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市區工地挖出古沉船,散落寶物精美絕倫,元青花竟價值上億

2020-12-25 24小時全接觸

這天早晨山東菏澤最繁華的鬧市區,一處大型商場的工地上,建築工人們正在忙碌著,按照規劃這裡很快就要建起一座地標式的摩天大樓。眼下大樓地基已經挖了一個深坑,不過不巧的是就在頭天夜裡菏澤下起了一場特大暴雨,剛剛挖好的坑也填滿了水,於是工人們就找來了抽水機往外抽水,可是誰都沒想到,眼看著大坑開始見底了,突然有人眼尖一下子就發現了不同尋常的物件,這坑裡有東西,從外形上看似乎是個陶瓶,而在它的旁邊好像還倒扣了一個瓦罐,難道碰上古董啦?

聽到這個消息工人們都圍了上來,大家都很好奇,便開始向下深挖,陸陸續續就有幾塊瓦片被掏出來了,就在現場的氣氛越來越熱烈的時候,突然有一位工人的手碰到了一樣東西,在一塊木頭板子下方,竟然藏著一個花紋奇特的大罐子,拿手一摸還光溜溜的,那就是瓷器呀。隨著工地上圍的人越來越多,還有一些在附近逛街的人,聽說大商場的工地上竟然挖出了罐子也跑過來看熱鬧,局面似乎有些失控,施工隊的負責人趕快去報了警,最後警察趕到了現場,封鎖了整個工地,文物部門的工作人員也正式進入,開始對這裡展開了挖掘。

馬靜是菏澤文物處的一位年輕的專家,她也是第一批趕到現場的工作人員,起初她以為是一座古墓,但隨著發掘工作的不斷展開,馬靜才意識到事情跟他們最初的想像差的很遠,如果是一座古墓的話,往往都是磚石結構,可這一天在工地上清理了幾個鐘頭,他們卻連一塊磚頭都沒找著,更奇怪的是他們在土裡找到了很多木板,這些木板都很長,短的兩米長的達到了三四米,而且這些木板之間就像魚鱗一樣相互疊加在一起,這一刻的馬靜突然冒出了一個奇怪的想法,這不像是古墓倒像是一條船,緊接著她發現了船上面的桅杆,她才確定這確實是一條沉船。

可這是內陸城市的鬧市區,怎麼會有沉船呢?來不及細想她開展了清理工作,最後整條船被清理了出來,長度足足有21米寬有5米,除去船頭、船尾的這個獨立船艙之外,這艘船共分為十個船艙,每個船艙的寬度都在1.3-1.8米之間,即使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也絕對稱得上是一艘大船了。

隨著船身的出土,古船上的文物發掘工作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先是有人在船身的周圍發現了很多古錢幣,而馬靜在對其中一個船艙進行清理的時候,突然一個紅色的物件從土裡露出來了,馬靜小心翼翼地拂去表面的沙土,把這個物件翻了過來,一個羅漢露出來了,這是一堆用一整塊壽山石雕成的羅漢,石質細膩手感溫潤,而在羅漢的身下還按著一條惡龍,馬靜一下子就認出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降龍羅漢,當她把這尊降龍羅漢從土裡取出來的時候,才發現在他的下頭還有一件伏虎的羅漢,兩件挨在一起。

接下來的幾十分鐘裡頭,好消息一個接著一個,現場的驚呼聲更是此起彼伏,有人陸續從船艙裡找到了青瓷的盞託、白玉的筆洗、雕花的大盤,還有人發現了一枚綠松石的耳墜,馬靜隨後又發現了一個瓶子,那瓶子的顏色只能用一個詞形容「溫潤如玉」非常漂亮。這一天到了下午當一件最特殊的文物出現在所有人眼前的時候,哪怕最有經驗的人都不敢斷定這東西的價值了。這是一個高約42.5釐米的青花瓷瓶,器形碩大要一個成年人才能抱得下,瓶身線條圓潤,以梅花圖案為主。專家介紹說,這種瓷瓶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龍紋梅瓶」瓶身上除了梅花之外,還繪有精緻的龍紋。就在這個瓷瓶的下方,馬靜又挖出兩件東西,一個是高足碗,一個是蘆燕紋盤都是青花瓷。

專家經過鑑定,這龍紋梅瓶屬於最珍貴的元青花價值上億,整個船艙文物最珍貴的就屬它了,經過鑑定,這艘船是元代沉船,船上的瓷器都出自名窯之手,即使在當年這一船的寶物都價值不菲更何況現在呢。後來經過查找史料,發現菏澤內陸當年也是有水的,只是後來水流改道才演變成內陸,沉船的位置正是以前的老河床,而沉船的原因也被找到了,是因為發生碰撞才導致沉船。六百多年一次意外的沉船事故,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可是六百年之後,他又給人們帶來了珍貴的元青花,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相關焦點

