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張圖告訴你 ! 背包客如何科學裝包!

2021-02-28 喜馬拉雅的風

 提示:點擊上方喜馬拉雅的風↑訂閱本刊

「清明小假即將來臨,身邊很多驢友們開始計劃清明小長假出行,有些朋友將年假拼在一起,準備好好利用這充足的時間去戶外享受一番,看到很多驢友們已經開始做著出行的計劃,身邊也有朋友準備背起行囊做背包客去遠行登山,讓我不禁想起,其實作為背包客,整理背包也是有學問的。」

整理背包的關鍵在於對裝備的了解(體積、形狀、重量),合理的布局以及最小的個體體積。實現最小的個體體積可以在購買裝備時有所選擇,也可以在收拾裝備時加以控制。另外,多使用壓縮袋、防水袋等分別為零散物件打包。(以下的方法主要針對內架形背包) 

合理地分布重量

一般最好將背包的重量集中在臀部,以避免重量落在肩部或背部。而且無論你走在何種地形,儘量保持較重的物品靠近你的背部,重心保持在兩肩之間。

如走在普通的山路,可以讓較重的物品放在背包的上層,這樣有助於集中力量在你的臀部上面,這是身體能承受較重背負的部分。

普通山路的裝包方式
  

如走在崎嶇難行的探險式路上,要用相反的策略,要把較重的物品放在背包主艙中部,這樣使重量分攤到肩部和背部,使重心降低,較易保持平衡。

崎嶇難行的路途裝包方式

拉緊所有的壓縮帶限制裝備在背包內的滑動,滑動會令背包重心移動,易使人失去平衡。扎在背包外的物品要儘量的少,否則會影響你行進時的平衡。保護好掛在外部的裝備,不要讓它們搖晃和互相碰撞發出咔嗒咔嗒的聲音。如果你參加的是團隊活動,要合理地將重量分配給其他團員,不要讓自己無意間成為馱馬,好節省體力。

女孩子或者身材比較矮小的人不管是走在何種地形上習慣性將重的東西放在背包的底部。這也無所謂,畢竟採取何種的打包風格,最終取決於你自己,首要條件的是你自己要感覺到舒服和方便。確保一些物品放在能夠輕易地拿出來的地方,而不用"翻箱倒櫃"地找。像地圖、指南針、太陽鏡、防蟲藥、零食、水壺、頭燈或電筒、風雨衣和背包雨罩等。

一般裝包方法圖解


常規的背包整理分解

帳篷:帳篷分為帳、帳杆、地釘三個部分。購買時這三部分是卷在一起的,但裝包時就不要原樣裝進去,因為長條型的帳篷使得包內的剩餘空間變得很窄,不容易填裝其它物品,並且不易於分配重量,保持背包重心在中間。

建議的方式是將帳篷像被子一樣疊起,並用扁帶收緊或用壓縮袋打包,地釘也夾在帳中(地釘須帶防護套才不會扎壞帳)。疊好的帳建議放在背包的最上層,這樣比較符合露營的順序。在營地經常是先搭帳篷再做其它事情,撤營時也是先收拾好帳篷裡面的東西再疊帳篷。

帳杆沿著背包側面靠近背部的位置放置(這時背包的隔層要放鬆,以使帳杆能插到背包底部)。帳杆可以外掛在背包兩側,但在走叢林時最好還是收在背包裡面,這主要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帳杆。

零散物品:零散的物品體積不均,重量質地各不相同,因而裝填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對於軟質地的物品(如帽子、手套等)建議用來填充大、硬、有形物品的間隙,對於硬質地,外形又不規則的小物品(如爐頭等),建議放入套鍋、飯盒等容器裡,既省地方,又可以有效的保護這些小物品。隨時取拿的小物品應放在第二層(帳篷下面),與食品放在同一個層面上。

