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音樂同世界級音樂機構之間僅差了一個高曉松?

2020-12-11 電科技

一則人事變動消息,預示著在線音樂領域或將迎來一場產業大變革。

7月15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團官方微博宣布,阿里成立音樂集團,音樂才子高曉松任集團董事長,麥田音樂創始人宋柯任集團CEO。集團管理層成型後,「阿里音樂集團將專注音樂領域,全面整合蝦米、天天動聽等阿里所有的音樂業務,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顯然,這一消息公布的意料焦點並不在於阿里成立音樂集團這件事情上,而是華語音樂圈中,無論是高老師還是宋老闆,都可謂是具有舉足輕重意義的音樂人士。而這兩位的加盟,也使得阿里音樂再次成為了網絡音樂產業的焦點。

 

其實,阿里也有一個音樂明星夢

 

2012年年初,阿里巴巴集團戰略投資部基本敲定對於蝦米音樂的收購;2013年1月,在阿里集團公布的組織架構調整公告中,新成立的「音樂事業部」宣告了阿里對於蝦米音樂收購的完成。

 

當時,有消息稱,蝦米網其實是由原阿里巴巴四名員工於2006年創建的音樂社區,而所謂音樂事業群的成立,也就是把蝦米網的人馬收進阿里文化帝國版圖中來。

 

此後,阿里巴巴又完成了對於擁有用戶數據超3億的天天動聽的收購。一款專業音樂產品,一款大眾用戶軟體,如何最大化的實現兩個音樂平臺的整合利用,成為了阿里高管遲遲未做決定的思考點。

 

 

版權糾紛不斷 阿里音樂順勢而出

 

同視頻網站行業一樣,在線音樂近兩年也開始由渠道轉向了版權的競爭層面。

 

2014年7月,老牌在線音樂巨頭酷狗提起了針對阿里音樂旗下天天動聽的侵權行為訴訟;直至2015年2月,這一訴訟由於天天動聽方面的拖延仍未正式開庭。

事實上,阿里對於這一侵權行為並不是不清楚明白,而是雙方都很了解,在用戶免費的模式下,盜版和侵權成為了實現產品份額快速增長的重要手段。

 

此次起訴事件之後,阿里終於決定整合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並組建成為阿里音樂。聯合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的版權資源,阿里音樂終與QQ音樂、酷狗音樂促成了在線音樂領域「三足鼎立」局面。

 

背靠大山 阿里音樂依舊需要遠行

 

雖然依託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兩大音樂平臺,阿里耗費巨資拿下了滾石唱片、華研音樂、相信音樂、寰亞、BMG等多家知名唱片公司歌曲的獨家版權,但相較於其它兩家音樂平臺所擁有的華納、百代、索尼以及滾石音樂等歌曲版權,阿里音樂需要積攢的版權數量依舊很多。

 

更重要的是,在整個在線音樂市場逐步走向正版化之時,阿里音樂如何能夠實現用戶份額的增長以及品牌形象的建立。

 

對此,有業內人士透露,阿里音樂或將不僅僅只是創造一個新的音樂平臺,而是繼續主打差異化路線並實施商業化運營模式。

 

可以想像,阿里音樂或將建立自己的音樂生態圈,並以電商思維,最大化的營銷阿里音樂這一平臺品牌。此外,阿里或也將利用阿里音樂在淘寶及天貓平臺上所產生的大數據,進一步挖掘歌手藝人們潛在的商業價值。

 

 

舉賢任能 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

 

在此之前,阿里音樂的相關業務工作一直都由劉春寧負責。而在本月傳出劉春寧涉嫌貪汙受賄被抓之後,阿里音樂事業部的相關工作也就需要新的掌門人去接手。

 

音樂出身的高曉松近幾年一直「流落」在視頻節目製作行業,從優酷自製節目《曉說》到愛奇藝自製綜藝《奇葩說》。自今年5月宣布推出《奇葩說》第二季之後,高曉松曾公開表示將回歸音樂的世界,併入職新公司。現在看來,所謂的新公司正為阿里音樂。

 

