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蕉拍客走進四川大竹 與主流媒體一起集中探訪特色農產品

2022-02-07 大竹發布

5月18日,封面新聞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百城行」大型採訪活動走進達州暨首屆「遊水墨達州 品巴山食薈」拍客大賽,在達州啟動。7月23日,參加拍客大賽的青蕉拍客代表,與省市主流媒體一起,集中走進大竹縣探訪特色農產品,通過走訪、觀察、體驗等形式,生動記錄、展示當地的優質農產品和現代農業成果。

大竹縣是市級鄉村振興先進縣,已成功創建省級鄉村振興先進鄉鎮2個、示範村10個,市級先進鄉鎮3個、示範村20個,打造了廟壩—姚市、烏木—團壩兩個鄉村振興示範區,薴麻、香椿、糯稻、白茶、綠竹「五張名片」聞名遐邇,不少產品已進入「巴山食薈」公用品牌,全縣100萬畝特色產業基地正在加快建設。

以大竹薴麻為原料生產出來的「夏布」

大竹薴麻中國草 從頭到腳都是寶

「薴麻,被外國人稱為『中國草』。為什麼?因為這種植物只有中國才有,而且它全身都是寶。」四川玉竹麻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小祝,在大竹縣從事薴麻紡織技術、企業管理研究30多年,懂技術、善管理,對薴麻具有十分深厚的情結。本次活動的第一站,聚焦薴麻產業,張小祝為青蕉拍客和媒體記者上了生動的一課。大家不僅現場發出感嘆:「真是漲知識了」。

據張小祝介紹,薴麻是大竹縣的傳統優勢特產,自商周時種麻迄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農民世代種麻,家家種麻,代代相傳,是老百姓致富路上的「搖錢樹」。「薴麻的葉子可變成養殖業所需的飼料,枝幹可用來做食用菌,根可以用來入藥,每一處都能衍生出現代農業產業;從薴麻身上剝下來的皮,就是薴麻的原材料,加工成纖維除了做衣服,現已開發出上百種下遊產業鏈產品,前景一片大好。」

張小祝介紹大竹薴麻發展歷史

大竹縣的生態環境優越,特別適宜薴麻生長,全縣薴麻種植規模大、質量好,先後獲得「全國薴麻生產基地縣」「中國薴麻之鄉」「全國薴麻標準化示範基地」等榮譽稱號。目前,達州市薴麻種植面積大約有15萬畝,其中大竹縣就佔10萬畝,原麻產量超2萬噸,佔全國原麻產量的70%。具有國家地理標誌認證的「大竹薴麻」,已獲得最具影響力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大竹縣薴麻產業發展中心助理高級工程師羅顯義告訴記者,該縣把薴麻作為全縣農業的首位產業來抓,自2015年起,縣財政堅持每年拿出300至500萬元支持薴麻產業發展,並且成立了薴麻產業發展中心,專班推進產業發展。大竹縣薴麻研究所以及達州市農科院麻類研究所專注新品種研發,研製出的川薴4號、8號、11號、16號優質品種,一直免費發放給老百姓種植。

用大竹薴麻加工出來的麻纖維

一粒糯米醪糟香 十萬農戶奔小康

大竹縣被譽為「中國糯米之鄉、中國醪糟之都」,糯稻(醪糟)產業是大竹縣委、縣政府重點扶持的「五大名片」之一。大竹縣糯稻現代農業園區位於月華鎮,面積2萬畝,年產糯稻1萬噸,糯米加工品9.3萬噸,產值6.8億元,建有糯稻醪糟產業文化旅遊博覽中心,是達州市唯一的涵蓋工業、農業、服務業三大產業的國家AAA級旅遊景區。這裡,是本次活動的第二站。

大竹醪糟生產車間一角

「一粒糯米醪糟香,十萬農戶奔小康。」四川東柳醪糟有限責任公司打出的標語,特別引人注目。這家公司於2018年成功躋身中國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500強,堅持走「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與農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今年2月,該企業被中共中央、國務院表彰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大竹縣月華鎮糯稻生產基地

據大竹縣糯稻(醪糟)產業發展中心工作人員謝晉介紹,除了東柳醪糟有限責任公司外,大竹縣還培育了順鑫農業、席醪糟、神泉醪糟等糯米生產加工規上企業7家,產品暢銷全國,並出口加拿大、荷蘭、英國、法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能14.42萬噸,產值達9.95億元。「除了醪糟,還有米酒、飲料、糯米粉等特色產品暢銷全國,超市裡的一些大品牌湯圓,原材料就來自大竹。」

