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銀行業用戶體驗大調研報告》解讀:更謹慎的銀行用戶

2020-12-11 新華網客戶端

  臨近歲末,微眾銀行·銀行用戶聯合體驗實驗室(以下稱「實驗室」)近期發布了2019《銀行業用戶體驗大調研報告》, 從2017年起,實驗室針對中國銀行用戶體驗進行了持續的研究,已經連續三年發布大調研報告。在今年的報告中詳細地描述了普通用戶在存、花、貸、保和銀行渠道使用上的五大變化趨勢:

  總體來說:經濟運行進入新常態,銀行用戶的行為也有新的變化, 2019年用戶投資理財和借貸上變得謹慎,偏好簡單易懂的低風險理財產品。支付方式更加多元,但一線城市與下沉地區、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出現分化。手機銀行App成為銀行接觸客戶的最主要渠道,但線下門店在功能性和情感性方面依然有很強的吸引力。信用卡還款方面,平臺的用戶體驗甚至比是否免手續費更重要。

  從存、花、貸、保四個方面看用戶更謹慎的理財態度

  存:保守的理財態度,謹慎地評估風險

  首先,報告描述了今年用戶在「存」方面的變化趨勢:2019年73.5%的用戶認為理財投資環境一般或嚴峻,受P2P暴雷、股市行情變化等因素的影響,理財態度保守的用戶佔比提高12.3%。

  隨著理財投資態度更加保守,用戶對於收益和風險評估更加謹慎。對比3年來的數據發現,用戶對理財投資的收益風險評價逐漸向低收益移動,其中認為收益年化率達到5%-6%就可能存在風險的用戶比例上升,說明不再一味追求高收益,會謹慎綜合評估收益和風險的用戶佔比有所提升。隨著經濟、金融環境的變化,用戶在評估理財投資產品時更加謹慎,理財投資態度更保守,用戶對安全、穩定的理財投資方式更加青睞。

  花:多種控制手段讓消費更加理性

  其次,在「花」的方面,報告發現在2019年,超過8成用戶量入為出,其中51.6%的用戶評價目前的消費現狀是「理性消費,略有結餘」。

  年輕人消費觀相對積極,年輕人也通常被認為更容易超額消費,但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相比於 60 後、70 後和 80 後用戶,90 後及 95 後用戶的消費控制意識更強,當其意識到消費支出超過個人消費能力時,更會主動進行消費控制,懂得在感性消費與理性消費間尋求平衡。

  不同年齡段的用戶,控制消費的手段存有一定差異。90後、95後用戶控制消費的手段,則更傾向於採用「減少信用支付使用」,而70後、80後用戶更傾向採取「購買理財」,60後則是通過「儲蓄存款」來控制。

  貸:借貸選擇更謹慎,還款更在意使用體驗

  再次,報告從「貸」的方面展開,2019 年,金融監管加強、借貸負面事件曝光等因素,對用戶貸款觀念產生了影響,對貸款持保守觀念的用戶佔比進一步上升,佔比超過50%,較2018年上升近十個百分點。

  除利率之外,安全性以及放貸機構是否正規也是用戶選擇網際網路貸款或銀行貸款時主要考慮的因素。用戶在借貸時更傾向於選擇有較高知名度、相關背景方可靠的平臺。

  另外一個趨勢是,體驗變得更加重要,當用戶進行還款時,用戶對還款的操作是否便捷重視度要高於是否免手續費。如果平臺收取信用卡還款手續費,40.3%的用戶表示手續可以接受,已經習慣了還款平臺,收費不超過一定的範圍就不會更換。而表示只要收取手續費就會立刻更換到免費的平臺的用戶佔比為34.7%。

  保:不懂所以不買

  最後,報告描述了用戶在「保」方面的變化趨勢:2019年用戶對保險的接受程度在持續提高,相比2018年,用戶保險產品配置比例有所提升,在理財投資方式中使用保險的用戶比例增長到27.4%。

  但從用戶對保險知識的了解程度上看,78.6%的用戶都對保險缺乏了解。 對保險的不了解也阻礙了用戶配置保險,33.7%的用戶因為不了解保險知識,不知道買哪種保險合適。

  與此同時,近兩年出現的「互助產品」也受到用戶關注,在網絡互助產品中投入過資金的用戶中,仍有 27.6%的用戶認為這些產品是保險,有 12.1%的用戶並不清楚此類產品的性質,說明部分用戶對於產品性質的認知存在誤區,保險知識欠缺,分辨能力較弱。

  銀行渠道:手機銀行App是首選,線下渠道需聚焦情感需求

  今年的報告還研究了銀行與用戶的接觸渠道,並分別從線上、線下兩個方面展開。2019年手機銀行App成為用戶辦理業務的最主要渠道,且用戶體驗整體滿意度連續3年攀升,用戶對手機銀行APP的整體滿意度從2018年70.9,上升到2019年76.4。

  但銀行線下網點在部分業務辦理、滿足用戶情感需求等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用戶前往銀行網點的驅動力有2種,功能性和情感性。這表明,能為用戶提供情感性價值是線下網點的比較重要的優勢。

