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7日,河南省省級骨幹教師培育項目小學英語學員培訓暨澗西區張紅霞名師工作室教研活動在澗西區東方第三小學開展。
名師工作室成員來自不同學校,由名師、學科骨幹、教壇新秀組成,善於融合交流,借鑑學習,是一隻業務精湛、專業素養高、發展後勁強的隊伍。
東方三小教研組重視研修,樂於實踐,努力發展本學科教育教學特色,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課堂展示
第一節是王琪老師執教的六下《Lesson 5 Revision》。這是一節複習課。王琪老師注重情景創設,精心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在幫助學生學習、掌握課文的同時,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更能夠及時地進行情感教育,受到參與研討活動的老師一致稱讚。
創設情境,和學生們互動「假期出行」話題
有感而發的思考和交流
王老師將本課知識點與全球的疫情形式以及中國抗疫的做法巧妙有機結合,提升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體現對孩子們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也提升了學生對於現實生活和時事熱點的關注敏感度。
學生語言習得後的展示,自信滿滿
生動的簡筆畫輔助,極富特色的板書
第二節是由工作室主持人張紅霞老師執教的六上《Lesson 8 Merry Christmas!》。張紅霞老師匠心獨運,教學時將中西方節日文化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她高超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藝術,精妙富有層次的教學設計,不僅讓學生沉浸其中,也讓全體聽課教師看到英語課堂最美的模樣,感受到課堂教學藝術的魅力。
張老師走進學生,參與討論,聆聽孩子們的聲音
張老師獨具匠心的思維導圖
張老師充分挖掘文本主題意義,從western festival出發,帶領學生了解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看,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繪製自己的思維導圖。
學生成果展示,收穫成功的快樂
課堂評價出創意,每個小組得到的不同禮物最後呈現出多個中西方節日,令人眼前一亮。
專注聽課的老師們,時不時露出會心的微笑,入神又出神,共生共情,頓悟提升,帶來的是更深層次的思考和理念的衝擊,共同成長,共同促進課堂教學的發展和課程改革。
研討交流
名師工作室段曉靜老師對兩節課進行精彩點評
河南省省級骨幹教師培訓學員代表積極發言
張紅霞老師針對學員老師當場提出的關於平時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令大家受益匪淺。
感悟分享 —— 省骨幹培訓學員心得體會
12月7日有幸聆聽了河南省名師張紅霞老師的講座,在驚嘆的同時深感意猶未盡,幸運的是今天有機會走進了洛陽市東方第三小學,再一次深入了張紅霞老師的英語課堂。上次的理論課疊加本次的英語課堂,讓我真正領會了張老師的英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名師風採。
下面談幾點我的學習心得:
1.張老師作為河南省名師,她的專業素養非常過硬,課堂駕馭輕鬆自如,她的教學設計異常精妙、層次性強,在她的引領下,學生能輕鬆的潛移默化的掌握知識。
2.這節課非常自然、真實。課堂上小組活動時,張老師逐組了解學生的準備情況並給出幫助和指導。有個孩子問dumpling」的寫法,張老師告訴他們後,問「Can you make dumplings?」孩子羞澀的回答"No,I can't."張老師又問「can you eat dumplings?」孩子們哈哈的笑了起來。這種輕鬆的對話讓我感受到了輕鬆真實的英語課堂,做張老師的學生真幸運,真幸福。
3.另一個讓我深感佩服的是張老師課堂上無孔不入的文化滲透、知識拓展和學生無限量的語言輸出。她不僅讓孩子們學習了本節課的主題「Merry Christmas」更讓孩子們拓展學習了「Spring Festival」,當張老師開始進行課堂評價時我以為到了這節課的尾聲,沒想到的是她竟然在給孩子們獎勵的卡片上也動了小心思,通過各組的卡片又普及了更多節日及節日特色。
張老師的課上孩子們和老師的歌聲讓我沉醉,精妙的教學設計讓我佩服,這一切源於她日復一日的努力,源於她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整合,作為教師我們要向她學習,致力於打開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力,授之以漁。讓課堂與生活建立聯繫,讓英語成為真正的有用的「語言」。