青蕉拍客走進糯米粉生產車間

依託東柳醪糟公司國家農產品加工業AAA級旅遊景區,大竹縣正在成為川東北重要的旅遊節點。全縣有醪糟土特產經營門店200餘家,帶動發展農家樂20餘家,年吸引遊客30萬人次以上,實現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產值達5000萬元以上;全縣糯稻產業綜合產值達13億元。「未來五年,我們將加快建設現代高效特色農業,主動對接梁平區、墊江縣,協同建設大竹—墊江—梁平糯稻(醪糟)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做大做強糯稻產業。」謝晉說。

龍蝦住上情侶房 育出省級良種場

蒜泥、滷煮、爆炒、五香……小龍蝦作為大江南北餐桌上當之無愧的頭號主角,徵服了無數人的味蕾。時下,暑期正盛,在夏夜裡邀上三五好友,就著冰爽的啤酒,品嘗美味的小龍蝦,已成為新「食尚」。

大竹縣國家級稻魚綜合種養示範區

不過,食客們極少有人關心,這些美味的小龍蝦,「出生地」在哪裡。「四川省內的小龍蝦,一半以上都是我們這裡培育的,它們的父母,很有可能就在大竹縣。」大竹縣水產現代農業園區工作人員稱,該園區已獲得「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四川省小龍蝦良種場」等稱號,是四川唯一、西部第一的小龍蝦良種繁育場。本次活動的第三站,對這個特色園區進行聚焦。

住在「情侶房」內的小龍蝦

「每個水箱就是一套『公寓』,裡面搭建了情侶房,住著一公兩母3隻小龍蝦,它們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結婚生子。」園區內的小龍蝦良種繁育中心技術人員介紹,公司從太湖、巢湖、洞庭湖等湖泊中引進優質種蝦,再與大竹本地的小龍蝦結合,在這裡進行選育和繁育。「我們已自主研發出控光、控水溫、控水質、控水位、控投餵的『五控人工誘導技術』,已經申請到了相關的技術專利。」

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大竹縣水產現代農業園區核心區位於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烏木鎮,覆蓋烏木、團壩2鎮6村,規劃面積1.5萬畝,建成稻蝦基地6000畝,優質稻9000畝,年繁育蝦苗1.5億尾,產小龍蝦900噸、優質稻8000噸,產值2.3億元,是國家稻蝦綜合種養示範區、農業部第二批無公害健康養殖示範基地。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

依託省級龍頭企業百島湖農業公司,該園區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創新「五供一收」聯農帶農機制,企業供技術、供種苗、供飼料、供物資、供服務,保底價收購小龍蝦,與12個專合社和9個家庭農場合作,帶動全縣種養戶發展稻蝦綜合種養2萬畝,年產小龍蝦3000噸、生態優質水稻1萬噸,畝均增收4000元。