  實驗室力求「每年做一點點超越和進步」,今年大調研歷時7個月,走過 15 個城市,回收 49000多個樣本數據,拓展了5家來自高校或行業合作夥伴,獲得了50家銀行的支持。

  「當銀行還在探索未來的時候,用戶已經在用體驗去評價服務」,微眾銀行副行長、實驗室創始人陳峭認為,在開放式浪潮席捲之下,體驗好的銀行才能夠擁有未來。實驗室成立以來,不斷拓展研究方向和領域,在向行業分享研究成果及實踐經驗,未來也將繼續在洞察銀行用戶體驗方面探索,持續助力銀行為用戶提供有溫度的服務。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電子銀行發展報告》顯示——個人手機銀行用戶比例達71%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12月10日發布《2020中國電子銀行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個人網上銀行用戶比例達59%,同比增長3個百分點,增速持續放緩。與之相比,個人手機銀行用戶比例依然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2020年增幅達到8%,用戶比例達到71%,同比增長12%,意味著手機銀行已成為零售電子銀行發展的關鍵核心。
  • 個人手機銀行用戶比例達71% 個人微信銀行用戶比例增長
    本報北京12月10日訊 記者錢箐旎報導:中國金融認證中心12月10日發布《2020中國電子銀行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個人網上銀行用戶比例達59%,同比增長3個百分點,增速持續放緩。與之相比,個人手機銀行用戶比例依然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2020年增幅達到8%,用戶比例達到71%,同比增長12%,意味著手機銀行已成為零售電子銀行發展的關鍵核心。此外,個人微信銀行用戶比例繼續穩步增長,用戶滲透率攀升至45%。
  • 調研顯示:電子銀行用戶對四類數字營銷活動興趣度超過五成
    本年度調查報告,參與調查的成員銀行增加到98家,新增電子銀行智能客服、安全性、消費信貸、零售電子銀行營銷活動和虛擬營業廳等方面的洞察。據了解,CFCA每年發布的「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系列報告,已成為目前國內針對電子銀行最權威的調查報告之一。
  • 《2019年(上)中國電商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全文
    近日,國內知名電商智庫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發布了《2019年(上)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全文下載:http://www.100ec.cn/zt/2019syhjcbg/),報告依據第三方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臺(315.100ec.cn)上半年受理的全國數百家各類電商上半年真實用戶投訴案例大數據
  • KPMG臺灣銀行業報告:純網銀帶動傳統銀行加快金融科技發展
    畢馬威KPMG在6月9日發布一份2020臺灣銀行業報告。報告指出,2020年3家純網銀即將加入市場戰局,開啟臺灣銀行業的新時代。KPMG觀察,2019年臺灣銀行業在投資市場多頭走勢與數字轉型的推助下,營收與獲利都繳出了亮麗的成績單;然而,今年受到疫情影響,臺灣銀行面臨不少挑戰,比如在利息與手續費收入或將受到拖累。
  • CFCA報告:手機銀行用戶比例達到71% 銀行實體卡使用場景將被逐步壓縮
    會上對外發布了《2020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手機銀行已然成為零售電子銀行發展的關鍵核心,用戶比例同比增長12%。具體來看,2020年個人網上銀行用戶比例達59%,較2019年增長3個百分點,增速持續放緩。而個人手機銀行用戶比例依然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2020年增幅達到8%,用戶比例達到71%,同比增長12%。
  • 年輕態跨場景 手機銀行APP已成為銀行服務「主戰場」
    日前,微眾銀行牽頭聯合54家銀行共同發布《2020銀行用戶體驗大調研報告》(以下稱《報告》),這是也是連續第四年對外發布行業大調研報告。本次報告聚焦「後疫情時期的用戶金融需求洞察」這一議題,洞察用戶在疫情上升期、疫情末期的金融需求變化。手機銀行App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95後。
  • 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發布《2019年度上海銀行業社會責任報告》
    近日,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以下簡稱「公會」)發布《2019年度上海銀行業社會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是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連續第七年發布該報告。此次報告編寫歷時4個月,共有113家會員單位參與材料徵集,有效素材達3713條,充分展現了上海銀行業金融機構2019年社會責任重點及亮點。上海市銀行業同業公會會長、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行長徐斌為《報告》致辭。
