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輪、票牛陷假票風波 二級平臺亟須規範化管理

2020-12-20 網易財經

(原標題:摩天輪、票牛陷假票風波 二級票務平臺亟須規範化管理 )

摩天輪票務平臺陷入「售假」危機。一位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消費者成先生(化名)向《證券日報》記者反映,自己在摩天輪買到了假票,假票本已非常糟心,沒想到維權之路更加困難。

隨著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眾多票務平臺先後湧現,迅速蓬勃發展,最直接的表現是資本的青睞。高瓴資本、德太投資、DMC等知名的投資機構都曾投資過相關領域。

但不容忽視的是,風光的背後存在隱患。「黃牛泛濫、票價浮動大、消費者權益無法得到保障等多種問題」,在業內人士看來,除了監管部門之外,二級票務平臺還需進行從自身出發,主動解決問題。

多家票務平臺陷假票風波

成先生是音樂發燒友,哪裡有音樂演出,哪裡就少不了他的身影。而這一次的觀看演出,成先生卻遇到了波折,他喜歡的中國臺灣樂團落日飛車來北京巡演,由於樂團近兩年非常火爆,成先生未能在官方票務平臺搶到門票,於是他通過摩天輪平臺購買演出門票,不過,令成先生感到意外的是,到現場向出票聯繫人領取入場憑證(紙質手環)後,卻被主辦方當成假票,現場將手環撕毀,並拒絕其入場。

除了成先生之外,與他相同遭遇的,還有其他50餘位樂迷。他們有一個現場取票群,由群裡的工作人員組織現場取票事宜,群裡除了他們在摩天輪平臺購票的客戶,還有在票牛上購買的客戶。

成先生認為,摩天輪平臺的票雖然很多都是溢價出售,但可以購買到位置好的門票。「我們群裡的50多個人,幾乎都是溢價購買的門票,這場演出在官方票務平臺售價為214元,有人花了400多元,而我花了600多元。如果以人均500元的價格作為群內每人支付的費用,以50人來計算,群內被騙的資金綜合為25000元。」成先生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成先生稱,現場黃牛對售價票事宜供認不諱,表示是與主辦方糖果KTV合作共同售賣假票,只是被主辦方幹預,未能成功。在被主辦方確認為假票無法進場之後,現場取票群內的大部分樂迷也陸續到派出所進行了登記,而組織的黃牛也警方抓捕。

消費者權益難獲保障

值得注意的事,關於此次的騙票事件,摩天輪和票牛官方早前都有推卸責任之嫌。成先生表示,群裡有消費者分別在第二天聯繫了票牛和摩天輪平臺,票牛的客服僅答應退款,且只承認是主辦方與糖果KTV之間協商不一致導致無票,並否認假票之說,要求消費者出示假票證明。

而摩天輪的客服則表示,需提供假票證明才可賠償,並表示,摩天輪僅為票務平臺,無需對售價票承擔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證券日報》記者在摩天輪官方APP中發現,其在每一場下面都標誌著摩天輪服務保障:票品保真、假一賠三、無票賠付;而票牛的服務保障則表示,現場取票若沒拿到票,按照訂單支付價全額退款,並按照票檔價格200%賠付,與此同時,票牛表示出票保真,所有票品進行真票承諾,如若發現所售票品為假票,已經核實將按照訂單支付的1000%進行賠償。

成先生表示,雖然官方如此公示,但一開始卻並未按上述服務保障履行,賠償的金額卻不一致,經過長達三天的溝通後,摩天輪方面最終妥協,對此次在該平臺購買該場演出的消費者給予了一比三的賠償標準;不過,票牛方面還在消極對待此事。

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董媛媛律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票務平臺APP所顯示的「無票賠付」「出票保真」「假一賠三」等承諾,屬於其與消費者所訂立合同內容的一部分,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如果消費者認為平臺涉嫌售假,有權依據上述承諾向平臺進行索賠。

「從所述情形來看,票務平臺確有售價的嫌疑,但事實的認定仍有待相關部門的調查和相關主體對事實的證明。如平臺確實存在售假情形,而拒絕履行其作出的假一賠三或者假一賠十的承諾,的確屬於平臺的違約行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消費者面對此類情形可以選擇採取與平臺協商、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工商部門投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對的方式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在黑貓投訴中發現,涉及票牛平臺的投訴達到34條,已回復的為9條,已完成的僅為2條;而涉及摩天輪的投訴則有20條,已回復、已完成的各有一條。

