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成渝經濟圈的這座城市,成渝卻不帶它玩,但發展在全省名列前茅

2020-12-12 千年城曉

處成渝經濟圈的這座城市,成渝卻不帶它玩,但發展在全省名列前茅

悠悠嘉陵清如許,漫漫絲路放異彩,在嘉陵女神翩翩輕舞的藍色緞帶上,鑲嵌著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它便是以盛產絲綢和柑橘而聞名遐邇的絲綢之鄉、果城——南充市。

一座普通的四線城市。屬於成渝經濟圈的成員,但被邊緣化得嚴重。地理位置剛好屬於南充成都重慶的三角頂點之一,然而因為自身經濟體量與兩個老大哥相比差了許多個數量級(說白了不帶你玩),除了本市以外別人根本不知道三角經濟帶是怎麼回事。

GDP雖然近幾年出於四川省前茅,工業底子薄,但是也免除了一部分因為金融危機導致的產業轉型的陣痛。地盤大,人口多,人口能夠支撐三產業發展,服務業較發達。達成鐵路也算老版四縱四橫鐵路網之一,與成都重慶交通便利。重工業少,環境相比周邊要好一點點。

夾在成渝兩大城市中間,人才外流嚴重,雖有三所本科一所專科,但基本留不住人。工業底線薄,缺少支柱性產業,名義上川東北中心城市,但區域號召力不足。人口總數全川第二,但經濟總量卻在第五第六。現在的發展口號是打造成渝第三城,就看後面怎麼發展了,總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南充是很落後,但是卻有人很喜歡這一份落後,比如小編自己,甚至都打算好老了之後就回到南充養老,來到外地,對比其他城市,才感受到落後城市不大的好處,出去玩不必坐幾個小時的車。才感受到小城市沒有霧霾的空氣。沒有充斥太重工業化。

四川的淳樸、四川的安逸還是在這些小城市,如果還有機會,還得去南充待些日子,靜靜的去看看嘉陵江,轉轉清泉寺,到荒山上看看這座古老安靜的城市。南充,它可能是落後的,可又因落後而有傳統的味道,也許這就是文化底蘊。它可能十分破舊,可是破舊中是靜謐的時光在此播撒。南充是美的,這種美需要體驗過才知道,這種美更會留下來,如美酒,越存越香。

南充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清潔能源示範城市、久負盛名的中國 「綢都」、國家規劃定位的成渝經濟圈北部中心城市、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屬百萬人口大城市,四川省東北城市群的雙核之一、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之一。

南充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和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四川省石油天然氣和能源化工基地、川東北區域科教文化中心、西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是川東北經濟、物流、商貿和金融中心。素有「水果之鄉」、「絲綢之都」的美譽。

