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王朝對塞爾維亞政策,反映了匈牙利政權,在維也納的分量

2020-12-25 新聞看點TV

緊張局勢在這一更為惡劣的氣氛中在巴爾幹地區復活,這打開了通向1914年大戰的大門。1900年之後,巴爾幹適度穩定的局勢已經維持了一些年,而奧斯曼帝國歐洲部分的內部變化也僅僅是緩慢和平淡的。德國在君士坦丁堡的影響力越來越強,也許是由於魯莽地執行了俾斯麥外交準則的原因。

奧斯曼政府在馬其頓面臨著一場曠日持久的革命運動,運動久久未能得到平息,除了給奧斯曼的統治帶來不良反應外,也促使了巴爾幹國家捲入這場動亂。緊接著是青年土耳其革命,以及隨之而來的新階段。它很快顯示出,如果一個經過改革的奧斯曼帝國有可能重生,那麼對巴爾幹地區的外交政策就需要新的設想。

潛在的不穩定仍然可以避免,而不會招致災禍的固有觀念使得哈布斯堡和俄國的政策依舊關注於維持現狀。當小的國家想要破壞現狀的時候,這兩個國家就會聯合起來以控制馬其頓的局面。不幸的是,1906年當哈布斯堡王朝開始了一場與塞爾維亞的關稅戰爭時,其政策一改以往小心謹慎的姿態。而這時,經歷了在遠東被日本擊敗的災禍之後,俄國轉而對東南歐重新燃起興趣。這裡還有一個新的因素。

對俄國來說,其對海峽的興趣已不再是重現拜佔庭帝國輝煌的「新希臘」帝國的歷史夢想,而是俄國穀物通過黑海運往其遠在西方的市場的渠道。哈布斯堡王朝對塞爾維亞政策的強化反映了匈牙利政權在維也納的分量。

與可能滿足其斯拉夫臣民的渴望而作出的讓步相反,外交部就南斯拉夫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法。被長期懷疑支持南斯拉夫民族主義者的塞爾維亞,仍然希望有一天能夠獲得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以及一個可能的亞得裡亞海的出海口,如果奧斯曼帝國一旦放棄對它們的合法主權的話;因此,二元帝國對它們的正式吞併將會結束塞爾維亞獲得它們的任何希望。

這將給如同南斯拉夫所期待的擁護者一樣的塞爾維亞的威望以沉重的打擊,同時也使哈布斯堡的行政機構必須認真著手處理那裡真正的恐怖主義問題。如果這些省份能夠併入王朝的奧地利部分,那麼當匈牙利脫離王朝的時候,哈布斯堡統治也可以展現出其對斯拉夫進行恰當管理的能力。青年土耳其黨成功的政變使得人們開始接受,合併很快就會發生;但這並不適合於在這些省份重建一個改革的和有效的奧斯曼機構。原則上,俄國並不反對哈布斯堡王朝取得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它所要求的僅是明顯的、適當的補償,以平衡二元王朝的所得。俄國外交部長相信他已經從哈布斯堡王朝的外交部長那裡獲得了一個許諾,這個許諾將保證這一補償。在一場國際會議上(出於將1878年協議的修正合法化並達成一致的需要而召開的),俄國將提出鞏固其在黑海海峽地位的要求,而二元王朝(作為最有利益的力量)將會支持它。不幸的是,在這一重要的會議上,兩個政治家遺留了對實際上已經達成一致的問題——或許他們以後會這麼說——的不同看法。一場外交災難緊隨其後。

在會議之後不久,奧地利的正式吞併於1908年10月5日發生。當俄國清楚地認識到他們不會得到所期待的補償時,便開始強烈抗議這一行為。德國為英俄協定所感到的苦惱使得它無條件地支持奧地利,這迫使俄國認識到,如果德國和哈布斯堡帝國聯合在一起,它是無法打敗它們的。法國不想捲入這場戰爭,而俄國的被保護國塞爾維亞也極有可能完全保持緘默。俄國人不得不讓步;他們在沒有獲得補償的情況下正式承認這一吞併的有效性。

