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 | 佛羅倫斯街頭「好吃的牛肚包」

2021-02-07 優質農產品雜誌

筆者數度造訪義大利,基本都是去參觀兩年一度的博洛尼亞EIMA國際農機展覽會。從首都羅馬驅車前往博洛尼亞,文藝復興的發祥地佛羅倫斯是一座必須經過的城市。通常,早飯後從羅馬出發,約3個小時的車程就可抵達佛羅倫斯,義大利的酒店一般是下午2時以後才安排新一撥客人入住,所以到早了就會安排一些著名的景點參觀瀏覽。


佛羅倫斯城東南的小山上,有一座紀念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藝術家米開朗基羅的廣場,廣場不大,中央安放著一座米開朗基羅著名雕像《大衛》的複製品,除了在《大衛》像前照相留念外,該廣場最攝人心魄的地方就是可以俯瞰整個佛羅倫斯城市,清楚地眺望被阿諾河一分為二的老城區玫瑰色的屋頂和雄偉的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圓頂建築。


遊覽完廣場就到了午飯的時間,佛羅倫斯老城區全部是步行街,禁止各種汽車進入,佛羅倫斯的主要景點也基本是集中在老城區裡。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蟻擁蜂攢一般,填滿了老城區的各條街道,如果天氣放晴,臨街的每家每戶餐廳、咖啡廳、各種小吃店的門口都擺放上餐桌和遮陽傘,屋裡屋外到處都坐滿了人。


陪同筆者一行的導遊兼司機溫先生是位華人,來自浙江溫州,在義大利打拼近20年後,他看上去對佛羅倫斯城市和街道很熟悉,在老城邊上的立體停車場內泊好車後,帶領我們走小巷穿過一個菜市場,七繞八繞地來到市中心廣場附近。見我們正在商量午飯是吃中餐還是西餐,他向我們建議說:既別吃中餐也別吃西餐,到了佛羅倫斯就嘗嘗當地的著名小吃—牛肚包。


牛肚包對於筆者來說並不陌生,2016年11月到訪這裡時曾接受當地朋友的建議,品嘗過牛肚包。只是那次體驗是在晚上,排隊的人很多,等到拿到手裡時已經涼了,吃起來有些腥味,因此,對牛肚包並沒有太好的印象。隨溫先生轉過一個街角,一眼就看到路邊有個賣小吃的固定售貨亭,上面顯著的位置寫著「Lampredotto」,這是義大利語「牛肚包」的意思。走近了看,這種售貨亭和北京街頭的固定售貨亭並無兩樣,裡面可以站立2~3個人,還要保證裡面的人在操作時能夠轉得開身。



聽溫先生介紹,這個攤位裡的3個人是一家人,父親和兩個兒子,老父親操著我們聽不懂的義大利語在指揮兩個兒子幹活,兩個兒子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活幹得乾脆利落。所謂的「牛肚包」並不是中國人習以為常的白面擀成皮再包上餡,用蒸鍋整出來的包子,充其量只能算是麵包夾「牛下水」。


或許是用午餐的時間,售貨亭前圍著幾個人,父子3人有條不紊地應對著每一位顧客。玻璃窗前明碼實價,每個牛肚包大約4歐元,再加上一瓶啤酒或者一杯咖啡、一杯飲料,很顯然一個人用不了幾歐元就可以對付掉一頓午飯了,既經濟又實惠。


輪到給我們4個人做牛肚包了,只聽兩個兒子中的其中一人用中文向我們問候了一句:「你好」,然後手腳麻利地從下面的一個桶裡拿出四個扁型圓麵包,每個約有手掌大小,先是用刀子將每個麵包劃成兩半,再用手指把每瓣麵包的中間掏空,擺在了面前的臺子上,又從旁邊的一口冒著騰騰熱氣的鍋裡,撈出一大塊煮熟了牛肚放在砧板上將熱牛肚切碎,同時,還不停地徵求顧客意見往裡放些調料,紅色的是辣椒醬,還有黃色、綠色等叫不出名字的醬;當地人還喜歡往裡面加胡椒、番茄醬或生番茄。筆者雖然站在亭子之外,但是新出鍋的「牛雜碎」煮熟後散發出特有的香氣,早就把食客的胃口給吊得高高的了。

