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鄒氏是沈國舅的貴妾,沈國舅為報大鄒氏的恩情,在大鄒氏去世後,納了大鄒氏的妹妹小鄒氏為貴妾。
那麼為什麼不直接娶了小鄒氏呢?
因為鄒氏的娘家不夠硬,對沈家沒幫助,但沈從興又想報答大鄒氏,納了小鄒氏為妾。
對沈家有幫助的是根深葉茂的英國公府,作為老貴,英國公也藉此機會向皇帝表忠心,願意把嫡女下嫁給新貴沈國舅,兩家聯姻。
皇帝本來就是為了維護皇權穩固聯姻,主張新貴和老臣結為姻親。
沈從興想著完美算盤,納小鄒氏為妾,他好好對她,可以報答大鄒氏恩情;娶英國公的嫡女,三朝元老英國公府可以提升自家的勢力。
沈從興的這個決定,讓他的後宅極不安寧。
小鄒氏性格和大鄒氏完全不一樣,小鄒氏太好強,又愛搞事情,沒有大鄒氏的格局和寬廣的心胸。
大鄒氏能讓沈從興念念不忘,自有她的魅力,連顧廷燁對她很高評價。
在沈從興妹夫還沒有當上皇帝還是八王爺的時候,被分配在蜀邊偏遠荒涼,大鄒世為著沈從興記掛皇后娘娘,她一介弱女子,全力支持夫婿遠離故土去蜀邊定居。
沈從興在邊軍中謀了個差事,大鄒氏平日就常去開解陪伴皇后,間或幫扶鄉鄰,憫恤窮苦,在當地頗有德名。
在皇后大皇子早產出世,一時間,王府竟連個周正的奶母也尋不到,彼時鄒夫人也恰逢產子,她硬是撇下親兒先給大皇子哺乳,悉心照料,婦人家月子裡沒休養好,落下病根了。
對沈家大鄒氏是鞠躬盡瘁,完全是奉獻了自己,連皇后也一直念著她的情分。
大鄒氏的人品是沒的說,美名在外。但是小鄒氏的性格和大鄒氏完全不一樣,就像小花和小黃是同胎下的小貓崽,一隻很乖,總愛窩在腿上曬太陽,另一隻卻皮得很,滿園子亂咬亂叼,盡闖禍。
沈國舅一心想報恩,把大鄒氏沒享受到的都放到小鄒氏身上,為小鄒氏一個妾氏敕封誥命,本來就不合理。如果不是張氏娘家硬,都極可能抬為平妻。
小鄒氏被榮寵衝昏了頭,沒有去想過多大的頭戴多大的帽,而是不知收斂,越來越恃寵而驕。
沈國興的寵幸讓小鄒氏不知天高地厚,敢欺負謀害到當家主母張氏上去,別人地位比你高,娘家後臺比你硬也敢去謀害,小鄒氏自己做的,只能自己承擔。小鄒氏被禁足,打耳光,鄒家大舅爺流徙西南三千裡,二舅爺三十大板,鄒家本來就沒有底子,一下子就敗落了。
沈國舅的念舊和小鄒氏不知收斂,情分也慢慢地磨沒了。
沈國舅的確對前妻情深,但是他的情深在鄒家一大堆爛攤子事情裡消耗得也差不多了,甚至可以說他覺得恩情報夠了。他是走出來了,小鄒氏怎麼辦,後來被送去了家廟。
多年後,被性子極像大鄒氏的二女兒在徵求過長輩的意見後,從家廟把小鄒氏接了出來養老——花白的頭髮,滿臉的皺褶,她已蒼老的不成樣子了。
她半生荒唐,末了末了,竟是這樣一個結局。什麼原因造成的,太貪心,對自身沒有自知之明,想要的越來越多,被富貴迷了眼,付出如此大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