但是他們很憤怒。不久,俄國外交部長倡導了一個包括奧斯曼帝國在內的巴爾幹同盟,以抵制進一步的侵犯。在十幾年的友好關係和合作之後,這時巴爾幹地區事實上又重新產生了二元王朝和俄國徹底衝突的古老危險。南斯拉夫的問題仍未得到解決。不久之後的1909年,這一問題被進一步激化,根據奧地利外交部和塞爾維亞密謀偽造的證據,一個克羅埃西亞領導小組被指認在薩格勒布犯罪:偽證在上訴時敗露,他們被無罪釋放。恐怖分子開始獲得更多的來自貝爾格勒的秘密幫助;哈布斯堡王朝的官員被襲擊。

俄國政界被舊的柏林-聖彼得堡聯盟最終解體的現實深深傷害,並且日益擔心德國在君士坦丁堡的影響力。關於俄國軍隊的重組和重新裝備的主要計劃開始實施,以至於再沒有像1908年那樣破壞專制政治聲望的災難發生,也再沒有人懷疑將來俄國為了支持其斯拉夫弟兄會陷入危機中。雖然1905年對日戰爭的失敗和1908年精神上的戰敗(如人們所見的那樣)都很重要,但是它們自身並沒有為理解俄國在剩下的和平年代裡的政策進程提供足夠深刻的透析。在這些事件之前,緩慢的現代化進程正在俄羅斯帝國內進行著。

到1900年,俄國很明顯是一個正在形成中的工業強國。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農奴解放。40年之後,雖然大多數俄國人仍舊是生活在貧困中的農民,但他們的稅收都被用於必要的基礎設施、鐵路以及蒸汽發生裝置的建設。與經濟的增長相應,商人和農民的人口緩慢增長。發展本可以更快,但是尼古拉斯二世是最缺乏想像力的沙皇之一。1905年被日本擊敗後,俄國爆發了革命。俄國內外的自由主義者一度將希望寄託於體制改革。一個被稱作「杜馬」的諮詢委員會從革命中產生,似乎被耽誤了很久的俄國人民自治的訓練最終能夠開始。不幸的是,杜馬僅存在了數年,而在這幾年中又充滿著挫敗。同時,俄國的經濟發展開始活躍起來。

