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遭蔣方舟投訴,深扒OTA機票背後的利益

2021-02-13 新熵

在攜程創立16年後,OTA江湖終於重歸寧靜。這一年,攜程併購去哪兒,終結多年江湖廝殺,一時風光無二。不過,對於攜程客服和投訴中心來說,工作並沒有因此變得輕鬆,蔣方舟和她的微博評論區,成了攜程客服新的滅火地。

不止一個人在投訴攜程

12月5日,蔣方舟在微博上公開投訴攜程。這位有770多萬微博粉絲的《新周刊》副主編在索要機票發票時意外發現,通過攜程預訂的「東京—北京」3016元航班,不僅一直沒提供票號,而且只能提供1645元的可報銷發票。此外,蔣方舟還查到了攜程不提供票號的原因——這是一張聯程票,後面還有一段自己根本不會去的行程。


蔣方舟不是一個人在投訴。在其微博之下,迅速聚集了大批網友,每個人都將自己的「攜程往事」發表在評論區——蔣方舟並不是個例和特例。

微博名為@黑色產業鏈小兵表示:「最近我也遭遇同樣的問題,只有『上海華程西南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抬頭的發票,無法報銷,現在回想訂票時發票一欄選項,根本就沒有電子客票行程單這一項。客服忽悠我說旅行套餐沒有行程單,航空公司告訴我不論打折與否每張機票都對應有行程單的,攜程這麼做實在讓老客戶寒心。」

@春風十裡O不及你的網友評論稱:「想起寒假因下雪封路遲到機場十幾分鐘,在路上打攜程客服改籤,居然要扣700多手續費,機票才890,到機場後只用了幾十塊就改籤了。今生無愛攜程。」

問題還不止於機票,酒店預訂也遭到了大批投訴。微博網友@特立獨行的豬寫道:「今年7月朋友通過攜程預訂加拿大酒店成功,確認信息和訂單號都有,結果9月29 日到達酒店,居然被告知沒有預訂。當時室外已經是零下的溫度。好在酒店協調了4間房擠著住下了,回來就攜程自己提出的『到店無房賠償一晚房款 』交涉時,被告知所謂到店無房是每個人都沒有住的才行!」

當然,在機票問題上解釋供應商問題的攜程,在酒店問題上遭到了酒店供應商「打臉」式回應。自稱在酒店前臺工作的@蠟筆天氣晴 在評論區表示:「我是酒店前臺,酒店前臺表示很多攜程的客人拿著訂單號過來。我們卻沒有收到過諸如此類的訂單信息。這種情況在節假日房間特別緊張的情況下經常發生。導致我們一直要像客人道歉還要給他們騰出房間。攜程有這樣那樣的理由。」

最終,蔣方舟的當條微博下,匯集了近萬條投訴,但攜程官方最終只是表示已和蔣方舟溝通聯繫,並公開稱蔣方舟遇到的問題原因不在攜程而在供應商。此外,蔣方舟還稱攜程試圖通過道歉的方式要求她刪除投訴微博,但遭到了拒絕。蔣方舟其後列出「總結」,建議大家直接去航空公司官網訂票。

但真的只是供應商的問題麼?


聯程機票的「秘密」

「蔣方舟遇到的事情,我們業內的叫法是棄程銷售。」趙晶晶告訴新浪科技。這位國內某航空公司的市場部職員,表示這是供應商和代理在OTA領域裡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OTA即Online Travel Agent,意為在線旅遊社,是網際網路普及之後,將航空酒店等業務從線下搬到了線上銷售的行為。與淘寶類似,這是一個航空和酒店的平臺,攜程只是作為資源對接中間方,一端囊括供應商、代理商,另一方靠地推積累起用戶數。

趙晶晶向新浪科技表示,航空公司出於營銷考慮,有時遠程要比近程更便宜,聯程機票要比聯程中某一段更便宜。「直接來講,就是北京經上海飛廣州,要比北京飛上海,或上海飛廣州便宜得多。所以從航空公司拿到聯程機票的代理商,會把聯程機票拆開賣,雖然航空公司是不允許的,但對代理商也來說,利益顯而易見。」

