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車票船票含強制保險 不投航意險也有保障

2020-12-24 中國經濟網

  機票、車票或船票裡其實都包含著一份強制「承運人責任保險」,俗稱「座位險」,但很多旅客根本不知道。有的商家指望著賣航意險賺取暴利的代理費呢,誰會傻傻地貼告示說,機票裡已經有保險了

  早晨打開電腦,有關韓亞空難索賠大戰即將開局的新聞躍入眼帘。報導援引一位律師的觀點:遇難者如在美國起訴,所獲保險賠償金額不低於150萬美元,而受重傷尤其是遭遇身體殘疾的乘客,所獲賠償還應更高。

  「哪家航意險保額這麼高?150萬美元!」同事驚呼。

  在大家的印象中,理賠空難事故的,一定是「航空意外險」。其實,律師所言的150萬美元賠償並非「航意險」,而是「承運人責任保險」,即俗稱的「座位險」——按飛機、輪渡、火車、客車乃至地鐵的乘客座位計算費率,由運輸方給保險公司投保,如途中發生意外致使旅客傷亡或行李損失,依法應由運輸方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由保險公司支付賠款。

  目前,各國的承運人責任險基本上都是強制險,只要載客賺錢,就必須投保。2006年我國頒布的《國內航空運輸承運人賠償責任限額規定》明確,國內民用航空運輸旅客傷亡賠償最高限額為40萬元,與航意險保額相當。在美國的類似案例中,法院參照當地平均收入、生活水平和平均壽命來確定賠償額度,因此前述律師做出了「不低於150萬美元」的預測。

  「就是說,我買的機票、車票或船票裡,已包含一份保險保障啦。為啥買票時沒人告訴我呢?」同事又追問。

  這可理解為:一則,無論是航空公司還是客運公司,都認為責任險是為分散自身的民事賠償責任而投保的,沒必要向旅客交代;二來,有的商家指望著賣航意險賺取暴利的代理費呢,誰會傻傻地貼告示說機票裡已經有保險了?再者,生命無價,賠償額越高越好,從增加乘客保障的角度看,無論是監管部門還是運輸部門,鼓勵乘客自行投保航意險的做法並沒有錯。

  「保監會近來提出普及保險知識、提升保險觀念,就是要改變這種信息不對稱,讓老百姓對自身的保險權益有充分的了解。」我說。

  「保險市場『水』太深太混了,總不能讓我們通過一次次教訓長見識吧。」同事苦笑著說。

  同事的話不無道理。仍以責任險為例——近些年,為了增加公眾安全保障,景點、飯店、賽場、廣場、浴場……很多公共場所都被要求投保相應的公眾責任險,以防止發生事故後責任方以沒錢賠償為理由,推諉賴帳。

  可以說,這些強制責任險,是咱老百姓的「隱性保障」。然而,某些奸商與保險公司沆瀣一氣,把「保障」扭曲為「負擔」——在客運站,不買「旅客責任保險」售票員就甩臉子,說難聽話,讓你心裡堵得慌;在景區,不投保「遊客責任保險」,就甭想進山,他們威脅說發生墜落、溺水等責任自負……究竟,保險公司是怎樣「化整為零」,把商家該自己投保的責任險「大單」,設計成「散單」賣給顧客的呢?這怪胎險種是否也在監管部門備案了呢?商家們死賴著乘客、遊客買保險,從中賺了多少代理費呢?監管部門為啥對此熟視無睹?到底有沒有「常下來看看」呢?

  責任險的險種亂、渠道亂、管理亂,不僅讓商家逃避保險責任,非法牟利,也使百姓的保障權益被侵蝕,出行負擔被加碼。亂象頻出,更加深了人們對保險的誤解與牴觸,使全社會保險知識的普及、保險觀念的提升,十分艱難。

  「不投航意險您也有保障!」敢不敢先來這一聲吼?

  別說這「口號」走極端、不靠譜,其實是想督促各相關方把責任險的工作做好,同時也給混亂的交通意外險市場製造點壓力,讓保險市場的發展早日步入正軌,真正於無聲處,給百姓撐起「一片天」。

  【微評】

  @夢想實踐家TSN:一定要多多轉發!沒用的保險交得太多了!

  @草堂野狐:好東西,推薦一下!  

  @我叫小雍:原來如此,以前坐飛機都不知道,長見識了。

  @靜靜綻放的奇葩:有的航空公司網上預訂,經歷好幾個階段,一不小心就會被購買。

  @haiyantan:這麼黑,買了也不給顧客說。

  @小晶晶nye:這個潛規則我很久前就知道啦,還是你們發出來效果好。

  @孫丁丁爸:網點賣的不是責任險散單,而是個人意外保險,兩者不衝突,個人意外保險不強制購買,是責任險之外的一份個人保障。

  @hui_07:最經常坐的客車,每次買票都直接附帶一份保險,是需要額外收費的!讓所有人誤以為這份附帶保險是必須強制購買的!

