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特殊輸送」檔案

2020-12-25 黨史頻道

原標題:侵華日軍「特殊輸送」檔案

特殊輸送檔案。

在日本侵華戰爭期間,關東憲兵隊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特別是為臭名昭著的七三一部隊源源不斷地輸送活人進行細菌試驗,成為七三一部隊用活人進行細菌試驗、殘殺中國人民的幫兇。

1938年,侵華日軍在哈爾濱平房鎮建立七三一部隊以後,關東憲兵隊奉命承擔為七三一部隊用活人進行細菌試驗提供活人的任務。為了保守秘密,1938年1月26日,關東憲兵隊司令部警務部下達了第58號密件,對「特殊輸送」問題做出了規定。凡被列為「特殊輸送」的「犯人」,經關東憲兵隊司令官下達指令,即由各憲兵隊秘密輸送到七三一部隊作為細菌試驗材料殘酷地殺害。1943年3月12日,關東憲兵隊司令部又下發了《關於「特殊輸送」的通知》,不僅強調「特殊輸送」按1938年1月26日關東憲兵隊司令部文件處理,並詳細規定了「特殊輸送」對象的標準,使關東憲兵隊「特殊輸送」的罪惡活動更加瘋狂。1938年至1945年,關東憲兵隊與七三一部隊狼狽為奸,緊密配合,把被捕的反滿抗日人員、國際工作班情報人員,秘密地「特殊輸送」到七三一部隊作為細菌試驗材料而殺害,形成了一批又一批「特殊輸送」檔案。

館藏「特殊輸送」檔案,形成於1941年至1944年,絕大多數是1941年7月至9月之間形成的,檔案全部用日文書寫,有油印件,有打字件,還有用鋼筆書寫的底稿。這兩份檔案是1941年8月16日虎頭憲兵分遣隊長樺澤靜茂以虎頭憲高第258號向東安憲兵隊長白濱重夫呈報的《關於拘捕審訊蘇聯諜報員國恩章的情況報告》,據檔案記載,蘇諜國恩章,男,年齡32歲。原籍山東掖縣過西村,當時住址東安省虎林縣虎頭村西順街20牌。1934年7月,加入蘇聯諜報組織。1941年8月11日,在其住處被虎頭憲兵分遣隊秘密逮捕審訊。8月16日,虎頭憲兵分遣隊長樺澤靜茂以虎頭憲高第258號向東安憲兵隊長白濱重夫呈報了審訊報告,認為「該人長年從事諜報工作,對日滿軍危害極大,特殊輸送最為妥當」。東安憲兵隊長白濱重夫閱後籤批意見:「同意分遣隊長所見,適合特殊輸送。請關東憲兵隊司令部指示」。並將報告轉呈關東憲兵隊司令部。關東憲兵隊司令部收到文件後,警務部長、主事官、辦事員等人閱知並加蓋私章,經過一系列文件運轉程序後,司令官原守親筆籤字點檢。關東憲兵隊司令官原守審閱審訊報告後,即籤發關於處置蘇諜的指令,密令將其適時「特殊輸送」到七三一部隊,指令主發東安憲兵隊長,抄送關東軍司令部、哈爾濱憲兵隊。

侵華日軍關東憲兵隊實施「特殊輸送」罪惡活動形成的歷史文件,對於人們了解日本侵華戰爭的罪惡歷史具有極其重要的史料價值。關東憲兵隊「特殊輸送」檔案,是其罪惡活動的真實記錄,是揭露七三一部隊罪惡歷史的鐵證。