「具體到蔣方舟遭遇上,她購買的可能就是一張價格為1645元的聯程機票,但如果單就前半段東京飛北京而言,同時期的直飛航班售價會是3016元,這也就 是為什麼她得不到票號,花了3016元卻只能得到1645元報銷發票的原因,但至於攜程客服為何一開始不提供票號,是不是和代理商之間有利益交換,這個不好判斷。」趙晶晶說道。

此外,趙晶晶還進一步告訴記者,蔣方舟微博評論裡反應最多的「退改籤」問題,只要不是折扣很低的特價機票就都能夠退改籤,如果不能,就是攜程或者代理商方面存在貓膩,「至於為什麼折扣很低的特價機票不能退改籤?主要是涉及到成本高於實際購買價格的問題。」

實際上,近日上海消保委下發的點名批評來看,攜程、去哪兒和同程等為代表的OTA已成重災區。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價格利益空間、捆綁銷售等,仍然是OTA收入和盈利的很大一部分來源。

OTA方興未艾時,航空公司為了最大限度保證上座率,會以「機票+價格空間=攜程銷售價」的形式保障盈收,而代理商也能從「代理費」、「年銷量後返獎勵」和「Z值銷售」(航空公司向代理發放的獎金)幾部分中獲得收入。

從攜程的營收來看,機票預訂始終在財報中佔有重要地位。一方面和航空公司合作獲取差額利潤,另一方面則在供應商獲利中分一杯羹。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在蔣方舟投訴事件中,明明是供應商違規,攜程客服卻非常不情願提供票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供應商和攜程同在一條利益鏈上,攜程對於「一損俱損」的道理心知肚明。

於是不難想見,「供應商違規」基本等同於「實習生幹的」。但無論攜程和供應商在過去十幾年裡積攢下多深的默契,他們也不得不面對大趨勢的考驗:OTA的黃金時代正在一步步遠去。

以攜程為代表的OTA廠商,除了在用戶端面對從四面八方襲來的投訴。在供應端,更大的危機才剛剛開始。甚至在不願具名的OTA資深從業者看來,攜程去哪兒的合併,只是同舟共濟式的老人抱團,日薄西山的大勢已不可避免。

知乎網友揭攜程定價票背後黑幕


而被蔣方舟轉發的知乎話題「攜程網靠譜麼?」,11 條回答中,目前置頂的一條回答由知乎網友「嚴昱旻,一枚平凡的機票操作」提供,其在文章中分析了攜程低價機票主要的幾個利潤來源,除了正常的代理費及銷售獎勵,還涉及到「團隊散賣」、「大客戶協議」及「退改貓膩」,而後面三項牽涉到價差及強制條款可能危害到消費者利益。

以下是知乎網友「嚴昱旻」分享的回答:

作為一個機票代理人,我覺得我可以在機票的方面回答一下。

先聲明,我們的客戶都是面對公司的差旅,基本不做散客的生意,所以如果有做 OTA 的朋友認為我某些言論是對攜程的惡意攻擊就大可不必了,我們的客戶都是固定的籤約客戶,攜程搶不到我的生意,我也沒興趣去搶攜程的生意。

以下言歸正傳

基於題主問的應該是普通人出遊的需求方面,所以我就只說散客機票。

攜程的國內票價格相對於我們這種線下代理商來說,的確是有優勢的。

一般來說同一個航班下,選擇攜程的最低價 (一般攜程會強制要求購買保險) 可能會比正常價格便宜 5-10%,這在機票行業是個很喪心病狂的價格。

那麼,攜程的利潤從哪裡來呢?