相關焦點

  • 哈布斯堡王朝的衰落:從歐洲雄獅到折翼的雙頭鷹
    這句聽起來有點無釐頭的話很好地反映出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崛起,哈布斯堡王朝能夠在歐洲維持漫長的政治生命,得益最多的是通過獲得神聖羅馬帝國帝位而產生的對帝國內部的影響力,以及依靠王朝聯姻獲得廣闊領地之後所產生的國際影響力。後者為後來的奧匈帝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前者的獲得同樣也離不開聯姻的威力。 諷刺的是,哈布斯堡家族最後的衰亡也與聯姻有脫不開的關係。
  • 解讀哈布斯堡王朝(4)
    從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起,帝國領土迅速擴張,到16世紀它已經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到了18世紀在瑪利亞·特蕾莎統治下,維也納的文化氛圍煥然一新,許多國家的人在此定居,維也納成為當時歐洲的中心。然而1793年,瑪利亞·特蕾莎的女兒,瑪麗·安託瓦內特(路易十六的王后)在法國大革命期間被處決,一部分平民支持新的政治主張,動搖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最終引發了民族主義運動熱潮。
  • 鄭非評《哈布斯堡王朝》︱帝國分裂的偶然與必然
    也推薦匈牙利政治家、學者雅西(Oscar Jaszi)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分裂》()一書給大家,他是當事人,對帝國的分裂頗多惋惜,對此節著述甚多。比方說哈布斯堡王朝並不以德意志人自居,其統治也很少有民族本位,無論是匈牙利人還是波蘭人都在其宮廷、政府出任高級職位。從這點來說,哈布斯堡王朝極具普世帝國的餘韻。除此之外,帝國內部各族群內部也能看到隔離的痕跡——同一個族群,被分割到不同的地方。這種隔離倒不一定是帝國有意為之,而多半來自歷史的繼承。
  • 解讀哈布斯堡王朝(3)
    在維也納的皇宮裡,有一座不大的教堂,叫聖奧古斯丁修會教堂,建於14世紀,哈布斯堡家族成員的洗禮和婚禮都在此舉行。1736年2月12日一位哈布斯堡家族的公主,在此舉行了婚禮。她從維也納乘船沿著多瑙河,直達如今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提斯拉瓦。布拉提斯拉瓦城堡高聳在一座小山上,這是匈牙利的都城。雖然匈牙利屬於哈布斯堡帝國,但相當獨立,並未參加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瑪利亞希望得到匈牙利的支持,她打定主意,要在匈牙利國王加冕儀式後的傳統表演中,展示她的騎術。 她在維也納西班牙騎術學校秘密訓練多時,現在到了展示的時刻。
  • 匈牙利用150年反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卻淪為哈布斯堡的附庸
    一、傀儡政權:特蘭西瓦尼亞公國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蘇萊曼一世幫助襁褓中的亞諾什二世打敗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一世,而布達城等匈牙利大部分領土落入奧斯曼土耳其人之手,同時哈布斯堡家族的費迪南一世也佔有匈牙利的一部分。
  • 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兩個民族的漫長糾葛
    1278-1282年哈布斯堡阿爾卑斯領地的建立,1526—1527年哈布斯堡涵蓋匈牙利和克羅埃西亞的擴張,都使得這一心理模式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對於君士坦丁堡——不論是拜佔庭的還是土耳其的——所彰顯的東方的恐懼,使得克羅埃西亞人望風而逃,主動投入天主教教皇、匈牙利國王和奧地利哈布斯堡皇帝的懷抱之中。在16、17世紀,土耳其人佔領了克羅埃西亞。
  • 《奧地利遊記》維也納,聆聽哈布斯堡王朝的傳說
    美泉宮與哈布斯堡王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蒂亞斯在此狩獵,到約瑟夫一世人生謝幕,美泉宮見證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盛衰榮辱。相信每個看過《茜茜公主》電影的觀眾,都會對影片裡羅密·施奈德飾演的那名活潑可愛的茜茜公主印象極為深刻。
  • 哈布斯堡王朝的宮殿,茜茜公主的愛與自由之地,金色之城維也納
    維也納,金色之城維也納,閉上眼睛也能勾出它的沉醉雅致,每一幀都可以剪下來作老式歐洲皇室生活電影的海報,奔馳在延長公路上的馬車,女孩柔軟的長髮淌下肩窩,鮮紅的唇,吊鐘裙擺和褶式花邊,蘸了香草醬的蘋果派,維也納,沒有盡頭的古典音樂會和唱詩班的清澈歌聲,富豪,窮人,剛踏上金色之城的外來客
  • 維也納保衛戰——歐洲與奧斯曼帝國的兩次生死對決
    蘇萊曼大帝進軍歐洲的路上有兩個重要的堡壘,一個是匈牙利的貝爾格勒,另一個是由醫院騎士團佔領的羅德島。經過6年的徵伐,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先後佔領了貝爾格勒,將騎士團趕出了羅德島,佔領了匈牙利公國,並扶植了一個傀儡政權。
  • 霍夫堡宮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宮苑,坐落在首都維也納的市中心