  • 山東一場暴雨衝出沉船,專家看到船中出土文物說:元青花中的極品
    在菏澤國貿中心的施工現場,為了不影響施工進程,工程建設工地的大型抽水機晝夜不停地運轉著。而在暴雨初歇後,幾名建築工人突然在坑底發現一塊長一米左右的木板,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工人拿起鐵鍁挖向了木板的下方,沒想到挖出古董陶罐和一塊極似棺材板的古木板。工地負責人聽說在地下挖出了古代遺蹟,就立刻打電話報告了文物部門。
  • 江蘇鹽城一工地挖出大量古錢幣 村民「淘寶」
    3月21日上午,鹽城市鹽都區龍岡鎮一清理河道的工地上,大型挖掘機挖出了一堆銅錢,周圍許多村民聞訊後紛紛趕來挖掘「淘寶」。據不完全統計,挖出的銅錢有兩三百斤重。  小河溝工地發現古錢幣遭哄搶  發現古錢幣的地點位於鹽都區龍岡鎮一條小河溝兩側。昨天中午,現代快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路東側的小河溝有6米左右寬,兩側都是用工具挖掘的村民,有的村民甚至捲起褲腳,拿上鏟子、漁具、鬥笠等工具,在河溝裡「淘寶」,不時將找到的銅錢放進準備好的袋子裡。  「有的人已經站在水裡幾個小時了,挖出了幾十斤銅錢。」
  • 一場暴雨過後,工人挖出棺材板,專家看後:貸款多少我都要買下來
    在山東境內的一條運河上,一場大雨之後讓山東省的菏澤市成了一片汪洋,而工人抽取積水的時候,卻突然間發現在坑底下有一個一米左右長度的木板,而工人更是拿起鐵鍬將這個木板抽取出來,將整個木板給挖出來之後,發現挖出的卻是一道元代時期的沉船。
  • 泊頭運河古沉船發掘完成!出土「宋元通寶」、醬釉罐、青花碗、白釉盤、瓷器標本數百件...
    據悉,此次發掘面積約400平方米,發現沉船一艘,船體保存狀況較差,僅剩餘部分東側船舷和船底木板。根據船艙內的遺物和河道文化堆積的層位關係推斷,沉船的年代為明代。據悉,考古人員還在沉船附近,出土了醬釉罐、青花碗、白釉盤、骨簪、三彩劃花盤、象棋子、銅元等元明清時期的文物51件,瓷器標本數百件。
  • 山上取土發現小洞,挖出大量瓷器,專家200元徵走,如今價值百萬
    青花帶託蓋碗幾天之後,就有人到當地派出所舉報,說姚某在五峰山盜墓挖出了大量青花瓷器,姚某準備將這些瓷器賣掉,請派出所立刻派人前來追繳。這些瓷器種類很多,青花瓷有:青花帶託蓋碗5件,碗底均有「大清嘉慶年制」文字,青花梅花紋深腹碗1件,青花菊花紋杯、博古文杯各1件,青花靈芝茶花紋碗、青花喜字紋深腹碗、青花寶相花紋碗36件,青花西番蓮花紋盤36件。
  • 25年前,北京工地挖出一座古墓,墓主人身份顯赫,皇帝稱他好兄弟
    王志儒於是揣著這件寶物離開了工地,消失在了圍觀的人群之中。附近的民工見王志儒撿到好東西都紛紛前來挖掘,土坑一下子被挖得亂七八糟,只剩下了幾塊破棺板。第二天,有人去派出所實名舉報,說茶家墳挖出古墓了。派出所接到舉報,當即將情況上報,市裡得知情況嚴重後,當即成立了「10·20」專案組進行調查追繳。
  • 成都挖出千年古墓,出土17具金絲楠木船棺,專家:墓主人是王族
    而這裡要說的這座船棺墓就是位於四川成都,而且還是在鬧市區,起初一下子就挖出了17根「獨木舟」,獨木舟就是船棺,只不過看著像獨木舟而已,讓考古隊趕到興奮不已的是這些「獨木舟」居然都是用堪比黃金的金絲楠木鑄造而成的。
  • 世界三大著名古沉船博物館
    以古代沉船為原型而建造博物館,肯定是有它自身的價值。但古代沉船那麼多,也不是都能夠以此來建造博物館的。現今,以沉船而建造的博物館,世界上有三個:英國的瑪麗露絲博物館、瑞典的瓦薩博物館、中國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 大明湖附近一工地挖出疑似古墓
    時報5月28日訊 (見習記者韓修德 記者李鵬)28日下午,廣嘉明湖中心項目工地的施工人員給本報新聞熱線反映,工地現場挖出古墓,現已有專業人員進行了考古挖掘。
  • 巴洛克藝術風格,船上裝飾的各種精美雕飾:瓦薩沉船博物館
    來到瑞典,你一定會被這裡種類繁多的博物館而吸引,而瓦薩博物館絕對算是其中最特別的一座博物館,它是專為展覽一艘從海底打撈上的瓦薩號沉船而建立的。 「瓦薩號」是一艘十七世紀的古戰船,它是遵照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的旨意用時3年建造而成的。
  • 「南海2號」古沉船揭秘在即 沉睡海底達400年
