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屯街道:「社區微自治」 增添居民幸福感

2020-12-23 騰訊網

街道社區離百姓最近,管都是外人看來雞毛蒜皮的小事,常有「管不過來、管不好、不好管」的困惑,面對這種情況,西屯街道開出良方,實行「社區微自治」,鼓勵居民自己管好自己的事兒。

在西屯街道六西街社區,樓上樓下的兩戶居民因為噪音影響休息爭執不休。「和事佬」管樹華聽到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為她們調解矛盾。

管樹華

西屯街道六西街社區居民

大家相信我們,我們就給大家服務,給大家解決問題。

在管樹華的勸說下,雙方態度漸漸好轉,最終達成共識。

鮑女士

西屯街道六西街社區居民

「和事佬」來給我們調節矛盾,也使我們認識到了自身的缺點,以後我們鄰裡相處應該和諧。

「和事佬」隊伍就是西屯街道社區治理的特色,有了這支隊伍,不僅能成功化解鄰裡糾紛,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社區的工作負擔。今年,西屯街道關於「和事佬」隊伍建設又有了新規劃,將通過法律宣傳,增強居民的法律意識,還將邀請法律專業老師進行授課,優化「和事佬」調解居民矛盾的方式方法。

王迎新

西屯街道六西街社區居委會副主任

和事佬隊伍的成立,創新了綜治工作機制,做到小事不出門,大事不出社區,為維護社區和諧穩定做出了不少貢獻。

在滿足群眾需求的同時,西屯街道還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比如通過開展心裡諮詢活動,幫助居民擺脫不良情緒的困擾。記者看到,在街道的心理諮詢室裡,心理老師正在對諮詢者進行疏導。

吳冬梅

國際心理治療師

以後他們知道如何去做了,怎樣做是正確的,樹立他們的信心,有助於他們的內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提高幸福指數。

西屯街道還不斷探索社區治理體系創新模式,通過開展「金點子」大賽收集社情民意,引導居民主動參與到社區管理中來。今年,西屯街道將加大「金點子」大賽的宣傳力度,引進專業團隊,提升項目的層次,吸引更多的居民參與到大賽當中。

張睿

西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2019年我們將舉辦「西屯街道社區治理與服務創新三年總結大會」,以及「西屯街道第四屆社區公益金點子大賽」立項評審會。還將選擇部分樓棟為試點,持續推進「樓宇微自治」項目。同時將繼續開展第三期社區「微愛行動」。

「社區微自治」項目的實施,深受社區居民的歡迎,點點滴滴的小服務,讓居民得到了大實惠,也讓更多居民在社區裡有了「家」的歸屬感。

甄明奎

西屯街道六西街社區居民

感覺小區的環境越來越好,居民之間關心越來越多,我們居民幸福的指數越來越高。

張睿

西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今年,西屯街道黨工委將繼續建立健全黨建為民服務項目的運作,將「美麗樓院」、「鄰裡情傳統文化」、「綠色家園」等為民服務項目有序開展,做到真正的惠民、利民。