  @WH茉莉花:人人買機票的同時再買份保險,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字,發生意外的機率畢竟極低。

相關焦點

  • 機票所含保險不等於航意險
    機票本身其實也含有保險。   提醒:旅客責任險與航意險是兩種不同的保險險種。旅客責任險是由國家法定航空公司強制購買,目的是為航空旅客提供更加充分的保險保障。一旦發生意外傷害,可以使身故者的親人和家庭多得到一份保險賠償,也可以使身體殘疾者多得到一份殘疾保險金。而航意險是一種商業保險,由乘客自行購買,購買意願完全在乘客個人。
  • 部分信用卡附帶保險增值服務 刷卡購機票免費獲贈高額航意險
    實際上,提供此類增值服務的信用卡中心還有很多,尤其是對級別較高的白金卡、鑽石卡、無限卡客戶,信用卡中心都會配套有高額航意險保障,但是,對於這一免費的保障,很多持卡人及家屬卻並不了解。這裡,我們從各家信用卡中心的官網上為大家搜集了一些有關免費航意險的信息(見附表)。
  • 部分機票捆綁航意險:攜程網春秋航空被指違法
    2月2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登錄攜程網,隨機準備預訂一張由3月6日由北京飛往呼和浩特的機票,發現當天從北京飛往呼和浩特的航班中,包括首都航空JD5623次航班起飛時間為早上6點55分,其機票價格(不含機場建設費、燃油附加費、保險費等,僅指票面價)285元中提示「預訂該機票,每位乘客至少需購買30元航空意外險,保額100萬」的字樣。
  • 部分機票捆綁航意險 攜程網、春秋航空被指違法
    2月20日,記者登錄攜程網,隨機準備預訂一張由3月6日由北京飛往呼和浩特的機票,發現當天從北京飛往呼和浩特的航班中,包括首都航空JD5623次航班起飛時間為早上6點55分,其機票價格(不含機場建設費、燃油附加費、保險費等,僅指票面價)285元中提示「預訂該機票,每位乘客至少需購買30元航空意外險,保額100萬」的字樣。記者發現,該航意險由新華保險(601336,SH)提供。
  • 網購春運特價機票無奈「被保險」
    原標題:網購春運特價機票無奈「被保險」   □晨報記者 關健 周思立   近日,國家發改委通報了部分民航、鐵路客票銷售代理機構趁春運期間亂漲價、亂收費行為,涉事代理商遭當地物價監管部門處罰。昨天晨報對此報導後,不止一位讀者反映,通過在線旅遊代理商購買特價機票時被強制購買了航意險。
  • 機票保險捆綁銷售現象調查:部分旅行平臺默認搭售保險
    持續的雨季讓航班延誤情況多發,航延險需求激增,相應的理賠和投訴量也有所上升。值得注意的是,有兩個問題被普遍關注:一是機票與保險捆綁銷售或強制銷售的問題,二是航延險理賠的問題。近日,保監會發布關於購買航班延誤險的消費提示。同時,民航局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再次強調規範網際網路機票銷售行為:嚴禁銷售企業搭售行為,充分維護旅客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不得以默認選項的方式出售機票以外的產品。  那麼,目前在線旅行平臺及航空公司是否已經停止了機票與保險捆綁銷售的行為?
  • 機票保險捆綁銷售調查:部分在線旅行平臺默認搭售
    持續的雨季讓航班延誤情況多發,航延險需求激增,相應的理賠和投訴量也有所上升。值得注意的是,有兩個問題被普遍關注:一是機票與保險捆綁銷售或強制銷售的問題,二是航延險理賠的問題。近日,保監會發布關於購買航班延誤險的消費提示。
  • 打破航意險壟斷 航聯保險經紀公司加入爭奪戰
    中新網8月29日電 據《北京娛樂信報》報導,據悉,一家來自「航空系」的保險經紀公司——航聯保險經紀公司,在上周向京城的中小保險商發出邀請,並就代理航意險的問題與公司展開了洽談,部分保險公司已經轉而投向了航聯的懷抱。
  • 「買機票送保險」藏貓膩 航意險假保單頻現
    長年在昆明做生意的楊先生最近悶悶不樂,禍根是手頭的四張航空意外保險(下稱「航意險」)假保單。  因為業務繁忙,楊經常坐飛機出差。2008年3月起,楊固定在昆明一家票務公司訂機票,該公司推出的「買機票送保險」業務也頗有吸引力。  但他最終發現,這份免費午餐背後暗含陷阱。
  • 航意險存在雙重誤讀:不能賠付航班延誤
    張先生就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這麼多年一直不知道航空意外險還能賠付航班延誤,有了這一賠付責任,買航意險還是比較划算的,因為目前航班延誤是大概率事件。  據不完全統計,消費者通過電話、微博等方式諮詢航意險較韓亞空難前增長約三倍。根據去哪兒網的數據顯示,近期購買機票時一併購買航意險的旅客比例迅速提升至20%以上,特別是國際航班旅客的投保熱情明顯增加,與空難事件發生前形成鮮明對比。
  • 受墜機及延誤影響 福建航意險不便險銷量激增
