓練多時,現在到了展示的時刻。她從容地在馬背上,向東南西北四方舉起佩劍,她要傳遞的信息是,她將誓死保衛匈牙利,抵抗來自四方的敵人。以騎術為尊的匈牙利人,被馬背上的女皇迷住了。高呼「瑪利亞·特蕾莎女皇萬歲」。隨即匈牙利國會馬上宣布參加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在瑪利亞·特蕾莎繼位前,帝國軍隊是各族士兵組成的雜牌軍,匈牙利輕騎兵持長馬刀,他們的習慣是只穿衣服的一隻袖子。克羅埃西亞士兵是配槍的遊擊隊。從蘇格蘭遠道而來的士兵輕裝上陣,只配有一根長矛。每支部隊只服從自己的指揮官,毫無組織紀律可言。瑪利亞認為要建立起強大的軍隊,必須消除種族和編制的隔閡。在她建立起獎勵制度後,皇家軍隊不久就發展成一支現代化部隊。隨後,瑪利亞公開炫耀了國家的富強。

美泉宮也是展示帝國強大的一面鏡子。美泉宮位於維也納郊外,從16世紀起,這裡就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狩獵別墅。瑪利亞的父親把美泉宮作為結婚禮物送給了她。她開始進行翻修,她首先做的就是清洗外牆,重新做裝飾,然後加蓋了許多房間,使美泉宮的寬度達到180米。花園佔地150公頃,英式和法式花園美輪美奐,盛開的鮮花像鋪了一層五彩繽紛的地毯。翻修後的美泉宮共有1441個房間,是瑪利亞最宏偉的傑作,她為此花費了17年的心血。美泉宮竣工後成為歐洲最美麗的宮殿之一,和法國的凡爾賽宮齊名。瑪利亞根據自己的喜好改造了所有皇家宮殿,不僅僅是美泉宮,也包括布拉格堡。

布拉格堡矗立在波西米亞舊時的都城裡,它的歷史長達一千年,瑪利亞在這裡也留下了自己的痕跡。西班牙廳白色的牆壁上裝飾著金色的浮雕,這是瑪利亞最欣賞的洛可可風格。

在奧地利蒂羅爾的因斯布魯克宮,為了迎合瑪利亞的品味,主廳被重新裝飾過。

瑪利亞打造了一座宏偉的宮殿,但要真正建立自己的政權,還要克服兩個障礙:貴族和教會。先說貴族,多民族的哈布斯堡帝國由許多王國構成,每一個王國都有統治階層,通常貴族只服從當地統治者,對女皇的政令置若罔聞。給宮廷交多少稅,全由貴族自己說了算,有時根本不交稅。正因如此,帝國的財政收入一直不穩定。瑪利亞建立了帝國政府,設立了層層管理機構,然後她在各省市建立起了地方政府,統歸帝國政府管理。她派政府官員到地方和貴族一起工作。她的目標是從貴族手中奪取權力,保證稅收的穩定。

另一個障礙是教會,耶穌修士會是從西班牙傳到維也納的,其創辦者是16世紀的皇帝費迪南德一世,目標是提高教育水平。因此哈布斯堡家族和耶穌會的關係非常密切。從那時起,耶穌會以天主教教義為基礎,把持了整個帝國的教育系統,包括審查各種書刊資料。瑪利亞認為這阻礙了現代教育的發展,便加以幹涉。她在帝國政府內設置了一個審查機構,把耶穌會的審查權收回政府手中。有了這一舉措,被耶穌會禁止的地球科學方面的書刊和資料得以面世。英國和法國在自然科學的研究上,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在放寬限制後,大量圖書被引進帝國。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它的前身是瑪利亞的父親查爾斯六世創辦的皇家圖書館,這裡的藏書多達20萬冊,被稱為帝國的知識寶庫。其中就包括大量瑪利亞時期出版的圖書。

 

瑪利亞還對國民頒布了義務教育法,並強行推進義務教育制度,但她並不強迫孩子們使用官方語言德語。而是尊重他們使用母語的權利。

 

隨著瑪利亞的改革,維也納煥然一新。自瑪利亞登基以來,這座生機勃勃的都市,人口增加了一倍,歐洲各地的遊人蜂擁而至。作曲家約瑟夫·海頓也在其中,他曾與匈牙利貴族共事,瑪利亞愛上了他的作品,一再邀請他來維也納,後來海頓被稱為交響樂之父。在海頓之後,許多著名作曲家,例如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和勃拉姆斯等人,相繼來到維也納生活並創作。維也納成為了世界音樂之都。為了追求繁華盛世,她還提倡舉辦被禁止多年的假面舞會,人們穿著各種服裝來參加舞會。社交場所的數量大大增加了。