    霍夫堡宮位於維也納內城的中心,在1918年之前, 霍夫 堡宮一直是有皇室居住的,現在是 奧地利 總統的辦公地點,也是多個博物館所在地,包括著名的茜茜公主博物館、美術博物館、皇家珍寶館、美術畫廊等。霍夫堡宮白色的樓體,綠色圓頂,非常漂亮、莊嚴、精美,大力神的雕塑有氣勢。
  • 同是南斯拉夫人,為何塞爾維亞與克羅埃西亞之間仇恨這麼大?
    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有感於奧斯曼土耳其擴張之迅速,為減緩其推進速度,他們也同克羅埃西亞人積極接洽,利用其武裝力量來為自己做屏障。奧地利、匈牙利與克羅埃西亞的關係更進一步。到了1683年,奧斯曼土耳其最後一次圍攻維也納慘敗而歸的時候,克羅埃西亞人,已經成為了維也納的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下無法輕易代替的支柱。
  • 哈布斯堡人七百年
    哈布斯堡人的形象是這本書的真正主題,而哈布斯堡人七百年的歷史則賦予這個主題以血肉。1814年的維也納會議上法國復闢王朝的外交大臣塔列朗一再重申「正統原則」,他主張正統性是君主制的基礎,正統性賦予君王以合法性,得到了奧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的贊同。但梅特涅的贊同是策略性的,因為塔列朗的原則支持了奧地利保住薩克森王國的主張。
  • 古羅馬那些輝煌建築的背後:哈布斯堡家族的興起與衰敗
    這跟赫茨爾的想法空前一致,一樣的虔誠和極端,但肯定跟哈布斯堡家族的分享策略沾不上邊。舉一個典型的例子來說明弗朗茨·約瑟夫如何趁機利用這種瘋狂情緒。約瑟夫親臨慶祝活動的中心,只不過是因為匈牙利人有了優先權和獨特的馬扎爾發展軌跡,然而慶祝現場反哈布斯堡情緒暗流湧動。
  • 極簡外國史:哈布斯堡王朝以前的奧地利往事
    巴本堡王朝 9世紀末,另一支遊牧部族開始入侵奧地利。不過,他們不再是中國的少數民族,而是來自南俄草原的白種族群——馬扎爾人(即匈牙利人)。955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託一世(當時還是國王)出兵擊敗馬扎爾人,收復奧地利。
  • 1683維也納之戰-:源於東方的恐怖
    繼馬穆魯克王朝之後入主埃及的,又是一批土耳其人,即奧斯曼帝國。奧斯曼人當權,建立了兼具突厥語族特色與伊斯蘭風格的政權,而該政權統治的地區,最終和羅馬帝國一樣廣闊。在奧斯曼土耳其人於1453年進入歐洲之前,視土耳其為基督教世界之敵的想法就已出現。匈牙利是消息西傳的管道之一。12世紀時,匈牙利國王和君士坦丁堡的政治活動已有密切聯繫。他們通過聯姻和共同利益與拜佔庭帝國緊密結盟。
  • 哈布斯堡家族爭霸歐洲:所有歐洲強國都捲入戰爭
    使得1500年以後的戰爭更為廣泛和複雜的第二個原因,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王朝聯合體。該聯合體的領土,從直布羅陀到匈牙利,從西西里到阿姆斯特丹,形成一個網絡。歐洲自700年前查理大帝時代以後,再沒有過如此龐大的家族王朝。哈布斯堡王室家族起源於奧地利,這些統治者不斷地想方設法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
  • 是奧地利和匈牙利的合稱嗎?丨維制教育分
    「音樂是維也納的靈魂,沒有音樂也就沒有維也納。」 這都要感謝哈布斯堡王室的愛好就是音樂,所以他們鼓勵音樂的發展。奧地利就是孕育音樂家的搖籃,在奧地利歷史上產生了眾多舉世聞名的音樂家,如海頓、莫扎特、舒伯特、約翰·施特勞斯,還有貝多芬,雖然他出生德國,但他的音樂生涯更多是在奧地利。
  • 夢碎維也納,奧斯曼帝國徵服歐洲的夢想破滅
    1683年奧斯曼大軍在維也納慘敗,使得奧斯曼帝國停止了向歐洲的擴張,夢碎維也納。那麼奧斯曼帝國的夢想是如何興起與破滅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奧斯曼興起尼科波利斯戰役1389年奧斯曼帝國在科索沃戰役擊敗塞爾維亞,使塞爾維亞淪為奧斯曼帝國的附庸國,完成了對巴爾幹半島大部分地區的徵服。
  • 維也納軍博: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德都在我這
    展館歷史簡介維也納軍事史博物館號稱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軍事史博物館,主要聚焦於奧地利自 16 世紀至 1918 年的軍事史。博物館的建築修建於 1850 年至 1856 年期間。這裡曾是維也納兵工廠,一個由 72 座建築物組成的龐大軍事綜合體,博物館主樓是這裡的核心。兵工廠是弗朗茲·約瑟夫一世在位第一年中最大的建築項目,開工於 1848/49 年革命之後,因此這個建築群有鞏固專制政權地位的目的。▲圖1軍事史博物館正門據稱,維也納軍事史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古老專門為展示軍事歷史而建的博物館。1856 年落成時叫武器博物館,僅存放哈布斯堡王朝歷代武器。
  • 第一次維也納之圍的全過程 土耳其西進的挫敗
    (圖二:某一時期哈布斯堡王朝、奧斯曼一場衝突應運而生。土耳其,正在面對一場對決神聖羅馬帝國的戰鬥。這時候,匈牙利國家真空,出現兩個對皇帝地位虎視眈眈的人。一個是1526年末,來自下層社會推舉上來的貴族亞諾什扎波堯伊為王。第二年,來自上層社會推舉的費迪南一世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他同時是奧地利大公、查理五世的弟弟、德意志國王和哈布斯堡王朝的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