1.代理費

這塊在以前是機票代理商最穩定的利潤來源,但是如今各大航空公司慢慢減少國內票的代理費,從以前的 5%,3%,1%,一直到現在國內機票代理費歸零。所以現在這部分利潤已經不存在了。 (我就是喜歡說廢話你咬我啊)

2.獎勵


除了代理費外,國內機票還會有銷售獎勵。這部分是不固定的,一般根據不同的航空公司、航線、艙位折扣,獎勵大多在 0-4%。是的沒錯,很多票是連獎勵都是 0。

先吃飯,等下再繼續,因為馬上就要說到重點了 (邪惡臉……)

以上是正常的利潤,接下來的一些內容就有可能對旅客的權益造成損害。

吃完飯繼續……

歪門邪道的來了,可能比較囉嗦,看的時候請有些耐心。

3.團隊散賣


一般來說,團隊票的價格大多是比散客票便宜的,這很好理解,團購的總要比零售的便宜。一些大的 OTA 平臺就利用這之間的差價賺取利潤。

我虛構一個例子:某代理商 (我沒說是誰哦) 先向上航申請一個 12 月 1 日上海到宜昌的 FM9365 航班的 40 人團隊,申請成功拿到 40 個位子,上航給了一個 6 折的價格。然後上航一看,我勒個去,這個航班執飛的機型是波音 737-800,一共才 200 個不到的座位,本來就零零碎碎賣掉不少票了,現在一下子又少了 40 個。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多乎哉?不多矣!於是把 8 折以下的艙位全部關閉不賣了,消費者就只能買到 8 折的價格了。這個時候代理商把手裡的 40 個位子以 7 折的價格賣出,你是不是覺得很划算?

問題來了,我管代理商怎麼弄的,只要便宜了不就行了?是不是團隊票關我什麼事?

的確,你買到了比市場價便宜的機票,但是很多事就怕個意外。如果這個團隊收客情況不理想,沒有達到航空公司要求的最低出票人數怎麼辦?很簡單,上航拒絕給這個團隊出票,你在那個代理商那裡買的票是無效的。代理商說我給你全額退款。

你損失了什麼?

錢。這時候你想重新買這個航班的票,對不起,可能已經是 9 折甚至全價票了,你沒享受到優惠,反而比別人買得更貴。

時間。我說的不是你和代理商交涉以及重新購票的時間,我說的是你重新購票的時候這個航班已經滿座了怎麼辦?你之前計劃的行程完全被打亂。甚至當天可能沒有別的航班有座位了,你訂的酒店不能取消,這損失算誰的?

怎麼鑑別你選擇的價格是不是團隊票價格呢?

看退改條件,一般團隊機票都是不允許更改、退票的,而散客票,除非很低的折扣,一般來說都是允許付費退改的。 (比如有的航空公司 5 折以下的客票在航班起飛前兩小時內不得退票,各個航司有不同的規定) 但是由於某些 OTA 平臺上 (對,這次我說的就是攜程) 即便是允許退改的散客票上也標註不得退、改、籤,所以也不能完全作為參考依據。關於退改,我後面會說到。

票號!票號!票號!重要的東西要說 3 遍!如果代理商在出票後沒有及時給你票號,你就要知道肯定是有貓膩的!因為團隊票不是收一個人開一張票,是人收齊了一起開票的。如果人沒收滿,一般也是在航班起飛前 3 天左右開票。所以在購票後,請一定要向代理商索要票號,並在航空公司的官網上核實,或者打航司的官方熱線核實票號。不要怕麻煩,這些動作可能能讓你避免大麻煩。

4.大客戶協議


這裡說的,所謂大客戶協議,是指代理商、航空公司、客戶公司三方之間籤訂的購票優惠協議。這種優惠的形式多種多樣,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比如某個協議的內容是某客戶公司的員工訂某航任意航線的全價機票,可以享受到 8 折的價格。代理商可能會把你的票以這種形式開票,賣給你 9 折的價格。

你損失了什麼?

說實話這種情況其實你損失不了什麼。極端情況下航空公司如果查出你的機票開的是大客戶協議,而你並不是該協議公司的員工,可能會拒絕你登機。但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微乎其微。所以如果是私人性質的出遊,不涉及到報銷的話,選擇這種機票還是比較划算的。如果是可以報銷的機票就不建議購買這種類型的了,原因請看下段:

怎麼鑑別你選擇的價格是不是大客戶協議?