相關焦點

  • 體驗自然風光 感受非遺魅力 川渝媒體、青蕉拍客打卡「新內江」
    這是5月31日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百城行」大型採訪活動走進內江後,「品甜城味 遊新內江」川渝媒體、青蕉拍客採風活動中,兩組精彩的「鏡頭」,近百名川渝媒體記者、青蕉拍客來到川南大草原、東興老街,通過實地走訪充分領略甜城風光。作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百城行」活動的「標配」,青蕉拍客採風活動一直備受歡迎。
  • 走進全國文明城市——近百名拍客開展首次採風活動
    12月5日,近百名自貢拍客、媒體代表走進創文社區、繁華商圈和數家企業,開展「自貢銀行杯·愛創文愛家鄉」自貢第二屆原創短視頻大賽首次拍客行採風活動,也標誌著本次短視頻大賽漸入高潮。上午8時過,拍客行活動走進自貢蜀頡扎染。在展廳內,琳琅滿目的各式扎染產品讓拍客們眼花繚亂。這裡的扎染有藝術收藏系列、特色禮品系列、家居生活系列、服裝系列、文化創意系列等多達200多個品種。
  • ...近百名封面拍客走進「詩意尖山」、自流井老街拍下美麗瞬間
    該活動依次走進尖山風景區、自貢移動、自貢銀行、自流井老街和釜溪文創公園等,用鏡頭記錄下自貢創文成功的豐碩成果,領略這座全國文明城市的知名景點、重大項目、文旅目的地以及文明企業的風採。據悉,本次活動由四川日報報業集團、中共自貢市委宣傳部、自貢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指揮部辦公室、共青團自貢市委指導,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自貢銀行冠名支持,華商國際城特別支持。
  • 近百名封面拍客開展首次採風活動 「自貢銀行杯·愛創文愛家鄉...
    、媒體代表走進創文社區、繁華商圈和數家企業,開展「自貢銀行杯·愛創文愛家鄉」自貢第二屆原創短視頻大賽首次拍客行採風活動,也標誌著本次短視頻大賽漸入高潮。扎染設計大師非遺傳承人展示扎染技藝 墨翠精品吸引拍客狂拍「嘖嘖!這條龍真漂亮!」上午8時過,拍客行活動走進自貢蜀頡扎染。在展廳內,琳琅滿目的各式扎染產品讓拍客們眼花繚亂。這裡的扎染有藝術收藏系列、特色禮品系列、家居生活系列、服裝系列、文化創意系列等多達200多個品種。
  • 川觀拍客上線啦!走,一起pie出美好生活
    走,一起pie出美好生活 2020-11-28 14: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近百名封面拍客走進千年鹽都 用鏡頭記錄創文成果-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12月13日,「自貢銀行杯·愛創文愛家鄉」自貢第二屆原創短視頻大賽舉行第二次封面拍客行採風活動。封面拍客們依次走進尖山風景區、自貢移動、自貢銀行、自流井老街和釜溪文創公園等,用鏡頭記錄下自貢創文成功的豐碩成果。
  • 健康農產品陝西行走進鎮安華興公司 聚焦魔芋加工產品質量安全
    健康農產品陝西行活動走進鎮安華興特色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暨魔芋板慄系列新產品發布會舉行。 西部網訊(記者石永波 實習生劉雪)8月11日,由30多名省內主流媒體記者、網絡達人、市民代表組成的「健康農產品陝西行探訪團」走進商洛鎮安華興特色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參觀該公司建成投產的萬噸新產品加工生產線,品嘗魔芋、板慄等系列產品,了解該公司在保障食品安全和精準扶貧方面的情況。
  • 全國主流媒體走進瀘州老窖,訪國寶窖池,看川酒振興新風貌
    2018年10月23日,由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主辦,四川日報承辦的「大國濃香川酒芬芳」——全國主流媒體走進濃香帝國活動抵達中國酒城瀘州,在瀘州老窖走訪考察。  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副會長張玉山,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秘書長李富榮,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國酒推進辦副主任方建程等領導,以及四川日報、新華日報、北京商報、齊魯晚報、瀟湘晨報等幾十家全國主流媒體的記者,在瀘州老窖探訪「國寶窖池」,感知大國濃香背後的大國匠心、大國技藝,一睹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川酒振興的嶄新風貌。
  • 【方志四川•非遺】大竹手工麻布織造技藝
    【方志四川•非遺】大竹手工麻布織造技藝 2020-11-07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行業主流媒體走進和樂門業工廠,探尋領軍品牌發展之路
    7月23日,新浪家居等行業主流媒體走進和樂門業成都青白江基地的生產工廠,一起探訪和樂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親眼見證和樂門業一流的生產線及其對產品工藝質量的嚴格管控。和樂門業集團自2009年始建以來,先後在四川成都、山東齊河、湖北鹹寧、廣西貴港、四川中江等地建立大型門產業基地。總投資近100億元,佔地面積3500餘畝,現生產場地近100萬平方米,建有專業生產線13條,年產能1000萬樘,日產能3萬樘,是行業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紅葉 ‖ 大竹的竹
