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館,成都鮮為人知的一面

2020-08-20 川行者看世界

前兩年趙雷的一首《成都》,讓這個西南第一大城市再一次紅及一時,小酒館,玉林路,昨夜的酒,仿佛讓人看到了燈火通明的成都,一個燈紅酒綠的現代城市的夜生活。然而作為古巴蜀國之地的成都確有著其數不勝數的文化底蘊,讓人流連忘返!想要了解成都,成都的老茶館便是來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如果說當下高樓林立的城市樣貌代表著成都的今天,那成都的老茶館一定是成都的昨天,來到成都彭鎮觀音閣老茶館,仿佛翻開了一本泛黃的舊曆,一張藤椅,一桿煙槍,再泡上一杯三花茶,從清晨到黃昏,從往昔到當下,老一輩們聚集於此,述說著一段段關於老成都的佳話。

來到成都旅遊,請選擇從一個老茶館開始,它不能告訴你成都的今天都市輝煌,卻能用一碗蓋碗茶的時間把你帶到充滿老成都記憶的地方。

茶館裡中的客人有附近的一幫老茶客,也有來自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們。早些年,茶館是人們經商洽談事宜的場所,如今茶館是老人們頤養天年的好去處,也是遊客們拍照打卡的絕佳勝地!

茶館內仍舊保留著建國初期的原始模樣,沒有刻意的修繕,牆上張貼著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海報畫像和「」祝毛主席萬壽無疆「」字樣的海報,時至今日,雖已殘舊,確仍能讓人感受到前輩們當年為革命奉獻的無悔青春力量!

茶館的老闆從早上三四點便生火燒水,為一天的生意準備著。從水井中打起一桶桶冰涼的井水,再灌滿一個個燒水壺,放置在蜂窩煤爐上,不一會兒的功夫,便熱氣騰騰,水霧下的茶館,茶館內的喧譁,這便是人間煙火味道!

很難再遇到的老成都竹板藝術家,時不時的會出現在老茶館的茶桌上,正襟危坐,竹板一響,便能帶你穿越老成都的大街小巷。小關廟,老關廟,大紅小紅土地廟,寬巷子,窄巷子,紅牆黃瓦點將臺。將軍衙門坐提督,廉官公所育英才。撫琴聲聲過街樓,燈籠閃閃狀元街!一段出自馮國寶老師《走街街》的選段結束,竹板聲停下,喝彩!喝茶!

拿老闆的話來講,茶館是一個以小社會的方式所存在著的,但相比於外面的世界,這個小社會多了一份人情味,這也是茶館的魂。家裡的老人在此喝茶,誰家的老人身體抱恙,茶客之間也會第一時間聯繫到他們家,做兒女的也少了一份擔心受怕。有老人年歲大了,去世的消息家人也會帶到,「我們家老爺子走了,明天要出去,要走這裡過......」。每當有這樣的信息,老闆會在老人出殯路過茶館門口的時候,為他點上一支煙,為他衝泡上最後一盞蓋碗茶,送老人一程。

如今的生活是越來越好,西湖的龍井,峨眉的竹葉青,各種好茶百花齊放,讓人應接不暇!一杯三花茶雖然廉價,但確能衝泡出歲月的芳香,品嘗出老成都的點滴味道,時間在這裡定格,帶不走的是成都記憶裡的味道。