林州市振林學校 張羽毛
今天上午跟隨骨幹教師培訓的步伐,我們走進洛陽市東方三小,非常幸運可以走進張紅霞名師工作室的精彩英語課堂,近距離感受、聆聽由王琪老師和張紅霞老師帶來的兩節生動而真實的英語課。細細聆聽、感受、思考,我真切的感受到,這是多維立體式的英語課堂,是多元信息反饋的生本課堂,更是學生自信和自主探究的活力課堂。深深的感受到張紅霞老師作為名師工作室的主持人,她的區域引領、輻射作用,感受到英語課堂最美的模樣。
這兩節課雖然課型不同,設計不同,但是都充分體現了兩位老師的專業度和超高的教學藝術,不僅表現在她們專業知識的紮實,表現力的生動,語言的感染力,更表現在他們根據課程目標和本課目標,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整合利用,無論是王老師把COVID-19與文本內容的整合,關注情感的升華,還是張老師利用思維導圖,從western festival出發,帶領學生關注、了解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增強民族文化自信,都讓我感到設計的精巧和自然無痕,語言回歸生活,語言表達思想,而非僅僅停留在文本表層。教學過程不單是教師教的過程,更是學生學的過程,而連接我們的,是以活動為主線的是主題式教學。英語作為一種語言,重要是它的工具性,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交際服務。從這兩節課裡,我們看到多種的互動形式,師生間的互動,生生間的合作式和競爭型互動,學生通過輸入與輸出,知識的接受與內化,都在寬鬆的氛圍中進行,生動、活潑、高效。
兩位老師在教學過程既能充分注重學生聽、說、讀、認能力的培養,又能注重學生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和想像力的培養。從語言知識出發,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學科素養,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教學活動的設計有梯度、有層次性,從而持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培養良好的學科習慣,無論是美妙的歌曲來演繹文本內容,還是通過節日文化將東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連結,都將英語學科的魅力發揮到了極致。
感謝這樣兩節高水準的英語課堂,凸顯了英語教學實踐性、主體性、生活性和引發學生深度思維和大量有效輸出的課堂,感謝張紅霞老師和她優秀的團隊,期待有更多聆聽和學習機會,並努力運用於我們的日常英語教學,勇於實踐,不斷提高。
洛陽市北二分 趙 巖
自從聽了張老師的《畫活教材,唱響課堂》,我就一直羨慕張老師的學生,每天在歌聲中,畫畫中學習英語,真幸福!今天,我終於如願以償,親自感受了一把這樣的幸福!
早上,我們早早的起來,坐著公交車,經歷了大約50分鐘的顛簸,到了洛陽市澗西區東方第三小學。
學校雖然不是想像中的高樓大廈,但是看上去非常乾淨、整潔,也能感受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緊接著,我們在張老師的帶領下,走進了課堂。
第一節是王琪老師的複習課。王琪老師板書中的簡筆畫和用歌聲唱出全文,無處不滲透出張老師的影子。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王老師的情感教學,整節課無處不在,特別是王老師最後通過新冠在各國的發展情況展示,激發出學生的愛國情懷,高唱《I love my motherland》。
第二節是張老師的課。張老師以簡短的《Good morning to you》英文歌曲引入了新課,當孩子們面向我們唱歌問候的時候,所有聽課老師也很自然地給予了回應!看來張老師前天的講座已讓每位教師內化於心了。
張老師這節課又給了我全新的收穫。課題的揭示;運用思維導圖進行的板書設計;圍繞課文主題而設計的課堂評價。
課題的揭示:我們上課時喜歡先把課題直接板書上去。而張老師一直到課堂中間,根據學生的描述才揭示了課題,適時的揭示課題,使學生對課題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
課堂板書:自從課堂有了班班通,總感覺板書可有可無,甚至有時候還需要冥思苦想板書什麼。通了聽課,張老師給我們展示了板書的重要性,並且張老師在展示板書的同時,教會了我們如何使用思維導圖來進行板書!使我對思維導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課堂評價:有時候我們在講課的時候,是為了評價而評價,而失去了評價的意義。張老師的評價緊扣課文「節日」主題,設計了西方國家的節日:萬聖節,感恩節,復活節。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並通過學生張貼不同節日的禮物,讓學生了解這些節日。老師的評價運用的真是高、大、上!
