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榆林市政協主席劉春橋
塞上榆林,悠悠古郡。綿綿黃土蘊其厚重,滔滔黃河衍其遠
長。北風蕭瑟,流走無數故事;長城蜿蜒,歷經多少風雨。
歷史悠久,輝糹皇無限。四千年前,神木石峁書寫燦爛的龍山文
化,其遺址以「中國文明的前夜」吸睛全球;秦時蒙恬北逐匈奴,
太子扶蘇長眠於此;十六國時匈奴建都統萬城,赫連勃勃君臨萬
邦;北宋楊家將精忠報國,一門忠烈千古傳頌;南宋韓世忠浴血抗
金,大勇大德青史留丹;明代建九邊重鎮,鎮北臺鎖邊關要衝,是
萬裡長城第一臺;闖王李自成揭竿而起,摧枯拉朽傾覆大明;革命
戰爭時期,毛澤東在此發布《東徵宣言》,豪書《沁園春,雪》,
談笑間,強敵灰飛煙滅。
文化多元,粲然奪目。這裡的人忠孝傳家,誠信禮讓,崇文
重教,文脈綿延,哺育出報界宗師張季鸞,文壇巨匠柳青、路遙一
眾文豪,漢民族文化底蘊深厚。這裡的人住窯洞、睡土坑,攏白羊
肚手巾,穿千層底布鞋,隨口而唱信天遊,隨地舞動大秧歌,黃土
文化獨具特色。這裡的人愛灑脫、隨性情,遵從道法自然,建有西
北最大的白雲山道觀,宗廟文化極為發達。這裡歷史上各民族互相
徵伐,也互相融合,留下了手把羊肉、奶茶熟米,也留下了裹腿大
襠褲、翻毛羊皮襖,遊牧民族遺風濃鬱。這裡秧歌的走場子]隱現
古代陣法,酒場的「打通關」,極似舊時對戰,軍旅文化遺蹟隨處
可見。這裡古代曾數次南民實邊,四合院精雕細琢,榆林官話京韻
參半,榆林小曲細膩委婉,移民文化多姿多彩。這裡還是著名的革
命老區,《東方紅》《翻身道情》至今廣為傳唱,紅色文化影響深
遠。歷史無線,續以人事;文化無形,附身萬物。尋訪山川遺蹟, 搜羅人文掌故,考察風物風情,都可以發現歷史之脈絡,文化之留存。紀之於籍,方能鑑往知來,鼎盛文明。
《榆林紀事》,集全市政協文史資料精華,選博學慎思之士編 校,歷時兩年,數易其稿,成《史海鉤沉》《人物春秋》《紅色記 憶》《名勝古蹟》《流風遺俗》《詩意塞上》六卷,二百餘萬字, 力圖為研究榆林歷史文化提供詳實資料。行將付梓之際,感謝原作 者的辛勤筆耕,感謝編輯者的伏案辛勞,也請大方之家不吝指正。
2017年8月
榆林記憶(www.0912jy.com)
來源:鈺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