相關焦點

  • 每一個茶館,都是濃縮的老成都!
    相比麻將和美食,泡茶館,更能體現成都人那種與生俱來的從容和悠閒。一個「泡」字,精準表現了人們在茶館慢悠悠的打發時間的放鬆、閒適,這也是成都茶館的精髓、成都生活的體現。娘 娘 廟文殊院附近的娘娘廟,也是本地人才曉得老茶館,大隱於市,一半是茶館,一半是香火寥寥的佛堂。六元齋飯,四元茶,聽老茶客們擺擺龍門陣,說點成都老歷史,也是收穫蠻大。
  • 民國時期的成都茶館
    在成都市博物館民俗文化展廳,看到四組表現民國時期成都茶館文化的微型捏塑,有六臘之戰、吃講茶、打圍鼓,袍哥大爺,很有意思。茶館曾經是老成都的主要社交場所,在茶館裡演繹出了許許多多的故事。林文詢說:老成都公園多設茶社,少城公園內的鶴鳴茶館則是「六臘之戰」的沙場。過去成都每到一年的寒暑假,多有私立學校校長、校董在此雅聚,他們一面研究與公辦學校競爭的方略,也順便在此聘請幾位教師。既曰聘請,對教師自是優禮有加,在抗戰期間外地教師大量湧入成都,一時僧多粥少,除大牌教師,資深學者外,一般的教師應聘自是競爭激烈,幕後的明爭暗鬥甚至揮拳踢腳之事,也時有所聞。
  • 這是成都最老的茶館
    茶館是個小成都,成都是個大茶館俗語說「四川茶館甲天下,成都茶館甲四川」1938年《新民講座》的主編肖軍曾驚嘆成都茶館之多:「江南十步楊柳,成都十步茶館」而成都一直以來便流傳著「一市居民半茶客」的說法新華社記者陳捷攝成都亦有很長的茶館歷史元代費著的《芳華記麗譜》便稱成都有「茶房食肆」人們在那裡喝茶時,有歌伎演唱「茶詞」據《成都通覽》記載,清末成都街巷計516條而茶館即有454家,幾乎每條街巷都有茶館另外,在1935年成都的《新新新聞》也報載過成都共有茶館599家,每天茶客達12萬人之多
  • 茶館是個小成都,成都是個大茶館!走,洛帶老茶館吃茶去
    泡茶是成都人的一種特別嗜好,歷來如此,老成都人眼中,茶館總有難以忘懷的回憶。 據《成都通覽》載,清末成都街巷共計516條,而茶館即有454家;1930年代,成都共有茶館近600家,每天茶客達12萬人之多;到如今,據不完全統計,成都茶館已超15000家,可見茶館對於成都的重要性。
  • 每一個茶館,都是濃縮的老成都!
    相比麻將和美食,泡茶館,更能體現成都人那種與生俱來的從容和悠閒。一個「泡」字,精準表現了人們在茶館慢悠悠的打發時間的放鬆、閒適,這也是成都茶館的精髓、成都生活的體現。娘 娘 廟文殊院附近的娘娘廟,也是本地人才曉得老茶館,大隱於市,一半是茶館,一半是香火寥寥的佛堂。六元齋飯,四元茶,聽老茶客們擺擺龍門陣,說點成都老歷史,也是收穫蠻大。
  • 成都老茶館,成都文化的代表之一!不知道還能活幾年
    作為一個成都人,在我的印象裡,父輩們的休閒娛樂項目好像就是喝茶。每次媽媽看見爸爸不在家,打電話給他,爸爸總是在茶館。小時候,爸爸媽媽在工作忙,爺爺基本上也是每天午後都要去茶館喝茶,帶上我,這時候我最開心的就是他給我買一塊錢的瓜子花生等等小零食。我也聽不懂,他們在聊什麼,反正就只顧著吃東西。
  • 成都到處是老茶館,倒茶成為絕活,喝茶拍照成經典旅遊項目
    說起成都,你會想到什麼?是紅遍全國的成都嗎?還是數不勝數的美食?還是休閒生活?這些都是成都給人留下的印象。都是成都的一面,但不是全部。但隨著人們對成都的了解越來越深,很多人來成都不僅僅是為了美食,更多的是為了體驗成都人的生活方式。比如,他們找一家有歷史感的老茶館,要一碗茶,喝上一天,聽周圍的人聊天談心,不知不覺一天就過去了。這是成都傳說中的休閒生活方式之一。也正因為如此,成都成了熱門城市,不少老茶館成了網絡熱門勝地。不少遊客專程前來打卡,如雙流蓬鎮觀音閣。這家老茶館還真是應了一個「老」字。
  • 成都可以喝茶啦!這四家老成都茶館的代表你都去過嗎?
    對於成都這座無茶不歡的城市,老茶館飽含了當地人對喝茶的執著和文化的傳承,今天神鵰俠旅就帶大家品鑑四家代表著老成都氣質的茶館,感受成都人對喝茶孜孜不倦的執著。彭鎮百年老茶館——觀音閣茶館冬日出太陽,這事對成都人來講,是可以發條朋友圈得瑟的;恰逢周末,陽光明媚的日子,從市區驅車20多公裡前往雙流楊柳河邊的彭鎮去喝茶!
  • 成都小眾地方,觀音閣老茶館歷史悠久,成為「茶館的活化石」
    成都人愛喝茶,1909年編的《成都通覽》記載,當時成都有516條街道,454個茶館。1935年,每天去茶館的人佔成都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在成都,如果能推薦一個小眾的地方,一定是觀音閣老茶館。觀音閣老茶館已有300多年的歷史,被稱為「茶館的活化石」。距成都市區20多公裡,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彭鎮馬市壩街。以前是寺廟,民國初年改成茶葉店。建國後,觀音閣的觀音造像全部被毀,但當地人還是喜歡叫它觀音閣。
  • 這是成都最老的茶館
    茶館是個小成都,成都是個大茶館 俗語說「四川茶館甲天下,成都茶館甲四川」 1938年《新民講座》的主編肖軍 曾驚嘆成都茶館之多: 「江南十步楊柳,成都十步茶館」
