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時報:國企改革,從「股份制」到「混合所有制」

2020-12-26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當前,關於股份制與混合所有制是否等同的問題,讓很多人一頭霧水。股份制是混合所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但是混合所有制並不等於股份制。在兩種不同歷史條件下,「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相繼走向前臺,成為國企改革的方向。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這被認為是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的主要路徑,它將替代長期以來以行政化兼併重組為主要手段的國資國企改革。


  「股份制」隆重登場


  20年前,也就是1994年,按照《公司法》要求組建及規範現有的股份制企業,成為當年國企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


  1993年12月20日,八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我國第一部《公司法》。1994年7月,《公司法》正式實施,大大地促進了我國股份制企業的發展。


  「股份制概念的引入,是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向正確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原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邵寧說,股份制的引入為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開創出了全新的天地。


  根據邵寧主編的《國有企業改革實錄》一書披露,1994年,我國新增股份制企業19847家,其中,有限責任公司17456家,股份有限公司2391家。截至1994年年底,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共有股份制企業3.3萬家,比1993年增長1.52倍。其中有限責任公司約2.66萬家;股份有限公司6326萬家,股本總額2867.56億元。


  1994年年底,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有291家公司掛牌股票上市,比上年新增106家。兩地股票市值達3687.83億元,比1993年增長近200億元,全年上市總額達644.55億元,比1993年增長50%以上。17家國有企業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和到境外募集股份並上市的工作,共募集境外資金192.3億港元,9.58億美元。


  股份制企業建立初期,社會上普遍開始注重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新運行機制,企業的經濟效益也隨之明顯提高。據對1994年中國最大的300家股份制企業中的50家抽樣調查統計,銷售收入平均增長率為49.73%,利潤平均增長率為97.44%,淨資產平均增長率為35.19%,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事實上,股份制等一系列市場經濟的產物進入中國後,是否符合國情和改革方向,還有不少的懷疑者、觀望者甚至反對者。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隨後召開的十四大進一步明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給國有企業加快股份制改革步伐增添了動力。


  股份制在中國的出場最早可以追溯到改革開放初期。1984年,世界銀行駐北京辦事處主任、菲律賓籍華人林重庚在世界銀行對中國經濟的評價中,針對中國的國有企業改革問題提出,借鑑西方的股份制企業形式,可能是解決中國國營企業的一種辦法。


  在力推股份制之前,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經歷了推行放權讓利、經濟責任制、「利改稅」和承包經營責任制等幾個階段,在當時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困擾國有企業發展的深層次矛盾,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必須找到繼續前進的出路。


    發力「混合所有制」


  去年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國資國企改革是重中之重。全會提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要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認為,發展混合所有制是深化國企改革的突破口和加速器。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可以把國有企業的規模優勢和人才優勢等與民營企業的體制優勢和機制優勢等,通過資本融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在此基礎上形成我國企業新的競爭優勢,形成中國經濟新的競爭力。


  有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在國資國企改革領域出現的實質性變化就是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在現階段我們既不能走「國進民退」的道路,也難以走全面民營化的道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現階段最合適的選擇。


  這位專家還強調,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強調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很大的改革。」


  如今,以中國石化為代表的中央企業和一些地方已開始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但是部分群眾特別是部分私營企業主對於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還有一些疑慮,後者擔心跟國企混合後自己說了不算,有些人對於股份制與混合所有制的區別和聯繫也有些弄不清。


  季曉南說,股份制是混合所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但混合所有制不等於股份制。也有專家認為,股份制是現代企業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突出特徵是財產佔有形式的社會化;混合所有制是指由各種不同所有制經濟,按照一定原則,實行聯合生產或經營的所有制形式。兩者提出的角度不同,不能將所有制與所有制的實現形式混為一談。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前述專家認為,混合所有制是現階段不同所有制企業融合的共同歸宿。


