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嘗茶的美感之道——茶道

2020-12-25 談談非遺那些事

茶道,是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

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

茶道,是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喝茶能夠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拋開煩心事,也正是因為這些特點,茶道符合道家「道法自然」的原則,於是茶道又被譽為道家的化身,而茶道靜神則是茶文化的核心

茶道起源於中國,在南朝時傳入日本和朝鮮,卻在元朝時衰落,如今在日本盛行。

中國的茶道出現很早,至少在唐朝時就已經存在,唐朝的《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其意思是「茶道的流行使得朝廷上下、王公貴族等人沒有一個是不喝茶的」。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

在茶道的發展歷程中,中國也提出過「茶道」的概念,也曾在這個領域中實踐探索過,卻最終沒能夠旗幟鮮明地以「茶道」的名義來發展這項事業,也沒有規範出具有傳統意義的茶道禮儀。於是中國茶道也就只能以重精神而輕形式的狀態存在。

茶道講究五境,乃茶葉美茶水美火候美茶具美環境美,再在品茶的時候融入情緒,追求「味」和「心」的最高境界,形成一種意境美。則茶道的行為藝術就體現出來了,人的人品、禮節、內在觀點和精神思想都得到了升華。品茶能夠使人擺脫生活的煩惱。

泉崗村——中國輝白茶發祥地

西陵道士茶歌溫庭筠乳竇濺濺通石脈,綠塵愁草春江色。 澗花入井水味香,山月當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鳥翎,拂壇夜讀黃庭經。 疏香皓齒有餘味,更覺鶴心通杳冥。

現代品茶工具

中國的茶道,吸收了儒、道思想精華。道家的學說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 」的哲學思想,不僅樹立了茶道靈魂,還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樸素,崇尚真的美學理念和重生貴生養生的思想。正因為如此,中國茶藝人心裡才充滿著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中國茶藝人才有著回歸自然、親近自然的強烈渴望。

中國茶道

「廉、美、和、敬」中國的茶道精神,廉儉有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

——以茶敬客,以茶代酒,減少「洋飲」,節約外匯。

——共嘗美味,共聞清香,共敘友情。

——德重茶禮,和誠相處。

——敬人愛民,助人為樂,器淨水甘。

日本茶道

日本的茶道,則是延襲了唐代一部分的茶文化進一步發展。

「和寂」日本的茶道精神,清、寂是要求品茶環境是幽雅清靜的,還要有古樸的陳設,造成一種空靈靜寂的意境,給人以薰陶。這也跟日本濃厚的宗教分不開干係。

儉、敬、和、真」朝鮮的茶道精神,其「」跟我國的「」意思相差不大,表示儉樸、清廉。其「」是善良的意思,真心則善。

朝鮮半島與中國土相連,自古關係密切,中國儒家的禮制思想對朝鮮民族影響很大。儒家的中庸思想曾引入朝鮮民族的茶禮之中,形成「中正」精神。

飲茶不但是傳統飲食文化,而且茶中含有的多種抗氧化物質與抗氧化營養素,對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經常喝茶能夠起到清油解膩、消食利尿的作用,是養生保健的好方法。

弘揚本國文化,傳承中國經典,我們責無旁貸。

感謝您的閱讀,期待您的留言!

