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板片區|小鎮試辦「幸福餐桌」,村民家門口實現「老有所養」

2021-03-03 康養休閒幸福張家產

熱氣騰騰的飯菜,葷素搭配,軟糯可口,色香味俱全,老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臉……到了飯點,張家產鎮顧家村的顧大爺卻不用生火做飯,坐在家中就能享受送餐上門。6月21日,張家產鎮「美麗鄉村 幸福餐桌」正式啟動,顧家、因寺橋、鄒家床等9個村的50多名老人首批享受到了這項 「舌尖上」的養老服務。

近年來,由於外出務工人數增多,農村空心化加劇,農村養老普遍面臨家庭養老功能弱化的問題。如何減輕家庭負擔,讓村裡的老人安度晚年?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張家產鎮創新思路、勇於實踐,積極探索農村養老新模式,依託威海市民政專項資金扶持,籌備並建設了「美麗鄉村 幸福餐桌」工程,實實在在地為老百姓解決了農村老年人養老這一實際問題,讓村民擁有了更多獲得感與幸福感。

為拓展老年助餐服務覆蓋面,推動幸福餐桌規範管理。張家產鎮把幸福餐桌建設工作作為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深入調研,摸清當地老年人助餐需求,廣泛宣傳動員符合條件的老年人積極加入。在上級資金扶持、政府補貼幫助下,樣板片區內9個條件成熟的村開展了試點推廣,每村由村集體騰出2到3間房屋,配齊刊板、餐桌、餐具等相關設施;與威海瑞雲祥養老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為試點村的70周歲以上老人提供集中就餐、送餐上門等服務,解決了留守老年人吃飯難問題。

威海瑞雲祥養老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叢瑜佟表示,為確保食品安全,配餐公司對就餐所用食材進行嚴格管理,從採購、清洗、烹調到送餐各個環節嚴加管控,並根據老年人群常見的「三高」問題,合理調配,一周飯菜不重樣,保證菜品口味多樣化,讓老人們就餐愉快、滿意,提升了小鎮農村養老服務的高效性、優質性、便利性。

幸福餐桌建設是政府引領、企業運營、人人參與的助老模式,將進一步豐富張家產鎮的養老服務形式,為老年人提供精準化、專業化服務,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安心養老、健康養老,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滿足感,這種居家養老模式受到農村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普遍歡迎。下一步,張家產鎮將在全鎮範圍內推廣「幸福餐桌」建設,讓全鎮老年人都能坐在「幸福餐桌」上感受「舌尖上」的幸福。