    大竹,一個因竹多且大而得名的地方,自古就被譽為「綠竹之鄉」。走進大竹,你會發現勤勞智慧的竹鄉人生活,一半都與竹有關。不論春夏秋冬走進這裡,邂逅或雨霧或晴朗的竹景,還是置身於幽深的竹林,行走於幽靜的小道,傾聽幽趣的細雨,都能淨化靈魂,洗去凡塵的疲憊。初春走進這片竹海,花卉盛開的竹林間一支支春筍破土而出,野花在風中輕輕搖頭扭腰,仿佛在與努力迸發向上的春筍爭相鬥豔,陽光歡快地在嫩綠的竹葉上跳躍。
  • 煙臺特色農產品「雲」推介活動走進萊陽招遠
    煙臺特色農產品「雲」推介活動走進萊陽招遠膠東在線7月23日訊(記者 孫宗順 攝影 李剛 通訊員 薛雲鵬) 22日,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農業農村局主辦,膠東在線網站承辦的「2020煙臺市首批『菜籃子』示範基地(企業)暨煙臺縣域農產品品牌全國媒體『雲』推介」活動第二天行程結束。
  • 全國主流媒體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走進四川德陽活動啟動
    12月9日起,中新社等主流媒體走進四川德陽,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的成效、經驗、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媒體記者將用文字和鏡頭,講述德陽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中江縣海拔最高的的老牛坡村有了供水站作為川中丘區大縣,中江縣是德陽市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縣。
  • 我的家鄉在四川大竹,有很多特色的小吃美食
    一,特色美食之一就有醪糟。東漢醪糟就是我們老家,被譽為醪糟之冠,醪糟之鄉!本地很多手工製作的醪糟更具年代感,也是小時候,記憶深刻的美食之一!超級好吃!四川大竹已經有百年的製作歷史了,。皮面光潔潤滑細膩,呈金黃色;聞之,甘香味濃,芳香四溢,引人食慾;食之,甘甜可口,越嚼越香,回味悠長。很有嚼勁!也很多吃法把豆乾切成絲和老乾媽類似的牛肉醬是絕配之一!把豆乾切成長條,裹小片大蒜,再蘸點醋,在來點幹碟子,吃起來才叫一個絕哦三,家鄉特產美食-雜醬肉丁面那也是一絕!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紅葉 ‖ 大竹的竹
    原創 紅 葉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大竹,一個因竹多且大而得名的地方,自古就被譽為「綠竹之鄉」。走進大竹,你會發現勤勞智慧的竹鄉人生活,一半都與竹有關。不論春夏秋冬走進這裡,邂逅或雨霧或晴朗的竹景,還是置身於幽深的竹林,行走於幽靜的小道,傾聽幽趣的細雨,都能淨化靈魂,洗去凡塵的疲憊。初春走進這片竹海,花卉盛開的竹林間一支支春筍破土而出,野花在風中輕輕搖頭扭腰,仿佛在與努力迸發向上的春筍爭相鬥豔,陽光歡快地在嫩綠的竹葉上跳躍。
  • 15家主流媒體聚焦「濟寧禮饗」優質農產品
    合影5月3日,由山東省農業廳與大眾日報聯合主辦的「中國主流媒體品牌農業山東行」走進濟寧,包括人民日報、農民日報、農村大眾、齊魯晚報、騰訊網、鳳凰網、魯網等15家主流媒體及新浪微博大V產品先後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歐盟地理標誌認證」,多次在全國農產品交易會、綠色食品博覽會上獲得金獎,全國唯一一個連續6年榮獲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金獎的有機品牌。
  • 2016食品農產品安全南陽行 走進社旗縣丙玉蔬菜基地(組圖)
    (原標題:2016食品農產品安全南陽行 走進社旗縣丙玉蔬菜基地(組圖))
  • 大竹打造全國「試驗田」
    大竹打造全國「試驗田」 華西城市讀本2017-07-21 09:23:10.0主流川東北 第三屆廉政大竹論壇現場。  聚焦第三屆廉政大竹論壇  海明湖畔聚八方群賢,美麗大竹傳廉政清風。由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三屆廉政大竹論壇暨反腐倡廉向基層延伸座談會,7月19日至21日在達州市大竹縣舉行。來自中央紀委、國務院扶貧辦、中國紀檢監察學院、中國社科院、四川省紀委、四川省社科院以及黑龍江、湖南、浙江、貴州以及四川廣元等地的領導、專家、學者在此齊聚,共同研究和探討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理論與實踐,開啟了「反腐倡廉向基層延伸」的嶄新篇章。
  • 四川強化品牌引領,打響「天府菜油」特色糧油品牌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5日電 12月4日至7日,探訪「中國好糧油」地方品牌——中央媒體走進四川融媒行活動順利舉行。來自全國的10餘家中央媒體記者與自媒體人,走進成都、德陽、綿陽、遂寧、廣元等地的多家糧油企業,圍繞「優質糧食工程」建設、糧油生產加工、質量安全、智能製造與科技創新、助力脫貧攻堅經驗、「天府菜油」公共品牌建設、「四川好糧油」產品等展開實地考察,通過圖文報導、短視頻、微博手記等多種形式展現四川「中國好糧油」行動實施情況,宣傳和推介四川好糧油、「天府菜油」品牌、優質綠色糧油產品。
  • 網友走進竹園村 探訪火鍋的現代化生產模式
    「健康農產品陝西行」探訪團走進陝西竹園村 8月22日,由省內主流媒體記者、網絡達人、市民代表30多人組成的「健康農產品陝西行」探訪團走進陝西竹園村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楊凌果蔬種植種植基地、農產品深加工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