註:本文參考百度「茶道」

相關焦點

  • 茶亦有道,道處清風自然來 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你了解嗎
    愛茶者,茶亦有道,道處清風自然來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儒道的「內省修行」思想。而沏茶時置茶器、理茶器、分茶器也是茶道的一種。
  • 【雀舌茶道會】茶之道,茶知道!
    將於明天在東方鹽湖城·道天下景區盛大開幕自2012年起金壇雀舌茶道會已成功舉辦三屆2016年金壇雀舌茶道會榮登最美中國榜單被授予首批最具影響力特色節慶相較往屆活動本屆金壇雀舌茶道會活動內容更加豐富第三屆中國▪金壇雀舌茶道會活動地點:東方鹽湖城·道天下景區·鹽泉涵館
  • 自古茶道養心靜性,對人之好處聚多——踏尋中國茶道
    想必多者都已經發現,不知道從何時起,茶就成為了中國人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茶道最早出自中國唐代「皎然」(一位詩人)的作品《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中,在最後一句中「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點明了「茶道」一詞。「茶」是茶道的本質。在日常生活中,喝茶、品茶似乎成為常態,表示對客人的友好。那麼茶究竟有什麼優點能成為茶道的本質呢?
  • 《中國茶道·禮儀之道》:以茶為禮 以禮修仁
    茶為典章,自唐代陸羽撰寫《茶經》為始,以茶為禮,成為華夏乃至全世界婦孺皆知的禮儀,且經久長盛。 當下學習傳統文化成為潮流,很多人選擇學習茶禮叩開傳統文化之門,希望用它來陶冶情操,修養身心,提升自我。但當真正學習茶禮時,又往往被那些精細技法或必需的禮法所困擾。其實,它的指向極其簡單直接,即所謂「大道至簡」。
  • 茶道之道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是茶文化的靈魂
    世間萬物皆有「道」,老子在《道德經》中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說明「道」可包容萬物、無處不在、博大精深、生生不已於有形與無形的世界中,非常之精妙深邃。《道德經》又曰:「道法自然」,這「自然』二字,並非好解釋的。
  • 中國的茶文化是茶之道,而日本則是與法緊密相連的茶道
    中國的茶文化是茶之道,而日本則是與法緊密相連的茶道日本「茶道」定型於明清時期,具有濃鬱的日本民族特色,也體現著日本民族心理和價值觀、世界觀,它的絕大部分文化內涵和中國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但也是有區別的。
  • 日本茶道:茶不好喝又很折騰,道在哪裡?
    您參加過正式的日本茶會嗎?其實茶不好喝,儀式也很折騰。日式茶道道,到底在哪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關於日本花道、茶道、香道之類的文章越來越多,各種體驗班和培訓班也層出不窮,似乎中華大地正上演著一出「道統回傳」的大戲。
  • 茶道與茶藝,一茶一世界,一味一人生!
    福建茶葉官網中華茶道廣泛吸收了儒、釋、道三家的哲學思想與修行方式,提倡通過飲茶啟發智慧,將個人的感情融入自然,在飲茶養生之餘,對自我的內心作出提升。鬥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攜帶茶與水,通過比茶麵湯花和品嘗鑑賞茶湯以優劣的一種藝術。鬥茶又稱茗戰,興於唐代末,盛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建州一帶。鬥茶是古代品茶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其最終目的是品嘗,特別是要吸掉茶麵上的湯花,最後鬥茶者還要品茶湯,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鬥茶的最後勝利。
  • 茶道|| 以茶入道 之 七碗能量茶(身心靈療愈)
    【茶道】茶道是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被譽為是道家的化身,茶道文化起源於中國,南宋時期傳入日本和朝鮮,元朝以後在中國開始衰落。到現代,茶道已在日本流行並發揚光大,成為世界茶道文化的典型代表。茶道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中國茶道講究「靜、和、怡、真」。
  • 千利休,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開創寂茶之道!
