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訊】(記者 謝惠茜)昨日凌晨時分,所有的微信公眾號運營者都收到一條通知:「從2017年1月11日起,讚賞資金將調整為7天後結算」。值得注意的是,微信官方在解釋中表示,該規則的調整是「為了更好地維護讚賞用戶的利益」。
微信公眾平臺讚賞,指的是騰訊微信團隊向個人微信公眾帳號主提供的,允許微信用戶自願就公眾帳號主發布的文章內容,「打賞」一定額度的金錢,以示鼓勵的功能(簡稱「讚賞功能」)。
在原有的規則裡,微信用戶「打賞」的金錢,是即時到帳公眾帳號主的錢包,但在微信此次更改規則之後,「用戶在2017年1月11日0時以後,對公眾帳號主的讚賞資金,會在7天後匯成一筆總額,結算到公眾帳號主開通讚賞時綁定的微信錢包裡。」
該新規則雖然在凌晨悄悄上線,但一上線便引發較大關注及爭議。
因為根據新規則,「7天內,讚賞資金將由微信支付根據法律法規和相關協議代為保管」,並結合此前微信提現收費的「前例」,不少人揣測,微信此舉是否為了沉澱讚賞資金,從而賺取一定收益?畢竟,截至目前,微信尚未對讚賞功能收取任何成本費用。
不過也有不少人對此看法不同。有幾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指出,「願意給文章打賞的人才有多少呀,這點打賞資金對於微信來說簡直是九牛一毛,他們不必這麼做。」
記者注意到,在新規則的通知中,重點提到其維護讚賞用戶權益的方法,主要是「在結算周期內,若發現帳號存在濫用讚賞功能等違規行為,平臺能夠及時凍結讚賞資金。」具體做法是,「若發現某篇文章存在濫用讚賞功能等違規行為時,該篇文章尚未結算的讚賞資金將被凍結。7天內未申訴,則資金原路退回讚賞用戶。」
昨日上午,微信方面稱此事是根據用戶需求和平臺發展做出的階段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