相關焦點

  • 麗江甲子村:家門口就業託起村民幸福生活
    如今,舒適的工作環境、優厚的福利待遇,「家門口」的安穩就業才是他們眼中真正的幸福。 近年來,玉龍山辦事處依託玉龍雪山旅遊資源,充分發揮景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引導符合旅遊服務條件的社區群眾進入景區企業工作,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和穩定增收。
  • 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薰衣草小鎮
    ,實現農業強、 農民富、農村美,努力把臨朐打造成為踐行「兩山」理論的示範區。8月31日,《濰坊日報》刊發了「潮起膠東」大型融媒體採訪團採寫的通訊《賦能綠水青山 成就金山銀山——薰衣草小鎮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報導了臨朐創新提升「三個模式」,推動薰衣草小鎮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典型做法。現全文轉發。
  • 海南周刊|家家戶戶住別墅 三亞龍海風情小鎮村民的幸福生活
    三亞海棠灣龍海風情小鎮,一個家家戶戶住著別墅,人人從事和旅遊有關行業,頗具鄉村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生態文明安置區。曾經和土地一輩子打交道的農民,如今身份蝶變,角色轉化,集體融入三亞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行業圈,乘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東風,開啟了新的人生,嘗試著多元化的謀生手段,以另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謀劃著未來的幸福生活。
  • 威海南海新區:三融三提,推動樣板片區全域覆蓋
    以「三融三提」為抓手,全力推動樣板片區全域覆蓋,努力實現城鄉均衡發展。統籌謀劃鄉村振興與新區高質量發展,一體化推進群眾集中居住、土地全域流轉,打造人在城中住、城在園區邊的生活圖景。同時,加強城鄉互動,暢通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要素雙向流動渠道,實現產業增效、群眾增收。
  • 「精準扶貧」華林村:精準扶貧惠村民,齊心共修幸福路!
    10月30日早上,區屬建行蔡甸支行駐村工作隊隊長肖芳和華林村副書記馮玉華來到剛硬化一新的貧困戶李遠炎家門口!「好了好了,滿足了,這是幸福路啊!」「感謝建行,感謝村幹部,感謝政府」。聽到村民發至內心深處質樸的話語,駐村工作隊肖芳心裡的石頭落地,一直的努力有了結果,駐村工作隊的施工計劃能在今年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如期實現,確實不易。
  • 文昌湖省級旅遊度假區商家鎮:鄉村振興連片示範片區的樣板
    商家鎮鄉村振興示範區的創建,緊緊把握「生態、潔淨、整齊、美麗」的目標,堅持鄉村產業園區、生態景區、新型社區「三區同建」方向,集中創建一批鄉村振興示範片區,實現產業連片發展、環境連片整治、風貌連片建設、樣板連片打造,使美麗鄉村成為全域公園城市的靚麗風景。
  • 樂山「金通小巴」開到村民家門口
    因為沐川中學到黃丹鎮有60公裡路程,以往放假,她需要三輪、大巴、「摩的」連續換乘好幾次才能回家,需要花費三四個小時,而開通的鄉村客運愛心助考小巴直接在校門口接,還能送到家門口。  據悉,為了方便村民出行,沐川縣組建了農村客運公司,對鄉村客運車輛實行公司化管理,讓客車開進每一戶建制村,實現了「村村通」。
  • 極盡雕琢,匠心勾勒丨8月31日,普利幸福裡民宿樣板唯美綻放!
    黃姚作為我國十大知名古鎮之一,但是旅遊資源配套卻不夠完善,在如此背景下,我們普利幸福小鎮應運而生。小鎮一期首發力作普利幸福裡在2018年盛大啟動,上市即被市場高度認可,客戶爭相搶藏。普利幸福裡由蘇州園林設計院擔綱設計,借鑑全球十大豪宅之一的蘇州桃花源,以蘇州園林為藍本,打造中國風與民族特色共存的的文旅示範區。項目的開發建設將給黃姚帶來前所未有的旅居體驗,未來也將會成為黃姚片區的核心商業區。
  • 辛勤澆灌脫貧致富「幸福花」——通道爐溪村實現家門口就業_通道縣...
    懷化新聞網訊(石夢 粟定遠)2020年12月25日,通道爐溪村的金銀花扶貧產業基地裡村民們正在村熱火朝天的撫育金銀花苗木。「趙書記親自帶領我們乾產業,讓我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還能有分紅呢。」正在基地施肥除草的貧困戶李務桃開心的說到。
  • 扶貧車間:開啟家門口的幸福生活
    作為地道的本康溝村村民,王興蓮曾長期外出打工,除去各種開銷,省吃儉用也只能勉強度日。而且長期漂泊在外,對家的思念日甚一日。去年,王興蓮回家過年時發現,家門口有了製作服裝的扶貧車間,在這裡上班的人每月都能掙兩三千元。她動心了:家裡老人身體不好,孩子也需要人照顧。如果能在這裡工作,豈不是既有了穩定的收入,又可以照顧家人?於是,她決定到車間務工。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固安縣林城村:從村民到市民的幸福轉變
    「萬人溫泉小鎮」,村民變市民,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街道筆直寬闊,高樓別墅錯落有致,村民廣場綠樹成蔭,走進固安縣林城村,移步換景,一座現代化溫泉小鎮映入眼帘。
  • 桑珠孜區聶日雄鄉國央村:家門口的「幸福路」
