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化產品還能以國家來界定嗎:從日本導演執導《水滸傳》想到的

2020-12-09 界面新聞

記者 | 林子人編輯 | 黃月1

據外媒報導,Netflix近日宣布啟動《水滸傳》(The Water Margin)電影拍攝項目。該片被描述為「中國文學名著的未來主義版動作冒險傳奇大片,充滿榮耀、浪漫和陰謀,探討忠誠、領導力和我們冒個人代價去面對社會問題的責任等永恆話題」。Netflix版《水滸傳》將由日本導演佐藤信介執導,其代表作有《王者天下》《棄寶之島》《沙漏》《狗狗心事》等,《水滸傳》將是他與Netflix合作的首部巨製。曾擔任過《深海浩劫》編劇的Matt Sand將擔任該片編劇。

消息一經公布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引起了不小的討論,中國網友的爭議點集中在外國人是否能拍好中國四大名著上。今年有迪士尼電影《花木蘭》口碑撲街的前車之鑑,一條點讚數頗高的評論哀嘆,「不要再禍害中國文化了好嗎?別又搞出來一部《花木蘭》。」另一條評論對導演和編劇的身份提出質疑,「一個中國故事由日本人執導,西方人編劇。」

客觀而言,《水滸傳》出場人物眾多,意涵豐富,連中國本土導演和編劇都難以把握。至今公認最佳的98版《水滸傳》在央視電視劇版四大名著中依然評分墊底(在豆瓣上,《水滸傳》評分為8.8,《西遊記》為9.6,《紅樓夢》為9.6,《三國演義》為9.4),也不免更令人擔心與中國歷史和文化有隔閡的外國人會如何處理這部煌煌巨著。

導演佐藤信介的履歷也值得我們注意。由他導演的《王者天下》改編自以中國秦朝為時代背景的日本國民漫畫,在2019年憑藉優秀的製作在日本獲得了近60億日元的票房,是近年來日本真人電影中的佼佼者之一。在此之前,他曾與遊戲公司光榮株式會社合作製作《新三國無雙》,為這部帶有科幻感的三國志主題遊戲拍攝開場和結尾映像。《王者天下》上映時,佐藤信介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拍攝以中國歷史為背景的原創作品方面,他已經有十年的工作經驗。「如果要拍一部正統的歷史劇的話,還是要中國自己的企畫比較好,但是像拍這種虛構的歷史娛樂大片的話,我們還是可以完成的。」

《王者天下》海報

事實上,日本當代動漫和影視作品的題材大量來自外國。今年10月,Netflix舉辦了「Netflix動畫祭2020~和你一起看動畫的未來~」線上活動,公開了十幾部動畫新作,其中一部IP改編作品為山崎麻裡的漫畫作品《羅馬浴場》。該作曾被改編為6集TV動畫和兩部真人電影,由於「古羅馬浴場與日本澡堂」的搞笑穿越設定,《羅馬浴場》在歐洲引起了許多關注,漫畫作者還獲得了義大利政府頒發的騎士勳章。這些當代影視和動漫作品反映了日本文化長久以來兼收並蓄、善於吸收內化外來文化的特點,同時也讓我們看清,在文化交流和資本流動加快的全球化時代,文化產品幾乎已經不能用「國家」或「民族」去界定。

從《懷風藻》到《水滸傳》:吸收和改編中國文化

「日本民族的身份一直存在『雜交』特性,其現代性並非簡單照搬基於西方常態的通用『現代』模式。」

在《神奈川衝浪外》一書中,日本史學者南希·K.斯託克(Nancy K. Stalker)指出,吸收和改編外國文化形式,然後著力於本土實踐是日本史上的重要模式。在其漫長的歷史中,日本曾與多國有所往來,日本社會、文化與經濟亦曾深受這些國家影響。在16世紀地理大發現時期歐洲人開始進入東亞地區,成為日本獲取科學、藝術和地緣政治信息的新來源之前,中華文明曾經由朝鮮半島,對日本產生長遠深刻的影響。按照日本著名中國史學者藤家禮之助的說法,中日交流史歷時兩千年,「雖說兩國同文同種,但日本在接受中國文化的時候,經常對接受的對象進行微妙的改動。這種接受文化的方式,似乎也體現了日本文化的特質。」

