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的桂林老宅

2021-02-07 作家文摘

廣西桂林臨桂區歷史上人才輩出,自唐代以來共出了5名狀元、2名榜眼、291名進士。李宗仁就誕生在這塊寶地上。


李宗仁故居位於臨桂區兩江鎮,坐落在氣勢雄偉的馬鞍山下,由兩江鎮往西約4公裡,有個李姓人家聚居的村子,村名十分特別,頭一個字由「木+田+木」組成,讀音同「浪」即「浪頭村」。村口那座堡壘式大宅院就是李宗仁故居。


臨桂縣浪頭村李宗仁故居


從「安樂第」到「三進客廳」


李宗仁祖上耕讀傳家,過著優裕的生活。但由於太平軍攻打桂林,鄉間盜賊蜂起,李家老宅被焚毀,李宗仁曾祖又遭綁票勒索贖金,李家由此中落。


1907年,李宗仁祖父李如璽傾其所有在廢墟上重建起「一堂兩廂房」的小宅院。李如璽為宅院起名「安樂第」,意思是希望子孫後代從此「安居樂業」,不再受亂世紛擾。


1921年,李宗仁與舊桂系決裂,將所部改稱為「廣西自治軍第二軍」,自任司令。消息傳回老家,李家上下一片興奮,開始著手在「安樂第」旁建造「將軍第」。此後,「將軍第」成了李家成員的起居室。


青年李宗仁


隨著時事變遷,李家又著手建造「學館」。「學館」共10間大房,佔地面積相當於「安樂第」「將軍第」之和,這樣的構建,充分體現了這個耕讀世家對教育的重視。


隨著李宗仁成為「新桂系首領」,李家宅院日漸熱鬧,往來拜訪、謁見的官員絡繹不絕。為接待方便,李家於1926年開始建造「三進客廳」。建築面積達2120平方米的「客廳」,按桂北傳統民居客廳形制,三進平行排列,五開間大構架。


■ 鄉間老宅故事多


李宗仁一生有三位夫人,其中原配夫人李秀文和最有名的二夫人郭德潔,都與臨桂故居有過交集。


原配夫人李秀文也是浪頭村人,與李宗仁同年,原名李四妹。李四妹不識字,婚後,李宗仁便教她認字,並給妻子取名為李秀文。


李宗仁結婚時已在廣西陸軍小學讀書,婚後開學便又離家。在故居的恩愛生活持續了幾年後,因為李宗仁戎馬生涯,便漸漸淡了。


照片為李秀文與兒子李幼鄰


1922年至1925年期間,李宗仁將他的定桂軍司令部從玉林遷到桂平縣城。當時潯州水上警察廳廳長郭鳳崗是桂平人,又是李宗仁在桂林陸軍小學時的同學。故友新誼,郭鳳崗見李宗仁無意接夫人李秀文來桂平,便起心幫李宗仁在桂平物色一位女子。


在郭鳳崗的精心策劃下,李宗仁在一次到桂平城廂高等小學作「長官訓話」時,得與當時該校的校花郭月仙接觸,見郭月仙彬彬有禮且長得楚楚動人,遂產生了愛慕之心。


李宗仁、郭德潔在中山陵


1925年秋天,李宗仁經過數年的浴血奮戰統一了廣西,立即與郭月仙結婚。婚後,李宗仁覺得「月仙」這個名字有些俗氣,將月仙改名為郭德潔。英雄配佳人,郭德潔與李宗仁結合,相知相伴42年。在李宗仁當代總統時,陪伴他身邊當總統夫人的是二太太郭德潔。


■ 蔣介石到訪


抗戰爆發後,在著名的臺兒莊戰役中,李宗仁指揮被視為「雜牌」的國民黨軍隊對抗日本的「鐵軍」——板垣、磯谷師團,取得了抗戰以來一次重大勝利。捷報傳出,舉國歡騰。此後,李宗仁又率軍轉戰豫西南、鄂西北等地。


1940年12月4日,為部署抗日戰事來到桂林的蔣介石和宋美齡專程來到浪頭村看望李母劉肅端,並為其祝壽。那天,天氣寒冷,宋美齡雖然已經是第二次探望劉太夫人了,但還是與初次來李家的蔣介石一樣興致很高。他們在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的陪同下,在鄉間路上顛簸一個多小時才到達李府。