入職阿里音樂後,高曉松發微博表態,「這將是他音樂職業經理人生涯的最後一站,感謝阿里的信任,並堅信阿里音樂集團一定會成為一家世界級音樂機構。」

 

而宋柯則可以說是音樂圈內名副其實的唱片工業操盤手,從創辦麥田音樂,到供職華納唱片,多年來擔任音樂選秀節目評委的經歷也使其積攢了豐富的音樂商業化創造能力。此次加盟阿里音樂,宋柯或將借勢阿里這座大山,再造音樂產業新格局。

 

比之於對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的收購,阿里音樂此次重磅推出高曉松和宋柯這兩位高管,或才是其健全文化帝國版圖的開始。

 

 

電科技專注於TMT領域報導,青雲計劃、百+計劃獲得者。榮獲2013搜狐最佳行業自媒體人稱號、2015中國新媒體創業大賽總決賽季軍、2018百度動態年度實力紅人等諸多大獎。

投稿請登錄:http://www.diankeji.com/member
商務合作請洽:marketing#diankeji.com

聲明:本站原創文章文字版權歸電科技所有,轉載務必註明作者和出處;本站轉載文章僅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電科技立場,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高曉松和宋柯,兄弟消失在2020|高曉松|宋柯|蝦米音樂|刀郎|阿里音樂
    宋柯從1996年就和高曉松創辦了麥田,後來又一同加入恆大音樂,操持阿里音樂。他們就像發明飛機的萊特兄弟、好萊塢的科恩兄弟,雖無血緣關係,但在事業上形影不離。高曉松學識淵博、出身書香門第,有驚人的口才和浪漫的理想,但遺憾的是他寫歌不會唱,創業不守業。所以有兩個人出現在了他的身旁,一個是老狼,一個是宋柯。如果說老狼是高曉松的「嘴」,那宋柯就是高曉松的「屁股」。
  • 阿里成立音樂集團 高曉松任董事長 宋柯任CEO
    京華時報訊(記者祝劍禾侯豔施志軍)昨天,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成立阿里音樂集團,高曉松出任董事長,宋柯出任CEO。  阿里巴巴集團同時表示,高曉松、宋柯在中國音樂、文化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深受大眾喜愛。希望兩位運用阿里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基礎能力,結合在音樂文化領域的多年積累,為整個行業帶去更多化學反應。  據悉,高曉松和宋柯在今年早些時候與上一家公司合約先後到期,之後,阿里與他們開始接觸,經過數月溝通,高曉松和宋柯最終加盟擔綱阿里音樂。
  • 蝦米音樂,被阿里和高曉松玩死了?
    由音樂圈裡的明星高曉松任董事長、宋柯任CEO,何炅任首席內容官,蝦米網與天天動聽正式組建成為阿里音樂。 經高曉松掌權的這段時間,蝦米所在的阿里音樂,將理想主義演繹到極致。這一年,高曉松著手將天天動聽打造成為阿里星球,把音樂行業線下的從業者和服務要素全部引導到這款產品上,他們可以像逛淘寶一樣在平臺上找到所有資源,完成所有服務和交易,一個完美構想。 但在情懷一味催眠之下,高曉松忽略的一點,彼時版權大戰已經迎來拐點。
  • 蝦米音樂的鍋,高曉松必須背?
    02 可惜沒有如果高曉松。2013年,阿里巴巴收購蝦米,成立音樂事業部。2015年3月,阿里巴巴將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合併組成阿里音樂。2015年7月15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高曉松、宋柯已正式加盟阿里音樂,分別擔任董事長、CEO兩大要職。
  • 阿里回應蝦米音樂關閉:不予置評!
    簡樸的主頁可以寫超長日記,大部分樂評很走心,可以通過音樂品味相似度找到知音,12年左右還有一個很有創意的產品叫loop,有點現在直播的原型,只不過直播是dj,在當時應該是首創玩法,後來被阿里收購後,好像就關閉了,各種限制也越來越多了。