一切加工好後,準備用另一瓣麵包蓋蓋了,只見洋師傅用夾子夾起麵包,打開一個鍋蓋,把麵包放進冒著熱氣的湯裡煮了片刻,再取出來,然後蓋在另一瓣麵包上,再用紙包好遞給顧客。據說,麵包在熱湯裡稍燙片刻,就會變軟了,吃起來更為適口。早就聽說義大利的麵包以硬著稱,有些中國留學生初來乍到吃不習慣,麵包能把牙床磨破,這種做法或許能解決麵包過硬的問題吧。


從頭到尾看到義大利人製作牛肚包的過程,感覺和中國陝西省的肉夾饃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見,東西方優秀的民間飲食文化,很多地方是相融相通的,是人類共同的財富。佛羅倫斯人很珍惜牛肚包這個地方名小吃,所用的牛肚據說是產自託斯卡納山區裡特有的牛品種,只用在當地,絕不外傳,與當地人聊天,他們會很自豪地告訴你:出了佛羅倫斯你吃到的牛肚包一定是假的。

西餐館為吸引中國遊客,用中文寫著「最好吃的牛肚包」


近些年,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來到義大利和佛羅倫斯,牛肚包非常受中國遊客的青睞。筆者在聖母百花大教堂附近一條街道的西餐館的玻璃上,看見用中文寫著幾個子:「最好吃的牛肚包!」