赤峰電視臺記者:段越馨 高媛

紅山融媒體編輯:聶文宇

相關焦點

  • 紅山區西屯街道小社區託起大服務
    8月24日,記者在紅山區西屯街道六西街社區看到,居家養老服務站內十分熱鬧,老人們嘮著家常,愉快地使用健身器材和按摩器材,休息區的長椅上坐滿了等待的居民。居民邢志斌對記者說:「有了這個服務站,我們老人有了去的地方,免費讓我們按摩、鍛鍊,每天生活得特別滋潤,心裡比蜜甜。」話音剛落,其他居民也紛紛誇起了服務站:「器械不僅是新的,還特別高級。」
  • 南京西路街道擴大社區自治視野 共治福民南西
    東方網12月10日消息:南京西路街道2015年基層自治工作任務和目標已經圓滿完成,「四階十二步」南西自治模式得到固化和完善。2016年,街道將進一步擴大社區自治項目視野,創新自治機制,把群眾最關心的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和社區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將民主自治的意識和公民意識根植於社區治理的每一個環節。
  • 西屯街道:深入推進掃黑除惡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西屯街道:深入推進掃黑除惡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2019-11-14 2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徐匯區龍華街道:「紅色引擎」匯聚社區自治新合力
    (上海基層黨建網)社區黨組織如何及時感知社區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決,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徐匯區龍華街道黨工委選擇了一條以「紅色引擎」帶動「精準服務」的新路,在區域化黨建引領、多方參與機制保障下,按照「整合提升、開放共享、便民管用」的原則,不斷提供更加精準的「定製式」服務,而鄰裡小匯也就成為了社區居民的新「網紅」。黨建引領,匯聚為民服務「紅色動能」社區居民對服務的需求多種多樣。
  • 梁園區白雲街道辦事處「四個度」推進社區居民自治
    商丘新聞網訊 近年來,梁園區白雲街道辦事處秉持「創新、堅持、完善、提升」的工作基調,突出「四個度」,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參與群眾自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了組織構架體系定下來、完善機制動起來、提升能力活起來、活動陣地用起來、分類指導亮起來的自治工作新常態和新成效。   突出力度,推進社區自治發展。
  • 從三個社區的蛻變看居民自治動能 發揮居民自治作用 夯實成都基層...
    社區作為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如何充分調動社區居民力量,形成社會治理的向心力?近年來,成都市以持續開展社區營造行動、發揮居民自治作用為抓手,讓居民自治和政府治理良性互動,加快構建社會共治的同心圓。  在多方參與中聚人成事、在民主協商中凝聚共識。今年,成都市金牛區、新都區、邛崍市被民政部確認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這些地區對此開展了哪些探索與創新?
  • 萬州天台社區開展小區自治模式 切實解決居民難題
    據了解,百安壩街道天台社區不斷加強轄區單位黨組織共駐共建,組建了以高校大學生、社區黨員、退休幹部和愛心企業職工等為主體的志願服務隊,涉及醫療健康、治安巡邏、校外課堂等各個方面。同時,根據志願者隊伍的特點,打造「社區美容師」「快樂四點半」「縴手義剪」「愛心義診」等志願服務品牌,多元化服務居民群眾,逐步強化「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共享」的小區自治模式,讓轄區黨組織聯起來、黨員帶起來、居民動起來。筆者發現在體育花園小區一棵茂盛的黃葛樹下,圍坐了不少人。走近發現,天台社區的社區幹部又帶著紙筆,在這裡廣泛收集社情民意。
  • 義馬市花園社區:「黨建引領+居民自治」解決社區治理困境
    近年來,為進一步理順社區黨組織、業主委員會、居民、物業公司之間的關係,義馬市千秋街道花園社區黨委探索「黨建+網格+業主+物業」自治模式,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和組織優勢組織,把黨建工作納入社區管理的細枝末節,使居民自治成為社區治理的「主角」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
  • 馬家堡街道老舊小區「改」出居民幸福感
    嘉園二裡社區通過把脈問診、小事自管、大事共管等法子,讓馬家堡街道的老舊小區「改」出居民幸福感。區委、街道工委與社區黨委三級合力 把脈問診開良方由於嘉園二裡小區的原產權單位超過了十年合約期未與物業公司進行續籤,自此以後,這兩棟樓的居民就生活在無物業管理的老樓裡,居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與不堪重負問題重重的老樓之間,矛盾就像理不清的毛線,越纏越緊,越滾越大。