看到這個了嗎?不能提供全額行程單的八成就是大客戶協議了。這就是為什麼能報銷的機票最好不要購買這種大客戶協議的了。大多公司是不能一票兩報的吧。大家可以問問你們公司的財務人員,一筆機票款能不能用行程單和發票同時報銷。如果可以的話那選擇大客戶協議也無妨。

5.退改貓膩

這是攜程比較噁心的地方了,不多解釋了,給你們看個實例,這是一個知友發給我的私信:

攜程會告訴他們,購票時就標示了不能退改了,你買了票就是接受了這個條款。在這裡我不想討論在這件事上究竟是消費者應該具備契約精神還是攜程應該遵守航司的退改規定。但是通過損害某些消費者的利益來賺取口碑我覺得不可取。大多數消費者只會覺得攜程是便宜的,而受損害的那部分消費者大多吃了啞巴虧。

當然,對於大多數私人出遊的機票,我覺得在攜程還是值得信任的,畢竟也是個大公司,還是比較重視客戶的。但是我說句題外話,我真心不推薦去哪兒網,在上面報價的代理商太多太雜,有很多黑心代理混跡其中。

千萬別為了貪圖一時便宜,到頭來損害了自己出遊的興致或影響了自己的行程計劃,而且老百姓賺點錢不容易,被黑代理坑了有多痛!

我就說說關於國內票的事。國際票水比較深,在這裡就不說了。

以上都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果覺得我在胡扯,請無視,謝謝!

