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容火炬開發區 打造發展主引擎

2020-12-17 中山網

中山發出「重振虎威」動員令後,加快推動中山高質量崛起已成為全市上下的共識。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張傳衛帶來了一批聚焦中山未來發展的建議。他在一份建議中提到,建議中山市火炬開發區擴區擴容,破解發展空間瓶頸,推動中山加快實現高質量崛起。

■急需破解發展空間瓶頸

火炬開發區是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高新區,也是中山市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經過30年的發展,火炬開發區以佔全市不到5%的土地面積創造了約14%的GDP,誕生高新技術企業425家,為中山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實踐證明,火炬高新區是中山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抓手和主陣地。

張傳衛表示,1995年以來,火炬開發區總體土地面積未進行過調整,新項目和土地之間矛盾突出,發展空間瓶頸導致高新區經濟科技發展嚴重受阻。近年來,全國超40家高新區普遍採取了擴區擴容管理,在全國高新區實現爭先進位。其中不乏深圳高新區、東莞高新區、珠海高新區等周邊案例,其中深圳國家高新區擴容14倍。火炬開發區擴區擴容步伐已嚴重滯後,擴區擴容是目前破解發展空間瓶頸的現實需求。

伴隨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深中通道和深茂高鐵等重大戰略通道加快建設,中山正迎來重振虎威、加快高質量崛起的歷史性機遇。火炬開發區要實現新一輪高質量崛起,亟待從更大格局、更快速度謀劃擴區擴容,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世界一流高新區,打造中山創新發展的主引擎。火炬開發區擴區擴容有利於構建灣區重大產業創新平臺。中山布局做實東部環灣創新發展帶,需要整合火炬區、三角民眾產業園區,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健康科技、數字經濟、光電等高技術產業,打造世界級智能製造基地。

張傳衛建議,將翠亨新區、南朗鎮、三角鎮、民眾鎮一併納入火炬區統籌規劃發展,充分發揮國家高新區的品牌、政策、管理優勢和產業集群優勢,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世界一流高新技術區,實現區域產業統籌布局、創新資源整合協同配置,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和粵港澳大灣區重大產業平臺,賦予平臺重大創新發展新動能。

■引導科技創新資源集聚高新區

火炬開發區擴區擴容如何實現?張傳衛認為,首先要建立完善高新區發展規劃和政策體系,高標準編制總體發展規劃及各專項規劃。制定和出臺高新區創新扶持政策,在創新型企業培育和扶持、人才吸引、科技金融創新、創新平臺建設、土地出讓及保障房建設等方面研究制定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優惠政策,營造最有利於高新技術產業大發展的良好生態環境。

他建議在科技創新資源配置方面整合創新資源,發揮創新資源對各特色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在高新區優先布局大學、科技基礎設施、新型研發機構、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基礎設施和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引導科技創新資源向高新區集聚。

在產業空間開發建設和管理政策的創新方面,破解產業空間對產業發展的制約。健全管理機制,提高土地等產業空間資源的集約節約利用水平。調動社會多元資本驅動高新區建設發展,促進園區孵化器、加速器、創客空間、專業園等孵化載體的建設,強力支撐高新區加速發展。

張傳衛還提到了配套的重要性,他建議完善公共配套設施,以吸引人才為核心,制定和實施公共配套設施和園區環境提升計劃,加快完善各園區交通、教育、醫療、商務、文體、安居等公共配套設施,建設一批新一代智慧型、創新型、生態型科技新城,打造宜居宜業新區。