瑪利亞女皇的丈夫,聖神羅馬帝國皇帝弗蘭茨·史蒂芬,對自然科學很感興趣,他的研究課題非常廣泛。生物學、化學、天文、地理無所不包。美泉宮步行20分鐘,在庭院裡有一座動物園,建於1754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動物園,就是由弗朗茨·史蒂芬創辦的。在這裡有斑馬、火烈鳥,這些從沒見過的動物讓人目瞪口呆。他從世界各地引進動物,供人們觀賞。動物園裡還有一座小亭閣,也是史蒂芬所建,裡面有各種動物的繪畫。

 

史蒂芬也致力於研究帝制,常建議女皇聘請專家顧問。在他的建議下,瑪利亞女皇積極招募了一批人才,不拘背景身份和年齡。在史蒂芬推薦的人才中,馮·考尼茨最為突出,他最著名的政績是提議聯合法國俄國共同壓制普魯士。奪回西裡西亞是瑪利亞的夙願,她立刻任命馮·考尼茨為特使,去法國凡爾賽商議同盟。最終三方聯盟終於建立起來。1756年,三國包圍普魯士,戰爭爆發。戰爭7年後,瑪利亞還是未能奪回西裡西亞,可以說是非常遺憾的。在1765年,也就是戰爭結束後三年,弗朗茨·史蒂芬不幸死於心臟病。為了紀念心愛的丈夫,瑪利亞在美泉宮挑選了一個房間,全部用中國黑漆牆板裝飾,當中懸掛著一幅弗朗茨·史蒂芬的精美肖像。

 

隨著年齡的增長,瑪利亞漸趨保守。在丈夫去世15年後,瑪利亞突然患上了急性肺炎,她在病床上立下遺囑,其中有這樣一句話,「請保持美泉宮的原貌」。1780年11月29日瑪利亞·特蕾莎女皇去世。終年63歲。

 

皇宮附近的嘉布遣教堂,從17世紀初,哈布斯堡家族就開始在這裡建造家族墓地,瑪利亞·特蕾莎也葬在此處。她與丈夫葬在同一口棺木中,長眠在丈夫身旁。

(以上文章只代表個人觀點,圖片來源於網絡)

(完整版請點擊音頻收聽)

往期內容

王朝解讀系列

解讀哈布斯堡王朝(1)

解讀哈布斯堡王朝(2)

名畫背後的故事

安吉裡之戰 

歷史人物

五賢帝 —— 圖拉真時代(上篇)

五賢帝 —— 圖拉真時代(下篇)