其中,在眾多投訴中,除了涉及落日飛車的票務之外,記者還發現多條涉及平臺的多個投訴,例如有消費者購買到某音樂節假票,還有消費者指出票牛虛假售票,拒絕發貨,臨時漲價等多個問題,許多消費者投訴的問題都未能解決。

二級票務平臺需更加規範

根據早前易觀現場娛樂報告內容顯示,2018年,現場娛樂規模正呈現穩步增長的發展趨勢。2018年中國現場娛樂市場整體規模預計達到521.1億元,同比增長約6.5%。與此同時,隨著文娛消費城市下沉、產業多元延伸等趨勢的加強,整個中國現場娛樂票務市場仍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因此,隨著網際網路以及現場演出市場的迅速發展,除大麥、永樂這類現場娛樂垂直票務平臺以及開心麻花、保利影視這類主辦方票務平臺之外,牛魔王、西十區、票牛、摩天輪等票務平臺也呈現出井噴式發展態勢。

在這些票務平臺背後,有著眾多資本的支持。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打著「90%演出票都打折!真票保障!」的摩天輪,從2015年創立至今,已完成了六輪融資,共計融資已超過1億美元。其中,最近一次融資是去年7月份6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由TPG德太投資領投,高瓴資本跟投。除此之外,摩天輪六輪投資的投資方還包括經緯中國、南山資本、DCM、真格基金、越榕資本等多家投資方。

而以「買得到、賣得掉、買得放心」為核心賣點的票牛,也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別獲得200萬美元、600萬美元的融資;西十區也從2011年至今,完成過六輪投資,其中最近一次是2018年2月份的2億元人民幣。

獲取資本的垂青,表明了二級票務平臺存在的價值。北京社科院首都文化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曾表示,二手票務交易平臺是在線票務銷售市場中的重要一環,不僅體現了市場經濟的特性,也有利於靈活機動地調整演出票務的資源分配。

不過,事實上,這些二級票務平臺發展至今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尚待解決。

有不願具名的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二級票務平臺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首先,目前,二級票務市場的票源渠道複雜,門票來源不清晰,會直接導致假票的出現,這不僅會降低平臺的聲譽,還會使消費者的權益損失慘重;其次,與一級票務市場不同,二級市場的票務平臺並不會對門票記性定價,由賣家自行定價,這就導致票務價格上下浮動較大,具有不穩定性,熱門演出票價溢價、冷門演出票價折扣的現象比比皆是;第三,部分二級平臺售後服務差,消費者維權難度大,目前,消費者在二級平臺購買依舊難以得到保障。

事實上,近年來,市場也一直在加強對演出票務市場的監管和懲罰。

2017年7月份,針對高價票、炒票等現象,文化部曾發布《關於規範營業性演出票務市場經營秩序的通知》,明確提出「演出舉辦單位、演出票務經營單位應當按規定明碼標價,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銷售,不得捂票囤票炒票,不得對演出內容和票務銷售情況進行虛假宣傳。」

去年6月份,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清理了143家違規從事票務經營活動的網店,並因未履行確定演出票價、演出活動收支結算的法定義務;未經演出舉辦單位委託授權,擅自出售演出門票;以及擅自從事營業性演出票務經營活動的原因。

在部分業內人士來看,二級票務市場目前依舊面臨眾多問題,除了監管部門之外,眾多二級票務平臺也應當進行自我完善,加強平臺自身監控,主動防止黃牛炒作票價、出售假票等行為。