掃碼關注我們

優質農產品雜誌

微信號 : yzncpzz

相關焦點

  • 佛羅倫斯街頭的中文招牌原來賣的是它!義大利的「肉夾饃」——好吃的牛肚包
    見我們正在商量午飯是吃中餐還是西餐,他向我們建議說:既別吃中餐也別吃西餐,到了佛羅倫斯就嘗嘗當地的著名小吃—牛肚包。只是那次體驗是在晚上,排隊的人很多,等到拿到手裡時已經涼了,吃起來有些腥味,因此,對牛肚包並沒有太好的印象。隨溫先生轉過一個街角,一眼就看到路邊有個賣小吃的固定售貨亭,上面顯著的位置寫著「Lampredotto」,這是義大利語「牛肚包」的意思。走近了看,這種售貨亭和北京街頭的固定售貨亭並無兩樣,裡面可以站立2~3個人,還要保證裡面的人在操作時能夠轉得開身。
  • 來一口熱氣騰騰的佛羅倫斯牛肚包!
    肯定不知道佛羅倫斯牛肚包(Lampredotto),這可是一道足以光宗耀祖的街邊小吃。 牛肚包是佛羅倫斯最有代表性的小吃,也是最出名的小吃。所以說,佛羅倫斯人骨子裡與其他意呆利有區別:最經典主盤T骨牛排源於窮人的吃法,這最經典的小吃牛肚包,也是來自於窮人的餐桌。很接地氣,也真的十分美味。
  • 牛肚包 | 佛羅倫斯的美食藝術
    真正的西餐之母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佛羅倫斯牛肚包(Lampredotto)是一道足以光宗耀祖的街邊小吃。牛肚包是佛羅倫斯最有代表性的小吃,是一款庶民美食有著1000多年歷史模樣長得像中國的肉夾饃將精心燉煮的牛肚切碎夾在麵包中裡面澆上醇厚的湯汁一口下去,酥脆噴香很接地氣,也真的十分美味15世紀,工人們在阿諾河沿岸就能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買到一份牛肚來填飽肚子
  • 到佛羅倫斯中央市場,吃一口肉感十足的牛肚包
    離開西西里島的燦爛陽光,到達佛羅倫斯火車站時,託斯卡納的豔陽並未預期而至,倒是大雨從天而降,拖著大行李箱,背著相機包,頗為狼狽地找到了在airbnb
  • 佛羅倫斯這家牛肚包震驚你的味蕾!
    林姐姐今天帶你見識見識佛羅倫斯的名小吃,主材料就是中國人愛吃的牛肚!Lampredotto這個詞來源於佛羅倫斯Arno河裡一種形似鰻魚的生物Lampreda而牛肚包的直譯其實是Panino alla trippa。
  • 國外版肉夾饃「牛肚包」,上海也有了
    來自佛羅倫斯的街頭小吃用牛肚做內陷麵包當碗本地食客排隊買外地遊客到了必打卡
  • 但丁的牛肚包——鄭州這家旅行主題餐廳,可以讓你一餐吃遍全球!
    裹挾一股濃烈的浪漫,12月23日,位於鄭東新區CBD的旅行主題餐廳「但丁的牛肚包」正式開業。當晚,但丁的牛肚包以《我們始終牽手·旅行》為主題,特別籌備了一場開業品鑑會。但丁的牛肚包品牌創始人劉滿利在現場,親口講述自己在佛羅倫斯的旅行故事,同時分享了開店的初衷:把旅途中的美食帶給食客。這也是他開創但丁的牛肚包最原始的動力和熱情。
  • 除了偷窺大衛 在佛羅倫斯還有哪些不容錯過?
    穹頂之上,整個佛羅倫斯老城盡收眼底。5、多吃幾次讓人慾罷不能的牛肚包在佛羅倫斯,有一個擁有百年歷史的當地小吃,曾經工人階層充飢的快餐,如今炙手可熱的街頭小吃——牛肚包。想要尋覓到這份美味的身影,就到中央市場門口有一個沒有標註店名卻貼有碩大的中文「食」字海報的牛肚包小攤吧。新鮮的牛肚在荷蘭芹、洋蔥、以及西紅柿的高湯裡燉煮到酥軟,撈出後切碎夾在麵包中,再依照個人口味撒上特質的羅勒醬、辣椒醬,絕對是意遊未盡的義大利旅行中最意猶未盡的美食了!牛肚包好吃不貴,只有3.5歐,可選種類也很豐富。
  • Il Mercato Centrale (中央市場), 佛羅倫斯的全民食堂!
    二樓不但有好吃的,更是乾淨整潔。有時候你會忘記自己是在「菜市場」裡,以為自己來到了一間大型開放式餐廳。「牛肚包」是很多來佛羅倫斯旅遊的小夥伴的必食美味,好多人為了吃「牛肚包」找遍各種小攤兒。如果你也是「牛肚包」的愛慕者,不妨來中央廣場二樓的Nigro(攤位名)。
  • 老闆,來個牛肚包!
    ,這裡生活的佛羅倫斯人佔大多數,巷子裡的餐館小bar蔬果店皮具作坊也都跟本地老闆的脾性一樣,骨子裡透著熱情質樸,買的不是多金遊客的帳,而是人們對其食物或品質自發的喜愛到忠誠。莫以為歐洲小吃只有無盡的奶酪芝士巧克力甜甜甜到憂傷,如果你吃的來動物內臟,那麼佛羅倫斯特產牛肚包將是挑嘴的你旅遊或在此生活的常備佳品。但我要安利的並不是火遍大江南北的中央市場那一家百年老店至少五個歐的牛肚包,而是sanfrediano街角的一個獨立路邊攤。
  • 鑲牛肚、牛肚包、肚包飯,他們吃得香著呢
