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澳報:蔡英文不搞"美麗島"紀念幕後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4月28日電 澳門《新華澳報》28日刊文說,民進黨和蔡英文今年不搞美麗島事件紀念活動,這是因為蔡英文並非屬於「美麗島世代」中人,還是蔡英文目前正面對須在參選新北市長與爭取連任黨主席之間「二擇一」的困境,及撰擬十年政綱而無暇它顧,抑或是屬於民進黨「第三世代」的蔡英文刻意要借著忘記事件,來促成民進黨的「世代交替」以至是轉型改革,值得研究。

  文章摘編如下:

  四月十八日的「美麗島」事件三十周年之日已過去整整十天。過去二十多年來一直重視此事件的民進黨,今年卻沒有任何絲毫要舉辦紀念活動的動靜。

  這與民進黨過去在屬於「美麗島世代」的江堅鵬、姚嘉文、黃信介、許信良、施明德、張俊宏、林義雄、謝長廷、陳水扁、蘇貞昌等人「當家」時,凡是逢遇與「美麗島事件」有關的周年日時,都要大搞紀念活動,甚至還要重演當年「美麗島事件」發生當日的某些場景的做法,大相庭徑。

  這究竟是因為,民進黨現任主席蔡英文並非是屬於「美麗島世代」中人,對「美麗島事件」沒有什麼「感覺」,因而「懶得」去搞紀念活動,還是蔡英文目前正面對必須在參選新北市長與爭取連任黨主席之間「二擇一」的困境而焦頭爛額,及需要集中精力應對「ECFA雙英辯」及撰擬「十年政綱」而無暇它顧,抑或是屬於民進黨「第三世代」的蔡英文刻意要借著忘記事件,來促成民進黨的「世代交替」以至是轉型改革?還真是值得好好研究一番。

  「美麗島事件」是「黨外」人士的政治資本。在往後的選舉中,「黨外」人士只要披上「美麗島受刑人家屬」或「「美麗島辯護律師」的綬帶,就是最高票當選的保證。但如同「美麗島事件」在民進黨內部被視為政治資本一樣,「美麗島事件」在民進黨內部也會被利用作為黨內奪權的政治工具。在二零零四年大選時的陳水扁副手之爭中,呂秀蓮就曾利用「美麗島事件」來批評二十九名反呂「立委」,而在反呂「立委」中,也有人批評呂秀蓮是在「美麗島事件」中出賣最多同志的人。以至直到今日,社會上仍在討論相關情況。

  然而,即使如此,「美麗島事件」仍是民進黨的「神主牌」。民進黨無論是仍在野時代,還是在執政時期,都會利用「美麗島事件」周年紀念日進行活動。或是舉辦研討會,或是集會,或是舉辦畫展等,以至是遊行。去年十二月十二日,正在為參加高雄市長黨內初選而與楊秋興爭得焦頭爛額的陳菊,就充分利用她是「美麗島軍法大審」中的八名主要被告之一的政治資本,運用自己高雄市現任市長的公權力,以高雄市政府的名義舉辦了活動,為自己在綠營中加分。

  但事件的紀念活動已開始變質。當年《美麗島》雜誌編輯部的人,既有「獨派」,也有「統派」。但在去年十二月十日事件三十周年時,民進黨本身不搞紀念活動,陳水扁卻在獄中作了一首歌曲,似乎「美麗島事件」是一場「臺獨」運動。而「本土」社團在高雄市舉行的活動,不見當年的當事人出席,反而一群挺扁的人在會上很活躍。可見民進黨中「美麗島事件」一代有意在作切割,避免事件與貪腐的陳水扁掛上鉤。

  民進黨成立後,出任黨主席者主要是被喻為「第一代」的「美麗島事件」受刑人,如姚嘉文、黃信介、施明德、張俊宏、林義雄等,以及被喻為民進黨「第二代」的「美麗島」辯護律師,如江堅鵬、謝長廷、陳水扁、蘇貞昌等。

  而現任主席蔡英文則與「美麗島事件」無任何關係。「美麗島事件」爆發時,她才二十三歲,正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法學院修讀碩士課程,而且據說與臺灣學生中的各派都有接觸。因此可以說,蔡英文是民進黨歷任黨主席中唯一沒有「美麗島事件包袱」者。

  民進黨總部的現任高級黨工,從秘書長蘇嘉全到各部主任都是年青一輩。即使是中常委和中執委也鮮有「美麗島事件」中人。或許,正因為如此,民進黨中央不搞事件三十周年的紀念活動,來突顯民進黨已進入「第三代」時期亦即「世代交替」,不再自陷於「悲情」,而較為務實理性乎?