日本固然從未成為過「中國式國家」,但從飛鳥時代(552-645年)起到19世紀上半葉,繁榮強大的大陸國家中國一直是日本欽羨、模仿乃至意欲與之一較高下的對象。在政治領域,從6世紀中期到8世紀,大和氏族吸收了隋唐和百濟、新羅的政治理念,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國家;德川幕府時期(1603-1868年),儒家思想成為官方支持的意識形態,以多種形式在日本民間廣泛傳播開來。

在文化領域,中國文化的影響力更是綿延不絕,形成了為貴族、武士乃至平民各個社會階層所共享的文化資源。751年編纂完成的《懷風藻》和759年編纂完成的《萬葉集》是日本史上首批真正意義上的詩集。《懷風藻》收錄了120首漢文詩,多數作品大量引用中國文學歷史典故,展現出當時的日本精英階層對更高等文明的尊敬與嚮往。相對而言,《萬葉集》中的詩歌較少體現受儒家思想與中國傳統、典故的影響,被認為是日本詩歌傳統的真正開端。但斯託克認為,以此稱《萬葉集》展現出未遭中國哲學、宗教和文學「玷汙」的日本民族性,也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日本現存最早的文學作品中已然展露較深程度的中國影響。」

《神奈川衝浪外:從傳統文化到「酷日本」》[美] 南希·K.斯託克 著 張容 譯方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0-10

城市化與商品經濟在德川幕府治下的江戶時代迅速發展,帶動了平民都市文化的繁榮。以「浮世」之名——這個詞來源於佛教,最初指的是人世無常,但到江戶時期指向的是充斥著幽默、情慾與自我放縱的花花世界——面向平民的藝術、文學與戲劇百花齊放,其中亦不乏中國文化的身影。人形淨琉璃和歌舞伎是江戶時期深受平民喜愛的戲劇形式,人形淨琉璃劇作大家近松門左衛門創作的《國姓爺合戰》是該劇種最著名的歷史劇。1715年,該劇一經上演就創造了連演17個月的記錄,遠遠超出了常規周期。

《國姓爺合戰》的劇名源自鄭成功從唐王獲賜的朱姓,他也因此得到「國姓爺」的稱號,該劇的主人公和藤內的原型正是他。在這部劇中,明朝被與韃靼王勾結的逆賊李蹈天(李自成)攻破,思宗(毅宗)皇帝被殺,皇帝的女兒逃亡海外,在日本肥前平戶海濱被和藤內救起。和藤內得知父親的母國情況危急,便與父母一道奔赴中國,經歷了種種誤會,終與將軍甘輝和忠臣吳三桂一道打敗了李蹈天,復興了明朝。在藤家禮之助看來,該劇固然篡改了真實史實,但作者在劇中展露的對擁有一半日本血統的鄭成功的親近,對其忠誠的尊重,以及對明朝落敗的同情,是與日本觀眾產生共鳴的關鍵。

《中日交流兩千年》[日] 藤家禮之助 著 章林 譯後浪|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9-7

對於《水滸傳》,日本人更是毫不陌生,甚至有評論者指出該書是明治以前最廣泛滲入日本民間的外國小說。除了譯本、改編本之外,日本還出版了許多講解《水滸傳》的輔助讀物,例如《語解》《水滸傳抄譯》《字彙外集》等。明治以後,《水滸傳》依然受到日本讀者的歡迎。日本漢學家宮崎市定指出,明治後翻印的活字西式裝訂版《水滸傳》有諸多個版本,最晚在大正時代(1912-1926年),日本已經擁有很多水滸迷了。他本人就是因為兒時從父親的藏書中發現了一套《國民文庫》版《水滸傳》,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濃厚興趣,其治學亦是從《水滸傳》所處的時代——宋代——開始的。

宮崎市定觀察到,日本學者對《水滸傳》的研究和中國學者相比反而束縛更少。1920年7月,胡適發表《<水滸傳>考證》一文,但令人驚訝的是,他在給亞東圖書館新式點評本《水滸傳》做序時,竟沒有讀過七十回本以外的任何一個版本。眾所周知,《水滸傳》有諸多版本。百回本被認為是最初的版本,清初文學評論家金聖歎斷定百回本的後三十回為偽作,只取前七十回,並添加了評論刊印為七十回本,之後在中國流通的《水滸傳》基本都是這個版本。根據宮崎市定的考證,《水滸傳》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在明末清初就已傳入日本,其日文譯本廣為流行。在日本流通的《水滸傳》版本之多,曾令胡適吃驚不已。