張老師還非常善於開發課程資源,挖掘主題,讓英語與生活建立聯繫。教師的引領,不著痕跡。張老師心中有教材,老師並時時處處給孩子做表率,去引領和影響孩子。張老師在努力使每個孩子遇到最美的自己!
張老師將永遠是我教學生涯中的引領者!我將會為實現這個目標而不懈努力!
林州第一實驗小學 常明瑞
潤物細無聲——東方三小聽課有感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每次遇到對我有重大影響的事件,我都會想起朱自清先生的《春》。雖然現在是冬天,我們在洛陽師院的培訓還是進行的如火如荼,真的讓人感覺到:培訓不冷,培訓很溫暖。
尤其感恩張紅霞老師,她不僅在前天的報告中給我們帶來了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引導我們初步感覺歌曲和簡筆畫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更是在今天帶領我們走進東方三小,走進張紅霞老師名師工作室,真正去體驗她的團隊的歌聲和繪畫,給我們做了一個精彩的示範。
從今天兩位老師的課上,我感覺到了習慣的力量。她們引導孩子發散思維,總是讓學生習慣去思考,去實踐;她們帶領孩子唱響課堂,剛唱兩三句孩子們就能接下去,並且還能在課堂上用歌聲去表演對話;她們總是非常自然地就能夠在情感上給孩子們啟發,讓孩子們認識中西方的文化,並能夠熱愛祖國,為祖國歌唱,為祖國自豪。這一切都是習慣的力量,都是張老師和她的團隊在平時的教學中一點一滴浸泡,如春風細雨般滋潤孩子們的心靈,才能有孩子們如此出色的表現。他們習慣了思考,也習慣了創造,總是能夠在課堂上迸出智慧的火花。著看他們在課堂上認真地討論,自信地發言,甜蜜地微笑,我感覺老師們的一切付出都值得,一切辛勞都有回報。不是嗎?有這樣一群高素質的孩子,教育的未來就是高素質的傳承,我仿佛看見一片光明!
而在我們的教學中,總有一種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祟,為了孩子們能夠取得好的成績,我們經常顧不上引導和啟發就把東西灌給他們;堅持課堂上說了幾天英語,卻因為完不成教學任務而不再堅持。為了能夠提高孩子們的自身英語素養,我們還是需要靜下心來,像張老師和她的團隊學習,慢慢地浸透,讓我們自己也能像春風細雨一樣,讓孩子們慢慢地習慣說英語,用英語思維;也能讓歌曲薰陶孩子們,和孩子們一起唱響課堂;能夠帶領孩子們一起把知識變成美麗的圖畫,把圖畫再輸出為熟練應用的知識;更能讓我們的英語課堂充滿文化意識,讓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我們的課堂上碰撞,能夠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和自豪!
總之,我想讓孩子們愛上英語老師,愛上英語,愛上我們的英語課堂!這一切是多麼的美好,在美好到來之前我們需要磨練,需要讓堅持成為一種習慣,需要更多像張老師一樣的名師給我們不斷充電!讓我們一起努力下去,因我們是英語老師而自豪!