水和食品:食品的裝法與零散物品類似,位置也在同一層面上。至於水,它往往是所有物品中比重較大的一個,它的放置直接關係到背包的重心,進而影響到整個旅程。但每個人的負重能力不同,舒適感也不同,將水(一般是三升)放在背包中部,也就是第三層,這使得整個背包的重心在中部偏上,這樣會有最佳的舒適性(個人體會)。檢查你的燃料瓶是否擰緊,並且要放在食物的下面,即使一旦洩漏也不會汙染食物。

衣物和睡袋:每次裝包,總是第一時間把睡袋用壓縮袋壓縮後塞進背包的底倉。衣物尤其是冬天出行的衣物像抓毛絨、羽絨服等都具有很好的壓縮性,可使用壓縮袋打包放在背包下層,睡袋的上邊。這樣既可以上面物品的重量儘量壓縮衣物所佔空間,又可以在需要時方便的從底倉取拿。至於應急的風雨衣,可以放在背包的頂袋,方便隨時取用。

背包旅行|高原旅行|出國旅行愛好者聚集地

歡迎加入背包QQ群|70868262

小編微信|88519859

所有的旅程

始於了解和體驗更多的渴望

而止於停止質疑的那一刻

我們倡導有態度的旅行

對世界永遠秉持一顆好奇之心

公眾號「喜馬拉雅的風」

微信號:himalaya_wind

點閱讀原文:

登山郊遊遇蜂處理辦法

↓↓↓

相關焦點

  • 格調實惠兩不誤——ELECOM宜麗客雙肩相機背包
    對於在大城市上班的人來說,一款好用的背包絕對是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對於我這種隨手不離相機的數碼編輯來說,這個背包如何在儘可能多裝東西的前提下還能保護好我的相機更為重要。與傳統單間相機包相比,從側面取出,背包重心更加穩定。如果和朋友一起出門拍照,可以不卸下背包就直接拿出更換鏡頭,也不會弄亂包內的東西。如果你之前背過那種很大的單肩相機包,裝滿設備後真是一種折磨。
  • 凡米粒太空梭包告訴你,這才是兒童背包的正確打開方式
    下面就跟我一起來看這款背包為什麼辣麼受歡迎吧!開箱篇:背包設計科學合理,「超萌」顏值廢話不多說,直接開箱上圖!超萌太空人太空梭包的外包裝比較簡潔、好認,硬紙殼外包裝保護產品不受磕碰,內部用包裝袋覆蓋,保證產品不落灰。
  • 裝包的藝術
    裝包的關鍵在於對裝備的了解(體積、形狀、重量),合理的布局以及最小的個體體積。實現最小的個體體積可以在購買裝備時有所選擇,也可以在收拾裝備時加以控制。另外,多使用壓縮袋、防水袋等分別為零散物件打包。(以下的方法主要針對內架形背包)   合理地分布重量  一般最好將背包的重量集中在臀部,以避免重量落在肩部或背部。
  • 【此貨怎麼用】格調實惠兩不誤——ELECOM宜麗客雙肩相機背包
    對於在大城市上班的人來說,一款好用的背包絕對是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對於我這種隨手不離相機的數碼編輯來說,這個背包如何在儘可能多裝東西的前提下還能保護好我的相機更為重要。與傳統單間相機包相比,從側面取出,背包重心更加穩定。如果和朋友一起出門拍照,可以不卸下背包就直接拿出更換鏡頭,也不會弄亂包內的東西。如果你之前背過那種很大的單肩相機包,裝滿設備後真是一種折磨。
  • 四步分析戶外背包打包方法及背包的科學使用
    戶外背包於酷愛戶外運動的人來說,幾乎沒有什麼比擁有一個舒適美觀實用的專用背包更為重要了。不管你是激流探險、野外考察、荒原攝影、溪邊垂鉤、山川遊覽……  一般人在剛開始接觸登山時喜歡稱量每一種裝備的重量,並根據它們的體積來安排裝包的位置,漸漸的培養出一種感覺。裝包的關鍵在於對裝備的了解(體積、形狀、重量),合理的布局以及最小的個體體積。
  • 揭秘 工大人的背包裡到底裝著什麼?
    背包裡可能藏著手機、錢、相機、紙巾、書、鑰匙、等等普通用品,也會有一些帶著我們專屬印記的物品,而那些便是我們不能抹去的屬性。十二年的時間,可以釀一瓶好酒,科學家可以發現12866顆小行星,十二年,可以決定你大學的專業,你背包的屬性。那麼,如果你還沒有等到那個他的背包,不防先來看看我們工大人的背包裡都有那些物品吧~在廣知專教教室裡,我們發現了藝術學院的小a同學。
  • 《明星大偵探》私底下感情如何?是否如傳聞中那樣?三張圖告訴你
    想必大家都對這件事情很感興趣,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明星大偵探》私底下感情如何?是否如傳聞中那樣?三張圖告訴你,幫助你們解答疑惑!第一張照片:三人行,鬼鬼,小白,魏大勳!其實關於鬼鬼和小白不合的謠言一直都有,早期更是有人認為是鬼鬼想抄熱度,所以才花錢僱水軍讓她和小白組成cp的。
  • 【戶外知識】背包的使用方法-教你如何背包登山徒步不累
    背包內所裝物品是經常變化的,當背包內所裝物品的重量和重心發生變動時,背包在背上所處位置也應該相應的變動,否則背包沒有放在最舒適的位置上,使用者就感到難受,因此我們要用身體去感受這種變化並隨時去調整背包在背上的位置。春,夏,秋,冬四季及運動中我們穿的衣服的厚度是變化的,當厚度發生變化時,背包在背上的位置也應發生變動。如果不調整包的背負系統,那麼包就不會處在最舒適的位置上。
  • 小米、一加背包自帶流量又如何,背包銷量第一還是它
    學生時代,我買過59塊錢一個的超大背包去東莞打工;也買過199的麻布長口袋背包去陝西旅遊;最後畢業之時買了個699的耐克背包做通勤用。回想起來,雖然我不是背包愛好者,但我很注重背包的實用性和個性。越是到後來見識越多,越覺得背包其實也是有學問的。結識宜麗客的背包是因為經常想出門的時候帶著相機,所以知道了他家的數碼包。
  • 威戈雙肩背包測評,合理分倉有序存放,看看它的表現如何
    對於職場男士來說,除了西裝皮鞋,領帶手錶,不可缺的或許就是一個大氣有型的商務包啦!幫你容納日常上班所需物品的同時,簡約大氣的外形在你商務洽談時還能顯露你的品味。但在眾多的商務包類型中,雙肩背包可以說是你日常的好搭檔,不僅解放了我們的雙手還特別能"裝",畢竟現在是大數據時代,電腦、平板等數碼產品離不開身,一款合適的雙肩背包才更為通勤。然而,在眾多的背包類型與品牌中,Wenger威戈瑞士經典系列雙肩背包,符合其商務風格的定義,能裝敢裝還可裝酷,生活工作兩不耽誤。
  • 宜麗客數碼收納包開箱,一個便攜小巧的小背包