《水滸傳:虛構的史實》[日] 宮崎市定 著 趙力傑 譯啟真館·浙江大學出版社 2020-8

二戰後,《水滸傳》的魅力延續到日本流行文化中,它不斷被改編成文學作品、電視劇、漫畫和電子遊戲。1972年,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拍攝了許多中國主題的影視作品,其中就包括改編自施耐庵原著和橫山光輝同名漫畫的電視劇《水滸傳》,當時BBC曾譯介過該劇。1980年代,日本遊戲公司開始製作水滸傳主題電子遊戲,其中「水滸幻想系列」深受玩家青睞,從1995年發售第一部作品起,該系列共發布了五部本篇、四部外傳。另外,日本推理小說與冒險小說作家北方謙三也撰寫了號稱「日本版中國歷史小說」的長篇小說《水滸傳》,長銷不衰。可以說正是因為《水滸傳》在日本擁有不小的群眾基礎,Netflix才有底氣邀請日本導演執導《水滸傳》。

超越國家和民族:全球化時代的電影給觀眾帶來了什麼?

「這部作品既不是純歷史劇,也不是全部虛構的,取兩者中間是它的特點。對日本人來說,在那段熟知的人文歷史中,卻創造出了一個完全嶄新的空間,讓人覺得很有魅力,非常有趣。」

在談論《王者天下》時,佐藤信介曾如此解釋日本人拍攝以中國歷史為背景的電影的意義。

據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將在《水滸傳》中繼續延續這一創作思路。雖然很多人認為電影故事內容的出處很重要,執著於是否有原作或是否符合史實,但在佐藤信介看來,這與電影本身的價值無關,重要的是電影創作者要如何呈現一部優秀的作品。

更重要的是,如果將視野放到本國以外更廣闊的市場,佐藤信介認為導演將擁有更大的自由度去拍攝電影、去重新定義「好電影」的標準。「最近像Netflix這樣的流媒體也越來越流行,在這些媒介上可能會有很多人去觀看,甚至可能比在日本公映時觀影人數更多,所以我認為今後企畫本身發生變化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佐藤信介說,「現在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日本以外的市場了,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如何發揮呢?我們其實也有一種被解放的感覺,至今為止,我們都是努力迎合日本的市場需求來拍攝的,現在的話可以說我們被解放了。」Netflix的數據顯示,該平臺上超過一半的用戶會觀看日本動畫,這些觀眾90%以上來自日本以外的海外市場。

日本電影人的這種「解放感」,來自超越國家和民族擁抱全球市場的決心——在電影研究者看來,自誕生起,電影這個媒介就是高度國際化的,擁有全球歷史最悠久的電影市場之一的日本電影也不例外。雖然西方電影研究者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將「日本電影」視作完全異質的、有其內在獨特文化和審美的電影,但自1980年代晚期以來,這一範式遭遇了越來越多的質疑。

1899年,在電影放映機被引入日本兩年後,日本人開始自主拍攝電影,又在次年開始製造攝影機。在《日本電影走向全球》(Japanese Cinema Goes Global)一書中,日本社會學家手塚義治指出,日本電影走向全球有兩個重要時間節點:1950年,黑澤明的《羅生門》上映,並於次年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它即象徵著戰後日本重回國際舞臺,又激勵了日本電影的國際化;1989年,索尼併購了好萊塢影業公司哥倫比亞,這起併購案標誌著媒體巨頭併購和全球文化時代的開始。

Japanese Cinema Goes Global: Filmworkers' JourneysYoshiharu TezukaHong Kong University 2011

全球化要求電影內容具有某種普世性,在這一方面,好萊塢電影為所有有志於登上國際影壇的電影人提供了樣本。美國經濟學家泰勒·考恩(Tyler Cowen)認為,鑑於整個世界或哪怕僅僅是5000萬消費者很少有意見一致之處,更大的普世性意味著「電影所涉及的是人類的一般特徵」。這亦是好萊塢電影的最大啟示:一部想打入全球市場的電影必須爭取普世性。有意思的是,或許是因為好萊塢的成功,普世性也就此成為了「美國性」的特質之一——商業化迫使美國將「能賣到全世界」的東西作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為了成功贏得全球市場,美國人在部分程度上拋棄了他們的排他主義性格。」

《創造性破壞:全球化與文化多樣性》[美] 泰勒·考恩 著 王志毅 譯啟真館·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7-12

在英裔澳大利亞經濟學家、歷史學家埃裡克·瓊斯(Eric L. Jones)看來,執世界文化之牛耳的美國極大地得益於其文化混合主義。來自全球各地的移民共同合作生產了美國的文化產品,他們一方面廣泛採用世界各地的主題,另一方面也運用了全球最有活力的文化製成品包裝手段和零售手段。「美國商業社會從未停滯不前,因為它不停地將豐富的元素糅進新的圖書、新的藝術作品和新賣座的好萊塢電影裡。」