相關焦點

  • 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論壇在成都舉行
    川內外數十位經濟學界專家學者結合當下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及國家政策,圍繞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點難點、創新路徑等問題進行交流和探討,積極為政府決策和企業發展建言獻策。 美籍華人科學家、曉龍基金會董事長曾憲章博士以「未來世界新格局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與對策」為題發表演講。
  • 成渝雙城志·經濟共生|李後強:「雙星」輝映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重慶、成都兩大國家創新型城市和綿陽國家科技城的區位優勢,讓它有望打造成為西部創新驅動先導區。在李後強看來,這裡毫無疑問地具有成為中國「第四極」的潛力,並有希望成長為世界級的城市群。
  • 「雙城經濟圈」是對成渝地區現實和發展路徑更加精準的把握
    新華網:怎樣看待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新發展格局中的重要支撐作用?這個文件說,成渝經濟區自然稟賦優良,產業基礎較好,城鎮分布密集,交通體系完整,人力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人口、城鎮、產業集聚區,是引領西部地區加快發展、提升內陸開放水平、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支撐。這是「成渝經濟區」的概念。  到了2015年,「成渝城市群」規劃在全國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提出,國家對跨省區的城市群要進行規劃。
  • 誰是成渝 「 第三城 」?
    「 兩心兩地一極一源 」 新定位,標誌著地方推進了多年的成渝地區協同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受益的不僅是成渝兩大國家級中心城市,還包括圈內18個二級城市(區)、近1億總人口。這其中又細分為 「 一軸(成渝發展主軸) 」 、 「 兩帶(成綿德樂城市帶、沿江城市帶) 」 、 「 三足(川南城鎮密集群、南遂廣城鎮密集區群、達萬城鎮密集群) 」 的發展格局。
  • 設立南充臨江新區 成渝雙城經濟圈北翼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封面新聞記者 汪仁洪7月28日,南充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伍定在「設立南充臨江新區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四川省人民政府7月24日正式批覆同意「設立南充臨江新區」後,南充於7月26日—27日召開南充市委六屆十二次全會,就南充「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和「加快建設臨江新區」進行全面部署,並專門出臺了《中共南充市委關於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戰略部署省委重大決策部署
  • 成渝雙城|成渝「CP」的相識相戀
    挺直的高架橋承載著輕軌列車穿梭在山嶺間,又時而穿越地底隧道,給人一種像是在玩過山車的感覺;緊跟熙熙攘攘的人群,串遊在熱鬧非凡的磁器口古鎮,吃著香辣的美食,欣賞著古風古色的建築,恍惚間感覺自己就像是穿越到了古代;夜晚吹著微風,沿著江邊散步,一抬頭,忽然看到燈火通明的洪崖洞,會突然被這美麗的景觀所驚豔
  • 成渝雙城經濟圈打出一對「王炸」
    這一對歡喜冤家你追我趕,相愛相殺多年。最終在國家戰略驅動之下,精誠合作,抱團發展,攜手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打造中國經濟「第四極」。 從年初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開始,重慶和成都就加快融合步伐,在各個領域開展緊密合作,實現一體化協同發展。
  • 中國第四大經濟圈崛起之成渝經濟圈
    基本上形成了三大城市圈我們比較熟知的京津冀都市圈;長三角經濟圈;粵港澳大灣區(也就是珠三角經濟圈);而這三個都市群都位於東部沿海地區,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中西部城市群開始崛起;成渝經濟帶;中原城市群;長江經濟帶;遼中南;山東半島;關中經濟帶;海峽西岸經濟帶;
  • GDP大調整之後,成渝雙城經濟圈第三城呼之欲出
    而同一個省內,GDP數據的重新修訂,也會影響區域內的城市格局。四川2018年的GDP被調增近2300億,這一調整反饋到省內,對「一幹多支」的局面也產生了明顯影響。成都之外,誰最有資格擔當四川經濟副中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時代,誰才是名副其實的成渝第三城?在此番調整後,答案正變得越來越清晰。
  • 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把綿陽建成成渝地區副中心城市
    綿陽是中國唯一的科技城、四川第二大城市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一張張響亮的名片,展示著這座城市的特色,也體現著這座城市在四川、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乃至全國發展大局中舉足輕重的分量。
  • ...棋」省人大代表李本勇: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 南江有這四個發展定位
    「南江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多重優勢,南江將搶抓歷史機遇,圍繞『北向出川出渝大通道、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產業協作配套基地、休閒度假後花園』這四個發展定位,更加積極主動作為。」李本勇說。
  • 我國經濟增長的「第4極」將來臨,成渝經濟圈「第三城」初具雛形
    四川省成都一直是一匹狼,幾乎沒有城市的威脅,成都在全國排名中名列前茅,今年是全國第7位,四川省一共有21個市州,去年各城市的GDP相繼發表,人們在談論重慶經濟圈的誰是名副其實的第三城,這個答案越來越明確了,成渝雙城市經濟圈已被國家提名,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僅次於京津翼、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只有成都和重慶不夠
  • 為成渝經濟圈建設添磚加瓦
    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關鍵時期,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特殊背景下,召開了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明確了落實國家戰略部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工作安排,為謀劃全省「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 瀘州市發展改革委:推動瀘州爭創全省和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
    □郭蕎璐羽客布局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將責任壓實與成渝互訪交流呈「鼓點式密集」  合力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瀘州將以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引領,以爭創全省和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為目標,以打造成渝地區南翼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區為抓手,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 成渝井僅剩成渝,川C自貢最後的倔強!盆地為何「難產」第三城?
    回顧近代盆地城市發展,四川盆地經歷了「成渝萬、成渝井」的三極格局,再到如今的成渝雙極格局。 但今天我們依舊可以從川C車牌看出這座曾經的超級都市的輝煌,這也是自貢明面上最後的「倔強」了。
  • 中央定調成渝雙城經濟圈:戰略地位提升,或出臺新規劃
    未來一段時間,重慶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地位有望雙雙被強化。1月3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問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為什麼是雙城經濟圈?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什麼?兩座特大城市終於名正言順抱在一起!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醞釀了多久我不知道,但它切切實實地開始加速構建。報導截圖按照最正規的說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聚集千萬人口,是繼「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之後的第4個國家經濟戰略增長極,是西部發展黃金地帶,將會帶來交通大發展
  • 聚焦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 合能地產以美好人居致敬城市未來
    今年以來,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不斷在加碼,隨著科學城總投資近100億的主幹大道設計方案公開招標,世界,科學公園落地重慶等包括軌道、高鐵基礎設施建設、大型投資、產業引進相關的利好消息發布,重慶向西發展算是按下了快進鍵。對於重慶這樣的新一線城市來說,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已經是當下城市發展進程中的重要目標。
  • 成渝經濟圈該怎麼發展,黃奇帆給出答案
    成渝經濟圈到底該怎麼發展,重慶—成都這一對西南雙子星相愛相殺,在過去競爭是大於合作的,在需要合作引領西部發展,構建我國第四大城市群的宏圖偉業中,到底怎麼發展就成了難題。黃奇帆給出了他的答案:縣域經濟是成渝「雙圈」建設的基礎。成都也好,重慶也罷,其實已經夠發達了,重慶GDP已經超過廣州了,成都也是緊隨其後,國際消費城市重慶全國第三、成都全國前十。
  • 代表委員專家「隔空對話」,為成渝經濟圈發展支招
    他憧憬,一個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產業集聚、投資環境良好、人才充分流動、宜業宜居、國際化趨勢明顯的「雙城經濟圈」美好畫卷正在展開。從地理位置上看,資陽地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聯動區位,又是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中一極,李發剛談到「勢」時則表示,資陽直接連接成渝,獨特的區位優勢讓其地處國家戰略腹地、川渝合作前沿。他用「應勢而謀」來形容資陽在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