    記者日前赴汕頭市南澳島一探虛實,有知情人士告知,曾經在沉船現場打撈的船隻和考古人員已經暫時撤離,何時回來還不清楚。日前,廣東省文化廳廳長曹淳亮帶領省文物、考古部門負責人實地察看了「南海Ⅱ號」古沉船的位置和古沉船博物館擬選地址,「南海Ⅱ號」重見天日的日子讓人充滿期待。
  • 9月14日上海博物館唐代「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拉開帷幕
    2020年在中新建交30周年之際,上海博物館與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寶曆風物——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9月14日上午在上海博物館隆重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248件/組文物,其中包括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邱德拔展廳精選的「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168件,它見證了古代絲綢之路的輝煌歷史。
  • 廣東南雄工地挖出大型唐宋民窯 見證廣府人南遷
    廣東南雄工地挖出大型唐宋民窯 見證廣府人南遷 ▲燒窯用的墊餅和墊圈代表著當時的先進工藝  記者張文,通訊員廖春花、李子亮  「韶關南雄發現疑似宋代民窯,建築工地挖出大量陶瓷碎片」,記者接到讀者邱先生的報料稱,南雄發現古代燒陶民窯遺址
  • 四川樂山一河灘現大量古銅錢 村民挖出開元通寶賣50元一枚,文保...
    目前,當地相關部門已發布公告稱,河道中挖出的古代銅幣屬於國家所有,將依法進行追繳。村民忙著挖銅錢開元通寶賣50元一枚寬闊的岷江河灘地上,不少人手中拿著鐵鏟、釘耙、鋤頭,在裸露的石頭縫中邊挖掘邊尋找著什麼……原來,他們在尋寶——挖銅錢。
  • 世界三大著名古沉船博物館的歷史及展陳設計
    以古代沉船為原型而建造博物館,肯定是有它自身的價值。但古代沉船那麼多,也不是都能夠以此來建造博物館的。現今,以沉船而建造的博物館,世界上有三個:英國的瑪麗露絲博物館、瑞典的瓦薩博物館、中國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 洛江雙陽工地挖出「黑寶石」 經鑑定是天然玻璃價值不高
    瘋狂的石頭  洛江雙陽工地挖出「黑寶石」引村民爭「尋寶」,經鑑定是天然玻璃,價值不高   近日,在泉州洛江雙陽的一處工地內,一場「挖石」大戲上演。  工地挖出來的黑色石頭表面較為光滑  附近不斷有村民前來此處「挖寶」  工地現眾多黑石頭 疑似隕石  昨日,記者來到洛江區雙陽街道新田村藏有「隕石」的工地內,據工地負責人洪先生介紹,大約在4天前,工地內突然出現一群拿著鋤頭的村民
  • 元代精美青花瓷藏於伊朗清真寺
    德黑蘭伊朗國家博物館大門亦採用帕提亞王宮「伊萬」式大門據伊朗國家博物館專家雷拉·喀墨什(Leila Khamoshi)統計,該館共藏有32件元青花,包括大盤19件、梅瓶5件、大碗2件、大罐3件、四系扁壺2件、葫蘆瓶(殘)1件。
  • 四川樂山一河灘現大量古銅錢 村民挖出開元通寶賣50元一枚,文保部門介入
    目前,當地相關部門已發布公告稱,河道中挖出的古代銅幣屬於國家所有,將依法進行追繳。村民忙著挖銅錢開元通寶賣50元一枚寬闊的岷江河灘地上,不少人手中拿著鐵鏟、釘耙、鋤頭,在裸露的石頭縫中邊挖掘邊尋找著什麼……原來,他們在尋寶——挖銅錢。↑村民在河灘地上「挖寶」。據當地村民介紹,事發地位於五通橋區金粟鎮岷江河邊。
  • 廣東文物局:明代沉船"南澳I號"出水800餘件文物
    新華社廣州5月1日電(賴少芬、陳洪鑌)記者1日從廣東省文物局獲悉,自4月上旬重啟明代沉船「南澳Ⅰ號」文物搶救性發掘工作以來,「南澳Ⅰ號」水下考古隊在沉船表面及外圍採集到散落的完整或可復原文物共800餘件,出水文物包括青花瓷大盤、碗、缽、杯、罐、瓶等,此外還有釉陶瓷、鐵鍋、銅錢及銅板等。
  • 西溪誠園工地挖出的古錢幣真的是「洪武窖藏」
    各種「洪武通寶」   2010年12月10日,文一西路雙龍村的綠城西溪誠園工地發現大量古錢幣。(相關:紫金港路挖出古錢幣 解放前餘杭縣副縣長曾住附近 西溪誠園工地挖出的古錢幣可能屬於「洪武窖藏」)  古錢幣是哪裡來的,又是誰埋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