《文化融合:基於歷史學和經濟學的文化批判》[英] 埃裡克·瓊斯 著 王志標 譯啟真館·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9-4

因此,考恩和瓊斯提醒我們注意「文化融合」的價值。考恩用「貿易利得」(gains from trade)的視角看待跨文化交流。他認為,就像貿易能使國家在物質上更富裕一樣,它也能使人們的文化生活更豐富,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選擇。與此同時考恩也承認,全球化/文化融合與特定民族、地區或部落對身份認同的執著之間的張力或許永遠都不會消失(這就是外國劇組拍攝中國主題電影總能引起中國人不快的原因)。然而他認為,這種張力——他稱之為「多樣性的悖論」——實際上也在為整個世界的文化多樣性做出貢獻。當許多文化製作者和消費者認同文化產品的差異性價值時,「文化局外人身份能夠促使他們不斷生產出高度獨特的創造品。」作為整體的全球市場依然能獲得更多選擇,比如你既能選擇好萊塢商業大片,也能欣賞到小眾的歐洲藝術院線電影。

無論樂意與否,我們已經生活在了一個「世界主義」(cosmopolitan)的時代。按照德國社會學家烏爾裡希·貝克(Ulrich Beck)的觀點,世界主義的日常化是經濟全球化最顯著的、重塑個體主體性的副作用之一。文化產品的進出口已經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個內在組成部分;在城市中,外來文化也往往與本國文化並存。在信息、知識、觀念和資本加快流動的當下,我們幾乎已經不能用「國家」或「民族」去界定文化產品。事實上,從古自今文化融合的現象一直存在——變革的資源來自五湖四海,幫助一個群體不斷創建和重塑文化。瓊斯援引秘魯作家略薩的觀點認為,文化無需通過保護來保持活力和適應性,真正的認同源自個人創意,而非地理歸屬。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是不是應該對日本導演翻拍《水滸傳》抱有更多的寬容呢?我們或許應該慶幸人們能對改編《水滸傳》保持興趣——如此,它將作為全球文化腳本的一部分獲得持久的生命力,當沒有人對它感興趣時,這部作品的影響力也將枯竭。至於「尊重原著」「講好中國故事」,這是我們自己的責任,無法假手於人。

參考資料:

【美】南希·K.斯託克.《神奈川衝浪外:從傳統文化到「酷日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

【日】宮崎市定.《水滸傳:虛構中的史實》.浙江大學出版社.2020.

【日】藤家禮之助.《中日交流兩千年》.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9.

【英】埃裡克·瓊斯.《文化融合:基於歷史學和經濟學的文化批判》.浙江大學出版社.2019.

【美】泰勒·考恩.《創造性破壞:全球化與文化多樣性》.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

Yoshiharu, Tezuka. Japanese Cinema Goes Global: Filmworkers』 Journey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2.

Martin, Marcos P. Centeno and Nori Morita. 「Japan and the 『Transnational Cinema』.」 Arts, 2020, 9, 50; doi:10.3390/arts9020050

《對話佐藤信介:我盡力拍好作品,坦坦蕩蕩的展現給大家》,豆瓣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103000/

《一口氣又是十幾部動畫新作,Netflix走的什麼路數?》,界面新聞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5180945.html

《外國人翻拍<水滸傳>,好漢的綽號該怎麼翻譯?》,國家人文歷史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g1NjA2NA==&mid=2650513496&idx=1&sn=1a346619a2dfd0b5e223e54817a3dfe7&chksm=beb166b789c6efa1f0f59c123059462334de814b0c771c0dceb1e6880c713b4b827e0a12d813#rd

"Trending in China: Netflix Adapt Chinese Classic 『Water Margin』 But is it Cultural Appropriation?」 Caixing Global

https://www.caixinglobal.com/2020-11-13/trending-in-china-netflix-adapt-chinese-classic-water-margin-but-is-it-cultural-appropriation-101627334.html