  (本文章摘自11月3日《中國經濟時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物產中大集團董事長王挺革: 國企混合所有制...
    作為國企改革的親歷者與見證者,全國人大代表、物產中大集團董事長王挺革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專訪時指出,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國企改革必須堅守「混合所有制+資產證券化」,並推行骨幹員工持股,但不能一刀切。  股權多元化形成內部制衡  《21世紀》:你的提案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舉措,國企應該如何踐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上港集團:關於參與發起設立中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
    一、關聯交易概述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決策部署,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經國務院批准並在國務院國資委直接指導下,擬由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誠通」)牽頭、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港集團」或「公司」 )與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 天津醫藥集團混改落地 天津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又取得重要成果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泰達控股旗下津聯控股攜手上實集團,舉行天津醫藥集團混改籤約儀式,標誌著天津醫藥集團混改落地和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又取得新的重大成果。
  • 江西省旅遊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引進三家戰略投資者
    人民網南昌1月6日電(記者 秦海峰)1月6日上午,江西省旅遊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引進戰略投資者籤約儀式在南昌舉行。 據了解,江西省旅遊集團籤約的三家戰略投資者分別是陽光保險集團、建銀國際控股公司、上海積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催促鐵總股份制改造 下一步高鐵將上市?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張智 北京報導鐵路改革即將加速。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議上指出,要加快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實現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改組成立一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組建一批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動中國鐵路總公司股份制改造。一位接近鐵總的人士告訴《華夏時報》,徹底公司化是鐵總明年的重點的任務。
  • 市國資委舉辦市屬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培訓會-國資委-石家莊市...
    10月23日,石家莊市屬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培訓會在華文國際酒店召開。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楊建立主持培訓會並講話,北京大成(石家莊)律師事務所李平律師受邀擔任此次培訓會的主講人。市國資委監管企業和其他市直部門監管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紀委書記以及市國資委機關全體人員參加了培訓。
  • 醫藥國企改革研究:等風來?風已至!
    投資建議   國企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實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積極引入非國有資本實現股權多元化,提升國有整體的盈利能力與效率。國企改革主要有3條路徑:1. 資產整合重組,表現為併購、資產證券化;2. 股權激勵,表現為高管或員工持股;3.混合所有制改革,表現為引入民營資本、戰略投資者等。
  • 東北國資國企改革路線圖浮現
    □本報實習記者 劉亮  國務院《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提出,支持東北在國有企業改革方面先行先試,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消息人士20日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東北三省國企改革步伐將加快,黑龍江省國企改革意見有望很快出臺,遼寧省和吉林省由於資源類和製造業企業比重大、歷史包袱重,在進度上相對來說可能會慢一步。業內人士認為,東北地區國企改革將強力推進混合所有制,能源電力、交通運輸企業先試先行可能性較大。
  • 南方航空貨運物流廣州有限公司今起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
    央視網消息:南方航空貨運物流廣州有限公司今天(12月22日)開始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這是繼今年6月《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實施以來,又一家正式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航空物流企業。據了解,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南航物流的註冊資本將由10億元人民幣增至18.1818182億元人民幣,增資主體除了普洛斯隱山資本、鐘鼎資本等7家投資主體以外,還將實施員工持股,南航股份公司依舊保持控股地位。