李宗仁在抗戰時期老河口主政時照片


此時,李宗仁坐鎮鄂西北老河口前線,特地安排夫人郭德潔和長兄李宗唐、小弟李宗藩同劉太夫人和李宗仁的叔叔李春華等家人,在大門外恭候。蔣介石夫婦在白崇禧的介紹下,與劉太夫人、李春華、李宗唐等人一一躬身握手。


進入李府,主人與白崇禧首先陪著蔣介石夫婦瀏覽每一個院落,還到李府後院觀賞了特有的天然分水池。參觀完畢,蔣介石夫婦被引入李府中心的「將軍第」第二進廳堂就坐。這裡是劉太夫人及其家人生活起居的院落,也是李府家事活動中心。



1940年12月,蔣介石夫婦到故居看望李母劉太夫人


這時,蔣介石夫婦向劉太夫人問安,祝賀她75歲壽辰。宋美齡向老夫人獻上景德鎮瓷器等見面禮。劉太夫人就坐在堂屋中央的藤椅上,大家分左右圍坐。坐定之後,蔣介石面對劉太夫人,著實嘉勉了在抗日前線指揮有功的李宗仁,宋美齡表彰老夫人為了抗日救亡,做到了「不要錢,不怕死,不擺架子」,是中國婦女抗日救亡的榜樣。


劉太夫人雖年歲已高,農家主婦出身,但憑著從《抗戰問答》一書裡背下來的知識,如「節衣縮食,捐獻財物」「踴躍當兵,努力生產,建設廣西,復興中國」等內容,從容應答。旁聽的人過後悄悄議論道:「李母沒有給兒子丟臉!」原來,抗日戰爭前夕,李宗仁即響應中共提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號召,在廣西城鄉和學校普及《抗戰問答》,為的是喚起民眾覺悟。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文史博覽」,本文刊於《作家文摘》總第2248期)



郵發代號1-190

每周二、五出版,2019年全年100期

零售價2元/份,訂閱即享優惠!


訂閱方式如下:


就近到當地郵局窗口辦理

撥打郵政訂閱熱線11185


登錄中國郵政報刊訂閱網

http://bk.11185.cn/index.do

相關焦點

  • 126年前的今天,近代中國的支柱,臺兒莊大捷的李宗仁生於桂林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萬象特約作者:一一)126年前的今天,1891年8月13日,近代中國的支柱,臺兒莊大捷的李宗仁生於桂林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廣西桂林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新桂系首領,曾任首任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
  • 李宗仁故居&會仙玻璃田(臨桂自助遊攻略)
    近代出了國民政府代總統李宗仁,號稱「小諸葛」的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等桂系首腦人物。、愛國人士李宗仁的故居,位於臨桂兩江鎮木田木(lang)頭村,座落在氣質雄偉的馬鞍山下。軍閥新桂系代表人物,與李宗仁合稱李白。
  • 訪臨桂李宗仁故居:抗戰期間蔣介石夫婦曾做客
    慕名而來的遊客,面對這縱橫馳騁的「天馬」,會產生許多聯想——想到李宗仁於1925年7月率軍擊敗舊桂系,成為新桂系首領;想到李宗仁1926年率第七軍參加北伐,轉戰湘、鄂、贛、皖,立下赫赫戰功;想到李宗仁1938年指揮徐州會戰,在臺兒莊與日軍血戰,取得抗戰正面戰場首次重大勝利……  立於院牆右側的故居大門,在裝飾上很動了一番心思。三環龍脊拱簷正中鐫刻著一座大鐘,時針固定指向「9時」。
  • 李宗仁:一個想養鴨的農家少年,是如何成為中華民國代總統的?
    有天,母親看著調皮的李宗仁,不由得問道:「長大後你想幹什麼呀?」李宗仁想都沒想就回答:「我想養鴨子。」別以為李宗仁這是隨口一說,其實他還真的打算這麼幹,我們很難想像,立志於養鴨的李宗仁,有一天能成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代總統。
  • 桂林十大小眾旅遊景點,好玩人又少,喜歡趕緊收藏!
    是遇龍河畔的一個普通村寨,這裡仿佛是山水美景下的隱世秘境,村中的桂北民居中還隱藏著幾處精緻的藝術老宅。每當春天來到,夏棠寨的油菜花便大面積綻放光彩,為這個寧靜的村莊注入了滿滿的生機。Top2布尼梯田以花海梯田、高山疊瀑、風情桑江、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為主要景觀。
  • 桂林:故人故居故事多
    李宗仁官邸主樓一角(由李宗仁文物陳列館提供)郭凱倩 李 舒2014年的馬年春節期間,網友胡小姐在微博上曬出了一組在桂林白公館遊玩的照片,並寫道:「桂林,上世紀的風流場,多少名人故地華章故事沒於風裡故居現舊時風貌在桂林臨桂縣的馬鞍山下,一座民國時期的大宅與周邊民居渾然一體。青磚高牆呈矩形環繞,大門上刻著「青天白日」的橫額以及「山河永固,天地皆春」的對聯,雄踞一方的莊園氣派油然而生。這便是民國軍事將領李宗仁的故居。李宗仁故居佔地面積5060平方米,由安樂第、將軍第和學館等建築構成,是極具嶺南莊園特色的民居建築。
  • 李宗仁之子李幼鄰:父娶妾,母親守活寡70年,百歲壽宴痛哭流涕!
    這是著名歷史學家、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教授唐德剛先生在《撰寫<李宗仁回憶錄>的滄桑》一文中描述的內容。今天我們講的是李宗仁與原配李秀文的兒子——李幼鄰,為母親李秀文鳴不平的故事:父娶妾,母親守活寡70年,百歲壽宴痛哭流涕!李宗仁與原配李秀文唯一的兒子——李幼鄰
  • 善乃發家之本,道乃成功之領—代總統李宗仁的祖宅故事
    近代李宗仁、白崇禧就是出自該區。李宗仁(1891—1969年),漢族,字德鄰,生於1891年(辛卯年)8月13日,卒於1969年(己酉年)1月30日,廣西桂林臨桂人,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國民黨內「桂系」首領,曾任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代總統。於1948年4月當選中華民國副總統,在蔣介石下野後一度任代總統。
  • 李宗仁冥冥之中做了三次重要選擇,最後一次改變了近代歷史現狀
    李宗仁冥冥之中做了三次重要選擇,最後一次改變了近代歷史現狀有人把國民黨副總統李宗仁稱為福將,因為他身經百戰,多吃遇難卻有驚無險。有人曾給李宗仁撰寫過回憶錄,說李宗仁是匹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他就是做出責任的匹夫。他是近代中國的一根柱子,沒有這根柱子,這個大廈又是另一番景象了。李宗仁出生在1891年的廣西桂林,當時李宗仁家裡家境貧寒,他16歲的時候考取了一個廣西的小學。卻因為不知道時間而遲到了十分鐘,後來被取消了入學的資格。第二年他又考取了這所學校才正式入學。