相關焦點

  • 火炬開發區建區30周年高質量發展研討會舉行
    賴澤華指出,回望過去,是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賦予火炬開發區改革開放「試驗田」的光榮使命;是敢與皓月爭輝的「火炬計劃」給了火炬開發區施展身手的廣闊舞臺;是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全市人民的支持給了火炬開發區奮力前行的源源動力,火炬開發區生逢其時、應運而興。30年的實踐啟示我們,發展是火炬開發區的歷史責任,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帶動中山實現工業興市、科技強市,是火炬開發區的價值所在。
  • 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以高質量發展擎起「科創火炬」
    1990年,原國家科委(現為科技部)、廣東省人民政府和中山市人民政府設立了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這是廣東省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多年來,中山火炬開發區堅持改革開放,銳意進取,已從小漁村蛻變為世界眾多知名企業和精英人才的薈萃之地。
  • 創新驅動產業升級,中山火炬開發區為高質量發展貢獻...
    創新驅動產業升級,中山火炬開發區為高質量發展貢獻...「火炬力量」》創新在前列中山火炬開發區的創新之路: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環節如何讓科技成果轉化市場「活」起來?
  • 中山火炬開發區
    中山火炬開發區中山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於1990年3月由國家科技部、廣東省政府和中山市政府共同創辦,並於次年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94年區內創辦了首家規模最大的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1999年興辦了全國目前規模最大、技術設備最先進的中國包裝印刷生產基地;2000年3月被國家科技部和外貿部認定為第一批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成為擁有四個國家級基地牌子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中山火炬開發區由國家科技部、廣東省政府和中山市政府於1990年共同創辦的國家級高新區。東臨珠江口,與深圳、香港隔海相望,京珠高速、沿海高速、江中高速公路和即將開通的珠三角輕軌鐵路穿城而過,同時擁有貨櫃吞吐量居全國港口十強的中山港,珠三角西岸水陸交通樞紐的優越位置將其推向了環伶仃洋經濟圈競爭的大舞臺。
  • 河口經濟開發區打造科創「強磁場」點燃發展「新引擎」
    至此,河口經濟開發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6家。「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今年以來,河口經濟開發區重點在創新平臺建設、主導產業培育上下功夫,集聚創新要素,積極打造各類創新載體,加大人才培養、引進的力度,不斷提升人才服務水平,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 讓「工業園區文化」熠熠生輝——中山火炬開發區創新公共文化服務...
    近年來,中山市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火炬開發區」)大力實施文化強區戰略,不斷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的方式方法,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向縱深發展,打造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且與園區發展相適應的公共文化產品,讓「工業園區文化」這張名片熠熠生輝。
  • ...服務支撐體系 科學發展創新型園區(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近年來,我區在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廣東省科技廳和中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精心打造五大產業園區,培育五大主題產業,區域競爭能力、產業聚集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各項經濟指標快速增長,充分體現出國家級高新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強大優勢。
  • 堅守實業根基 重燃創新激情 以火炬擔當引領中山高質量崛起
    賴澤華指出,回望過去,是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賦予火炬開發區改革開放「試驗田」的光榮使命;是敢與皓月爭輝的「火炬計劃」給了火炬開發區施展身手的廣闊舞臺;是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全市人民的支持給了火炬開發區奮力前行的源源動力,火炬開發區生逢其時、應運而興。30年的實踐啟示我們,發展是火炬開發區的歷史責任,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帶動中山實現工業興市、科技強市,是火炬開發區的價值所在。
  • 2019廣東中山市火炬開發區經濟發展和科技信息局、市場監管分局...
    二、筆試地點火炬開發區第一中學教學樓3樓(火炬開發區世紀一路)。三、參考人員以電話通知為準,未收到電話通知者即視初審未通過。四、注意事項1. 考生需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方可進入考場,請參考人員提前30分鐘到達考場核對身份資料;2.
  • 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福建創新發展主引擎