相關焦點

  • 美麗島2020民調 蔡英文支持度讓網民嚇呆!
    親綠媒體所作的2020「大選」最新民調出爐,若藍綠一對一對決,民進黨蔡英文居然以50.3%贏國民黨韓國瑜的36.5%,網民不禁嚇呆:「50%??!」    吳子嘉公布美麗島電子報8月中旬全臺性民調,在「三腳督」的情況下,蔡韓郭競爭,民進黨蔡英文38.2%、國民黨韓國瑜27.3%、郭臺銘24.4%;若改由蔡韓柯競逐,蔡36.4%、韓27.7%、柯25.1%。
  • 蔡執政周年 美麗島電子報:全部改革慘敗!
    5月20日蔡英文執政就屆滿1周年,《美麗島電子報》今天刊出其所做的「蔡英文執政一周年」民調,並分析指出,該民調結果出現了三個嚴重訊號,這些警訊都全都指向一個事實
  • 美麗島民調:過半認為蔡英文未實現"兩岸維持現狀"
    報系資料照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6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後主張兩岸維持現狀,不過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顯示,51.3%民眾不認為蔡有做到維持現狀,54.4%認為蔡的「統獨」立場是傾向追求「臺獨」。
  • 澳報:蔡英文不甘寂寞再出擊 維持高能見度
    澳報:蔡英文不甘寂寞再出擊 維持高能見度 >   中新網5月18日電 澳門《新華澳報》17日刊出評論說,蔡英文在沉寂「消失」了四個月之後,突然活躍了起來。
  • 美麗島電子報老董吳子嘉 遭民進黨開除黨籍
    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報系資料照    時常上政論節目批評時政的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如今傳出民進黨內有人認為吳子嘉經常在政論節目上,對黨部指控、批判,此舉已經影響民進黨形象,執委會上周決定將此案送到評委會討論,民進黨臺北市黨部26日中午召開評議委員會,討論吳子嘉是否違反黨紀。
  • 蔡英文外甥募款拆中正紀念堂 國民黨:蔡英文兩面派
    摘要: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針對臺灣中正紀念堂存廢問題,近日有網友在臉譜網(Facebook)發起活動,號召民眾小額捐款,募集3000萬元(新臺幣,下同)拆除經費。   中國臺灣網5月5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針對臺灣中正紀念堂存廢問題,近日有網友在臉譜網(Facebook)發起活動,號召民眾小額捐款,募集3000萬元(新臺幣,下同)拆除經費。
  • 美麗島事件解密 施明德籲蔡英文:話別講太滿
    華夏經緯網3月3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對於美麗島事件檔案解密一事,施明德30日在臉書表示,他和張燦鍙前市長去檔案局看檔案數據,但依然被抽離、遮掩,不像蔡英文所宣示。因此,施明德呼籲蔡英文,請不要把話講得太滿,否則,會一再被視為兩面人,民調只會再下滑。
  • 臺灣「二二八紀念日」一團亂糟 蔡英文當局被指搞「追殺」
    據聯合新聞網2月28日報導,當天下午,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出席「二二八中樞紀念儀式」。她在致辭中稱,和解必須建立在真相基礎上,「從明天(3月1日)起,檔案局將啟動政治檔案整理計劃,作為未來『國家轉型正義調查報告』的基礎」,並稱在這個調查報告中,會有專門章節處理「二二八事件」。
  • 黃粱一夢三十年:美麗島系興衰
    社長 許信良:時任桃園縣長,後曾擔任民進黨5、7屆主席,創立了《美麗島電子報》,現任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主席。副社長 呂秀蓮:其時剛從美國哈佛大學獲得法學碩士歸來,後曾任「立委」、桃園縣長,「副總統」等職務。副社長 黃天福:黃信介弟弟,後曾擔任「立委」、《美麗島電子報》副社長等職務,後期建樹甚微。
  • 臺灣美麗島事件的關鍵人物
    此後,國民黨逐漸放棄此前的高壓路線,並最終解除了持續38年的戒嚴、開放了黨禁和報禁,推動了臺灣民主政治、人權自由的全面發展。(網絡綜合/江淳編輯)1980年的「美麗島事件」軍事法庭審判中,他仍提出「臺獨」主張,並稱「黨禁、報禁、戒嚴令、萬年國會是臺灣民主化的四大害」,並被判死刑,但在國際壓力下,改判無期徒刑。1990年,總統李登輝宣布美麗島當時判決無效,施明德出獄,之後在民進黨擔任黨主席。後來在2000年民進黨首次執政後退黨。「四十年過去了。今天的國民黨人已非當年的壓迫者,敵意猶存。
  • 「臺獨教父」紀念公園今天啟用,蔡英文沒到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1日報導,這座「黃昭堂紀念公園」是臺南市政府斥資3500萬(新臺幣)在七股龍山興建而成。黃昭堂終生從事「臺獨」運動,有「臺獨教父」之稱,但臺南市府代理市長李孟諺在啟用典禮上對於興建公園的原因辯稱,市府對歷史名人的表彰是不分國籍、涵蓋各種專業,且不分黨籍,只要任何對臺南有貢獻的名人都加以表彰和感謝。18日,臺灣「聯合新聞網」曾報導稱,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臺「行政院長」賴清德和「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將共同出席啟用儀式。但今日,未見蔡英文和賴清德的身影。