  • 李宗仁故居:佔地5060平方米,房間113間,大門對聯8個字寓意深刻
    【故居航拍】李宗仁故居位於廣西桂林市臨桂縣兩江鎮浪頭村,始建於清末民初,佔地5060平方米,主體建築為二層樓房,由安樂第、將軍第、學館、三進客廳、炮樓等組成,共有113間房間,是桂林地區極具特色的民居。
  • 廣西鹿峰山藏著地下密道直達地球心臟,李宗仁都曾在此仁屯兵!
    從小學的語文課本裡我們就知道了廣西桂林的山水甲天下,可你知道廣西玉林的奇山巖洞也一樣極具魅力,絲毫不輸桂林山水嗎?鹿峰山風景區,位於廣西省玉林市興業縣城隍鎮。景區由石林公園和龍泉巖兩大基本主體構成。在鹿峰山風景區內遊玩,步步皆是奇觀,處處皆是異景。
  • 桂林有個總統府,參觀免費遊客不多,同伴:從前沒聽說過這總統
    5月底6月初去桂林旅行,龍脊梯田和陽朔是重頭戲;行程倒數第二天,接到了暴雨航班取消的消息,和小夥伴無奈改了航班。這樣在桂林就多出了半天的行程,我倆卻不知道去哪裡玩了,因為一上午都大雨不斷,室外活動是沒戲了,室內的話,桂林的美術館博物館又寥寥無幾。
  • 淞滬會戰桂軍千裡增援,激戰一天全被打垮,李宗仁:求仁得仁
    遠在廣西的李宗仁、白崇禧、黃旭初積極響應,致電中央表示:「已決誓本血忱,統帥第五路軍全體將士及廣西全省1300萬民眾,擁護委座抗戰主張到底,任何犧牲,在所不惜。」此後,白崇禧已應蔣介石邀請出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參謀總長,李宗仁在廣西組織抗戰事宜。 1937年8月13日,日軍炮轟上海閘北區,中國軍隊發起還擊,淞滬會戰爆發。
  • 桂林山水之名片 兩江四湖
    兩江四湖是桂林山水的名片之一,它有可與威尼斯媲美的環城水系。環城水系全長7公裡,水面面積38萬平方米,乘船遊覽,可以飽覽桂林市區的精華景觀。兩江四湖景區是指灕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龍湖構成的環城風景帶。這裡真實地體現了「千峰環野立,一水抱成流」的美妙景致和「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和諧景觀。
  • 大齡剩女研究生的中秋國慶桂林出遊計劃,約嗎?
    本來跟細佬約好了帶他逛桂林,但是他買不到票,沒辦法,來不了[笑哭]。明天中秋國慶節了,親們有出遊計劃了嗎?沒有的話,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吧!沒有導遊也沒事,本碩都在桂林讀書的小奕學姐帶你遊桂林,國慶中秋帶你飛,帶你浪!
  • 一位六旬老人環遊世界的文字記錄(李全意遊記)桂林篇
    夢中幽地--桂林第二天,按計劃要在桂林市內遊幾個比較著名的景點,主要是劉三姐景觀園,象鼻山,獨秀峰和靖江王府,李宗仁官邸,七星公園,日月雙塔等。桂林劉三姐景觀園,屬國家 AAA 級景區,坐落在風景怡人的桃花江畔,佔 地一百多畝,總投資伍仟餘萬元人民。
  • 桂林個人導遊的桂林景點和桂林自助遊旅遊攻略
    桂林個人導遊的桂林景點和桂林自助遊旅遊攻略到桂林旅遊找桂林個人導遊,搜索桂林導遊大阿哥桂林景點:主要有灕江風光帶、陽朔西街、遇龍河、象鼻山、龍脊梯田、銀子巖以及兩江四湖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享有「桂林山水代表」之美譽。
  • 桂林旅遊景區手冊,自駕遊桂林好幫手
    桂林是國內著名旅遊城市,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及類型多樣,其中最為代表的旅遊景區有:灕江風景名勝區、龍脊梯田風景區、八角寨風景區、陽朔縣全域旅遊等。為了方便大家桂林自駕旅遊,特地編寫這份桂林旅遊景區手冊,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 蔣經國揭秘:蔣介石為什麼遷到臺灣,李宗仁再三逼他出國
    大約在1948年底,就已相繼安排各項事宜;可能是在國共北平談判失敗後,李宗仁一再進逼,加上中共渡江,上海已危,遂決定去臺,時間應是1949年4月底;至於整個政府遷臺的決定,應是5月的定海軍事會議,而5月16日國民黨中央會議上也再度確定,5月17日蔣經國的日記中提到:「此時中樞無主,江南半壁業已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父親決計去臺,重振革命大業。」
  • 毛澤東一篇鮮為人知的評論:蔣介石李宗仁優劣論
    李宗仁白崇禧及其桂系,昨天是兇神惡煞,今天則有些像笑面虎了。    蔣介石撒起謊來,大都是空空洞洞的,例如「還政於民」「我歷來要和平」之類,不讓人家在他的話裡捉住什麼具體的事物。李宗仁在這件事上顯得蹩腳,容易給人家抓住小辮子。例如,在他那個「致電毛澤東」裡面說:「現政府方面,已從言論與行動上表明和平之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