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來廈門的人有福了!
為緩解人才住房難題,集美區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重點產業人才、社會事業人才等給予600元-3000元不等的房租補貼,購房補助最高可達100萬元!
連續四年,
集美區「雙百計劃」人才落戶數全市第一,
被列為福建省人才強區試點!
當前,集美區共有在建人才房5059套,建成4422套,包括精裝公寓、酒店式公寓,簡約公寓等不同大小和風格。人才房總量位居全市之首!
開不開心!
激不激動!
想不想來!
除了這些,
集美區還有哪些人才扶持政策呢?
廈門市其他各區呢?
好的!本著堅持為廣大網友服務的宗旨,小編不辭辛苦,替你們整理了一份「2019年廈門市各區最新最全人才扶持政策」匯總,請各位笑納!
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
從去年開始,全國的人才市場一直動靜很大。
不少城市都陸續開啟了「搶人大戰」,送房子、送戶口,各種補貼應有盡有。
「搶人才」戰火持續蔓延。廈門,當然也「不甘示弱」。
l 去年9月,廈門出臺落戶新政策。
l 5月6日,翔安首次出臺搶人計劃,一次性購房補貼高達10萬!
l 5月中旬,市人社局發布消息,廈門市新引進人才生活補貼從碩士和博士放寬到符合條件的本科生,其中本科生20000元/人,碩士研究生30000元/人,博士研究生50000元/人,一次性發放到本人帳戶。
各種人才政策可以說是五花八門,那麼具體各區的情況又是如何?各區「搶人」到底哪家更強?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集美區
每月45%的購房貸款補貼
位於集美新城核心區的軟體園三期,已成為人才集聚的「新磁場」;高樓林立的杏林灣商務營運中心,湧動著創新創業的熱潮。
引才育企 聚焦「6+7」產業發展需求
集美區圍繞打造6大產業鏈群、實施7大投資工程的發展需求,建立了完善的人才政策體系——「聚賢集美」人才計劃,為集美區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注入人才「活水」。
一張圖看懂「聚賢集美」政策
集美區為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新材料、文化創意與旅遊等重點產業企業和人才,提供了超278萬㎡的創新創業空間和產業配套,目前已吸引1800多家企業、6.5萬名人才入駐,「雙創」集群效應不斷凸顯。
集美區還依託兩個國家級臺商投資區的優勢,加大臺灣人才引進和服務力度,支持轄區企業自主招聘急需緊缺的臺灣專業人才,出臺住房補貼、創業扶持資金等優惠政策,設立5個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培育7名臺灣人才入選市「雙百計劃」人才。
扶才助企 加大投融資服務支撐
去年底,全市首個基金聚集區——杏林灣基金聚集區正式投入運營,目前已吸引181家股權投資類企業註冊,基金規模達192億元。
用才惠企 搭建「四大」科技創新平臺
在集美有一家專業從事「萬能之土」稀土研究和開發的機構——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集美區充分發揮稀土所的強大科研力量,打造稀土產業高端人才驛站,通過人才服務、學術交流、產業對接等形式,助力更多企業發展成為新材料領域的「獨角獸」。
「政產學研」協同發展的集美區,已形成機器人及數控技術應用研發平臺、教育部「藍火計劃」中國高校(廈門)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快速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中科院協同創新體「四大」科技創新平臺。
立足文教區優勢,集美區與37家高校科研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累計達成產學研合作項目218個。
優才安企 全鏈條服務保障
集美區當前人才房總量位居全市之首,共有在建人才房5059套,建成4422套,包括精裝公寓、酒店式公寓,簡約公寓等不同大小和風格,面向園區白領、重點企業員工、創客青年等不同類型人才開放申請。
為緩解人才住房難題,集美區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重點產業人才、社會事業人才等給予600元-3000元不等的房租補貼,人才購房也能獲得相應的補助,最高可達100萬元。除此之外,集美區還優先為各類人才提供子女入學保障,讓人才引得進來、留得下來。
集美區其他人才政策
01、2018年6月,廈門火炬高新區和集美區政府聯合修訂出臺《關於鼓勵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發展獎勵暫行辦法》。
在骨幹人才補貼方面,在符合相關前提條件下,若在廈門市購買首套普通商品住房(144平米及以下)且正在償還購房貸款的,給予每個月實繳購房貸款還款額45%的購房貸款補貼,且每月購房貸款補貼不超過3500元,連續補貼五年。算一下也就是相當於最高可補貼21萬元!