    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福建創新發展主引擎 2018-11-23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羅攀   (經濟觀察)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福建創新發展主引擎
  • 展示三十年發展成就 國家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展廳揭幕
    近日,國家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展廳正式揭幕。展廳採用聲、光、電等科技手段,多方位展現火炬區創新驅動、科技引領、產業先導、開放融合、以人為主的發展理念、路徑和成就。  火炬區展廳位於德仲廣場2座2層,建築面積約1300多平方米。從2019年春節開始建設,9月底完工。
  • 中山火炬開發區上周(7.6-7.12),萬科柏悅灣登火炬開發區熱搜小區榜首
    根據房天下研究院大數據,整理出上周火炬開發區熱搜小區榜。熱搜小區第一名:萬科柏悅灣,小區位於火炬開發區凱茵新城,目前小區均價15826.00元/㎡,環比上月上漲0.71%。熱搜小區第二名:尚城,小區位於火炬開發區濠頭,目前小區均價9916.00元/㎡,環比上月下降1.76%。
  • 樂山旅遊擴容提質 引擎帶動「核心」作為
    ,兩大核心景區承擔起建設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的「引擎」帶動作用。「引擎」帶動,以兩大景區之間的峨眉河為軸,樂山市大手筆布局推進休閒度假、康健養生等「旅遊+」業態,峨眉河流域綜合開發規劃編制全面完成,樂峨大道正式通車,峨眉河生態整治等前期工程正加快推進,峨眉河空軌、引青濟峨等項目建設推動,「兩核」向「一帶」延伸,打造世界遺產「走廊」的藍圖正一步步邁向實景。
  • 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與南方醫院共建消化疾病診療中心正式掛牌
    4月22日,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與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共建的消化疾病診療中心、廣東省內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山(火炬開發區)分中心掛牌儀式在火炬開發區醫院多功能廳舉行。中山市委副書記、區黨工委書記陳文鋒,中山市副市長徐小莉,南方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劉思德,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師利農等出席了本次掛牌儀式。
  • 科技引領發展 「高新」成為引擎
    時光回到30年前,中山火炬開發區現在所處之地還是灘涂與農田、蕉林、農舍、村莊。1990年,國家科技部、廣東省人民政府和中山市人民政府在這片中山東部區域共同創辦全國首批帶「火炬」字的國家級高新區,從此中山開啟了創新引領發展的新篇章。30年後的今天,這裡已匯聚了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企業300多家,世界500強投資企業近20家。昔日的東部小鎮,變成了具有國際化氣息的科技創新之城。
  • 中山火炬開發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科技產業帶創意區商務中心7#-10#...
    中山火炬開發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科技產業帶創意區商務中心7#-10#公寓樓電纜採購項目招標公告 各潛在投標人: 深圳市建星項目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以下簡稱「招標代理機構」)受  中山火炬開發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標人」)的委託,對  中山火炬開發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科技產業帶創意區商務中心
  • 廈門火炬高新區:活力四射 追高逐新勢如虹
    作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也是全國三個以「火炬」冠名的國家高新區之一,火炬高新區自成立起就牢記「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初心使命,與經濟特區發展同頻共振。  三十年彈指一揮間,當年迸發的智慧火花已「裂變」為一個個創新的果實。如今的火炬高新區,已成為廈門創新驅動發展主引擎、「三高」(高技術、高成長、高附加值)企業集聚地、廈門千億產業鏈(群)主要載體以及創新創業主平臺。
  • 新火炬再出發!中山高新區建區30周年高質量發展研討會舉行
    事實上,這也是火炬開發區「二次創業」的邏輯。今年初召開的中山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提出,努力把火炬開發區打造成「創新發展的主引擎」「重振中山虎威加快高質量崛起的先行示範區」「一流國家級高新區」。如果進一步梳理火炬開發區黨政班子的七月跨省市調研行,有三條產業線索值得關注:以「廣州—北京」北向調研線為主的生物醫藥產業線,是火炬開發區努力推動中山建設國家藥品進口口岸、爭當生物醫藥強省建設排頭兵的積極行動;以成都西南方向為主的光電產業線,是該區打造光電領域高效、高質成果轉化平臺的深度思考;以「東莞—深圳—廈門」之行為主的創新創業主線,是該區重建開發區留創園、
  • 禹洲地產落子廣東中山 15.23億競得火炬開發區宅地
    來源:江蘇都市網11月15日,禹洲地產以總價15.23億元成功斬獲中山市火炬開發區W15-18-0053優質地塊,首次進軍中山樓市,繼香港、惠州、佛山之後,成功布局大灣區第四城。地塊距離火炬開發區政府約1.5公裡,板塊未來發展受到政府重點支持。交通出行方面,地塊距離中山站約9.2公裡路程,自駕在25分鐘以內。中山站為廣珠城際鐵路的重要站點,該線路是珠三角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的主幹線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