  • 講座|王笛:老成都的茶館、文化與生活
    王笛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成都人,著有「茶館兩部曲」——《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1900-1950》和《茶館: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與復興,1950-2000》,以及同樣聚焦川渝地區的社會文化史著作《街頭文化》、《跨出封閉的世界》等。近期,他出版了《袍哥:1940年代川西鄉村的暴力與秩序》以及《消失的古城》兩部與成都相關的著作。以下內容根據王笛的講稿整理而成,澎湃新聞經授權發布。
  • 成都記憶:老茶館裡的老茶客
    在成都雙流有個叫彭鎮的小地方,鎮上有個歷 史超過百年的觀音閣老茶館,茶館歷史悠久,韻味十足,受到大批攝影人的追捧,於是聲名鵲起。這間小小的茶館,便成了名符其實的「網紅」茶館。
  • 成都到處是網紅老茶館,倒茶成為絕活,喝茶拍照只要10元錢
    說到成都,你會想到什麼呢?是那首火遍大江南北的《成都》?還是數不盡的美食?亦或者是休閒的生活的呢?這些都是成都這座城市留給人們的印象,它們都是成都的一面,但卻不是全部。作為一位在成都生活了五年的人,對成都的印象是這樣的,憨厚蠢萌的滾滾、白雪皚皚的西嶺雪山、千年水利工程都江堰、避暑勝地青城山,以及街頭掏耳朵的師傅和遊人、嬉笑怒罵的麻將館、一坐就不想起的老茶館,其中最令人難忘的就是那一座座老茶館了。
  • 成都茶文化—成都茶館
    還有史料記載,中國最早的茶館也是起源於四川。據記載,清末成都共有茶館454家,幾乎每條街巷都有茶館。足見茶館在成都人生活中的分量。在今天,說起中國茶館數量最多、最有特色,至今仍保持著舊時風俗的地區,必定少不了成都。作家蕭軍1938年到成都的時候便不無誇張地感嘆道:「江南十步楊柳,成都十步茶館」。
  • 成都是個大茶館,茶館是個小成都!
    ,成都是一個大茶館。舊時成都,熟人在街上打招呼,總是說:「口子上吃茶,茶錢該我的。」成都作家李劼人描述晚清成都市民對茶館的依靠:家裡來了客人,假使認為是朋友,必要約你去吃茶。解放前的一幅老照片裡,一位黝黑乾瘦的菜農進城賣菜,在茶館的竹椅上吸著茶碗,菜筐在腳下——在茶館裡賣菜,喝茶賣菜兩不誤;身後的新老茶客,掏著耳朵,斜倚著竹椅打瞌睡,興致勃勃地討論著在北平、上海已是舊聞的新聞。
  • 成都人氣老茶館,最便宜的茶只要3塊錢
    這篇是「多聊茶」的第叄佰貳拾柒篇常規文章   人民公園·鶴鳴茶社| 成都人氣老茶館,最便宜的茶只要3塊錢   前言
  • 成都可以喝茶啦!這四家老成都茶館的代表你都去過嗎?
    對於成都這座無茶不歡的城市,老茶館飽含了當地人對喝茶的執著和文化的傳承,今天神鵰俠旅就帶大家品鑑四家代表著老成都氣質的茶館,感受成都人對喝茶孜孜不倦的執著。彭鎮百年老茶館——觀音閣茶館冬日出太陽,這事對成都人來講,是可以發條朋友圈得瑟的;恰逢周末,陽光明媚的日子,從市區驅車20多公裡前往雙流楊柳河邊的彭鎮去喝茶!
  • 成都小眾地方,觀音閣老茶館歷史悠久,成為「茶館的活化石」
    成都人愛喝茶,1909年編的《成都通覽》記載,當時成都有516條街道,454個茶館。1935年,每天去茶館的人佔成都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在成都,如果能推薦一個小眾的地方,一定是觀音閣老茶館。觀音閣老茶館已有300多年的歷史,被稱為「茶館的活化石」。距成都市區20多公裡,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彭鎮馬市壩街。以前是寺廟,民國初年改成茶葉店。建國後,觀音閣的觀音造像全部被毀,但當地人還是喜歡叫它觀音閣。
  • 成都老茶館,成都文化的代表之一!不知道還能活幾年
    作為一個成都人,在我的印象裡,父輩們的休閒娛樂項目好像就是喝茶。每次媽媽看見爸爸不在家,打電話給他,爸爸總是在茶館。小時候,爸爸媽媽在工作忙,爺爺基本上也是每天午後都要去茶館喝茶,帶上我,這時候我最開心的就是他給我買一塊錢的瓜子花生等等小零食。我也聽不懂,他們在聊什麼,反正就只顧著吃東西。
  • 成都到處是網紅老茶館,倒茶成為絕活,喝茶拍照只要10元錢
    說到成都,你會想到什麼呢?是那首火遍大江南北的《成都》?還是數不盡的美食?亦或者是休閒的生活的呢?這些都是成都這座城市留給人們的印象,它們都是成都的一面,但卻不是全部。作為一位在成都生活了五年的人,對成都的印象是這樣的,憨厚蠢萌的滾滾、白雪皚皚的西嶺雪山、千年水利工程都江堰、避暑勝地青城山,以及街頭掏耳朵的師傅和遊人、嬉笑怒罵的麻將館、一坐就不想起的老茶館,其中最令人難忘的就是那一座座老茶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