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外大使硬懟「信息瘟疫」

2020-12-19 騰訊網

面對不亞於病魔的海外「信息瘟疫」時,中國駐外大使紛紛在駐在國媒體等多種場合發聲,對這場海外「信息瘟疫」發起了強力反擊。

整理 | 晨 沐

此前,「要顏值有顏值,要學歷有學歷」的中國外交部天團以勢不可擋的氣勢,快速圈粉無數。而今,面對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又有一支天團C位出道——中國駐外大使天團。

他們在面對不亞於病魔的海外「信息瘟疫」時,紛紛在駐在國媒體等多種場合發聲,直面外國記者尖銳提問,硬懟種種不負責任甚至有些「陰謀論」的言論,及時發布準確消息,對這場海外「信息瘟疫」發起了強力反擊。

1

「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在今天(5月7日)鳳凰網財經雲峰會開幕式上,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發表了題為《攜手衝破至暗時刻,合作塑造後疫情時代》的重磅演講。面對2020年的魔幻開局,他引用恩格斯的名言,又強調:「越是在關鍵時刻,越是應該理性和樂觀。」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

十五分鐘的發言鏗鏘有力,還湧現了不少「金句」——「薩德防不了SARS,核武器打不退新冠」「如果政策被冷戰思維綁架,各國無一例外都是輸家」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卻能因為遺忘歷史而再次掉入同樣的深坑」。

新冠肺炎疫情下,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地緣政治波雲詭譎、超級大國頻繁交手,面對空前複雜的外部局勢,崔天凱開出了三副「解藥良方」——

第一,他多次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表示「在疫情面前,我們需要攜手合作而不是以鄰為壑,需要團結一致而不是相互指責」。同時,他發出警醒:「錯把隊友當對手,是嚴重的戰略誤判。」

第二,「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他認為,對病毒的恐懼不應該上升為對全球化的排斥。

第三,他分析了疫情對中美關係的影響。「是改善的契機?還是惡化的催化劑?」 「有一些人被『政治病毒』附體,違逆兩國人民的友好合作願望,一味對中國謾罵、詆毀,不僅鼓吹中美脫鉤、對抗,甚至公然挑戰中國主權,上演『追責』、『算帳』的鬧劇。」他認為,利用疫情煽動仇恨甚至敲詐勒索,是極其危險的玩火。但對中美關係的未來,他依然自信: 「中美關係40多年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兩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是唯一正確選擇,也是我們應始終堅持的大方向。」

而就在兩天前,崔天凱在《華盛頓郵報》網站發表題為《指責遊戲該結束了》的署名文章,稱「逢中必反」的背後是骯髒的政治,反映了一小撮人通過轉移民眾注意力來追逐自身狹隘政治利益的企圖,並引用林肯總統就職演說中呼喚「善良天使」的說法,希望先賢的良知能引導更多的人站到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到休戚與共、同舟共濟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邊。

同一天,在接受白巖松採訪時,崔天凱還明確表示,「中國應該為疫情向世界作出賠償」的說法荒唐且無理。

2

自疫情發生之始,中國就一直深受虛假信息之害。世界衛生組織曾多次表示,人類正在同時對抗疫情和虛假信息這兩場大流行。虛假信息同樣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對抗疫有百害而無一利,各方應共同反對。

但一些國家和政客卻企圖將「疫情變成政治角力場」。

5月5日,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出席英中貿協網上座談會,並發表了題為《攜手應對 化危為機 共創未來》的主旨演講。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

劉曉明表示,英國有少數政客沉迷於冷戰思維,把中國比作前蘇聯,有的要對中英關係進行「重新審視」,有的要發動新的冷戰,「這些言論是一種『政治病毒』,如任其發展,將毒化中英兩國乃至國際社會團結抗疫的氣氛,損害中英政治互信和各領域合作」。

疫情之下,中英兩國如何「轉為危機」,實現逆勢發展,劉曉明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抓住中國經濟率先復甦的機遇。中國將繼續扮演「世界工廠」「世界市場」的角色,仍將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希望英國企業審時度勢、搶佔先機,借力中國經濟,率先踏上復甦發展的軌道。

二是抓住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機遇。不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向何處發展,中國對世界開放的大門仍將越開越大。英國是中國在歐洲第三大貿易夥伴,中國是英國第三大貨物出口市場,英國是中國在歐洲地區最大投資目的地國。他相信,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將會給未來中英經貿合作注入新的活力,為中英兩國共同推動重振世界經濟提供重要機遇。

