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演出藍海,解析網際網路票務平臺票牛的經營之道

2020-12-15 中國網科學頻道

近年來,現場娛樂消費正成為中國人精神文化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去現場看一場演唱會或者看一場話劇,已經像聚餐一樣,成為當下城市年輕人常見的生活方式。

近日,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2017年文化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7年末,藝術表演團體15752個,比上年末增加3451個;全年演出293.77萬場,比上年增長27.4%。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用戶娛樂消費需求增加,加之以國家文化政策的支持,國內演出行業體量增加,行業發展向好,演出市場成為新的藍海市場。

巨大的市場容量吸引了眾多創新型網際網路票務玩家,自營票務代理平臺如大麥、永樂、聚橙等;新興網際網路票務平臺如票牛網、摩天輪票務、西十區等;以及綜合電商/生活服務平臺如淘寶、京東、美團等紛紛入局。

基於對現場娛樂市場前景的看好,資本對網際網路票務平臺表現出濃厚的興趣。2017年年初阿里全資收購大麥網,以此布局泛娛樂業務;2017年9月貓眼、微影合併成立新貓眼微影,進軍票務市場;2018年7月華人文化獲100億巨額融資……現場娛樂票務市場成為資本角逐的又一戰場。

在這其中,新興網際網路票務平臺通過建立穩定可靠、更加透明化的銷售渠道,調節票務市場的供需難點,逐漸在票務市場佔領更多份額,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現場娛樂票務市場新的渠道方,受到更多資本關注,像票牛網這樣的新生代票務網站已獲得數千萬融資。正如票牛app創始人孫立勇所言,「『風』比想像的來得更快。現場娛樂業在巨頭們的資本注入下,內容將更豐富,形式將更多元,體驗將更完善。行業將由B端資源驅動,轉向C端流量驅動,現場娛樂業將加速發展成為不遜於電影行業的下一個風口。」如今,演出市場仍舊紅火,演出票務行業空間仍舊巨大。面對如此機遇,現場娛樂在線票務平臺又是如何做的呢?

一、保真、低價仍是行業主旋律

票務平臺通常和主辦方保持緊密聯繫,保證票源真實可靠,同時也會為用戶提供相關票品保真、專業客服、快遞配送等一站式服務,讓消費者可以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買到低價票品。據了解,目前票務市場領先的幾家平臺如大麥網、票牛網等,均有自己獨立的驗票機制,確保票品質量。

除了票品質量之外,「折扣」也是網際網路票務平臺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如何用更低的價格買到票是消費者購票時第二考慮的問題。針對這方面需求,票牛舉辦了形式豐富的折扣活動,給用戶福利優惠。其針對目前消費者在諸多票務平臺無法退票的痛點問題,還建立了完善的退款機制,從距離演出時間的遠近收取一定手續費,到未消費無條件退款都做了詳細的規定,也讓消費者做到心裡有數。

(圖為票牛app低價秒殺界面)

二、內容社群助力現場娛樂成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為了在全產業鏈布局、泛娛樂化與社交化的發展趨勢下搶佔先機,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如何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滿足用戶消費需求,已成為各大平臺發力的重點領域。

與其他在線票務平臺注重分享演出觀後感不同的是,票牛更關注用戶的購票體驗,為了讓用戶在眾多演出中篩選出自己喜歡的演出和表演,票牛除了建立社群交流之外,通過PGC視頻節目指引(例如演出宣傳/預告片、演員專訪、主辦方活動)和UGC的視頻分享(例如演出觀後分享、展覽視頻),更加直觀地幫助用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演出。打開票牛APP的票圈頁面,用戶所刷到的每一條視頻,圖文資料都是票牛的優質內容,它可以讓用戶從不同角度看到其他觀演者對某部話劇、某位演員的評價,建立演出愛好者的聯繫,增加用戶留存和粘性。通過視頻展示,相關演出的關注用戶數量大幅增長。

(票牛app的票圈界面)

隨著近幾年來的不斷發展,政策規範後的現場娛樂票務行業脫離了野蠻生長,開始沉澱。通過瘋狂燒錢搶佔市場已成為過去式,未來行業將更加注重產品及精細化運營,品牌之間的差異化也日益凸顯。在娛樂文化繁榮的今天,用戶對文化娛樂有著越來越高的需求,現場娛樂消費市場將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對於現場娛樂在線票務平臺來說,這即是機遇,也是挑戰。