相關焦點

  • 小米空氣淨化器 2 沒濾網也可淨化 PM2.5;揭秘攜程 OTA 聯程機票背後的利益 l 早報
    攜程供應鏈危機:揭秘OTA聯程機票背後的利益12月5日,蔣方舟在微博上公開投訴攜程。蔣方舟不是一個人在投訴。在其微博之下,迅速聚集了大批網友,每個人都將自己的「攜程往事」發表在評論區——蔣方舟並不是個例和特例。最終,蔣方舟的當條微博下,匯集了近萬條投訴,但攜程官方最終只是表示已和蔣方舟溝通聯繫,並公開稱蔣方舟遇到的問題原因不在攜程而在供應商。此外,蔣方舟還稱攜程試圖通過道歉的方式要求她刪除投訴微博,但遭到了拒絕。
  • 蔣方舟微博手撕某旅遊網站 三千多機票只給一千六報銷單
    羊城晚報訊 記者唐珩報導:「要出差用攜程買機票,不提供電子客票行程單,只提供一張只有金額的發票和票號有誤的機票單,現在根本沒法報銷。攜程還不知道為什麼擅自訂了一段我不會去的航程。溝通了幾天,客服各種搪塞,把責任全推給顧客。」12月5日,美女作家蔣方舟在個人認證微博上爆料,稱自己在攜程預訂的機票遭遇金額不符等問題。
  • 攜程回應賣假機票:供應商違規操作
    攜程方面表示,近期將進一步加強對於供應商的監管,「對於違規票,包括積分兌換、棄程等航司明確禁止的行為,攜程將對供應商嚴厲處罰。同時,對出行受影響的旅客,攜程將首先解決客人行程,保證客人出行,後續將執行退一賠三的補償標準,保障客人權益。」近段時間來,OTA巨頭攜程連續遭遇微博大號投訴,1月8日,微博用戶ttdz發微博表示,攜程賣給自己假機票,被航空公司要求配合調查。
  • 攜程拖欠機票退款,投訴激增,去年經營利潤50億
    近日,英國留學生小文在社交平臺稱,自己在攜程網先後五次訂購回國機票,卻因疫情影響遭航空公司退票,但退票後將近一個月仍未收到退款。小文致電攜程客服,表示上述5次訂票合計花費4萬元,再不退款就沒有錢再訂機票了,攜程客服卻回復稱,航空公司沒有給到最終結果,「現在只能等」;如果要重新訂票,可以考慮用攜程平臺的「網貸產品」購票。
  • 攜程是元兇還是背鍋俠?拖欠機票退款投訴激增 去年經營利潤50億
    近日,英國留學生小文在社交平臺稱,自己在攜程網先後五次訂購回國機票,卻因疫情影響遭航空公司退票,但退票後將近一個月仍未收到退款。小文致電攜程客服,表示上述5次訂票合計花費4萬元,再不退款就沒有錢再訂機票了,攜程客服卻回復稱,航空公司沒有給到最終結果,「現在只能等」;如果要重新訂票,可以考慮用攜程平臺的「網貸產品」購票。
  • 旅界·聚焦|酒店之後機票再遭攜程封殺 阿里旅行發文表示不懼強權
    繼攜程阿里旅行在酒店領域曝出封殺事件之後,雙十二當天,有在線旅遊平臺機票供應商在微博上爆料稱:「近期接攜程通知,國際機票業務讓在阿里旅行和攜程之間二選一站隊
  • 攜程偽造電子機票訂單?攜程回應是供應商違規操作
    攜程回應賣假機票:供應商違規操作1月11日,針對近日微博用戶投訴攜程機票一事,攜程在今日發布回應,稱這幾次事件主要是由於供應商違規操作或供應商員工操作失誤造成。攜程方面表示,近期將進一步加強對於供應商的監管,「對於違規票,包括積分兌換、棄程等航司明確禁止的行為,攜程將對供應商嚴厲處罰。
  • 機票退改籤業務量因疫情激增 OTA平臺用戶投訴退款周期長
    而一張機票的退改背後牽涉多個利益相關方,包括在線平臺、代理商、航空公司等,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退票不成功,財經網在新浪黑貓投訴平臺看到,有用戶甚至還未收到去年10月份的機票退款。 據央視財經報導,疫情期間,攜程旅遊平臺客服電話接聽量暴增6倍以上,退改量增長了10倍。
  • 再遭攜程封殺 阿里旅行表示不畏強權
    ,要求國際機票業務也要在阿里旅行和攜程之間二選一站隊。(完)附阿里旅行長微博:《攜程意欲何為,阿里旅行不懼強權》當得知一些機票代理商迫於攜程的壓力不得不在阿里旅行平臺下線的消息,憤怒不足以表達我們對於這一事件的態度。一個月內,先是酒店,後是機票,下一步肯定還會陸續有來,攜程大棒一揮,想要讓供應商們該靠左靠左該靠右靠右。
  • 疫情期間「退機票難」遭投訴最多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疫情期間「退機票難」遭投訴最多本報訊(記者 張楠)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退機票難」遭消費者投訴最多。近日,消費者網聯合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對外發布《新冠疫情期間在線旅遊消費投訴分析報告》,8成以上的投訴指向飛豬、去哪兒網、攜程、美團四個平臺,而同程、途牛、藝龍等平臺也有一定量的投訴信息。消費者投訴問題主要體現在正常的投訴通道嚴重擁擠,客服電話長時間排隊,線上投訴長期沒有反饋等方面。