孟津 郭新瑞
團隊教研—— 工作室成員交流
2020年12月7日上午河南省骨幹教師培訓項目暨澗西區張紅霞名師工作室教研活動在澗西區東方三小開展,綜合廳坐滿了來自全省各地的英語骨幹教師,大家認真聽課、積極研討交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張紅霞老師和我校青年教師王琪執教的兩節精彩展示課贏得與會老師們的一致好評。活動取得圓滿成功。現將聽課體會總結如下:
"巧設計,紮實輸入!融生活,真實輸出!"語言的學習不在於一節課學了幾個單詞,會說了幾句話,而是讓學生在語境中利用所學的知識真正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在實際中真實地運用,才是達到了語言學習的最終目標。而張紅霞老師帶給我們的這節課就完美地演繹了這個過程,讓我們受益匪淺,收穫良多。張老師這節課不僅讓孩子們體會了英語學習的意義,收穫了運用語言的成就感,並且大膽創新的讓孩子們開拓思維,將mind map成功的帶進英語學習的課堂,讓人耳目一新,思緒泉湧。將名師的引領示範作用描繪的精彩奪目。
作為一名年輕的學習者,王琪老師的課堂充滿了互動,關注,引領,創新。以教材為基礎,但不局限於課本,緊密聯繫實際生活,學以致用,很好的表達了語言來源於實際,更要回歸生活的理念!生動的簡筆畫,優美的歌曲創編,讓孩子們享受課堂,愛上課堂,不失為一節精彩的好課!
澗西區東方三小 孫亞南
今天聽的兩節課,不僅讓我看到省名師的風採,也見證到青年教師的成長。對兩節課我最大的體會是「挖掘文本主題意義 讓語言從文本走向生活」。兩位教師都以語篇為載體,通過感知、預測、假設、分析、比較、評價、創新等方法,構建語言知識。語境下創設多種形式的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所有的活動都與學生的生活與身邊的社會現象相聯繫,語言不再枯燥、不再生硬,學生真正體會語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從單純的語言學習走向更高層次的思維發展和意義的理解。
今天的研討非常有意義,也相信工作室在張紅霞老師的帶領下會越來越好。小學英語教學,我們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努力。
澗西區英語學校 段曉靜
2020年12月7日上午河南省骨幹教師培訓項目暨澗西區張紅霞名師工作室教研活動在澗西區東方三小開展,作為名師工作室的成員之一,我也有幸參與活動,聆聽張紅霞和王琪兩位老師帶來的高品質課程。
一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最能概括我的聽課體會,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方法比知識更加重要,學習方法是否科學,思維方法是否合理、正確,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的高低。
這兩節課容量大、節奏快、效率高,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體現了教師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課堂成為情感的課堂,喚醒了學生的學習欲望;成為互動的課堂,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師生共同探討。
王琪老師讓學生多了一分靈動,讓學習更為主動;多了一分活潑,讓教學充滿活力;張老師讓學生多了一分趣味和尊重,營造了一種身心解放、思維開放、個性奔放的教學場景,建構起一種互動、體驗、快樂的多元課堂。
廠北小學 湯梅
今天聽了王琪老師和張紅霞老師的課,學習到了很多。
1.淡化句法的教學,把句子放在具體的語境裡面學習。讓學生在適當的環境語境中學習運用。
2.把教材變成朗朗上口的歌曲,這是張老師的特色,現在也成為東方三小的英語特色。這個特別好的讓學生記憶課文內容,有趣味還生動活潑,也會激發孩子自己去創編教材歌曲。
3.把教材內容以更生活化的形式落腳於課堂中,讓孩子們更真實的感受英語的語用力,讓學生可以在潤物無聲的提升到愛國情懷,提升情感價值觀。
4.跳出教材的局限性,尋找主題意義重新整合教學,很值得我們學習。
滿滿的兩節課,很充實的一上午,在歌聲中,學生的積極發言中度過。每節課都在創新的理念指導下推進。對比自己的課堂,差距還非常大,還要堅持努力學習,向張老師學習,繼續加油!