  • 蔡英文民調跌深 臺南市議員揭秘「背後原因」!
    蔡英文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蔡英文上任後,民調不斷往下跌,昨天,年終媒體茶敘時稱,民調下滑是改革要付出的政治代價,早有心理準備。民進黨前臺南市黨部主委、市議員蔡旺詮對蔡英文與民進黨的民調走跌與南部跌深,做出三大點分析。
  • 帛琉民航經營不佳停飛港澳航線 蔡英文硬說挺臺灣
    摘要:近日,臺灣「友邦」帛琉的太平洋航空公司宣布停飛港澳航線,臺灣當局抓住此事,大肆宣傳「友邦」情誼。昨日,該公司被爆料就只有一架飛機,已經撐不下去了。臺媒更是直言蔡英文當局牛皮吹得太大了!但昨日(19日)國民黨「立委」爆料稱帛琉太平洋航空公司就只有一架飛機,自己有財務問題撐不下去才停飛的,並沒有挺臺灣。臺灣媒體分析認為帛琉太平洋航空公司在停飛聲明中,只提到因為大陸遊客減少,在市場競爭下無法維持業務水平,所以取消與中國香港及澳門之間的航線,隻字未提為了力挺臺灣,不惜損失大陸遊客。蔡英文當局將一個民營公司的經營行為視為力挺臺灣,這個牛皮也未免吹得太大了。
  • 港報:蔡英文只搞框內改革 關鍵在打開大陸之門
    港報:蔡英文只搞框內改革 關鍵在打開大陸之門 2008年08月05日 09: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文摘錄如下:   蔡英文只搞「框內改革」   蔡英文接任民進黨主席後第一次全代會,通過八個黨務改革案,包括擴大中執會和中常會的參與範圍,修改廉政條例和公職提名辦法等,黨中央權力將大幅增加。臺灣媒體有「天王退位,唯蔡獨尊」、「民進黨中央集權時代來臨」的說法。
  • 說拜拜的何止呂秀蓮,美麗島世代和民進黨有多少恩怨情仇?
    美麗島事件又叫高雄事件,發生於1979年12月10日的臺灣。當時《美麗島》雜誌社在高雄舉行了一次爭取民主的示威遊行,有兩萬人慶祝聯合國發表《世界人權宣言》一周年紀念會,最後演變成警民對峙,國民黨當局出動鎮暴部隊、鎮暴車與催淚瓦斯彈對付集會人群。本次事件對臺灣民主化進程與 「國家」 認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 蔡英文躲在蘇貞昌身後,實為「幕後狗熊」
    選民們的選票是對安穩生活的嚮往和期待,民眾有權選出當權者就有權利拉低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政黨的支持率。當民眾的生活受到政黨政策的影響,讓本該幸福的生活變得動蕩不安,問題重重,民眾們就會放棄當局,尋找更能為自己服務的政黨。
  • 蔡英文支持度驚人,這項政策是最大功臣
    蔡英文支持度驚人,這項政策是最大功臣】臺灣《美麗島電子報》28日公布最新民調,民調顯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信任度為62.9%,執政滿意度為62.5%。而其民調仍維持高點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三倍券在經濟上給予民眾信心,民調顯示有超過5成民眾認為三倍券是好政策。
  • 前「綠委」:蔡英文若選2020 綠「區域立委」恐剩個位數
    中國臺灣網12月25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綠媒《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顯示,僅19.0%民眾認為蔡英文適合當下一屆臺灣地區領導人。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直言,若蔡英文選2020,民進黨的「區域立委」席位將會恐怖地只剩下個位數!《美麗島電子報》該份民調顯示,當被問到民進黨內參選人進行初選需要在蔡英文與賴清德兩人當中選擇時,民進黨民眾認為賴清德適合當未來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高達77.7%,認同蔡英文的僅有51.2%,而整個泛綠民眾中,僅43.5%支持蔡英文選2020,一半都不到,卻有70.7%支持賴清德。
  • 蔡正元評蔡英文「新年談話」:永遠搞不清臺灣民眾要什麼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1日進行上臺後第一次「新年談話」,針對兩岸關係聲稱有「四個必須」,要建構「三道防護網」。此事引起島內各界人士議論,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就表示,蔡英文搞錯了,這些都不是臺灣要的,蔡英文可能永遠搞不清楚臺灣民眾要什麼,「那只能說2020再見了」。
  • 臺灣「美麗島事件」的弔詭
    「美麗島事件」的第三個弔詭之處,在於事件政治訴求的選擇性變化。《美麗島》雜誌當時的兩大訴求,首先是「自由、民主」,其次才是「臺獨」。但23年後所有官方的紀念活動中,凸顯出來的卻只有「臺獨」及強烈主張「臺獨」的人士;那些主張「民主、自由」而不贊同「臺獨」的人士(也是受刑時間最長的人士)施明德、許信良等人,已經同他們的政治訴求一樣,被昔日的戰友、今日的當權者拋置於聚光燈照不到的地方了。新政府有選擇性地控制輿論導向的手段,原來與舊政府操縱民意的手段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