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是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
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
茶道,是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喝茶能夠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拋開煩心事,也正是因為這些特點,茶道符合道家「道法自然」的原則,於是茶道又被譽為道家的化身,而茶道靜神則是茶文化的核心。
茶道起源於中國,在南朝時傳入日本和朝鮮,卻在元朝時衰落,如今在日本盛行。
中國的茶道出現很早,至少在唐朝時就已經存在,唐朝的《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其意思是「茶道的流行使得朝廷上下、王公貴族等人沒有一個是不喝茶的」。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
在茶道的發展歷程中,中國也提出過「茶道」的概念,也曾在這個領域中實踐探索過,卻最終沒能夠旗幟鮮明地以「茶道」的名義來發展這項事業,也沒有規範出具有傳統意義的茶道禮儀。於是中國茶道也就只能以重精神而輕形式的狀態存在。
茶道講究五境,乃茶葉美、茶水美、火候美、茶具美、環境美,再在品茶的時候融入情緒,追求「味」和「心」的最高境界,形成一種意境美。則茶道的行為藝術就體現出來了,人的人品、禮節、內在觀點和精神思想都得到了升華。品茶能夠使人擺脫生活的煩惱。

西陵道士茶歌溫庭筠乳竇濺濺通石脈,綠塵愁草春江色。 澗花入井水味香,山月當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鳥翎,拂壇夜讀黃庭經。 疏香皓齒有餘味,更覺鶴心通杳冥。

中國的茶道,吸收了儒、道思想精華。道家的學說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 」的哲學思想,不僅樹立了茶道靈魂,還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樸素,崇尚真的美學理念和重生、貴生、養生的思想。正因為如此,中國茶藝人心裡才充滿著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中國茶藝人才有著回歸自然、親近自然的強烈渴望。

「廉、美、和、敬」是中國的茶道精神,廉儉有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
廉——以茶敬客,以茶代酒,減少「洋飲」,節約外匯。
美——共嘗美味,共聞清香,共敘友情。
和——德重茶禮,和誠相處。
敬——敬人愛民,助人為樂,器淨水甘。

日本的茶道,則是延襲了唐代一部分的茶文化進一步發展。
「和、敬、清、寂」是日本的茶道精神,清、寂是要求品茶環境是幽雅清靜的,還要有古樸的陳設,造成一種空靈靜寂的意境,給人以薰陶。這也跟日本濃厚的宗教分不開干係。
「儉、敬、和、真」是朝鮮的茶道精神,其「儉」跟我國的「廉」意思相差不大,表示儉樸、清廉。其「真」是善良的意思,真心則善。
朝鮮半島與中國土相連,自古關係密切,中國儒家的禮制思想對朝鮮民族影響很大。儒家的中庸思想曾引入朝鮮民族的茶禮之中,形成「中正」精神。
飲茶不但是傳統飲食文化,而且茶中含有的多種抗氧化物質與抗氧化營養素,對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經常喝茶能夠起到清油解膩、消食利尿的作用,是養生保健的好方法。
弘揚本國文化,傳承中國經典,我們責無旁貸。
感謝您的閱讀,期待您的留言!
註:本文參考百度「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