相關焦點

  • 黑龍江省首份侵華日軍慰安婦檔案 揭露綏陽日軍慰安所歷史真相
    生活報4月24日訊 慰安婦制度是二戰時期日本政府強迫各國婦女充當日軍士兵的性奴隸、並有計劃地為日軍配備性奴隸的制度,是日本法西斯違反人道主義、違反兩性倫理、違反戰爭常規的制度化的、無可辯駁的政府犯罪行為。這一歷史事實在我省檔案館檔案中有明確的記載。
  • 國圖發布「日本細菌戰資源庫」、《侵華日軍細菌戰檔案彙編》等...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今天上午,國家圖書館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暨抗戰文獻整理成果發布會」,發布「日本細菌戰資源庫」、《侵華日軍細菌戰檔案彙編》等文獻整理成果。
  • 國家圖書館發布「日本細菌戰資源庫」、《侵華日軍細菌戰檔案彙編...
    9月2日,國家圖書館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暨抗戰文獻整理成果發布會」,發布「日本細菌戰資源庫」、《侵華日軍細菌戰檔案彙編》等文獻整理成果。「日本細菌戰資源庫」以國家圖書館從海外徵集的日本細菌戰檔案為基本素材,對原始文件進行逐頁整理標引後建成。內容包括日本細菌武器研究與試驗、日本對華實施細菌戰、日本使用活人進行人體試驗、日軍針對戰俘及平民的暴行、盟軍對日本涉細菌戰科研人員和軍人進行調查、盟軍關於組織戰爭罪行審判等方面的史料1萬餘頁。
  • 檔案顯示日軍曾撥53.2萬日元巨款設立慰安所
    」上,多位國內知名學者、專家就日本侵華檔案中的「慰安婦」、戰俘勞工等問題進行剖析。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院長蘇智良:由吉林省檔案館公布的日本關東憲兵隊檔案中記載,日軍在東北各地、華北、華中地區以及印度尼西亞爪哇等地普遍設立慰安所,甚至有「慰安婦」與日軍官兵的比例、某個時段日軍官兵進入慰安所的人數統計等。在關東軍的郵件檢閱檔案中,保存有許多被刪除的日軍官兵通信內容,裡面也記載了許多日軍推行「慰安婦」制度的細節。
  • 侵華日軍中有支特殊部隊,成員雖不是日本人,卻遠比日本人兇殘!
    然而,侵華日軍留在我們國土上的斑斑傷痕永遠無法抹去,我們很多人至今對「日本鬼子」恨之入骨。然而,你可知道,被統稱為「日本鬼子」的侵略者中,並不只有日本人。這可以說是侵華日軍中最特殊的一個部分了,他們主要來源於朝鮮的日佔區,被混編進侵華日軍後,非但沒有對與自己有著相似遭遇的中國人抱有同情,反而比一般的日本兵手段更狠。有些看官可能會問,日本人怎麼放心把外國人編進自己的軍隊裡?
  • 吉林省檔案館館藏日本侵華檔案學術研討會舉行
    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培林說,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舉辦吉林省檔案館藏日本侵華檔案學術研討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李培林認為,吉林省是飽受日本侵華戰爭災難的省份之一,留存大量日本侵華的罪證檔案。充分利用好這些檔案,戳穿日本右翼勢力否認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歷史、否認遠東國際法庭對日本法西斯戰犯的正義審判的種種謬論,維護歷史的定論,是一切愛好和平、反對侵略戰爭的人們的共同心願,更是每一位專家學者的共同責任。
  • 山西太原首次公開一批日軍侵華鐵證 (8/26)
    山西太原首次公開一批日軍侵華鐵證26) "← →"翻頁 8月15日,山西太原首次公開一批民國年間侵華日軍鐵證
  • 西安發現16張日軍地圖 再現侵華事實
    西安發現16張日軍地圖再現侵華事實 2002年7月14日17:06  新華網   新華網西安7月14日電 陝西省檔案館工作人員近日展示了他們新近整理發現的16張日軍地圖,其中有一張昭和13年製版的西安彩色地圖,製作時間從
  • 侵華日軍在山西的暴行
    原標題:侵華日軍在山西的暴行   太原會戰   1937年10月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令調第14集團軍(衛立煌部)至忻口與日軍會戰。
  • 一批日軍侵華自述罪證在濟南警察博物館首次公開