  • 龍城街道十佳「民生菜」新鮮出爐 社區居民幸福感提升
    深圳市社區建設促進會秘書長孫飛作為評委,連續3年參加龍城街道「社區民生大盆菜」的評審工作。孫飛說:「每個項目認真地聽下來感觸深刻,龍城街道『社區民生大盆菜』管理越來越規範,形式越來越豐富,服務越來越精準。希望龍城街道開展『社區民生大盆菜』的經驗能在各街道推廣,讓更多的民生微實事落到實處,給社區居民帶去實惠。」
  • 鎮海試點小區居民自治互助站 新模式託起「熟人社區」
    眾籌解難題共商社區事前不久,在招寶山街道清川佳園小區,居民通過自治互助站眾籌,解決了一樁社區擱置許久、懸而未決的難題,14扇損壞已久的防盜門,終於全部換成新的。銀親眷不如金鄰居。招寶山街道辦事處主任顧昕告訴記者,自治互助站核心成員一般有7個左右,由社區能人、熱心居民、網格長、物業管理人員、業委會成員等小區自治領頭人組成,逐漸帶動居民志願者參與自治。志願者們走家訪戶,拜訪居民,並組織春節聯歡、毅行健身、納涼晚會等活動,著力營造熟人社區氛圍。這幾天,港城花園小區居民正忙著籌備「迎國慶」紅歌晚會,商議節目編排、眾籌音響器材等事情。
  • 北京景山社區實施居民停車自治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周超 通訊員 曹蕾)今天(6日)上午記者從景山社區居委會獲悉,為緩解景山陟山地區停車難、亂停車的問題,陟山地區設立了禁停街並實施居民停車自治。居民每月只要交納300元月租費,就能利用錯時停車的方式將自家車開進景山西街停車場。
  • 西湖留下社區引導居民自治 農居點變漂亮「花園」
    西湖留下社區引導居民自治初夏時節,走進西湖區留下街道屏峰新村小區,不少人都會對這裡的環境和綠化讚嘆不已。無論是居民家門口,還是三層樓牆壁上,都養滿了盆栽,繡球、月季、石榴……各色鮮花爭奇鬥豔,芬芳撲鼻。
  • 四平路街道居民自治,熱情、熱心又熱鬧!
    四平路街道居民自治,熱情、熱心又熱鬧!總有熱心腸的小區居民,將大家召集在一起,共同出點子,想主意。這不,四平路街道最近居民自治的項目正辦得紅紅火火,一起來看看他們有哪些好方法!居民有了啥難處,「我愛九鄰」來解憂!
  • 「黨委書記談廉政——專訪西屯街道黨工委書記孫鶴」政治建設擺...
    下面繼續黨風廉政建設系列訪談,今天邀請到的是西屯街道黨工委書記孫鶴。西屯街道領導班子帶頭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完善了廉政風險管理體系,確保街道社區黨員、幹部清正廉潔。在強化街道作風建設的同時,西屯街道通過開展「廉政專題學習、廉政黨課、違紀案例通報、參觀警示教育基地」等多種方式加強學習教育。強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
  • 補齊民生短板,立足居民訴求,增強社區幸福感
    為增進民生福祉,過去一年,東曉街道以民生微實事為抓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堅持「民主決策,程序公開,共建共享」原則,秉承「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政於民」宗旨,公開徵集民生微實事項目,廣泛徵詢居民密切關注的民生問題,充分做到了「群眾點菜,政府買單」,大力推動了一批重點工程類和服務類項目實施,在微事辦實的過程中提升了轄區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在行動》之三十三 西屯街道城管執法大隊:多措...
    西屯街道城管執法大隊,堅持管理與創建並行、執法與服務並重,著力加強市容、衛生環境精細化管理,強化執法攻堅克難,使轄區環境再次提檔升級。在二道街,西屯街道城管執法大隊隊員正在給燒烤店鋪發放《燒烤攤點經營行為承諾書》。
  • 西安玉祥門社區老院子新建「微花園」居民迎來小幸福
    近日,蓮湖區環西街道玉祥門社區從小處著手,因地制宜在老舊院落中打造「微花園」,賦予院落新活力,讓小區面貌煥然一新,提升居民「小幸福」。記者17日在玉祥門社區公交一公司家屬院牆角處看到了這個微花園,緊挨著的兩個長約2米、寬約1.5米的花園被木紋欄杆圍起,花園裡麥冬一簇簇的細長葉子如吊蘭一樣散落下來,搭配冬日裡南天竺那一抹耀眼奪目的紅,不禁給人濃濃的暖意,成了院子裡一道靚麗風景。
  • 社區「微」治理 服務「大」民生
    「你好,咱們九號樓前挖的溝沒有回填,麻煩跟施工隊反映一下,回填不好居民摔一跤可就麻煩了。」......一大早,社區網格微信群就熱鬧了起來。近年來,柳巷街道起鳳街社區堅持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始終以關注「不滿意」、解決「最急需」、追求「更滿意」為工作目標,為居民做好每一件小事,讓社區更加文明和諧,安全宜居。
  • 安徽商報第e時間:合肥一街道為老舊小區制「自治」規劃
    在專業社工的牽頭下,通過項目化運作,在小區居民中培養骨幹,對老舊的、無物業管理的小區,實行自治管理,人人都是小區的主人。  北苑村社區東達琥珀大道,南臨長江西路,西靠長豐路,北至清溪路,是一個老舊開放型小區,存在房屋本體和基礎建設陳舊老化,缺乏保養、相關公共安全設施配套不到位,「樓道裡亂堆放、殘疾人老年人出入不便、衛生狀況不好。」  為此,琥珀街道計劃以北苑村社區為試點,實現三年的新安居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