本文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楊倩_NF4425

相關焦點

  • 摩天輪、票牛陷假票風波 二級票務平臺亟須規範化管理
    「黃牛泛濫、票價浮動大、消費者權益無法得到保障等多種問題」,在業內人士看來,除了監管部門之外,二級票務平臺還需進行從自身出發,主動解決問題。  多家票務平臺陷假票風波成先生是音樂發燒友,哪裡有音樂演出,哪裡就少不了他的身影。
  • 摩天輪等票務平臺屢遭投訴,「掉包」票、假票問題誰來擔責?
    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1日電(趙佳然)近日,以「90%演出都打折,100%真票」為宣傳語的摩天輪票務及其他票務平臺屢遭消費者投訴,網友曝出在上述票務平臺消費時,曾遇到以低價票代替高價票、臨時漲價、甚至售賣假票的情況。中新經緯致電摩天輪票務,得到回應稱每張票在發出前均已通過平臺確認。那麼,買家手中的問題票品,究竟從何而來?
  • 二級票務平臺:現場演出市場繁榮的槓桿
    儘管一級票務市場經過多年發展已經較為成熟,實現了演出門票的信息聚集與一手票源規範化,但大眾購票渠道單一、熱門演出一票難求、票價與市場需求不匹配等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現場演出市場的供需失衡催生了「黃牛」。由於票務行業的從業門檻低,一些低素質人員利用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的漏洞進行炒票、捂票甚至販售假票等違法違規操作,對整個票務市場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 摩天輪等票務平臺屢遭投訴 掉包票和假票誰來擔責?
    來源:中新經緯近日,以「90%演出都打折,100%真票」為宣傳語的摩天輪票務及其他票務平臺屢遭消費者投訴,網友曝出在上述票務平臺消費時,曾遇到以低價票代替高價票、臨時漲價、甚至售賣假票的情況。中新經緯致電摩天輪票務,得到回應稱每張票在發出前均已通過平臺確認。
  • 摩天輪票務回應假票事件:嚴打假票是平臺一貫立場
    摩天輪票務發布聲明表示全力配合執法部門開展假票打擊及主動防範工作,並承諾對用戶負責到底。如下為聲明全文:近日,媒體對「落日飛車」演出事件的報導引起我司高度重視,我司於事發時即成立專項處理小組核查並處理此事,對於造成的社會影響及給用戶帶來的不便之處致以誠摯的歉意。
  • 票務平臺陷假票風波:賣家資質存疑 黃牛炒票價
    票務平臺陷假票風波:有賣家無資質 黃牛出沒 票價飛天  近日有多位消費者就假票風波對票牛、摩天輪等平臺提起投訴。涉假票風波背後,平臺的賣家經營資質是否合規?記者發現,有的平臺賣家資質存疑,有的平臺今年以來關閉了1000多家資質審核不合規定的平臺賣家。有平臺黃牛「出沒」,票的出售價是票面價的數倍。
  • 專訪摩天輪副總裁劉斅:二級票務平臺如何做好動態定價和交易安全
    伴隨著演出市場消費的不斷升級,眾多二級票務市場藉助網際網路傳播渠道發展壯大,誕生了摩天輪、西十區、票牛等二級票務平臺,推動了演出行業的發展,成為演出市場主體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一、中國演出市場處於起步階段,票務市場「混亂」難以杜絕根據道略演藝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現場演出票房達151.48億元,同比增長10%。
  • 規範化平臺運營 摩天輪票務月出票量破6萬張
    (原標題:規範化平臺運營 摩天輪票務月出票量破6萬張) 在演出市場持續向好的背景下
  • 二手票務平臺靠譜嗎?
    對此,專家表示,治理二手票務平臺的行業亂象要堅持源頭治理、多措並舉,通過建立行業自律組織,制定出一套關於價格浮動、消費者服務標準、賣家管理標準等行業新準則,形成常態化的規範與監督機制。某些二手票務網站真能忽悠票品保真、無票賠付、假一賠三……如今,隨便打開一個票務網站,消費者很容易就能看到這些宣傳標語。
  • 現場娛樂市場下沉 ,票牛網版圖拓展+平臺治理雙頭並進
    在下沉市場需求逐漸放大同時,票牛佔據了更多主動權。這無不契合了創始人孫立勇的創業初衷。  在剛剛與同行摩天輪票務等品牌一起經歷的「票務風波」,也為票牛平臺又提了個醒。作為現場娛樂消費的入口,平臺也承擔了無法迴避的行業責任。在下沉市場業務的推進中,票牛需要面臨的情況或許更加複雜。
  • 真假、安全都成搜索關鍵詞 二手票務平臺靠譜嗎?