    茶早已不僅僅是茶,而是成為了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密切相關的綜合藝術,是日本傳統文化的代表。從茶發展到茶道,不得不提到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他開創了寂茶之道,融於茶道之中的審美意識,極大地影響了整個日本文化的審美傾向。
  • 茶道起源之地及茶道的演變
    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 茶道六君子,修身養性品茶道、知茶味
    茶道茶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漢人飲茶几千年,三皇五帝時代便有神農以茶解毒的故事。伴隨著茶衍生的茶道、茶學從古流傳至今,從杯茶之間折射出了一個民族的文化歷史。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那麼,你知道茶道中的六君子都是什麼嗎?
  • 茶道人生之茶的歷史淵源
    中國的茶道可以說是重精神而輕形式,在歷史的不同階段也有不同的表現,茶的品種也繁多,但萬變都不離茶道之宗旨:「精、行、儉、德」。「茶聖」陸羽生於唐開元二十一年,他自小就跟著積公學佛,並研習煮茶技藝。在48歲那年,他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書中主要是介紹中國僧人如何種茶、制茶、烹茶和飲茶。自幼學佛的陸羽寫出的茶經自帶幾分佛氣。
  • 茶之道:茶之禮,茶之德,茶之文化
    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       陸羽,字鴻漸,又字季疵,號桑薴翁,唐代復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門縣人)。陸羽著《茶經》三卷,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十章。四之器敘述炙茶、煮水、煎茶、飲茶等器具二十四種,即封氏所說造茶具二十四式。
  • 峨眉的山峨眉的茶·名家專欄(4)|伍立楊:茶道之道
    《紅樓夢》中寫秦可卿領著寶玉入室,警幻仙姑又領著他神遊太虛幻境,在那綠樹清溪、朱欄玉砌的神秘所在,賈寶玉不僅見到了馥鬱仙花,還見到了以名山異卉之精、寶珠樹林之油所制的「群芳」,及至小丫鬢捧上茶來。原來這茶,出自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靈葉上所帶的宿露烹煎,名叫「千紅一窟」,寶玉見了,視為神品。
  • 茶與茶道的唯美精神,從《茶之書》說起
    飲茶之道,傳到日本,發展成了和靜清寂的茶道文化。100年前,岡倉天心用英文寫作的《茶之書》,就是向西方讀者熱情推介東方茶道的著名作品,被稱作「東方文化的答辯書」。在不完美的生命中,感知完美,哪怕,只有一杯茶的時間!——岡倉天心《茶之書》《茶之書》的開篇說:「茶道是對塵世瑣事中隱藏之美的崇拜。它教導純粹與和諧,人際敬愛的奧秘,社會秩序的浪漫精神」。
  • 靜下心來感受「茶」與「道」
    原標題:靜下心來感受「茶」與「道」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
  • 品嘗佳茗|茶文化之茶的寓意,你知道多少?
    茶有一道、二悟、三友、四氣、五性、六味、七情、八難、九香、十德之說,這些茶的寓意,你知道多少?茶之道,如人生之道。品嘗佳茗和品味人生相提並論,以茶道來省悟人生之道。一曰生氣:天地得以清,生命得以動,心情得以寧靜,生氣之時意大矣;二曰靈氣:茶氣要鮮活,有流動的感覺,稱之為靈氣;三曰正氣:茶氣不偏不倚,平和中庸為正氣;四曰意氣:茶氣要有一種慷概激昂的意氣在
  • 中國茶道:茶道即人道,茶道於人,不過靜怡真
    說到咱中國的茶道,相信每個人都能說出來那麼幾句,自古大家都知道茶道裡包含了滿滿的人生道理,茶禪講究一個「靜」字,古人還講究以茶會友,茶道也是禮節的體現,懂茶道的人自然也懂什麼叫做平心靜氣、修身養性,怪不得喜歡茶的一般都是老年人,到了那個時候都是看透人生了吧,自然能品懂茶中的道理。
  • 東京國立博物館「茶之湯」特展 揭秘南宋時茶道如何傳入日本
    近日,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了「茶之湯--日本茶道文化精髓」特展,用大量精美的古代文物,講述了茶道東渡日本的歷史源流。明代茶道廢止日本買走大量建盞這批東山御物,是日本可追溯的茶道源頭,因為茶道是離不開器具的,就像現在中國喝茶講究紫砂壺一樣,茶道很大的功夫都和各種茶具乃至房間布置相關。古代的茶會是專門要茶室的,按照十五世紀初期日本古書《吃茶往來》的記載,當時的茶會分為「晴茶」和「褻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