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這不是央視出品,這不是央視出品,這不是央視出品。重要的事說三遍。製作方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清影工作室和杭州潛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製作(答應我,不要跳過片尾的製作名單好嗎啊啊啊啊啊啊啊)說是央視的原因大概是因為整體風格有點像央視其他的紀錄片(比如深夜報社的舌尖)以及央視有播出的原因?但事實上真的不是央視出品啊小天使們請擦亮眼睛qwq在這裡再多一句嘴,一般而言我們說的bbc紀錄片,那確確實實是bbc出品。
第二,關於版權與版權保護的一點碎碎念,不是噴,我只是覺得,如今b站上的一些現象讓我有些難過。之前bilibili正版計劃剛開始的時候鋪天遍地的都是正義的版權鬥士,然而在前段時間,bilibili因為侵權播放太子妃升職記被起訴的時候,卻沒有多少人能理智地站出來說,這件事確實是bilibili侵權。我看到的,大多是「你樂視很跳哈,你就接著裝吧以後再也不上」(根據截圖來看,上傳太子妃的用戶是樂視網)「嗯,你說的有理,我就是挺b站」。
講道理嘛,誠然樂視如此行事確實為人不齒,但話說回來了,給了樂視起訴機會的就是b站自己。如果在***階段b站就攔下來不讓過,也不會被起訴。這麼雙標真的好嗎。啊有點跑題。私以為,所謂尊重版權,並不僅僅是不用盜版,尊重製作人員的心血與成果也是重要的一環。想想看,這是一群學生和幾個老師抱著一腔熱血和五年光陰(並沒有翻到確切資料[跪]此數據來自知乎)做出來的紀錄片,雖說他們在拍的時候應該不存在經費不足這一說,但如果到頭來大多數人都覺得製作方是央視而不是清影,他們會多難過與不甘。
那是自己的心血、那是自己的成果。可最後他們可能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與掌聲。如果真是這樣,我為他們不平。請所有看到這個評論的人,在今後看紀錄片、電影、電視劇、玩遊戲以及其他很多很多的時候,能停下來,花一兩分鐘,安安靜靜地看一看製作人名單,看一看,是哪些人做出了這個讓你驚嘆不已感觸良多的作品。前面有說故宮鬧鬼的 我覺得吧 就算是鬧,估計也是妃子們半夜出看看她們待了一輩子的地方,小宮女們看看自己整日忙碌的地方,看看自己偷偷摘過黃杏的杏樹是不是還那麼茂盛。這麼想想,一點也不可怕嘛。
致敬前輩們。當年年幼無知,衝著能修文物這一點學了考古。後來才知道,文物保護是專門的學問。能做的就是在發掘的時候用上自己那點可憐的文保知識,不要對文物造成太多破壞,也不給後續保護拖後腿。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那句 玉就是一塊破石頭,它有什麼德行啊,但中國人就是能從上面看出德行來。文物都是有生命的。大英博物館的保護技術和設施就是比故宮好。看完這個紀錄片我感到心酸,國家對於文物和藝術品的修復與保護投入力度還是不夠好啊。可憐見得菩薩運到故宮還是搬家具式的運,故宮修復人員的工作環境也簡陋的可憐.....
看了這個紀錄片你應該發現,我們沒用什麼高科技依然能保護宋代的畫,而大英博物館缺少了解中國古山水畫保存方法的人,人家都說代代相傳的。回來準備再刷一遍,看了第一熱評裡的評論覺得非常悲哀憤怒,三集紀錄片的導演是一個叫葉君的人,裡面的所有拍攝工作都是他帶著幾個成員推進的,三集裡引用水滸傳式的敘事手法也是他想出來的,大家請注意每集片尾,撰稿、剪輯、導演都是葉君,蕭寒是出品人之一。電影版是投資公司拿走原素材剪的,葉君沒有參與,可惜的是他也表示他不會再繼續拍這一系列。上面的蕭導演是電影版的導演,曾經有後來的拍攝花絮裡修復師傅們都表示不認識這位蕭導,說明原片拍攝期間蕭寒從來沒參與過一線創作。
我們最早的時候說,玉有六徳,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塊破石頭,他有什麼德性啊,但是中國人就能從上面看出德性來。所以中國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個人一樣,他是用人的品格來要求這個椅子。中國古代人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所以我跟你說,古代故宮的這些東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過程中,總是要把自己想辦法蓉融到裡頭去,人在這個世上,來了走了一趟,雖然都想在世界上留點啥,覺得這樣自己才有價值。很多人都一般認為,文物修復工作者是因為把這個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價值,其實不見得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