    外觀▼我選擇的這款宜麗客數碼收納包一共有兩個顏色,分別是灰色和黑色。兩個顏色其實都是我比較喜歡的顏色,但是我黑色外套或者衣服較多,個人感覺是黑色包搭配起來會更加舒適,所以選了黑色。▼收納包的東西並不多,只有主體背包一個以及一根肩帶。
  • 背包客如何儲存脫水食物?
    那麼到底該如何儲存脫水食物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把每一種食物分別用牢固的小塑膠袋裝起來。具體怎麼分裝,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如果你脫水了4人份的食物,但是給2個人吃,那就可以把4份分開,每袋裝2人份。如果脫水後食物還是很佔地方,可以用手把食物壓碎,然後裝進包裝袋,儘量把所有空氣都擠出去,然後封口。
  • 聊聊戶外背包
    圖片來源:backcountry.com(圖二)和xusong(圖三)Dayhike:15L-30L小型背包。特點是有初步的背負系統,較多的功能性口袋和包外掛載點。支撐類型直接決定了背包的最大負重能力。透氣型軟frame一般用於20L dayhike級別的輕型背包(如上圖的Talon 22),優點是frame本身很輕、透氣性好,缺點是負重過多的話包體會塌陷下來,導致肩膀受力。硬frame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讓受力均勻於腰背之間,即使裝了很多東西,背上簡直也是一種享受(如上圖Baltoro 75的一體成型EVA背板)。
  • 十四款露營背包告訴你 如何做一個輕裝上陣的「背包客」
    所以還是不要冒險了,看看筆者給大家推薦的十四款最好的露營背包,保管你啥都漏不了。MarmotKompressorPlus20L衝頂包這款KompressorPack輕質戶外包,屬於旗下輕量化產品系列,共有18L的Kompressor、20L的KompressorPlus以及22L的UltraKompressor三款。
  • 如何打包你的行李以及正確的背包方法 | R&R
    「 高效的打包能夠讓你攜帶更多可用裝備,降低旅行的負荷。」如果你能高效的打包,你的背包可以裝下一系列驚人的裝備。但事實上,打包沒有百分百正確的方法,你可以在家中嘗試將裝備以不同的排布和不同的搭配來進行裝包,直到找到最適合您裝備的打包方式。
  • 比行李箱還能裝的背包,環遊世界背它就夠了……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出門遠行,左一個包右一個包如果是一個人出門深怕一不小心就丟掉一個包包出去玩想帶一些手辦禮回來行李箱卻沒有空隙可以裝回來手上有多了幾個包。就連坐扶梯都比別人危險多了幾分。為了安全,為了能多帶幾件禮物,還是能少一個包少一包吧。所以,筆者發現了一款神奇、超能裝的拓展背包。周末兩天一夜的短途旅行,你會帶些什麼?兩三套衣服、一雙鞋、電腦、洗漱用品、水杯、電子設備、女朋友的行李......
  • 讓背包不再風格單一——Knomo摺疊旅行包體驗·評測
    [IT168試客]讓背包不再風格單一——Knomo摺疊旅行包體驗·評測圖/文 MrGem人們常說箱包對於女人相當於第二張臉,同樣的,一款有型的背包也能夠彰顯男人的氣質。而對於工程技術人員的我,Knomo摺疊旅行包可調節最高67cm的蓋卷高度,可以輕鬆裝下A2圖幅的施工圖紙,給我的工作帶來許多便利。雖然容量巨大,但造型不會顯得臃腫而減分。背包側面設計了橫縱雙向擴容插扣,可以從調節蓋卷高度和收攏背包寬度同時「瘦身塑形」,時刻保持背包整體造型美。
  • 那些背包客,真的是打著旅行的幌子,幹著騙吃騙喝的事嗎?
    這樣的言論,讓那些想要以背包看世界的止步不前,讓真正的背包客懷疑自己,否定自己,哪怕他們並沒有做過這些事!小編也是個喜歡以背包客方式旅行的人。今天寫這篇文章,希望在給你們分享背包客如何旅行的同時,也讓大家客觀看待這批可愛勇敢的人!
  • 掌知識丨背包客的背包裡面到底裝了些什麼?
    相信大家也是和小編一樣都好好奇到底背包裡面裝的是什麼?能讓他們如此任性,接下來又到了科普的時間,一起來漲見識!背包客的背包,就是離家上路後一個人的家,途中的寒暖、饑渴、頭疼腦熱,甚至住宿打尖,都指望著自己和不辭勞苦的背包。
  • 教你如何挑選適合的背包,推薦幾款很多人用的登山衝頂包
    登頂包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可以裝所有重要裝備並且用來登頂的輕量小背包。因為多日的行程都會需要紮營或是住山屋,而過夜行程會用到的裝備其實就可以不用背在身上登頂了。登頂包除了可用在單日徒步的行程外,長天數行程更是重要的裝備之一,不論長短天數,背負的裝備都極為重要,登山過程中如遇到原地往返的行程都會使用到,來回通常要花的時間甚至會長達10小時以上(看自身的體力跟行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