  • 阿里退場,騰訊、網易並駕齊驅,中國在線音樂市場還有黑馬
    阿里涉及眾多領域,不過最近兩年,馬雲這位神話般的人物似乎並不太順利,退居幕後的他,第一次高調宣傳的螞蟻金服造福計劃,就慘遭滑鐵盧,打著科技的名義搞金融,一時間將馬雲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然而,壞消息還在繼續,阿里的又一重要領域將要退場。據悉,阿里旗下運營14年之久的蝦米音樂將於1月份關閉。
  • 天天動聽、蝦米音樂相繼倒下 阿里不懂音樂?
    為了應對騰訊和海洋音樂的夾擊,阿里巴巴同在2015年3月將麾下的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合併正式組建為阿里音樂,並聘請了高曉松和宋柯分別擔任董事長和CEO。就在2016年7月15日,騰訊與海洋音樂集團雙雙官宣,表示已經對各自的數位音樂業務進行了合併,並成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也就是業內所說的「TME」。
  • 那些年被阿里耽誤的獨角獸:蝦米音樂&天天動聽
    不論剛開始是第一梯隊多麼頭部的獨角獸項目,在阿里花重金收購之後,都能「投一個死一個」,尤其是將行業第一和第二的獨角獸項目一合併,變成第三而後慢慢僵化銷聲匿跡,終而成為阿里的棄子。 原本一手「王炸」好牌,被阿里打得稀巴爛。
  • 阿里又一項目要黃?被寄予厚望的蝦米音樂要被放棄,原因令人深思
    當我們結合在線音樂市場如今的大環境和阿里集團作出的人事調整來看,蝦米音樂或許真的將被阿里集團放棄。這家誕生了十餘年的音樂平臺,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現在這呢?在2006年的杭州,5位音樂愛好者在一家咖啡館裡提出了一起做一個音樂網站的想法,巧合的是這5位創始人有4位曾在阿里集團工作,這或許為後來阿里收購蝦米埋下了伏筆。
  • 阿里成立音樂集團:你猜猜董事長是誰?
    北京時間7月15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今日宣布,將成立阿里巴巴音樂集團,其中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將組成阿里集團在無線互聯時代的音樂矩陣。讓人倍感意外的是,高曉松將出任董事長,宋柯出任CEO。目前,阿里集團已有阿里影業、家庭生活等布局,此次成立阿里音樂是又一次重要落子。阿里音樂將專注在音樂領域,全面整合蝦米、天天動聽等阿里所有音樂業務,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其中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組成阿里集團在無線互聯時代的音樂矩陣,與眾多唱片公司有著緊密合作,擁有千萬級的正版歌曲在線提供給用戶,同時為原創音樂人提供直接抵達受眾的平臺。
  • 蝦米音樂,阿里大文娛倒下的第一名戰士
    蝦米音樂現在不就是是臧克家口中「有些人」的前者嗎?雖然背靠阿里強大的品牌和資本實力,但蝦米看來是真的死了。最新的第三方機構QuestMobile報告顯示,國內在線音樂的品牌只有四個,分別是酷狗、酷我、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蝦米早已經不在此列,阿里音樂雖有其名,但已沒有蝦米存在之實。
  • 馬化騰成為版權音樂最大佔有者 阿里已遠不是其對手
    金梅 | 文礪石商業評論 | 來源在出版總署的大院裡,前來「討個說法」的高曉松和劉歡像個燙手的山芋。沒人管,臉大也沒用。經過20年的苦苦掙扎,高曉松終於盼來了法治時代。然而坐進阿里音樂董事長辦公室的高曉松,卻開始承受版權之重,演繹了一個真人版的《秋菊打官司》。