  • 國企改革前後脈絡再梳理
    中國過往任何一輪國企改革的加速均伴隨著股市制度的較大變革,當前國企改革再度發力,通過混合所有制來提升企業效率改善經濟活力被管理層寄予厚望。因此,更加市場化的實體經濟需要更加市場化的股市制度來作為支撐。·我們判斷本輪國企改革的重點區域將落在北京、上海、山東、廣東、浙江、江蘇六大省市。從策略角度自上而下把握國企改革投資思路的三個基本步驟分別是:(1)對國企改革的分類管理有充分認知。
  • 電影國企掌舵人聚佛山談企業創新發展 喇培康: 股份制改革必由之路
    論壇以「新時代國有電影企業創新發展之路」為主題,首次匯聚全國30多位國有電影企業的掌舵人,他們將會同主管部門領導、專家學者,理清電影國企的生存現狀和面臨問題,深度定義電影國企的行業位置和發展潛力,共同研討和尋找進一步推動國企改革發展,煥發活力,增強文化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的戰略策略。
  • 國企改革與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創新發展
    其中,重點進行公司制改革,推出了10項措施,重組央企;同時,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並結合近幾年的改革特點,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釋放了大量改革紅利。 新一輪國企改革的特點 新一輪國企改革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了「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
  • 閃電深1度|「混改」進入「倒計時」,看山東如何打贏國企改革攻堅戰
    山東交運集團同樣是山東國企混改的先行者。2014年,面對高鐵的激烈競爭,山東交運集團客運業務持續下滑,國企效率低.、機制不靈活等問題已經直接影響到企業發展。2015年9月24日,《國務院關於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發布,鼓勵非公有資本參與國企混改。作為國資國企大省,山東積極響應。
  • 混合所有制民資姿態:關注但觀望
    談到對於石油行業開放以及混合所有制的趨勢,一家企業副總裁脫口而出。  最近,能源央企關於混合所有制的表態已經在業界引起回應。  然而,這位企業副總裁接著說,有興趣參與混合所有制和開放的合作,但情況並不樂觀,企業現在更多是觀望。  觀望態度在民營資本中比較普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就混合所有制的可能路徑,對已經在混合所有制方面有些探索的企業進行了採訪。
  • 山西國企改革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山西國有企業改革和轉型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整體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這一成績單背後,是我省在涉及改革頂層設計加力、國資監管體制完善、國有資本布局調整、歷史遺留問題解決、企業經營機制優化等方面以及制度建設、風險防控、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重點領域改革合力之果。背後的艱辛與付出,曲折與拼搏,各項改革的親歷者深有體會。
  • 國企改革激勵制度最重要的是激發人的活力
    1月12日在由中國經濟時報社、國研經濟研究院、中國經濟新聞網主辦,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第十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新時代國有企業改革方向與路徑」分論壇圓桌對話環節,與會嘉賓圍繞如何激發企業活力、企業家精神等話題進行了富有建設性的圓桌對話。嘉賓認為,國企改革過去幾十年,始終探索公有制如何和市場經濟相融合。
  • 呼市國資委赴混合所有制試點企業內蒙古交控安捷公司調研
    2020年9月9日,呼市國資委副主任呂世忠帶隊赴呼和浩特市軌道交通公司參股企業內蒙古交控安捷公司調研混合所有制企業情況。軌道交通公司、交控安捷公司相關人員參加調研座談會,會上聽取了交控安捷公司情況匯報。
  • 多領域國企改革擴圍升級 紅利加速釋放
    中央企業所屬子企業中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佔比已經超過70%。同時,央企數量從2015年的106戶調整至百戶以內,主業處於石油石化、電力、通信、軍工、機械、建築等行業的企業資產總額和淨資產佔中央企業的比重均超過90%。組合拳 央地國企定目標發力上市國企改革提速加力,多層次資本市場無疑是重要平臺。
  • 國企改革將有三年行動方案 明確時間表路線圖
    「這是國企改革的重大部署,是具有歷史階段性的重大消息,意味著國企改革進入關鍵歷史階段。」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從會議消息分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有幾個方面是明確的,包括方向、任務、原則要求,及主要內容。」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麗莎認為,未來三年國企改革重要工作是抓緊落實。
  • 國企改革列車加速 國泰央企改革率5隻基金「競跑」
    國泰央企改革股票基金基金經理陶燦在二季報中明確表示,下一階段將關注國企改革機會,包括央企及國企改革推進受益的藍籌板塊和個股,包括央企、地方國企、受益於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非國企。  國企改革加碼 概念股異動  上周,國企改革概念股開始蠢蠢欲動,7月27日和7月28日,深圳和上海國資改革概念股盤中現短時快速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