    對此,專家表示,治理二手票務平臺的行業亂象要堅持源頭治理、多措並舉,通過建立行業自律組織,制定出一套關於價格浮動、消費者服務標準、賣家管理標準等行業新準則,形成常態化的規範與監督機制。   某些二手票務網站真能忽悠   票品保真、無票賠付、假一賠三……如今,隨便打開一個票務網站,消費者很容易就能看到這些宣傳標語。
  • 摩天輪票務講述平臺「生態經」
    成立於2015年的摩天輪票務,是近年來迅速成長的國內領先演出票務交易平臺。過去幾年,摩天輪票務累計賣出演出門票超過250萬張,其中90%為折扣票,累計為用戶節省購票費用共計1億元以上。隨著演出市場需求的增加,傳統自營票務平臺熱門演出現場一票難求、票價固定與市場需求錯位、購票渠道單一等問題逐漸浮出水面,供需兩方矛盾日益凸顯。  在此情形下,在保障信息透明、實現供需平衡方面更有優勢的二級票務平臺應運而生,並藉助網際網路傳播渠道迅速發展壯大。據統計,目前二級票務市場已經吸納40餘個票務平臺入局「廝殺」。
  • 陳情令門票炒到15萬,二級市場的摩天輪票務為什麼還在虧錢?
    摩天輪副總裁劉斅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現場娛樂票務市場的處境很困難,一票難求的火爆現場只是整個現場娛樂的一小部分,極度不合理的高價票擾亂市場秩序的同時,也在透支二級票務市場的信譽。在國內,以摩天輪票務為代表的二級票務平臺在網際網路的滲透率在15%-20%左右,而在美國這個數字超過了50%,從空白市場的空間來講,國內二級票務市場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在當前市場規範不明確、用戶教育不成熟的情況下,二級票務市場要同時和黃牛、用戶兩方周旋,左右為難。
  • 票牛打造雙向交易平臺 讓票價透明合理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票牛最新資訊 > 正文 票牛打造雙向交易平臺 讓票價透明合理
  • 票務平臺「摩天輪」售出演唱會假門票,警方介入調查
    北京青年報5月31日消息,近日,多位網友稱在票務平臺「摩天輪」購買5月25日的落日飛車北京場演唱會門票,但是在進場時卻被主辦方判定為假票,導致無法進場觀看演唱會。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警方了解到,25日晚東城公安分局接到報警稱,有觀眾購買偽造入場憑證被騙,當場查獲一名售賣假票據的嫌疑人,後又抓獲兩人。
  • 二手票務平臺豈能野蠻生長 媒體:亟待監管力度加強
    二手票務平臺豈能野蠻生長近日,有媒體曝光,微博上打著票務網站工作人員旗號的山寨帳號不在少數,大多通過發布有票信息和主動接近求票網友的方式,售賣並不存在的演出門票騙取錢財。對此,一家票務平臺官方客服稱,該平臺收到超過100名用戶關於遇到山寨票務帳號的投訴,提醒消費者在購票時應認準官方平臺。
  • 票源不明出售假票 二手票務平臺野蠻生長損害消費者權益
    「實在是被假票騙過很多次,在二手票務平臺上交易必須要謹慎。」消費者崔女士說,各類二手交易平臺的加價幅度往往有很大的差異,如果貪圖便宜購買了加價數額較少、賣家信譽較低的票,就有可能面臨來自假票的困擾,「二手票交易市場可謂假票泛濫,越熱門的演出假票越多,消費者需要仔細甄別」。
  • 摩天輪票務靠譜嗎?深度解析摩天輪票務優勢
    期間也用過不少的購票平臺,所以身邊很多朋友在購票前都會先找我問一問,比如這個平臺靠不靠譜啊?這個平臺怎麼樣啊?票子是真的嗎?諸如此類的問題。  今天呢,先跟大家來說說一家新興網際網路票務平臺---摩天輪票務。  摩天輪演出票務網是國內首家明確提出「折扣票」定位的演出賽事票務交易平臺,開創了「海量折扣票」的新模式。
  • 海量折扣票平臺「摩天輪票務」獲2500萬美元B+輪融資
    平臺將主辦方、各級票務公司、個人閒置票等票源匯聚在平臺上,通過「多渠道供票低價優先」技術為消費者自動篩選價格最低的門票方案,讓用戶在更短的時間,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想要的演出票。同時,摩天輪票務還通過賣家實名制、限制最高價、技術防炒票等多項手段加強平臺規範化運營,從源頭保障消費者權益。作為一個交易監管方和讓用戶服務體驗更好的第三方,摩天輪票務還提供鑑定票品真偽、快遞配送、售後客服、現場取票等服務。
  • 摩天輪、票牛陷假票風波賣家身份門票來源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