古希臘三賢(1)—— 蘇格拉底

古希臘三賢(2)—— 柏拉圖

古希臘三賢(3)—— 亞里斯多德

希臘神話故事

希臘神話故事 —— 伊娥

希臘神話故事 —— 達娜厄

宗教故事

莎樂美

撒旦傳說

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 —— 猶太教

雜談

撲克牌的由來

基督教 東正教 天主教 新教的區別和聯繫

相關焦點

  • 解讀哈布斯堡王朝(4)
    哈布斯堡家族長期佔據著神聖羅馬帝國的帝位,他們聲稱自己是被上帝選中的家族,用以穩固統治。然而1793年,瑪利亞·特蕾莎的女兒,瑪麗·安託瓦內特(路易十六的王后)在法國大革命期間被處決,一部分平民支持新的政治主張,動搖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最終引發了民族主義運動熱潮。法國大革命後,拿破崙迅速崛起,在他的鐵蹄下,神聖羅馬帝國的滅亡不可避免。
  • 哈布斯堡王朝的輝煌與落寞
    @ 點擊上方「布穀傳聲」,第一時間俘獲好書 @在現今的中歐,屬於哈布斯堡王朝的痕跡愈來愈淡,生活在王朝曾經領土上的人們
  • 哈布斯堡王朝的衰落:從歐洲雄獅到折翼的雙頭鷹
    而家族龍興之地哈布斯堡則淪陷於瑞士之手,但哈布斯堡家族並未受到什麼影響,而是本著立足奧地利、虎視歐羅巴的原則在南德地區開枝散葉,關於哈布斯堡家族的興起,在本文中不多做贅述,本文主要是探討哈布斯堡家族,確切的說是實力最強,影響力也最大的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衰亡。
  • 從帝國主義到民族主義:哈布斯堡王朝的遺產
    他們的帝國是第一個從歐洲地圖上消失的大陸帝國,哈布斯堡王朝昔日的領土被3 個新生國家(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南斯拉夫)和4 個已經存在的國家(奧地利、匈牙利、義大利、羅馬尼亞)所分割,所有這7 個國家都把它們自己視作民族國家。以埃裡克·霍布斯鮑姆(Eric Hobsbawm)的話來說,無論是當時的人還是後世的史學家,都把1918 年之後的這段時間看作一個「民族主義的高潮」。
  • 哈布斯堡王朝最後的吶喊,統治奧地利253年,傳承10位君主
    換言之,按照今天歐洲國家格局,哈布斯堡王朝最後一個統治的國家就是奧地利,是哈布斯堡王朝在歐洲最後的吶喊。 奧地利在歐洲的地理位置 哈布斯堡王朝統治奧地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紀中期的神聖羅馬帝國,當時腓特烈三世當上了神聖羅馬皇帝,開創哈布斯堡王朝,從此哈布斯堡王朝壟斷了神聖羅馬帝位
  • 哈布斯堡王朝對塞爾維亞政策,反映了匈牙利政權,在維也納的分量
    潛在的不穩定仍然可以避免,而不會招致災禍的固有觀念使得哈布斯堡和俄國的政策依舊關注於維持現狀。當小的國家想要破壞現狀的時候,這兩個國家就會聯合起來以控制馬其頓的局面。不幸的是,1906年當哈布斯堡王朝開始了一場與塞爾維亞的關稅戰爭時,其政策一改以往小心謹慎的姿態。而這時,經歷了在遠東被日本擊敗的災禍之後,俄國轉而對東南歐重新燃起興趣。這裡還有一個新的因素。
  • 歐洲朝代終極PK:波旁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誰更強大、更優秀?
    哈布斯堡王朝第一個統治的國家正正就是神聖羅馬帝國,公元1273年家族成員魯道夫一世在剛剛實行不久的選帝侯中勝出,當選為神聖羅馬皇帝,這是哈布斯堡家族成員首次成為一個國家的君主,哈布斯堡王朝就此誕生。
  • 哈布斯堡王朝的衰落:從歐洲雄獅到折翼的雙頭鷹
    而家族龍興之地哈布斯堡則淪陷於瑞士之手,但哈布斯堡家族並未受到什麼影響,而是本著立足奧地利、虎視歐羅巴的原則在南德地區開枝散葉,關於哈布斯堡家族的興起,在本文中不多做贅述,本文主要是探討哈布斯堡家族,確切的說是實力最強,影響力也最大的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衰亡。
  • 鄭非評《哈布斯堡王朝》︱帝國分裂的偶然與必然
    荷蘭歷史學家彼得·賈德森的《哈布斯堡王朝》一書,可以看作後一種觀感的具體呈現(以下引用此書僅標註頁碼)。他在寫作的時候,時刻緊扣一個主題:哈布斯堡帝國始終是在演化之中的,並不僵化。也推薦匈牙利政治家、學者雅西(Oscar Jaszi)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分裂》()一書給大家,他是當事人,對帝國的分裂頗多惋惜,對此節著述甚多。
  • 《奧地利遊記》維也納,聆聽哈布斯堡王朝的傳說
    可美泉宮實在太美,皇宮裡哈布斯王朝的故事也著實吸引人,我賴在那裡怎麼也不願提早出來,直到工作人員催促了,才戀戀不捨的離開。美泉宮與哈布斯堡王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蒂亞斯在此狩獵,到約瑟夫一世人生謝幕,美泉宮見證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盛衰榮辱。
  • 一家人先後統治五個帝國,曾經的哈布斯堡王朝究竟有多牛?