  • 阿里又搞黃了一個App
    2015 年 7 月,阿里巴巴宣布成立阿里音樂集團,高曉松出任董事長,宋柯出任 CEO——當時,高曉松表示,阿里音樂集團一定會成為一家世界級音樂機構。不過,此後中國在線音樂市場陷入了更加激烈的版權爭奪戰中,蝦米音樂也受此影響而不得不下架了大量音樂,在線音樂領域的兩強格局漸起。
  • 曾經的網絡音樂霸主被傳將解散 阿里能否力挽狂瀾?
    不管過去還是現在,這都是頗為理想主義的一個定位。2007年底,阿里巴巴在香港成功上市,其員工持期權造富的神話轟動一時,但王皓卻選擇在上市前夕離開阿里巴巴。當年4月,"蝦米網"成立,創始人團隊僅6人。蝦米音樂創始團隊採用了UGC生產模式,用戶可以修改蝦米的音樂分類,也可以上傳各種各樣的曲目。
  • 被後爹耽誤的蝦米音樂真就成了在線音樂中的「蝦米」
    由音樂圈裡的明星高曉松任董事長、宋柯任CEO,何炅任首席內容官,蝦米網與天天動聽正式組建成為阿里音樂。經高曉松掌權的這段時間,蝦米所在的阿里音樂,將理想主義演繹到極致。這一年,高曉松著手將天天動聽打造成為阿里星球,把音樂行業線下的從業者和服務要素全部引導到這款產品上,他們可以像逛淘寶一樣在平臺上找到所有資源,完成所有服務和交易,一個完美構想。
  • 在線音樂巨頭沉浮史:誰能撼動騰訊音樂江山?
    在線音樂巨頭沉浮史:誰能撼動騰訊音樂江山? 在出版總署的大院裡,前來「討個說法」的高曉松和劉歡像個燙手的山芋。沒人管,臉大也沒用。經過20年的苦苦掙扎,高曉松終於盼來了法治時代。然而坐進阿里音樂董事長辦公室的高曉松,卻開始承受版權之重,演繹了一個真人版的《秋菊打官司》。
  • 蝦米音樂要解散?阿里:不予置評 網友:10年會員怎麼辦?
    「江湖傳聞,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11月29日,微博認證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微博用戶相徵發微博稱,蝦米音樂即將於明年一月份關閉。資料顯示, 2008 年蝦米音樂上線,同年獲深創投的投資, 2010 年拿到盛大的投資, 2013 年蝦米音樂被阿里收入囊中,有了阿里資本的加持, 2014 年,蝦米音樂斥資 3000 萬元買下了《中國好聲音》第三季的音樂版權。 2016 年,高曉松、宋柯、何炅加盟阿里音樂。
  • 誰搞垮了蝦米音樂?
    2015年,蝦米和天天動聽合併成為阿里音樂,由高曉松出任董事長、宋柯出任CEO、何炅出任首席內容官。阿里背書的音樂平臺,即便是像QQ音樂和網易雲一樣老老實實的收購版權,搞會員制,也不會活的太差。但音樂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應該有詩和遠方。
  • 蝦米音樂將關閉?阿里文娛又一巨星隕落?網友:收購網易雲實錘!
    有網友就說到:蝦米最開始的定位是做高端音樂愛好者的聽歌軟體,被阿里收購了以後,盲目追求dau,原本蝦米的高層被搞走,自己搞來幾個外行人,企圖通過外行把蝦米做起來。想什麼呢。高曉松是愛音樂懂音樂,但他懂網際網路嗎?看看現在蝦米的高層,哪個是能做起來事的。關了也好,爭版權爭不過q音,爭小眾爭不過網易雲,實在沒啥存在的必要。
  • 為陳奕迅蓋樓:阿里音樂玩轉粉絲經濟
    粉絲經濟已逐漸成為數位音樂發展新方向,在這塊領域,阿里音樂旗下的阿里星球或許是其中做得最好的一個。  事實上,阿里星球自今年4月上線以來,便承載著打造粉絲經濟的使命。阿里星球設置了粉絲遊樂、天天視聽和星球商城三大板塊,其中粉絲遊樂是一個粉絲互動平臺,在這裡可以實現粉絲追星、互動等需求,以及提供明星周邊產品、票務、應援道具等購買通道,並通過排行榜、爭霸榜等調動粉絲活躍度;而天天視聽板塊的亮點則在直播上,涵蓋了現場音樂會、發布會、明星、網紅等直播內容。從版塊設置不難看出,阿里星球正聚焦於粉絲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