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快要到了,按照我們這裡的習俗,出嫁的女兒都要在中秋節前回娘家送節禮。
周末的時候,帶著孩子買了一些東西回娘家送節禮。中午的時候,老媽做了幾道我喜歡吃的菜,感嘆:還是媽媽做的菜香啊!
老家是農村的,媽媽做的菜比較樸素,沒有花樣,但是味道卻是非常棒!看看我老媽都給我們做什麼好吃的了!
1,水煮蝦
今天正好是我們鎮上逢集,老爸一早去市場上買的大蝦。買回來都是活的,鮮蝦肉質都比較嫩,吃起來很鮮。我媽做水煮蝦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用蔥姜熗鍋,然後把蝦子倒進去翻炒幾下,加一點水把蝦子煮熟。吃的時候可以蘸一下醋或者醬油,味道鮮美,蝦子多汁,吃的時候剝殼的手指都可以咋一遍。
這盤水煮蝦是孩子們的最愛,每個人都吃四五個,我餵完孩子桌子上這盤蝦都吃完了,老媽告訴我鍋裡還給我留了幾個,還是老媽好!
2,燉魚
燉魚是我媽的拿手好菜,尤其是燉這種大鰱魚,做得不好就會很腥不入味。我媽說做魚最主要就是「熗鍋」和「燉的火候時間」。
燉魚需要的配料,蔥姜蒜,花椒粒,八角,生抽,老抽,料酒,醋,辣椒。
鍋熱放油,加入花椒八角,蔥姜蒜炒香,然後放入老抽調色,生抽醋調味,鍋裡的這些料炒香之後加水。因為這個魚比較大,所以就不用煎,直接加水開始燉魚,燉魚的時候放一些料酒去腥,再放一些幹辣椒提味。
燉魚的時候也要掌握火候,一開始要大火把魚煮開,然後轉中小火開始燉,燉魚的時候就要把鹽放進去,這樣味道才能進到魚肉裡。魚一般燉的時間比較長,我媽說魚燉的時間越長越好吃。出鍋之前放香菜入,這樣好吃的燉魚就做好了。這個大鰱魚最好吃就是魚頭,我比較喜歡吃,一般燉這種大鰱魚的時候我媽都會把魚頭留給我。吃肉喝湯,這是吃燉魚最佳方式!
3,涼拌豬肝
我媽知道我有點貧血,所以平時回去的時候經常會做這道涼菜給我吃。涼拌豬肝需要豬肝既要熟透而且還不能太老,所以時間的把握很重要。一般情況下整個豬肝下鍋煮需要的時間比較長一般要半小時左右,用筷子插一下不冒血水就表示熟了,這樣再燜五分鐘就可以拿出來了。豬肝裡面血水比較多,我媽煮豬肝的時候一般都會焯一下水,然後清洗血沫再加蔥姜大料一起煮。
煮好的豬肝切成薄片,然後放大蔥和黃瓜香菜,用生抽,香醋,鹽,胡椒粉調一下味就可以。這樣涼拌的豬肝我可以吃上一大盤,但是我自己平時做的涼拌豬肝就沒有我媽做的好吃!看樣子以後還得多學學。
4,烤鴨
果木烤鴨,鴨皮焦香,鴨肉香嫩,家裡人都喜歡吃。這個是我從外面買的,五十四一隻,鴨肉蘸醬卷餅吃,鴨架可以煮湯,家裡人都挺喜歡吃的。
這些就是我媽給我們做的午飯,雖然簡單,但是味道都不錯,還是媽媽做的飯菜好吃。我們這裡回娘家送節禮,媽媽都會做一桌菜招待女兒女婿。各位小夥伴,你們那裡有送節禮的習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