    然而,若是論統治範圍最廣的王朝,恐怕只有哈布斯堡王朝這種一家人統治五個帝國的超級王朝才能擁有話語權。作為歐洲歷史上最強大的王室,哈布斯堡王朝(亦稱奧地利家族)的輝煌歷史時至今日也毫不褪色,其家族成員包括三個皇帝、四個國王和數不勝數公爵,歷史綿延1300年,一直到近代方才覆滅。
  • 從阿爾薩斯公爵到奧匈帝國皇帝,梳理哈布斯堡王朝的興衰脈絡
    然而在「3世紀危機」的衝擊之下,很快西羅馬帝國就開始瓦解了。此時日耳曼人的一支強大部落法蘭克趁機擴展地盤,先後戰勝了匈人、阿瓦爾人和其他日耳曼部落,建立了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至公元496年,法蘭克王克洛維將領土擴展至阿爾薩斯和瑞士北部,徵服了盤踞此地的日耳曼部落阿勒曼尼人(又稱阿拉曼人)。進入公元6世紀,阿爾薩斯成為了哈布斯堡家族先祖的領地,其先祖為法蘭克阿爾薩斯地方公爵。
  • 最新研究:哈布斯堡王朝多數人臉部畸形,是因近親通婚導致
    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顯赫一時,最終因近親通婚而衰落。智利首都聖地牙哥孔波斯特拉大學與10名臉部外科醫生,針對15名哈布斯堡王朝成員的66幅肖像畫,診斷他們的臉部畸形程度,當中包括11個下顎前突及7個上頜缺陷特徵。團隊發現下顎前突與近親繁殖程度有莫大關係,當中以菲利普四世的下頜前突程度最高,其次為他的女兒、侄子及曾孫,而1477年嫁入皇室的勃艮第瑪麗則最低。
  • 極簡外國史:哈布斯堡王朝以前的奧地利往事
    各部族的爭奪 3世紀以後,隨著羅馬帝國的日益衰落,奧地利成為了來自東西方各大族群爭雄逐鹿的戰場。 最初,巴本堡王朝不過只是巴伐利亞公國的附庸地,這和秦襄公以前的秦國差不多。直到1141年亨利二世即位,情況才有所好轉。 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發生王朝更迭,韋爾夫王朝被新興的斯陶芬王朝取代。而在此過程中,亨利二世堅決支持斯陶芬家族,贏得了新王朝統治者的好感。
  • 14世紀哈布斯堡王朝皇家圖書館的繼承者,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說到奧地利國家圖書館,那麼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一個圖書館「哈布斯堡王朝皇家圖書館」。哈布斯堡王朝皇家圖書館是肇始於14世紀的宮廷圖書館,當時皇家圖書館是為哈布斯堡王朝服務的,是屬於一種私人性質的圖書館,只能皇室成員或者貴族才能夠進入,普通群眾是無法進入的。
  • 歐遊雜記:歷史深處的哈布斯堡王朝
    哈布斯堡(Habsburg)王朝就是歐洲歷史上最為顯赫的王室之一,我們耳熟能詳的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波西米亞王國、奧匈帝國這些中世紀到近代的歐洲國家,它們的君主曾經都由哈布斯堡家族成員出任,更遑論遍布歐洲各地無數的大公和公爵。這個龐大的家族發源於阿爾薩斯(Alsace),此後向南發展,在距今一千年前於瑞士北部阿爾高地區築起鷹堡,取名哈布斯堡。
  • 哈布斯堡王朝最偉大的君主,建立第一個日不落帝國,活到58歲去世
    哈布斯堡既是歐洲歷史上一個家族,也是歐洲歷史上一個朝代。按照歐洲歷史的命名規則,家族名字就是朝代名字,因此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的朝代就是哈布斯堡王朝。哈布斯堡王朝是歐洲歷史上最強大的朝代之一,歐洲歷史上幾乎沒有多少個朝代能跟哈布斯堡王朝抗衡,而且這個朝代的國祚相當長,從公元1273年開始就統治神聖羅馬帝國,之後陸續統治奧地利、匈牙利、西班牙等國家,直到公元1918年才結束統治,長達600多年之久。
  • 哈布斯堡王朝最後的吶喊,統治奧地利253年,傳承10位君主
    換言之,按照今天歐洲國家格局,哈布斯堡王朝最後一個統治的國家就是奧地利,是哈布斯堡王朝在歐洲最後的吶喊。,當時腓特烈三世當上了神聖羅馬皇帝,開創哈布斯堡王朝,從此哈布斯堡王朝壟斷了神聖羅馬帝位。
  • 歐洲史:魯道夫,哈布斯堡王朝第一個虔誠的模範
    歐洲史:魯道夫,哈布斯堡王朝第一個虔誠的模範歡迎來到百家號夜吟敲落霜紅,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一說關於哈布斯堡王朝的歷史故事,一場史詩級的戰鬥,有著莎士比亞作品的高度,吸引了奧地利劇作家和詩人弗朗茨·格裡帕澤他的戲劇講述了國王奧託卡的生平和死亡(
  • 首次確認:哈布斯堡王朝的大下巴就是近親結婚的惡果
    歐洲就有一個偉大的王朝就因此而毀滅。哈布斯堡王朝的大下巴哈布斯堡王朝是最為重要、影響力最大、統治地域最廣的王室家族,曾統治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王國、奧地利大公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除此之外,其家族成員還曾出任匈牙利國王、波希米亞國王、卡斯蒂利亞國王、西班牙國王、葡萄牙國王、墨西哥皇帝和義大利若干公國的公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