  • 攜程買機票竟是積分兌換的免費票 乘客日本機場被查供應商背黑鍋
    前瞻科技1月10日訊,繼蔣方舟及知名微博@作業本 微博投訴攜程機票業務後,又有乘客發飆了,稱從攜程網上買到假機票,致使其在日本機場被航空公司要求配合調查近3個小時。如果你的員工訂了張機票 把你在日本機場羞辱一遛夠 送過去和航空公司調查三個小時 你們公司行政助理能做你的主?你們客服讓我找你供應商談賠償 你乾脆下崗我來當ceo了管理供應商那是你的工作 我tm是你客人 不是你老闆!」與蔣方舟、「作業本」一樣,「tdz」微博底下也迅速聚集大批網友,不少人將自己在攜程網上遭遇的「糟心事」發表在評論區——蔣方舟、「作業本」、「tdz」並不是個例和特例。
  • 明折明扣機票多變 攜程旅遊訂單難下遭投訴
    7月23日上午10點左右,接到攜程電話,稱由於機票漲價,8/13—8/17西安自由行度假產品已經漲價,報價已更新,原先所訂價格不能成交。無奈,我取消了該訂單。     不到一個小時,我又通過攜程預訂了8/20-8/24的西安自由行度假產品,報價8964元。12點左右,我再次接到攜程電話,稱機票漲價,同樣不能成交。
  • 回國機票「競價登機」?東航、攜程頻頻遭投訴
    海都君發現,東航航班遭旅客的投訴居多。航司網站顯示無票 「黃牛」手上卻有票,在加價銷售海都君查看東航官方App,發現4月份從雪梨飛上海的機票基本售空。一位微信名為「岱青」的「黃牛」告訴海都君,不管「佔位置」還是通過技術手段刷票,最終都需要通過航空公司的系統進行操作,甚至還需要一些「內部」的「配合」,這些「刷」到的機票則會通過個人分銷、代理分銷等利益鏈條加價後賣給旅客。
  • 攜程創新工廠升級 OTA承諾嚴格執行機票退改籤收費規定
    酒店PMS廠商綠雲宣布獲1.8億元B輪融資,新融資之後如何鋪開新戰術;航空公司關閉第三方網絡平臺提前值機,背後考量是什麼;星級在飯店業越來越邊緣化,核心在於星級飯店的制度和思路上,那麼有哪些至關重要的問題值得高度關注;民航局高度關注下,OTA紛紛發聲承諾嚴格執行機票退改籤收費規定......
  • 明星韓雪炮轟後再測攜程機票預定:APP網頁端改版,搭售陷阱沒了
    韓雪在微博中透露,她在攜程上曾有過多次不愉快的經歷,包括酒店訂單被轉賣、海外地接嚴重違法違規等,也曾多次向攜程投訴,但攜程至今為止除了「抱歉」,並無做出切實的改變。韓雪在微博中喊話攜程「誠實面對問題,向公眾致歉。」可以看出,韓雪此次發博炮轟攜程,是長期「積怨」的爆發。
  • 攜程疑再現「大數據殺熟」 旅遊投訴集中在機票不能退
    部分網友在評論中表示也曾遇到過「殺熟」情況,或存在欺騙消費者的行為,而攜程的回應卻對網民意見傾向的影響較小。針對攜程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問題,媒體指出企業自律與監管需並行。《北京青年報》發布文章《攜程為何又被質疑「大數據殺熟」?》表示解決辦法不僅需要整個社會營造一種誠信的氛圍,需要網際網路企業的自律,也需要監管部門對企業進行大力監管,杜絕損害消費者利益情況的發生。
  • 攜程用戶投訴預訂低價機票屢失敗 反遭懷疑"碰瓷"
    (原標題:在攜程、去哪兒APP訂低價機票屢屢失敗,究竟是「運氣太差」還是另有貓膩?)
  • 飛豬機票遭網友詬病 二季度因虛假票價頻遭投訴
    (原標題:虛假票價 飛豬二季度頻遭投訴 ) 7月12
  • 攜程機票捆綁意外險遭質疑:一票可賺 24 元
    「所謂旅行套餐,主要產品就是機票,不包括任何旅行產品,旅客必須在攜程禮品卡、航空意外險、旅遊優惠券中三選一,這不是強制捆綁銷售是什麼?」在業內人士看來,攜程強制搭售航空保險是因為利益驅動。30元的意外險,攜程能拿走24元,攜程通過降低票價提升銷量,再搭售保險的這一新模式比單獨賣機票的舊模式利潤更大。
  • 攜程用戶投訴預訂低價機票屢失敗 反遭客服懷疑碰瓷
    訂單提交多次不成功,強行生成訂單「訂票19天,反覆嘗試提交訂單近百次,眼看著機票從7300元漲到11000元!」深圳市民孔先生告訴記者,原計劃今年國慶和朋友去法國和西班牙旅遊,但在使用攜程APP訂票時遭遇了網上網下機票價格不一致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