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美食的殿堂。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文章是「手擀麵一煮就斷?老媽偷偷加點「它」,麵條不斷,吃著勁道爽滑」。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或分享喲!
我是地道的陝西人,從小到大都喜歡吃麵條。什麼biangbiang面、扯麵、臊子麵、油潑麵、削筋、揪片、菠菜面等等,都非常美味,尤其是媽媽做的手擀麵,讓我記憶猶新,一想起來,就不住地流口水。
外邊雖然也有不少賣麵條的,說是手擀麵,但大多都是機器做的麵條,雖然壓力夠大,吃著也筋道,但可能加入了蓬灰,所以味道會差很遠,麵湯會冒出很我沫子,還有股難聞的異味,因此,我很少買外邊的所謂的「手擀麵」。
我老媽可是手擀麵高手,記得小時候,一家七八口人,幾乎每天都要吃麵。每天半中午,媽媽會和上一大頭塊麵團,然後醒面,再揉面,擀麵,做起來特別吃力,但媽媽做的手擀麵真的很好吃,一根根,又細又長,特別勁道爽滑,感覺天天吃都不夠。
今天,小編就把我老媽做麵條的經驗和技巧分享給大家,只要你認真學習,多試幾次,你也能做出一手勁道爽滑的好麵條來,請繼續往下看。
首先是和面。手擀麵要勁道好吃最好選高筋麵粉,一般是400克麵粉,加150克冷水和4克鹽。先把鹽放入冷水中化開。接著將鹽水少量多次加入麵粉中,邊加水,邊用筷子攪拌成絮狀或雪花狀,然後揉成一個光滑的麵團。做手擀麵,麵團要硬一些,麵條越硬,擀出來的手工面越勁道好吃。
提示:自家在家做手擀麵,就不要放鹼面了,雖然鹼面能增加筋性,但會影響麥香口感,還會破壞麵團的營養物質。可以適當放鹽,尤其是對中低筋麵粉而言,必須放鹽,鹽可增加其筋度和韌性,還可以加入一個雞蛋和面,能使麵團的韌性更好。
其次是醒面。麵團首次和成後,要反覆揉3-5分鐘至光滑,然後給包上保鮮膜或將碗(盆子也行)扣在麵團上,一般醒面要30-60分鐘即可,中途揉個2-3次,這樣麵筋生成更多,麵團更光滑,擀的時候更容易擀,還不容易斷。
提示:俗話說,打到的媳婦揉到的面,一般麵團越硬,揉的時間越長,麵團越勁道好吃。醒發時間到後,可以繼續揉,繼續醒發,揉的時間越長,醒的次數越多,麵條越有韌性,越不容易斷開。還有,醒面時間要控制好,時間太短,水分還沒有完全浸入;時間太長,比如隔一整個晚上,耐團又會發酵,同樣缺少韌性。
然後是擀麵。擀麵是一個手工活,既要有力氣,還要講究技巧。擀的薄厚均勻,是煮麵不容易斷的前提。麵團醒好後,放在一個大案板上,先揉一會至表面光滑。接著用擀麵杖將邊上先擀薄擀平,再將面卷到擀麵杖上,用手滾動擀麵杖往前推,期間要注意撒一些乾麵粉,防止粘連。在完成第一次揉轉後,就要展開換方向,將面捲起來,重複上面動作,繼續擀。期間要注意面的褶皺,再展開或者捲起來的時候要將面片扯平。
提示:擀好的面撒上玉米面粉,摺疊後,切成自己喜歡吃的寬度,把麵條抖落開,放玉米面粉能起到很好的防粘連作用。
最後是煮麵。取鍋加水燒開(煮麵條,水要寬範一些),拿起麵條邊抖,邊下入沸騰的水中,用筷子輕輕攪動一下,不粘鍋就行,萬萬不可大幅度攪動。等水再開的時,用筷子輕輕的劃散開,蓋上蓋子大火煮開後,加一點涼水激一下,再燒開,加水,重複這個動作,直到麵條完全煮熟透。
提示:煮麵的時候水一定要加充足,還有麵條下鍋沒煮開之前不要老是攪動,等煮開了再用筷子輕輕劃散開即可,還有煮的時間不宜過長,撈起,麵條變軟,咬一口,中間沒有硬白芯子,麵條就熟子,還有煮麵條的時候,往鍋中加少許鹽,煮出的麵條也不會斷,而且吃起來很有韌性,口感特別棒!
今天的美食文章「老媽教我的,和面時加點「料」,手擀麵勁道爽滑不斷裂,口感更棒」就分享到這裡。如果你喜歡,勞煩您點讚、關注和和分享。感謝閱讀,感恩有你!
本文內容由「小廚大劉」原創,嚴禁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無意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及時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