三是抓住共建「健康絲綢之路」的機遇。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新空間裡,英國經驗、智慧、創意與中國資金、技術、市場化能力一定能實現優勢互補。

而早在4月28日,劉曉明便舌戰BBC王牌主播史蒂芬·薩克。任憑對方如何發難,劉大使始終堅定態度,就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闡明立場,澄清事實,激濁揚清。

「中國政府與世衛組織及其他國家共享了這一信息,完全不存在所謂掩蓋事實。」劉曉明先是介紹了中國抗「疫」時間表,稱張繼先醫生上報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四天後,即2019年12月31日,中國衛生部門和疾控中心就以最短的時間通知了世界衛生組織並與其他國家共享信息。中國還第一時間同世衛組織分享病原體,在第一時間同世衛組織和其他國家分享病毒基因序列。隨後,他再次強調,病毒最早發現於武漢並不等於起源於武漢,病毒起源應留給科學家回答。

至於美國的一些說法,劉曉明表示,美國不能代表全世界,並奉勸美國找對目標,「中國不是美國的敵人,美國的敵人是新冠病毒」。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

同一天,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也接受了法國主流媒體《言論報》的專訪。其中,有關外國媒體不斷抹黑中國的行為,盧大使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面對記者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似乎沒有促進各方走近,反而加劇了國際分裂」的提問,盧沙野不緊不慢地表示,在這場和疫情的鬥爭中,世界上還是有很多團結的信號,比如中國向140多個國家以及組織提供了醫療物資和援助,同時還對外傳授抗疫經驗,「這些都是團結的一面」。

儘管有部分西方國家不斷挑起對華的不友好言論,不斷升級和翻新各種指責,但盧大使認為中國官方在面對這些言論,也是高度重視以及認真澄清的。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中國人總是說,做好自己的事,甭管別人怎麼說。但當今世界這樣行不通。即使你在各個方面做的再好,架不住別人潑髒水,把你所做的破壞殆盡。因此,中國加強了同外國的溝通。」盧沙野表示,中國外交官所做的是維護中國形象,維護中國國家利益。

3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詩曾承載著日本政府和社會各界對中國抗擊疫情的無私幫助在中國廣為流傳。近日,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在《讀賣新聞》發表題為《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署名文章,稱面對這場史無前例的疫情考驗,各國只有同心協力、攜手應對,才能推動世界儘快擺脫疫情陰霾,確保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眾生活儘早重回正軌,「我們會牢牢銘記這份患難真情。疫情在日本國內擴散後,中國政府、有關地方和民間也向日方提供口罩、防護服、PCR檢測試劑盒等物資。中方願繼續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支持」。

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發表的文章截圖

事實早就證明,團結合作才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武器。

5月5日,阿富汗多家主流媒體以不同語種刊發了中國駐阿富汗大使王愚的署名文章《團結協作共抗疫,堅定信心促和平》。

圖|中國駐阿富汗大使館

文中寫道,中方密切關注阿疫情發展形勢,深知阿面臨較大防疫挑戰和物資缺口,對疫情中的阿民眾疾苦感同身受。重疫之下,抗疫物資就是保護生命的盾牌。中方援助的11.7噸防疫物資已投入了赫拉特省、喀布爾省等醫院防疫一線,保護了許多阿民眾的生命健康。

「作為阿富汗的鄰國和戰略合作夥伴,中國在阿富汗出現困難時決不會缺席,將毫不猶豫伸出援手。中方已緊急提供阿方急需的防疫物資,願根據阿方需要進一步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王愚表示,阿富汗阿特馬爾外長感謝中方提供大量醫療物資並分享抗疫經驗,讚賞中方抗疫取得積極成效。

在共同抗擊疫情方面,中國不僅捐物資,還傳授經驗。

對於印度貧民窟疫情防控的難點,中國駐印度大使孫衛東進行解讀——

首先,印度確實是一個超大型的社會,它有13.56億人口。印度採取了非常嚴格的管控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管理這樣大的一個社會群體會面臨很多困難。

其次,檢測率雖有所上升,但是比較而言,印度目前的檢測率並不是太高。

再次,印度的醫療資源還是有限的。印度現在每1萬人有3.4名醫生,3.2名護士,70張病床和3張多的急救病床。這個比例在世界上並不是很高。

最後,印度還有很多是無症狀的感染者。

「這些對於印度的疫情管控來說,都可能帶來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孫衛東表示,但好消息是,在印度孟買最大的貧民窟,大概有幾十萬人,截至目前確診人數在600人左右,「應該說總體情況還是得到了基本控制,沒有出現大規模暴發和蔓延」。