相關焦點

  • 摩天輪、票牛陷假票風波 二級票務平臺亟須規範化管理
    摩天輪票務平臺陷入「售假」危機。一位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消費者成先生(化名)向《證券日報》記者反映,自己在摩天輪買到了假票,假票本已非常糟心,沒想到維權之路更加困難。隨著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眾多票務平臺先後湧現,迅速蓬勃發展,最直接的表現是資本的青睞。高瓴資本、德太投資、DMC等知名的投資機構都曾投資過相關領域。
  • 演出票務公司產業鏈延伸動因探析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和電商的發展,票務公司儘可能多地通過社交平臺(微信、微博、豆瓣、QQ)、電商平臺(淘寶、網站)、應用軟體以及其他(支付寶服務窗、直達號、微商)多種途徑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但依然在發展中遭遇了瓶頸。
  • 現場娛樂市場下沉 ,票牛網版圖拓展+平臺治理雙頭並進
    在剛剛與同行摩天輪票務等品牌一起經歷的「票務風波」,也為票牛平臺又提了個醒。作為現場娛樂消費的入口,平臺也承擔了無法迴避的行業責任。在下沉市場業務的推進中,票牛需要面臨的情況或許更加複雜。  票務平臺生態圈  易觀發布《2018中國現場娛樂票務市場年度綜合分析》。
  • 低價+本地化策略 新一代演出票務平臺摩天輪票務登陸成都
    日前,新一代演出票務平臺摩天輪在蓉城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宣布成都市場全面開啟運營,此前,摩天輪票務已經在北上廣深深耕2年之久,憑藉創新海量折扣票模式和一站式購票服務體驗,成為演出票務市場的後起之秀。據易觀《中國現場娛樂在線票務平臺年度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伴隨消費升級,現場娛樂市場用戶活躍度大幅提升,觀演人次逐年增加,市場交易額向500億邁進。
  • 上海票務——網際網路票務平臺究竟是敵是友?
    為了節省人工成本,很多景區開始考慮添置信息化系統,省去傳統的售、檢票等人力成本,但票務系統的作用僅限於此嗎?景區採購票務系統有何意義?而採用票務系統,所有的票務管理流程都被轉移到了線上,系統自動完成銷售、入園、核驗、渠道等數據的統計與確認,還能進一步避免過去的假票、人情票現象,從而防止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採購票務系統可以擴大銷售渠道近年以來,幾乎每逢十一春節這樣的節假日,就會出現各大景區購票入園排長隊的現象,既影響了遊客的旅遊體驗,又影響了景區賣票的效率。
  • 二級票務平臺:現場演出市場繁榮的槓桿
    2010年以後,在「網際網路+」的發展態勢和演出市場紅利、市場用戶需求的多重驅動下,傳統票務代理開始轉型,以大麥、永樂票務為代表,正規的二級票務平臺也在2012年前後陸續湧現,為票務代理商分銷和個人門票轉售提供了一個新的在線交易空間。
  • 票牛全方位布局行業上下遊,促進演出宣傳新發展
    觀眾在票牛APP下發布演出觀後感,也有不少粉絲對這場演出的上演時間短暫表示遺憾。據統計,此次《月亮和六便士》在票牛的票房數據佔主辦方總票房的四分之一。通過票牛平臺方優質的內容宣發,幫助主辦方繆時文化提升內容傳播影響力,成功實現票務轉化。事實上,目前票牛網已通過平臺健全的宣發體系幫助大量演出成功上線,收穫不錯的票房數據。
  • 文旅部:探索建立全國統一演出票務監管服務平臺
    提出進一步提高重點演出門票銷售比例,規範工作用票、贈票的要求,加強票源流向監管。提出探索建立全國統一的演出票務監管服務平臺,推動票倉公開透明。支持充分運用信息網絡技術,探索建立全國統一的演出票務監管服務平臺,實時監測演出票源及流向,推動票倉公開透明,促進演出票務公平交易。演出舉辦單位或演出票務經營單位應當留存演出門票銷售記錄及相關合同6個月,以備查驗。三、加強演出新業態管理(一)堅持包容審慎監管。
  • 票務平臺陷假票風波:賣家資質存疑 黃牛炒票價
    票務平臺陷假票風波:有賣家無資質 黃牛出沒 票價飛天  近日有多位消費者就假票風波對票牛、摩天輪等平臺提起投訴。涉假票風波背後,平臺的賣家經營資質是否合規?記者發現,有的平臺賣家資質存疑,有的平臺今年以來關閉了1000多家資質審核不合規定的平臺賣家。有平臺黃牛「出沒」,票的出售價是票面價的數倍。
  • 牛魔王票務CEO:演出票務市場分散