    原標題:家門口的「幸福路」   最近,桑珠孜區聶日雄鄉國央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扎西卓瑪分外高興,因為自家的雞蛋天天都能送到城裡去賣,有了一筆固定的收入。   「從家裡開農用車一個小時就能到市區,上午賣完雞蛋,下午就能回來。路面平整非常好走,這可真是一條為咱們群眾修建的『幸福路』呀!」
  • 千年新市美麗綻放 虹橋獲評美麗城鎮省級樣板
    倪建麗 攝  近日,經省美麗城鎮辦考核驗收,虹橋鎮順利獲評浙江第一批美麗城鎮省級樣板。該鎮列入浙江省美麗城鎮省級樣板創建名單以來,全鎮上下克難攻堅,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創建,《鎮域美麗城鎮建設行動方案》曾獲得省級優秀方案殊榮。  近年來,虹橋鎮破繭成蝶,不斷「自我升級」,大手筆推進城鎮華麗蛻變,是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試點鎮,成功創建小城鎮整治省級樣板。
  • 老有所養 南潯打響「幸福南潯·夕陽紅」品牌
    面對巨大的需求,近年來,南潯區大力加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和運營管理,支持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小型化、專業化、連鎖化、嵌入式的社區養老機構,提高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能力和水平,打響「幸福南潯·夕陽紅」品牌。
  • 澤頭鎮四個樣板片區引領鄉村振興
    立足產業優勢,以「康、農、文、旅」為發展定位,澤頭鎮培育特色農業產業,規劃建設了康養文旅樣板片區、智慧農業田園綜合體、醜梨產業田園綜合體和濱水農業田園綜合體等4個樣板片區,產業結構趨向明細,產業振興的路子越走越寬。澤頭鎮在優勢產業上全面推進「鏈長制」。
  • 武義溫泉小鎮:包容並蓄多元發展 打造特色小鎮樣板
    乘勢而上的溫泉小鎮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參與者,作為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鎮,自2015年啟動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創建工作以來,該小鎮已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有效投資29.13億元,累計吸引企業入駐67家,其中旅遊企業61家,初步實現以溫泉為特色,文化、健康、運動、養生等產業與旅遊融合發展的目標。
  • 武義溫泉小鎮:包容並蓄多元發展 打造特色小鎮樣板
    圖片來源 武義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 近年來,武義旅遊的知名度日益提升,背後是武義旅遊以溫泉為特色,秉承「溫泉+」產業發展模式,不斷增強溫泉資源旅遊功能,豐富特色產業業態,實現產業疊加、行業互補。乘勢而上的溫泉小鎮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參與者,作為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鎮,自2015年啟動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創建工作以來,該小鎮已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有效投資29.13億元,累計吸引企業入駐67家,其中旅遊企業61家,初步實現以溫泉為特色,文化、健康、運動、養生等產業與旅遊融合發展的目標。
  • 韓南村村民今日分到新房全村260戶全部實現回遷安置
    11月18日上午,回遷安置小區豐京苑南門外人頭攢動、鑼鼓喧天,今天是能源金貿區文教園片區韓南村村民回遷安置的大喜日子,分到新房的韓南村村民個個喜笑顏開。韓南村是文教園片區第二個回遷安置的村莊,此次共回遷安置村民260戶,為確保群眾早日住上「暖心房」,建設者們夜以繼日趕工期、精細施工保質量,比原計劃提前了10個月實現回遷交房。安置小區豐京苑小區位於文教園片區北區,整體設計為現代式風格,內部功能布置齊全,旨在營造現代、舒適宜居的品質生活。
  • 「浙」個小鎮:包容並蓄多元發展,打造特色小鎮樣板
    乘勢而上的溫泉小鎮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參與者,作為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鎮,自2015年啟動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創建工作以來,該小鎮已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有效投資29.13億元,累計吸引企業入駐67家,其中旅遊企業61家,初步實現以溫泉為特色,文化、健康、運動、養生等產業與旅遊融合發展的目標。
  • 玉環雞山:打造海島樣板小鎮
    近年來,雞山鄉立足海島優勢,在鞏固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成效的基礎上,搭乘美麗城鎮建設快車,大刀闊斧優化「顏值」,突出海島文化特色,推進生態文明、旅遊產業建設,致力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城鎮海島樣板。如今,雞山正蛻變出新的魅力。全島景區化從幹江棧臺碼頭出發,坐輪渡15分鐘,就到了雞山島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