02、《關於印發集美區扶持重點產業企業人才暫行辦法的通知》(集府辦[2018]17號)
租房補貼:人才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未享受政府住房優惠政策且在廈門無任何房產及房產交易記錄,給予每月3000元的租房補貼,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
03、《集美區高技能人才租房補貼實施細則》(廈集人社[2016]25號)
租房補貼:對從本區以外引進的我區企業急需的具有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崗位一線技術人員可享受每月2000元的高技能人才租房補貼,不超過5年。
04、《集美區促進股權投資類企業發展暫行辦法》(集府辦[2017]14號)
用房政策:股權投資類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可免費入住人才公寓,入住期限最長1年。對自行租房或入住免費公寓在期限屆滿後自行租房的高級管理人員,可享受期限最長3年的租房補貼,每人每月1000元。
05、《集美區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實施辦法》(廈集委[2015]41號)
租房補貼:入駐我區眾創空間的創新創業企業,每招聘1名員工並籤訂2年以上合同,且連續工作滿1年的,提供廉租公寓或最高每人每月600元的租房、交通補貼,不超過3年。
06、(《集美區關於落實鼓勵和支持臺灣青年來廈創業就業政策的實施細則》(集科[2016]26號)
住房保障:入駐我區內創業基地創業的臺灣青年,可免費入住人才公寓樓;自行租房可享受最高每人每月1000元的租房補貼,不超過3年。
07、《集美區企業人才房租補貼辦法》(集府辦[2017]2號)
A.第一層次(每月2000元,最長5年):對象包括前12個月平均工資在廈門城鎮非私營單位職工平均工資4.5倍以上的企業人才,或博士畢業生、高級技師。
B.第二層次(每月1200元,最長5年):對象包括前12個月平均工資在廈門城鎮非私營單位職工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企業人才,或碩士畢業生、技師。
C.第三層次(每月600元,最長5年):對象包括前12個月平均工資在廈門城鎮非私營單位職工平均工資1.5倍以上的企業人才,或「985工程」、「211工程」大學本科畢業生、高級工。
翔安區
給予一次性購房補貼10萬元
租房補貼:
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在廈無住房或可享受的人才住房尚未落實前,自行租房的給予不超過3萬元/年的實際租房補貼。
購房補貼:
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在廈無其他房產,自2019年1月1日後首次在翔購房並實際居住的,給予一次性購房補貼10萬元,分2年等額撥付。
重點產業人才申報應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一)人才所在企業2018年度繳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累計達200萬元以上。
(二)與企業籤訂勞動合同5年以上,並在該企業連續服務滿1年(以在翔安區繳納個人所得稅滿1年,或繳交社保滿1年為依據),且與該企業的勞動合同剩餘執行年限2年以上。
(三)申請時2018年度繳納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5萬元以上。
翔安區其他人才政策
01、《翔安區高層次教育人才引進和培育實施細則(試行)》(廈翔委[2012]55號)
在本區內提供100平方米的住房,免收租金5年,5年後收回。自行租房的給予不超過3萬元/年的實際租房補貼,補貼5年。
02、《翔安區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扶持暫行辦法》(廈翔委[2015]11號)
雙創人才在廈無住房或可享受的人才住房尚未落實前,自行租房的給予不超過3萬元/年的實際租房補貼,補貼期限不超過5年;或提供不超過100㎡的住房,5年內免收租金。