相關焦點

  • 今天的文化產品還能以國家來界定嗎:從日本導演執導《水滸傳》想到的
    Netflix版《水滸傳》將由日本導演佐藤信介執導,其代表作有《王者天下》《棄寶之島》《沙漏》《狗狗心事》等,《水滸傳》將是他與Netflix合作的首部巨製。曾擔任過《深海浩劫》編劇的Matt Sand將擔任該片編劇。消息一經公布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引起了不小的討論,中國網友的爭議點集中在外國人是否能拍好中國四大名著上。
  • 文化產品已經不能用「國家」或「民族」去界定了嗎?-虎嗅網
    今年有迪士尼電影《花木蘭》口碑撲街的前車之鑑,一條點讚數頗高的評論哀嘆,「不要再禍害中國文化了好嗎?別又搞出來一部《花木蘭》。」另一條評論對導演和編劇的身份提出質疑,「一個中國故事由日本人執導,西方人編劇。」客觀而言,《水滸傳》出場人物眾多,意涵豐富,連中國本土導演和編劇都難以把握。
  • 網飛將拍《水滸傳》電影,日本導演執導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胡廣欣圖/電影海報著名流媒體平臺Netflix(網飛)宣布將拍攝新電影《水滸傳》(The Water Margin),由日本導演佐藤信介執導,馬特·桑德(Matt Sand)擔任編劇。埃裡克·紐曼(Eric Newman)和布萊恩·魷克勒斯(Bryan Unkeless)擔任製片人。
  • Netflix宣布將推出水滸傳電影,由《殺戮都市》導演佐藤信介執導
    Netflix宣布將推出水滸傳電影,由《殺戮都市》導演佐藤信介執導 今日,Netflix在社交媒體上公布的一則訊息引起了國內網友們的爭議,Netflix官方帳號如此表述著:「《水滸傳》的靈感來自於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經典小說之一,它正在Netflix上展現未來主義風格,電影將由佐藤信介執導,
  • 網飛和日本導演拍《水滸傳》,驚喜還是驚嚇?
    網飛要拍《水滸傳》了。 前段時間外媒報導網飛新片將改編中國傳統名著《水滸傳》,這部新作將以冒險、動作為主題,馬修·薩德(《深海浩劫》)編劇,導演則是執導了《王者天下》的佐藤信介。 消息一出,果不其然引發網友們熱議。
  • 美國公司找日本導演拍《水滸傳》,中國網友不淡定了……
    據外媒報導,美國公司網飛(Netflix)將翻拍中國的古典名著《水滸傳》,該電影將由日本導演佐藤信介執導,由《深海浩劫》編劇Matt Sand擔任編劇。《水滸傳》。據報導,該片將用未來主義的手法演繹《水滸傳》,並介紹《水滸傳》是「一部充滿榮耀、浪漫和陰謀的史詩動作冒險傳奇,這個故事適時地探討了忠誠、領導力以及我們不顧個人代價承擔社會責任等問題」。佐藤信介是日本導演、編劇,曾經拍攝過《沙漏》以及《狗狗心事》等知名影視作品。
  • 由日本導演佐藤信介執導《水滸傳》
    《水滸傳》改編成戲劇作品當然也不是第一次,其中港臺劇場的知名導演林奕華就曾改編成為舞臺劇,當時演員卡司包含王耀慶、莫子儀、張孝全、張翰、周品辰、林鈺玲和謝盈萱,也入圍2006年臺新藝術獎年度十大表演藝術。除了這次的舞臺劇之外,改編成《水滸傳》的戲曲、漫畫、影像作品比比皆是,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自然為大宗。
  • 奈飛翻拍《水滸傳》,日本導演能拍好中國名著嗎?
    第3005期文化產業評論最近,奈飛宣布了拍攝《水滸傳》的新計劃,並由日本導演執導。雖然奈飛有著「優質好劇」的金字招牌,但是繼《新鹿鼎記》和《雷霆戰將》爆冷門之後,觀眾似乎對改編逐漸失去信心。奈飛的高品質能夠繼續延續嗎?經典IP會翻車嗎?日本導演能演繹好中國故事嗎?跟著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一起看看吧。
  • 網飛要拍《水滸傳》,這位日本導演還拍過戰國時代的電影…
    《我,花樣女王》接下來,我們重點介紹下本片導演佐藤信介。日本導演佐藤信介,國內影迷可能不是很了解,其代表作有《狗狗心事》、《殺戮都市》、《王者天下》等。《王者天下》海報這部電影去年在日本叫好又叫座,上映42天,就拿下了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2億元)的票房,還獲得了中日電影周「金鶴獎」最佳導演獎和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獎提名。
  • Netflix宣布將推出水滸傳電影,由《殺戮都市》導演佐藤信介執導