孫衛東在採訪的最後表示,病毒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在這樣一個挑戰面前,只有大家攜手並肩才能夠共克時艱,「這是我們的最重要的任務」。

新民周刊所有平臺稿件,未經正式授權

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

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來自中國駐外大使的新春祝福
    新華網北京2月13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有人說,外交官的職業生涯就像一首流動的歌、一張國際郵票,在世界各地「漂泊」。無論到了哪裡,他們的心總是向著祖國。在中華民族傳統節日——農曆春節到來之際,中國駐外大使向祖國母親、熱愛的家鄉人民和所在國華僑華人送來了新春祝福!
  • 中國三位駐外大使易人 張衛東任駐冰島大使(圖)
    人民網10月17日訊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10月16日,習近平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任免駐外大使:任命韋宏添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索馬利亞聯邦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任命張衛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冰島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任命楊萬明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根廷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 當選總統拜登打算從娛樂圈挖人出任駐外大使?
    原標題:拜登打算從娛樂圈挖人出任駐外大使?(見習記者欒若曦)據《國會山報》援引《好萊塢記者報》消息,當選總統拜登正在考慮駐外大使人選,其中電影製片人傑弗瑞·卡森伯格和迪士尼執行長羅伯特·伊格爾都在考慮之列。卡森伯格曾在1984年到1994年期間擔任迪士尼工作室的主席。
  • 親美離歐,德國新任駐波蘭大使險遭拒絕入境,駐外使節任命咋回事
    波蘭憑啥拒絕德國大使入境?一國駐外大使的人選如何確定?互派外交使節需要由兩國共同協商嗎?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關於駐外使節任命的那些事兒。 在切入正題之前,我們得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使館館長」。 在現代國際關係中,兩國協議建交的同時一般也就協議互建使館,即互派常駐外交代表。而這位常駐一國的使節、使館的最高負責人,就被稱為「使館館長」。
  • 聚焦丨多國駐外大使親歷:疫情割不斷民心相通
    近期,多位中國駐外大使撰文指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與駐在國人民守望相助,相互支持,為全球共同抗疫付出努力,也為未來後疫情時代加深合作關係奠定了基礎。▲ 講述人:中國駐古巴大使陳曦古巴是西半球第一個同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今年是兩國建交60周年,也是中國-拉美外交關係開啟6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團結抗疫是對這一特殊年份最好的紀念。
  • 中國駐羅馬尼亞原大使徐飛洪履新外交部服務中心主任
    徐飛洪 新華網 資料圖從中國駐羅馬尼亞大使卸任後,資深外交官徐飛洪新職務已確認。據外交部官網「組織機構」欄目提供的信息顯示,原任中國駐羅馬尼亞大使徐飛洪已出任外交部服務中心主任一職。外交部機關及駐外機構服務中心(局)成立於1994年1月,系部直屬事業單位,具有事業單位法人資格。其主要任務是為部機關及駐外使領館(團、處)提供後勤保障服務。
  • 國內「最含蓄」的一所大學,80%畢業生擔任「駐外大使」,金飯碗
    導語:國內「最含蓄」的一所大學,80%畢業生擔任「駐外大使」,金飯碗高考結束後,學生們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高考分數,分數的高低直接決定能夠進入好的大學學習,在中國的大學很多,同時也是分了不同的級別,有重點大學,也有普通的本科
  • 駐外武官中為何只有他們是少將?
    (資料片)      近日,據中國駐日本國大使館官網消息,中國駐日本國防武官徐新華出席2017年日中友好新年會,上述消息顯示,徐新華少將已經接替徐斌少將出任駐日大使館國防武官。原任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國防武官的楊旭光少將已經接替張平少將出任中國駐朝鮮大使館國防武官。  「武官」在新聞中並不多見,想必不少人對此比較陌生。每個建交國都有武官在駐嗎?
  • 開國將軍中的駐外大使:脫下軍裝搞外交,武仗不打打文仗
    國內第一批的將軍大使選用了兵團級的幹部,共計11位,分別是黃鎮、耿飈、袁仲賢、韓念龍、王幼平、姬鵬飛、彭明治、倪志亮、譚希林、曹祥仁以及馮銥。客觀來說,「將軍大使」的名諱只是統稱,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並未參加1955年的解放軍授銜儀式。
  • 外交部駐外使節團訪黔 點讚貴州經濟發展
    在貴州大數據綜合實驗區展示中心聽了工作人員的講解後,中國駐比利時大使曲星忍不住感嘆。外交部駐外使節團在丹寨藍莓種植基地參觀時與工作人員交流。 冷桂玉 攝  3日至8日,外交部駐外使節團一行訪黔,期間,將前往貴州仁懷茅臺酒廠、遵義花茂村、遵義會議會址、丹寨萬達小鎮等地進行參觀考察。  中國駐葡萄牙大使蔡潤對此次的貴州之行充滿了期待。