03、《翔安區高層次醫學人才引進和培育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廈翔委[2013]31號)
引進人才自行租房的按實際租房金額予以補貼,補貼年限5年,補貼金額不超過3萬元/年。
04、《中共翔安區委 翔安區人民政府關於大力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和企業人才引進培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廈翔委[2017]86號)
可享受租房補貼或申請免費入住區級公共租賃住房,以上兩種方式二選一,一次性享受不超過五年。
租房補貼標準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000元/月(年齡不超過40周歲);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500元/月(年齡不超過35周歲);「985」、「211」工程高校(不含所屬獨立學院)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畢業生1000元/月(年齡不超過30周歲)。
05、《翔安區高層次人才公寓管理暫行辦法》(廈翔委辦[2017]83號)
翔安區高層次人才公寓免房屋租金費用。
思明區
多種人才扶持政策齊驅
01、(《思明區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暫行辦法》(廈思委辦[2012]35號)
提供100㎡左右的人才公寓作為人才落地的住房,免收租金,直至人才自主購房或廈門市政府有關人才住房政策落實為止。人才若未入住人才公寓,思明區將提供不高於4000元/月的租房補貼。免租金使用人才公寓和提供臨時租房補貼的總期限不超過3年。
02、《思明區引進和扶持總部經濟和重點產業人才暫行辦法》
A.個稅獎勵:按區級留成部分獎勵,時間3年。
B.購房補貼:符合條件可申請購房補貼15萬元。
C.租房補貼:符合條件可申請租房補貼,租金在人民幣4000元/月以下的,按實際租金給予補貼;租金在人民幣4000元/月以上的,按人民幣4000元/月給予補貼。租房補貼每年兌現一次。提供租房補貼總期限為3年。
03、思明區青年人才公寓
與思明區「1+6」重點產業企業籤訂4年以上勞動合同、年薪超過20萬且年齡低於45歲的非廈門戶籍青年人才可以申請免費入住1年。
湖裡區
「智匯湖裡」戰略 最高補貼240萬
湖裡區聚焦全市「雙千億」工作和區委「2+4+N」發展戰略,緊盯民生短板,提出實施「智匯湖裡」人才強區戰略,進一步擴展人才扶持範疇,加大扶持力度。
01、降低引才門檻 升級扶持力度
在扶持範疇方面,湖裡區構建了涵蓋創新創業、重點產業、臺灣專業、高技能、教育、衛生、社工等各領域的人才政策體系。新增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文化創意行業領軍人、影視文化產業人才、金融人才以及新興青年群體給予扶持與培養。
逐步降低引人的門檻。將A、B類「雙百」人才的區級創業啟動資金分別提高到240萬元和180萬元;將100萬元的科研經費補助申請條件從企業自創辦之日起3年內人才項目年業務收入超過5000萬元降低為3000萬元。
面對重點高校畢業生,湖裡區的扶持範疇在引進國家「雙一流」高校本科及以上畢業生基礎上,增加了普通高校碩士、博士畢業生。住房補貼按博士、碩士和本科生從每月1000元、800元、500元提高到1200元、1000元和600元。
此外,對於在湖裡創新園企業就業的外籍、歸國留學生及「雙一流」高校畢業生,按博士、碩士在兩年內給予薪酬補貼。
02、「量身定製」民生領域引人計劃
在住房成本問題上,高層次教育人才的安家補貼從最高45萬元提高到100萬元,將廈門市教育局校園招聘錄用新教師的住房補貼從每月1000元提高至1500元,扶持期從3年提高至5年。
同時,高層次衛生人才的安家補貼也從最高25萬元提高到60萬元。
針對重大招商項目和高端衛生人才,將租金優惠從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最高3000元,進一步緩解人才住房壓力。
海滄區
集成電路企業人才享購房補貼20-800萬