    在專門設立的日軍侵華自述罪證展區,由日本人酒井省一在華拍攝和保存的300多幅日軍侵略中國、殘殺抗日誌士及日軍在中國和太平洋戰場活動的照片首次公開,從侵略者角度自證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累累罪行,成為日軍侵略暴行的鐵證。    出生於日本長野縣上伊那郡飯島村的酒井省一,1932年來到中國,曾任偽滿洲國長春市警察署攝影師及日軍隨軍攝影師。濟南解放後,酒井省一與日本特務潛伏下來進行情報活動。
  • 濟南警察博物館開放 特設日軍侵華自述罪證展區
    原標題:濟南警察博物館開放 一批日軍侵華自述罪證首公開  18日,籌備半年之久的濟南警察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公開了大量鮮為人知的檔案史料,其中首次披露了一批日軍侵華自述罪證和盜賊「燕子李三」的部分資料。
  • 山西出資200萬元修繕侵華日軍戰俘集中營
    山西出資200萬元修繕侵華日軍戰俘集中營  【解說】8月5號,在山西太原城區內,兩排的狹長磚瓦房內,工人進進出出。看似簡陋的兩排房屋是日軍侵華期間在華北地區建立的規模最大的戰俘集中營舊址。近日,隨著當地官方出資200萬對其修繕,這裡便聚集了社會各方的關注目光。
  • 關東憲兵隊檔案中 反映日軍奴役勞工的檔案
    核心提示:此次吉林省檔案館公布館藏「反映日軍奴役勞工檔案」全部從館藏關東憲兵隊全宗中發掘,主要形成於東北淪陷中後期,共計14件,均屬於第一首史料,包括12份報告、1份《通信檢閱月報》、1份管理制度。真實記錄了日軍對以中國戰俘為主的「特種工人」的嚴格管理、殘酷迫害和勞工嚴酷惡劣的生存狀態,以及勞工逃跑、反抗的各種情況,具有較高的史政價值。
  • 日本侵華罪行館開館 三千封侵華日軍家書列展
    中新網成都7月7日電 (賀劭清)7日,「七·七」事變爆發78周年之際,四川建川博物館聚落「日本侵華罪行館」展陳完畢,三千封侵華日軍家書、《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日軍殺傷山東民眾實錄
  • 第一個揭露侵華日軍細菌戰
    原標題:第一個揭露侵華日軍細菌戰 這份萬言報告書,第一次真實地揭發了日軍在中國進行細菌戰的罪行。 儘管已過去70餘年,日軍對中國實施細菌戰所犯下的罪行和傷害依然罄竹難書。那麼,出生於重慶永川區的微生物學家陳文貴,到底是何許人也?他的一生,又在揭露日軍細菌戰中扮演了何等重要的角色?記者日前查閱歷史檔案、回訪其永川祖籍,力圖還原歷史。
  • 山東公布10名日本侵華戰犯檔案之一:田村真直
    中國山東網9月18日訊(記者 王永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進一步回擊日本右翼勢力否認侵略罪行、美化對外侵略和殖民歷史的錯誤言論,山東省檔案館從18日起,將從館藏日本侵華戰犯筆供檔案中,選出以前未公布過的
  • 南京湖山村祭奠被侵華日軍屠殺死難者 有15家絕戶
    原標題:南京湖山村祭奠被侵華日軍屠殺死難者 有15家絕戶  本報南京12月7日電(記者戴袁支)12月6日上午,江蘇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湖山村舉行村祭,祭奠在侵華日軍湖山村大屠殺中的死難者和在湖山抗擊日軍戰鬥中犧牲的中國軍人。
  • 山西發現最大的侵華日軍軍用地圖
    新華網太原4月25日電(記者池茂花譚旭)山西省一位離休教師日前將自己收藏的一張日軍侵華時期的軍用地圖公諸於世。這是目前在山西發現的侵華日軍使用的最大的軍用地圖。  地圖由陽泉市教委退休教師王瑞民收藏,高1.85米,寬1.45米,由15幅小圖拼接而成。
  • 濟南警察博物館開館 見證侵華日軍罪證
    館內陳列了從乾隆十三年(1748年)以來有關警察題材的文物、藏品600餘件,首次披露了侵華日軍報導班攝影師酒井省一在華拍攝和保存的300餘幅日本軍國主義殘害中國軍民以及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的部分照片。中新社發 張勇 攝
  • 將18萬件藏品數據化,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全新升級
    現代快報訊(記者 張瑾 杜雪迎)為逝去的倖存者熄滅一盞燈、利用 AR 技術 " 復原 " 歷史、將 18 萬件藏品數據化 …… 自 2014 年作為國家公祭儀式固定舉辦地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人數猛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