    「相對於集中度頗高的電影票務平臺市場,演出票務則更為分散。整個演出票市場供需不平衡。」牛魔王票務CEO崔傑夫近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表示,目前在網際網路上銷售演出票的平臺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提供票務總代理服務的自有平臺,類似大麥、永樂等,另一類則是連接購票用戶與賣票方的票務交易平臺,牛魔王票務就屬於第二種。
  • 摩天輪票務總經理劉斅:「網際網路思維」解決演出行業痛點
    新經濟新面孔:摩天輪票務總經理劉斅:「網際網路思維」解決演出行業痛點中新社上海8月10日電 題:摩天輪票務總經理劉斅:「網際網路思維」解決演出行業痛點中新社記者 李佳佳摩天輪票務總經理劉斅得以靜下心來琢磨,對於票務行業來說,線上、線下究竟有何不同。2015年,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的幾名「理工男」聯合創辦了摩天輪票務。摩天輪票務總經理劉斅:用網際網路思維,多渠道價格最優策略解決文化演出行業供需矛盾突出的痛點。
  • 二手票務平臺靠譜嗎?
    隨著演出市場進一步繁榮,網際網路技術加快普及應用,為買賣雙方創建自由交易環境的二手票務平臺也開始野蠻生長。據了解,二手票務平臺自稱匯聚主辦方、各級票務公司和個人閒置等票源,票品由賣家自行定價和供應,平臺本身不對票品定價。
  • 《上海市營業性演出票務市場管理辦法》印發
    本辦法所稱的演出票務經營單位包括以下幾類:  1、直接從事營業性演出票務經營活動的單位;  2、利用信息網絡從事營業性演出票務經營活動的網際網路平臺企業;  3、其他從事營業性演出票務活動的單位。  第三章 票務經營活動  第五條 演出舉辦單位可以自行經營演出票務,或委託具有資質的單位經營演出票務。  演出票務經營單位經營營業性演出票務,應當取得演出舉辦單位授權。
  • 票牛與慕夏聯手開創現場娛樂票務平臺合作先河
      近期票牛與《暮夏》的一次合作可以說是開創了目前現場娛樂票務交易平臺的先河,成功給其他票務平臺示範了一個互利互惠的合作方式。《暮夏》展為捷克國寶級藝術家、新藝術運動大師阿爾豐斯·慕夏經典作品回顧展。
  • 二手票務平臺靠不靠譜?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視覺)正逢演出旺季。隨著演出市場的繁榮和網際網路技術的普及與應用,演出票務經營模式愈發多樣,二手票務平臺成為重要的購票渠道。然而,虛假宣傳、抬高票價等違法違規票務經營行為也時有發生,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 中國票務在線-票務營銷平臺
    www.piao.com.cn簡介中國票務在線,創新建立了中國最大的娛樂旅遊電影票務平臺,是國際化技術平臺和營銷平臺兩大平臺的統一體,以電子聯網票務系統、網際網路、移動終端,打通了物理渠道和數字渠道,形成了跨媒體營銷和多平臺分發的能力。
  • 大麥網永樂票務擅售票遭罰 王菲演唱會門票曾炒幾十萬
    文化和旅遊部近日清理了143家違規從事票務經營活動的網店,並因未履行確定演出票價、演出活動收支結算的法定義務;未經演出舉辦單位委託授權,擅自出售演出門票;以及擅自從事營業性演出票務經營活動的原因,對包括大麥網運營方北京紅馬傳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成都分公司、永樂票務運營方北京春秋永樂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在內的
  • 摩天輪、票牛陷假票風波 二級平臺亟須規範化管理
    他們有一個現場取票群,由群裡的工作人員組織現場取票事宜,群裡除了他們在摩天輪平臺購票的客戶,還有在票牛上購買的客戶。成先生認為,摩天輪平臺的票雖然很多都是溢價出售,但可以購買到位置好的門票。「我們群裡的50多個人,幾乎都是溢價購買的門票,這場演出在官方票務平臺售價為214元,有人花了400多元,而我花了600多元。
  • [核動力]永樂票務楊波:小型演唱會成「藍海」
    今年,一個全新的演出品牌隨著武藝、蘇妙玲、曾軼可、徐佳瑩等新銳音樂人的精彩現場,漸漸為人所熟知,那就是由永樂票務攜手萬事達中心(原五棵松體育館)聯合打造的M-LIVE(M空間)。為了讓更多的演出迷們了解這個全新概念的演出品牌,網易娛樂採訪了永樂票務老總楊波。
  • 錢寶網傾力打造有票APP 攜手幸福藍海共謀票務市場
    移動網際網路票務市場再添新軍。  7月23日,「中國首家注意力價值經營者」錢寶網在南京金陵飯店召開「錢寶有票 App產品發布會」,在經營用戶碎片化注意力經濟的商業模式基礎上,錢寶網推出「錢寶有票APP」,正式布局在線票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