海滄新城已經成為國內新城建設的樣板區,也是海峽西岸最具魅力的宜居新城和產業高地。目前,海滄區出臺了「1+3+N」引才惠才政策體系,創新人才引進、優化人才培養,進一步解放和增強了海滄區的人才活力。
01、一張圖讀懂海滄區人才政策
近五年來,海滄區先後向1100多人(次)兌現創業扶持、個稅獎勵、住房補貼等扶持資金近2.1億元,投入人才公寓建設2.5億元,實現創業到生活的全方位保障。
02、海滄區青年人才公寓管理暫行辦法(廈海委辦[2017]21號)
入住人才按第一年50%、第二年35%、第三年25%的標準給予租金補貼,最長住三年。
03、海滄區企業人才住房優惠暫行辦法(廈海委辦[2012]83號)
企業人才享受購房補貼40-60萬元;租房補貼每月500-2000元,最長補5年。
04、《海滄區引進與培育集成電路產業人才暫行辦法》(廈海委辦[2017]63號)、《海滄區關於進一步加強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引進培育的若干意見》(廈海委辦[2018]45號)
集成電路企業人才享受購房補貼20-800萬元;租房補貼每月1000-4000元,最長補五年;入住人才公寓租金三免兩減半或五年租全免。
05、關於印發《海滄區引進教育人才住房補貼實施辦法》的通知(廈海委[2017]105號)
教育人才享受最高100萬元購房補貼;租房補貼每月800-3000元,最長補5年。
同安區
「銀城113」住房補貼 每月最高2500元
《中共廈門市同安區委、廈門市同安區人民政府關於實施「銀城113」人才引進和培育計劃的意見》(廈同委[2012]88號)
在人才自主購房或廈門市政府有關人才住房政策落實前,1年內可申請免費居住100㎡左右區管公寓,同等條件下按人才等次給予優先安排;
或引進人才自租公寓的,享受租房補貼,根據人才等次相應確定補貼標準,最高月補貼金額不超過2500元,其中省級以上人才按2500元/月,市級「雙百計劃」人才按扶持資金遞減比例兌現(最高2500元/月),即100%、80%、60%、20%四種比例,如B類的扶持資金為300萬元的,其住房補貼為2500*60%=1500元。
在廈無住房選擇自主購房的,在同安區購房的,根據人才的層次按市國土房產局發布的市場指導價最高不超過60%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購房補貼,補貼金額不超過60萬。
廈門市其他人才政策
一張圖看懂廈門人才政策
廈門市自貿區人才補貼政策
01、廈門火炬高新區關於促進企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廈高管〔2017〕184號)
給予企業骨幹人才住房補貼,對於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或符合條件的骨幹人才,給予每月最高3000元的租房或購房貸款補貼,租房補貼連續補三年,貸款補貼連續補五年;
對於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或符合條件的骨幹人才,給予每月最高2000元的租房或購房貸款補貼,租房補貼連續補三年,貸款補貼連續補五年。
02、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關於落實鼓勵臺灣青年來廈創業就業政策的實施細則(廈高管〔2016〕22號)
為臺灣青年創業提供生活保障。對入駐創業基地自行租賃居住用房的臺灣創業青年,可享受兩年的租房補貼,憑發票據實補貼,最高每月2000元;
對被評定為廈門市創業創新領軍人才或創業創新團隊核心人才的臺灣創業青年,在廈購置自用住房的,給予30萬元購房補貼。
03、廈門火炬高新區人才公寓(嘉福花園)意向申請登記方案(修訂稿)
入駐人才按前兩年市場評估價6折,第三年市場評估價8折的標準給予租金優惠,原則上租賃期不超過三年。
這麼多人才扶持政策
你心動了嗎?
快快來接「招」吧!
部分內容來源:廈門市各區人民政府、廈門政策研究中心、廈門市高層次人才、廈門日報、海西晨報,部分圖片來源見水印
-END-
因看房需求旺盛,此次泰禾廈門灣考察團報名已滿
新一輪考察團即將開始
速度掃描下方二維碼
或添加微信(xmlszzd)報名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