天津路小學 田燕
2020年12月7日我有幸參加了澗西區張紅霞名師工作室的教研活動,活動中既有直觀的展示課,又有評課研討的交流互動環節,如同一場旱日裡的及時雨,從中我受益匪淺。現將活動反思總結如下:
在這次培訓活動中,我們觀摩了兩節課,一節是由王琪老師執教的六年級複習課Lesson 5《Revision》,一節是由張紅霞老師執教的六年級對話課Lesson 8《Merry Christmas》。兩位老師都能以教材為本,但又不拘泥於教材,反而是跳出了教材的限制,探尋文本的主題意義,讓文本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產生聯繫。並圍繞主題意義,創設相應的情境,設計相應的教學目標和具體的教學要求,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設計自己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實現認知和非認知的學習目標,最終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兩位老師都做到了眼中有學生,心中有教材。教學過程中能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做到了目標明確,一氣呵成;趣味無限,自然生成;脈絡清晰,過度無痕,值得我們學習、借鑑和運用。
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英語教師,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我們就必需有一桶水。我們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過硬的基本功以及文本的解讀能力,這樣學生們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政治是有理想的,財富是有汗水的,科學是有人性的,享樂是有道德的學生!行動,就有收穫。堅持,才有奇蹟。讓我們一起努力,去遇見更好的我們吧!
天香小學 毋丹
今天聽了王琪老師和張紅霞老師的課,收穫滿滿。
1.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通過了解和學習英美國家的節日及風俗習慣,對比我們中國的風俗,無形之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懷的教育。
2.深挖教材主題背後的意義,凸顯英語教學的真實意義。
3.認真學習張老師的小學英語課堂優質教學理念。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有效的結合,值得我們在不斷地實踐中學習探索。
南華小學 田媛
今天聽了王琪老師和張紅霞老師的課,學習到了:
1.如何把歌曲自然的融進課堂中,讓課堂充滿悅動美;
2.潤物細無聲的進行語音滲透,鼓勵引導孩子標準發音;
3.把文本內容以更生活化的形式落腳於課堂中,讓孩子們更真實的感受英語的語用力;
4.課堂中滲透愛國情懷,樹立文化自信,著重孩子們的思維培養。
很驚豔的一上午,一節40分鐘的課包羅萬象,融會貫通,在創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又紮實穩步推進,反觀自己課堂,差距還非常大,還要堅持努力學習,繼續加油!
東方四小 韓丹寧
今天上午聽了東方三小王琪老師和張紅霞老師的課,感觸頗深。首先,這兩節課都讓我感受到了這兩位英語老師深厚的語言功底和精美的板書設計。尤其是張老師的思維導圖,更是讓我眼前一亮,雖然思維導圖很多學科都有使用,但導圖中詞語的提煉很重要,我覺得張老師的思維導圖的設計與詞語的提煉恰到好處,對英語課堂教學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其次是在教學設計上,兩位老師都對文本內容重難點的把握與處理非常順暢,知識架構合理。特別欣賞兩位老師的是課外拓展內容的選擇與教授,既不脫離課本文本的方向,又貼合實際生活,不僅拓展了知識,還豐富了學生的語言,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體驗,並達到熟練掌握、活學活用。
芳華路小學 楊靜
首先,非常感謝張老師讓我這個新入職,身處英語教學薄弱學校的老師來參加此次的省級聽課研討活動,我很激動,也很感動。聽了兩節課和一些老師的分享,我也是感受頗深,接下來就王老師和張老師的課談一下我學習到的內容。
王老師讓我見識到了複習課也可以營造出讓孩子很感興趣的課堂,這堂課給我最深刻最直觀的感受是聯繫實際,從文本中Sam生病聯繫到疫情,升華到家國情懷,在學生唱《我愛你中國》的時候,我激動得眼泛淚光,王老師展示了昨日疫情統計圖,讓孩子也讓我們民族自信心倍增,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堪稱典範。
張老師的課,前段時間有幸聽過微型課,感覺課堂容量超乎想像,今天整節帶生課讓我真正感受到了在文本之上的能量,解讀文本的能力,「畫活教材,唱響課堂」的音樂美術相結合的英語課簡直不要太棒!上次上區優質課時,張老師建議我把導入部分作為升華,今天才算是徹底理解。另外,讓孩子開口說,無論對與錯。今天下午我就把課文變成遊戲,孩子們課堂中就背會了,真的是學有所用。
今天最大感受:有人帶真好,有團隊真幸福。謝謝張老師的無私,感恩您的提攜,我一定會努力提升基本功,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為學校所做出應有的貢獻,讓大所學校英語方面有所提升!
大所學校 張攀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