    爆肚、豬肚雞、毛肚火鍋……中國哪裡的肚(dǔ)子最好吃?今天,來說說歐洲人是怎樣吃肚兒的。圖/rtbf.be腸包肚(L』Andouillette)是裡昂非常有特色的美食,但也是十分重口味的料理。這是一道用豬腸、豬肚等食材製作的豬下水香腸:將豬大腸、豬肚和其它豬內臟剁碎,搭配上各種香料,最後一起塞進腸衣裡,這道驚人的「腸包肚」便做好了。
  • 《花店的小姐姐》的取景地——佛羅倫斯,美到讓人心碎!
    其實,還有一個最大的看點就是這檔節目的取景地——佛羅倫斯。佛羅倫斯這個地方位於義大利,是義大利的花之都。顧名思義,這裡的花是特別著名的,怪不得他們會將花店開在這個地方呢。佛羅倫斯還叫做「鮮花之城」,徐志摩曾經稱它為翡冷翠。更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可見,它的迷人程度是多麼的大了。
  • 義大利自助遊神級攻略之佛羅倫斯之夜+遺漏的羅馬美食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佛羅倫斯。他是文藝復興的中心翡冷翠,是託斯卡納大區的首府;他是夕陽下的金橋,是月光中的米開朗基羅廣場;他是匯聚名品的the mall,他是美第奇家族。他是葡萄酒,是橄欖油,是牛肚包。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初到佛羅倫斯時主頁君的內心是失望的。可能已經適應了羅馬的奢華和便利,對於風格淳樸,小門小戶的佛羅倫斯有一種意外的失望。
  • 義大利牛肚包、脆炸魷魚圈…外國小吃在家做,簡單幾招就搞定!
    義大利不止比薩和意面,牛肚居然吃了幾百年,還可搭配多樣食材。西班牙也吃土豆餅,做法、口味和你家有啥不一樣?油炸魷魚圈,要用小麥粉來掛糊,它和麵粉又有什麼區別?外國小吃在家做,簡單幾招就搞定! 今天的廚房達人曼子和西餐大廚王俊峰,他們就能做出很地道又好吃的義大利小吃和西班牙小吃。
  • 義大利牛肚包、脆炸魷魚圈……外國小吃在家做,簡單幾招就搞定
    義大利不止比薩和意面,牛肚居然吃了幾百年,還可搭配多樣食材。西班牙也吃土豆餅,做法、口味和你家有啥不一樣?油炸魷魚圈,要用小麥粉來掛糊,它和麵粉又有什麼區別?外國小吃在家做,簡單幾招就搞定!今天的廚房達人曼子和西餐大廚王俊峰,他們就能做出很地道又好吃的義大利小吃和西班牙小吃。
  • 義大利牛肚包、脆炸魷魚圈……外國小吃在家做,簡單幾招就搞定!
    義大利不止比薩和意面,牛肚居然吃了幾百年,還可搭配多樣食材。西班牙也吃土豆餅,做法、口味和你家有啥不一樣?油炸魷魚圈,要用小麥粉來掛糊,它和麵粉又有什麼區別?外國小吃在家做,簡單幾招就搞定!今天的廚房達人曼子和西餐大廚王俊峰,他們就能做出很地道又好吃的義大利小吃和西班牙小吃。
  • 旅行記,佛羅倫斯
    教堂的橘紅色巨大的圓頂,使它成為佛羅倫斯的重要地標。聖母百花大教堂佛羅倫斯聖若望洗禮堂,它是義大利佛羅倫斯的一座宗教建築,擁有次級聖殿的地位。這是該市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建於1059年到1128年,採用了羅曼式建築風格。聖若望洗禮堂呈八角形。但丁等許多文藝復興領袖和美第奇家族成員,均在此受洗。
  • 正弘城旁的「全景玻璃房餐廳」佛羅倫斯牛肚包、黑胡椒鵝肝牛肉,驚豔你的味蕾!
    牛肚包,來自但丁故鄉佛羅倫斯的傳統美食, 誰說外國人不愛吃「牛下水」,被煮的軟爛Q彈的牛肚夾在麵包中, 讓你一口就「真香」!滿滿的牛肚乖巧的蝸居在圓圓麵包中,上面綠綠的醬汁,名字叫做青醬,獨特香氣的羅勒葉碾制而成。入口先是被入味滑糯的牛肚驚喜到,後又被清爽微辣的青醬給了會心一擊。清新爽口的檸檬魚來了。滿滿一鍋無刺龍利魚。
  • 義大利遊玩攻略,佛羅倫斯兩天遊不可錯過的景點和美食
    佛羅倫斯(Florence)又稱翡冷翠,是義大利中部佛羅倫斯省的首府,不單是義大利以至歐洲中世紀重要的文化、商業和金融中心,亦被視為文藝復興運動的誕生地,擁有眾多的歷史建築,以及藏品豐富的博物館。很多義大利名人都是在佛羅倫斯發跡呢,當中包括詩人但丁、藝術家達文西、米開朗基羅與科學家伽利略等等。
  • 【佛羅倫斯】如果你喜歡牛肚那種柔和,卻獨特無比的香味,那你在這個世界便踏實得多了 Tastytrip
    但曾經去過佛羅倫斯的觀光客應該都知道,當地有一樣非常著名的小吃-牛肚包(panino con lampredotto)。牛肚攤販(trippai)將麵包劃開後迅速沾上牛肚的滷汁,接著放上切片的牛肚後再淋綠醬或辣醬汁,便是名聞遐邇的牛肚包了。佛羅倫斯市中心大約有十幾名流動的牛肚攤販,每天為這些捨棄漢堡、熱狗、美式披薩等速食的人,提供一種既快速,又兼具天然美味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