  • 她是新中國駐外大使中唯一的潮籍女大使,被譽為「巾幗使官」
    1983 年當選全國婦女聯合會執委會執委,出席中國婦女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1985-1988 年出任我國駐芬蘭共和國大使。1988-1993 年出任我國駐賽普勒斯共和國大使。退休後,1994-1998 年任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全國理事會理事。
  • 中將譚希林:我國首批駐外大使之一,笑稱「吃西餐比炸碉堡還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譚希林同志去往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民主共和國任駐外大使、軍委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徵戰半生的譚希林同志被授予了中將軍銜。▲《外交風雲》劇照 外交官家屬接受訓練他還不是個例,這些即將成為駐外大使的將軍們普遍失眠了,第二天譚希林在散步的時候遇到姬鵬飛,
  • 中國駐外大使館,寸土寸金還藏了哪些秘密?
    目前,大使、公使等主要使館領導及使館政治處、辦公室仍在這幢四層高的大樓內辦公。   而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就坐落在麻雀山附近。作為新中國第一個駐外使館,中國駐俄大使館見證了中國與蘇聯及俄羅斯數十年的風雨歷程。   1949年10月2日,中國和蘇聯建交並互派大使。蘇聯成為第一個承認並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
  • 徐飛洪即將離任中國駐羅馬尼亞大使
    2018年5月15日,駐羅馬尼亞大使徐飛洪在離任招待會上的致辭。 中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官網 圖中國駐外使節調整還在繼續。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官網獲悉,2018年5月15日,駐羅馬尼亞大使徐飛洪夫婦在使館舉行離任招待會。
  • 劉奇易煉紅會見我國駐外使節團
    本報訊 (記者劉勇)11月3日,省委書記劉奇、省長易煉紅在南昌會見了前來江西考察調研的我國駐外使節團。    省領導趙力平、吳忠瓊參加會見。    劉奇代表省委、省政府對使節團來贛表示歡迎,對外交部及各位使節長期以來給予江西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
  • 中國駐外大使館舉行中秋國慶招待會
    新華網北京9月23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中國駐希臘、幾內亞、巴基斯坦、喬治亞、厄瓜多和多哥大使館連日來分別舉行中秋和國慶招待會,慶祝中國傳統節日中秋佳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1周年。中國駐希臘大使館22日晚舉行國慶中秋招待會,熱烈慶祝中秋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1周年。
  • ...繁榮發展——中國駐外使領館舉行活動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時光荏苒,歲月如梭。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歷經風雨的「遊子」終於回到祖國母親懷抱。20年來,澳門背靠祖國、面向世界,實現跨越式發展,生動詮釋了「一國兩制」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中國駐外使領館近日紛紛舉辦招待會等活動,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
  • 大國軍事外交的核心力量——駐外武官都是什麼級別?
    在我國駐外大使館裡,不僅僅有我們日常所見的大使、公使、參贊們,還有身著「戎裝」的軍事將官,同樣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權。一、職責駐外武官是我國武裝力量的外交代表,是大使的軍事助手。主要負責協調我國與所在國的軍事聯繫,加強雙邊合作。派駐的武官數量並不是獨身一人,也有同行的其他軍事人員。
  • 多家外媒報導中國駐以色列大使突然去世,我外交部尚未證實
    綜合各方面消息,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以色列時報》等多家媒體5月17日消息稱,以色列外交部已證實:當地時間17日早晨,中國駐以色列大使杜偉被發現死在其位於特拉維夫郊區赫茲利亞的官邸中。目前暫未看到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的回應,中國外交部尚未證實此事。據知情人士透漏,杜偉大使是因為心臟病突發去世,大使夫人還未隨任;周六是以色列的休息日,所以可能當時身邊沒人,救急藥沒來得及吃。《耶路撒冷郵報》報導,現場無暴力跡象,調查人員認為杜大使是心臟病去世,以色列外交部已就中國大使突然去世向中方表示了哀悼。
  • 約旦大使訪問華誼兄弟
    ▲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華誼兄弟創始人、董事長王中軍和約旦駐華大使胡薩姆·侯賽尼 來源 | 中國企業家俱樂部2020年11月4日,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大使企業行新一站,約旦駐華大使胡薩姆·侯賽尼先生到訪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