  • 用戶調研必修課:用戶體驗地圖完全繪製手冊
    下面教大家其中一個分析用戶調研資料的實用方法——繪製用戶體驗地圖。用戶體驗地圖展示的是用戶在體驗一款產品和服務時的情感流程。它同樣也展示了你的競爭者和你的項目都在做什麼。用戶角度製作的體驗地圖能幫助組織者確認有戰略意義的機會,用戶的痛點,並且產生創新項目。為什麼要建立用戶體驗地圖?
  • 極光:手機遊戲流失用戶研究報告
    隨後一路下滑一年多,2018年下滑幅度較大,用戶流失嚴重。2019年止跌,趨勢基本穩定。;2)極光調研數據,通過極光調研平臺進行網絡調研,共回收王者榮耀流失用戶和和平精英流失用戶的樣本數量447份;3)其他合法收集的數據。
  • 《2019年自由行用戶旅行偏好數據報告》發布
    近日,馬蜂窩旅遊網與群邑集團旗下邑策聯合發布了《2019年自由行用戶旅行偏好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基於馬蜂窩平臺大數據、邑策DMP用戶行為數據及在線問卷調查獲取的抽樣數據,深度分析了自由行市場的現狀和未來趨勢,也全面解讀了中國自由行遊客的旅途偏好和消費行為。
  • 用戶體驗報告 | 2019新版閒魚的亮點與不足
    本文基於用戶的角度,從市場分析、用戶分析、產品分析、整體分析四個部分對新版閒魚的用戶體驗進行分析,講述:2019迭代更新後,新版閒魚的亮點與不足。一、體驗環境體驗產品:閒魚體驗版本:ios6.3.80體驗設備:iPhone8體驗時間:2019.03.20二、市場分析1.
  • 報告:2018年銀行業客服中心人工電話接通率達92.23%
    報告:2018年銀行業客服中心人工電話接通率達92.23% 2019夏賓 攝   中新網北京7月24日電 (夏賓)中國銀行業協會24日在京發布《中國銀行業客服中心與遠程銀行發展報告(2018)》(下稱「報告」),這是中國銀行業協會連續第六年發布銀行業客服中心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銀行業客服中心人工電話接聽量10.58億通,人工電話接通率達到92.23%,連續六年高於90%。
  • 權威評測招行App居榜首用戶體驗功能設置均領先
    近日,新浪金融測評室相繼發布了21家銀行App權威測評報告。報告顯示,在滿分為100的評分標準中,獲得80分以上的銀行App有9個,90分以上的只有2個,其中招行App得分94.85,為全測評中最高分,第二名是工商銀行,得分91.6。
  • 都說用戶體驗重要!好的用戶體驗的網站怎麼策劃?
    總的思路就是:取其精華,去除糟粕;3、收集用戶反饋;要想真正的傾聽用戶的心聲,最好的方法就是做調研,不管是委託第三方機構(如果資金充沛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還是自己做調研(線上線下都可以),列舉一些用戶主要的需求,最後還有一行一定讓用戶自己填寫的,不然就是失去了調研的意義了。
  • 中國在線旅遊平臺用戶洞察研究報告
    2019年中國旅遊用戶境外遊增長意願明顯(增長率達63%)。用戶出遊類型多元化,家庭遊是主力,未來休閒度假和深度文化遊比例升高。多數旅行用戶在選擇和預訂在線旅遊產品時是不確定產品類型的(43.3%)。同時,用戶在預訂時最看重價格優惠和產品的豐富程度,而特色線路產品、主題活動的營銷活動最能吸引他們。
  • 《2019零冷水燃氣熱水器行業調研報告》發布:預計規模達120萬臺
    中國網財經9月20日訊(記者 鄭穎)以「極動•零感」為主題的2019燃氣熱水器行業零冷水產品峰會暨京東購物節啟動儀式今日在京啟動,並首次發布《2019零冷水燃氣熱水器行業調研報告》和《2019中國零冷水燃氣熱水器消費指南》報告。報告從行業研發製造端到消費使用端深入調研解讀,聚焦零冷水產業發展趨勢和中國家居的沐浴生活新需求。
  • 【報告】「走著瞧旅行」2020電訴寶用戶投訴數據出爐:獲「謹慎下單」評級
    一、走著瞧旅行電訴寶用戶投訴數據出爐:獲「謹慎下單」評級2020年全國生活服務電商(在線旅遊)消費評級榜依據運行十餘年的第三方平臺「電訴寶」(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臺315.100EC.CN)在2020年度受理的全國480家電商企業用戶消費糾紛案例海量大數據得出,依據反饋率、反饋時效、滿意度多項指標模型評估,其數據評級完全由系統自動生成
  • 邑策與馬蜂窩旅遊網發布《2019年自由行用戶旅行偏好數據報告》
    近日,群邑集團旗下邑策與馬蜂窩旅遊網聯合發布了《2019年自由行用戶旅行偏好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基於馬蜂窩平臺大數據、邑策DMP用戶行為數據及在線問卷調查獲取的抽樣數據,深度分析了自由行市場的現狀和未來趨勢,也全面解讀了中國自由行用戶的旅途偏好和消費行為,為廣告主提供了實用的營銷指南。
  • 零售周報|OYO酒店推出芬然咖啡;58發布《2019下沉市場用戶調研報告...
    我們期待未來通過這種全新業態為廣大單酒店業主提效創收,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便捷的體驗。」 OYO酒店首席發展官胡宇沸表示。點評:不得不說瑞幸咖啡喚醒了消費者的咖啡消費熱情,也喚醒了行業進入者的競爭欲望,正如前不久易捷加碼咖啡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