    Netflix宣布將推出水滸傳電影,由《殺戮都市》導演佐藤信介執導今日,Netflix在社交媒體上公布的一則訊息引起了國內網友們的爭議,Netflix官方帳號如此表述著:「《水滸傳》的靈感來自於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經典小說之一,它正在Netflix
  • 美國公司要拍《水滸傳》電影,看到導演編劇名字,網友炸了
    日本導演執導根據官宣的主創人員,《水滸傳》電影將由日本導演佐藤信介執導,其代表作有《王者天下》、《棄寶之島》、《沙漏》、《狗狗心事》等。編劇Matt Sand(《深海浩劫》)將為《水滸傳》操刀劇本。佐藤信介的代表作之一《王者天下》改編自日本同名漫畫,背景是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
  • 《水滸傳》海外翻拍能否跨越文化之河
    《水滸傳》要被翻拍了。近日有媒體報導稱,美國流媒體平臺奈飛(Netflix)宣布投資拍攝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電影版《水滸傳》將由日本導演執導,編劇同樣非中國人。消息一出,在輿論場激起不小的水花。
  • 網飛和日本導演拍《水滸傳》,驚喜還是驚嚇?
    網飛要拍《水滸傳》了。 前段時間外媒報導網飛新片將改編中國傳統名著《水滸傳》,這部新作將以冒險、動作為主題,馬修·薩德(《深海浩劫》)編劇,導演則是執導了《王者天下》的佐藤信介。 消息一出,果不其然引發網友們熱議。
  • 網飛Netflix宣布將推出水滸傳電影,導演還是個日本人,有點意思~
    上展現未來主義風格,電影將由佐藤信介執導,《深海浩劫》編劇Matt Sand執筆。」Netflix對《水滸傳》的電影描述成為「充滿榮耀、浪漫和陰謀的未來主義動作冒險大片,將探討忠誠、領導力以及人們對社會問題的責任!」其實我覺得形容詞說得還是不錯的,只是為什麼是「未來主義」?不該是古典主義嗎?難道未來又要變天?
  • 網飛要拍未來主義動作大片《水滸傳》?這日本導演還拍過戰國時代的...
    11月13日,網飛電影官方推特@NetflixFilm 發布聲明,稱網飛將拍攝中國經典小說《水滸傳》電影,並由佐藤信介擔任導演,馬修·桑德(Matthew Sand又名Matt
  • 美國公司找日本導演拍《水滸傳》,中國網友不淡定了
    據報導,美國公司網飛(Netflix)將翻拍中國的古典名著《水滸傳》,該電影將由日本導演佐藤信介執導,由《深海浩劫》編劇Matt Sand擔任編劇。《水滸傳》據報導,該片將用未來主義的手法演繹《水滸傳》,並介紹《水滸傳》是「一部充滿榮耀、浪漫和陰謀的史詩動作冒險傳奇,這個故事適時地探討了忠誠、領導力以及我們不顧個人代價承擔社會責任等問題」。佐藤信介是日本導演、編劇,曾經拍攝過《沙漏》以及《狗狗心事》等知名影視作品。
  • 美國網飛翻拍名著《水滸傳》,日本導演+美國編劇,這能拍好?
    該電影將由日本導演佐藤信介執導而且據報導,網飛準備以未來主義的手法來演繹《水滸傳》的故事,可能是一部科幻劇。 《水滸傳》作為中國四大名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外國人翻拍《水滸傳》,會成功嗎?
    日本導演、西方編劇:外國人翻拍《水滸傳》,會成功嗎?近日有媒體報導稱,美國流媒體平臺奈飛(Netflix)宣布投資拍攝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電影版《水滸傳》將由日本導演執導,編劇同樣非中國人。
  • 網飛要拍《水滸傳》,這位日本導演還拍過戰國時代的電影…
    >11月13日,網飛電影官方推特@NetflixFilm 發布聲明,稱網飛將拍攝中國經典小說《水滸傳》電影,並由佐藤信介擔任導演,馬修·桑德(Matthew Sand又名Matt日本導演佐藤信介,國內影迷可能不是很了解,其代表作有《狗狗心事》、《殺戮都市》、《王者天下》等。
  • 美國要拍水滸傳!誰演潘金蓮?泰森演李逵,強森演魯智深
    由張紹林執導,李雪健、周野芒等主演的1998版水滸傳,在全國人民心裡留下了深刻印記,劉歡那句「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也成了水滸傳的代名詞! 1998年的我們,從未想到過有朝一日,美國人會改編翻拍《水滸傳》! 但這一天,真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