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一粒眠」(一粒眠又稱為「K他命五號」、「K5」,屬於中樞神經抑制劑的一種,四級毒品。)製毒技術成熟,屢屢「輸出」島外,臺調查部門今(1日)宣布查獲利用海運貨櫃走私出口的60大箱「一粒眠」,總數達300多萬顆,巿價近7億元(新臺幣,下同,約合人民幣1.5億元),系近年島內最大宗案件,可供300萬人吸食,幾乎「可迷昏全臺北市民」,目前已拘提負責運輸的吳姓、高姓嫌犯移送偵辦。
1日,臺調查部門宣布查獲利用海運貨櫃走私出口的60大箱「一粒眠」,總數達300多萬顆。(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調查部門航基站表示,毒梟於8月間在島內大量製造「一粒眠」毒品,將毒品打包成箱,並訂購辦公家具混裝報關出口,準備走私到馬來西亞,企圖掩人耳目。
基隆關副關務長陳金標指出,販毒集團利用設在臺北大安區一間空殼公司當作出貨人,曾屢次將1包25公斤的塑膠顆粒放進貨櫃出口,以此「探路」,當時關務人員察覺異狀後展開追蹤,並於7月12日在汐止長榮貨櫃場開箱。這批貨物艙單名目為家具等,前後卻藏了60大箱「一粒眠」,查扣後立即向調查部門通報,並報請「基隆地檢署」工作人員張志明、黃宏宇指揮偵辦,追查出貨人。
航調處基隆調查站副主任林聖智指出,這批「一粒眠」均為毒梟在臺灣中南部工廠製造,擔任送貨員的吳男(35歲)、高男(37歲)於8月2號當天先後在桃園機場被逮。林聖智指出,起初2人否認犯行,守口如瓶不願坦承,直到被收押後借提第2次,吳、高才坦承運毒,但上遊指使人仍交代模糊,將進一步追查。
2012年4月,臺灣刑事部門也曾在基隆港查獲「一粒眠」毒品,嫌犯利用布料藏毒,數量達305萬顆。這次查獲的數量也不遑多讓,堪稱近年來最大。
近期,臺灣屢屢發生販毒事件。據海外網早前報導,5月26日清晨,臺灣高雄「地檢署」指揮「海巡署」在烏坵東南方海域查獲「永富升一號」漁船,其涉嫌載運697千克海洛因磚,市價百億元(約合人民幣23億),系臺灣地區史上最大宗海洛因走私案。
菲律賓警方查獲裝在3箱保麗龍盒子內的50公斤冰毒。(圖片來源:Philippine News Agency臉書)
6月3日,一名臺灣男子因持有約50公斤冰毒(甲基安非他命)在菲律賓被逮捕,該批毒品市價高達2億5000萬比索(約合人民幣3313萬元)。
7月13日清晨,印度尼西亞警方在印度尼西亞萬丹省西冷縣Anyer碼頭破獲販毒集團,現場查獲1000公斤安非他命,是印尼史上最大宗安非他命走私案,當地黑市價高達30億元(約合人民幣6.6億元)。印度尼西亞警方逮捕2名臺灣嫌犯,並擊斃犯罪團伙頭目林姓臺嫌,另尚有1名犯嫌在逃。
對於臺灣販毒事件頻發,臺警界名嘴葉毓蘭表示,臺灣毒品犯,「就是讓你們這些唱著人權高調的法官,律師給慣出來的」。(綜編/海外網 張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