    含航意險和不便險兩種功能的險種特別暢銷(資料圖)  韓亞航空公司波音777型客機在美國舊金山國際機場失事後,航空意外險此外,在機場現場銷售的意外險銷量也有大量增幅。意外險和不便險的價格基本維持在20元左右。  根據去哪兒網的數據,購票時一併購買保險的乘客比例迅速提升20%以上,特別是國際航班乘客的購險熱情明顯增加,此前購買該保險的旅客數量極少。  不過,多家航空公司表示,雖然這些保險銷量目前飆升,但是後市並不會一直維持。
  • 買機票搭配的航意險性價比不高
    買機票時搭配銷售的航空意外險值不值得買?旅遊險和航空意外險是否買其中一樣就行?購買時要注意哪些參數?帶著市民關心的焦點問題,記者逐一向保險公司求解。航空意外險:在保險公司買比旅遊網站便宜買機票的時候,旅遊網站、航空公司往往會搭配銷售航空意外險,單次二三十元,要不要買?
  • 被誤讀的航意險 索賠繁瑣航空延誤險叫好難叫座
    張先生就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這麼多年一直不知道航空意外險還能賠付航班延誤,有了這一賠付責任,買航意險還是比較划算的,因為目前航班延誤是大概率事件。  據不完全統計,消費者通過電話、微博等方式諮詢航意險較韓亞空難前增長約三倍。根據去哪兒網的數據顯示,近期購買機票時一併購買航意險的旅客比例迅速提升至20%以上,特別是國際航班旅客的投保熱情明顯增加,與空難事件發生前形成鮮明對比。
  • 信用卡送千萬元級航意險 門檻之低也是醉了
    而一份保額200萬元保障一年的航意險,保費也僅100元左右。不過,如果航空意外險和機票一同購買,那保費就「水漲船高」了。一般而言,與機票一同出售的航意險,200萬元的保額,僅保障當次航班飛行期間,保費為20-30元。因此,對於乘坐飛機頻率較高的人來說,購買一年期保額較高的航空意外險較為合適。
  • 有必要單獨買航意險嗎?
    如果你的機票是自己購買的就會知道,在購買機票時都會提示是否附加購買一份意外險。附加購買的意外險叫航意險,全稱是航空旅客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是保險公司為航空旅客專門設計的一種意外險,一般是20元一份,一份保額20 - 40萬元,最多可以買10份。
  • 攜程借火車票強售保險 客服默認被指涉違規
    日前,攜程網悄然重啟代銷火車票業務,但由於其將火車票與交通意外險「強制」綁定銷售,被專家質疑涉嫌違規操作。    有記者昨日登錄攜程網,發現該網站推出一款名為「鐵保行」的火車票預訂產品,用戶可自由選擇出發、到達城市及車次,訂購3-20日以內的所有高鐵、動車組車票,訂票流程與12306網站(直接銷售中國鐵路火車票的惟一專業網站)相似,票價也一致。    不同的是,攜程網可24小時向用戶提供訂票服務,而且,乘客在線購買車票時,保費為20元的一份交通意外保險成為必選產品。
  • 買機票默認勾選「保險」現象仍存在
    □記者 任國省 不知道大家在訂機票時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莫名其妙多了幾十元的費用,仔細回查發現竟是被自動上了航空意外險或航班延誤險…… 據悉,保監會和民航總局自2013年以來已數次警告和調查機票「捆綁」銷售保險的問題,但風聲一過,形形色色的捆綁銷售行為又捲土重來。
  • 刷卡買機票免費獲航意險:實際虧大
    「開信用卡免費送保險」,銀行的福利看起來很誘人。實際上,天上並沒有掉下來的餡餅,這些保險大部分都需要刷全額機票才能免費送。記者通過計算發現,以廣州到昆明的旅遊路線為例,如果用打折省下來的錢投保,足以產生2000萬元的保額,遠遠超出各大銀行免費贈送保險聲稱的4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的保額!免費送保險生效有門檻記者致電平安銀行客服熱線,諮詢是否有開卡送交通意外保險的信用卡。對方介紹,客戶開辦該行的標準信用卡或保險信用卡,可獲得全方位的交通意外保險。
  • 刷卡買機票免費獲航意險:實際虧很大
    「開信用卡免費送保險」,銀行的福利看起來很誘人。實際上,天上並沒有掉下來的餡餅,這些保險大部分都需要刷全額機票才能免費送。羊城晚報記者通過計算發現,以廣州到昆明的旅遊路線為例,如果用打折省下來的錢投保,足以產生2000萬元的保額,遠遠超出各大銀行免費贈送保險聲稱的4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的保額!
  • 網上購機票「默認」勾選航空險 捆綁銷售現象仍存
    儘管機票 「搭售」保險的行為已被明令取消,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網際網路平臺「冒險」捆綁銷售航意險的現象仍然存在。而另一方面,同樣是與航空相關的保險產品,險企對待航空延誤險 (以下簡稱「航延險」)時卻呈現出迥異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