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臨時,社區是傳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將有效遏制疫情擴散和蔓延。目前,疫情防控處於關鍵時刻,七星關區洪山街道各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工作人員義無反顧地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為生命站崗,以實際行動築牢群眾健康的防線。
1月31日早上,記者在洪山街道洪南社區衛生服務站看到,門口宣傳欄已張貼起「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要點」相關的宣傳海報,而門內則是醫護工作者們忙碌的身影。
「登記的這些全是這幾天前來治療感冒的患者,拋開疫情不說,這久也是流感高發期,所以人還是挺多。」洪南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李堯說,來這裡就診的每一位病人在門口都要測量體溫,如發現感冒,則會詢問病史以及是否從武漢等地過來,並登記患者姓名、年齡、家庭地址、聯繫電話、發病日期、就診日期等信息,若是有發熱,咳嗽不止症狀的,還會送他們前往定點醫院治療。
另一邊,兩名醫護人員剛忙完手裡的事,便趕緊把手邊的泡麵泡上,唰唰兩口吃完,隨即又投身到了工作中去。「忙起來的時候,我們都是這樣的。」洪南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羅涵介紹,接到疫情防控工作任務後,服務站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每天全員在崗,而醫生在日常接診或者護士在輸液時,也會提詢問病人的病情,注意是否有體溫異常情況,而服務站也會每天多次消毒,提高環境清潔度。此外,他們還通過張貼發放宣傳材料等,加強屬地健康教育,引導居民做好自我防護。
與居民數較多的洪南社區衛生服務站相比,居民數較少的環南社區衛生服務站就相對冷清一點,整個服務站就兩名醫護工作者,儘管人少,但大家工作的熱情卻沒有絲毫的減弱。
「最近這疫情挺嚴重的,一定要做好自我防護,開不得半點玩笑。」環南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劉雍正給前來看病的居民胡亞斌做防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宣傳。
「劉醫生對待病人的態度可好了,所以我們只要身體不舒服,第一時間都會來這裡找他。」胡亞斌說,來來去去在這裡都看了好幾年的病,每次劉醫生都是盡心盡力。最讓他感動的是,最近口罩難買,來看病時沒戴口罩,劉醫生發現了,就把自己剩餘不多的口罩給了他一個,並一直耐心叮囑他注意做好防護措施。
既是環南社區衛生服務站的站長,也是主治醫生,看到疫情發生,劉雍就主動放棄休假,提前投入到了工作崗位,為社區居民接診的同時,也時刻對大家進行著防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宣傳,生怕大家不重視,為此他每天都在服務站的電視上循環播放著專家講解防疫措施的視頻,讓每一名前來治病的患者都能看到。
「雖然不能好好陪家人過年,但看到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我這心裡也是高興的。」劉雍說,多虧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才能讓他沒有後顧之憂。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和劉雍一樣,洪山街道各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工作人員們面對日益嚴峻的疫情,沒有退縮,沒有抱怨,依然奮戰在一線,各司其職、協同作戰,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為群眾築牢生命健康這道防線。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閔建華
通訊員陳曦
編輯 顧野靈
編審 李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