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建發力環渤海灣經濟圈

2021-01-10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是地區經濟實現快速發展的前奏。日前,國務院公布了《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提出要加快推進渤海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相關方案也將在近期上報國務院。隨著工程提上建設日程,環渤海灣地區的新一輪發展也將拉開序幕。

  環渤海灣地區也稱環渤海經濟圈,以京津冀、遼東半島及山東半島為核心,同時輻射周邊廣大區域,是京津的海上門戶和華北海運樞紐,也是振興東北的重要引擎和未來我國重要的經濟增長極之一。作為我國電力和能源建設的「國家隊」,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能建」)有責任有義務也有實力為環渤海灣地區的全面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電力精品星羅棋布

  5月30日,山東電網首座500千伏智能變電站——山東岱宗500千伏變電站投運,為中國能建在輸變電領域中再添一顆亮星。在環渤海灣地區,中國能建承建的亮點輸變電項目還包括秦皇島首座220千伏智能變電站——碣石220千伏變電站、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工程——寧東—山東±660千伏直流輸電示範工程、國內首個進入實質性建設的智能電網綜合示範工程——天津中新生態城智能電網綜合示範項目等。

  在火電領域,中國能建旗下企業承擔了該區域大部分大容量、高參數燃煤發電站的設計或建設工作,僅京津冀地區的燃機電廠中國能建就包攬了過六成的項目。其中,華能天津IGCC示範電站是我國首座煤氣化聯合循環電站;山東日照新源熱力有限公司嵐山區集中供熱工程2×300兆瓦機組建設中實現的鍋爐汽包吊裝、汽輪機扣蓋、鍋爐水壓試驗、機組168小時試運等8個「一次成功」,刷新了300兆瓦機組項目的安裝紀錄;河北國華滄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1號機組脫硝改造工程的脫硝率達到80%以上。

  作為水電建設第一品牌,中國能建承建了裝機1000兆瓦的河北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和裝機3600兆瓦的河北豐寧抽水蓄能電站,後者建成後將是世界上裝機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

  在核電領域,中國能建參建的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是東北的第一個核電站、山東海陽核電站是我國首批三代核電站AP1000自主化依託項目、山東石島灣核電站是全球首座將四代核電技術成功商業化的示範項目。此外,中國能建還參建了標誌著我國在四代核電技術研發方面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快堆技術的幾個國家之一的中國首座實驗快堆工程。

  在新能源領域,中國能建是環渤海灣地區風電、光伏、生物質能及分布式能源發電項目的設計和建設主力。其承建的河北尚義龍源風電廠榮獲我國風電史上首個「魯班獎」;設計參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新能源綜合項目——張北國家風光儲輸示範工程;承建的北京首鋼生物質能源工程是目前世界上一次性投產最大的垃圾發電項目;承建了國內首座「五聯供」能源站——天津武清燃氣分布式能源站工程。

  非電領域初露鋒芒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新四化」發展道路。其中城鎮化作為現代化的載體,蘊含著巨大的內需潛力,並且離不開各類基礎設施的完善。

  近些年,中國能建在渤海灣地區精耕細作,取得了不俗成績。承建了包括京滬公路、張涿高速、京秦高速等一批公路建設項目後,中國能建開始邁入建設難度和要求更高的軌道交通,繼津秦高鐵後,2012年又成功中標大連金普城鐵11標和8標,進入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領域。

  今年汛期過後,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南水北調工程中線將實現通水。中國能建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承擔了該工程中包括最大渡槽在內的諸多高難度施工部分,在這項人類水利史的裡程碑工程上展示出超強實力;承建的山東龍潭溝水庫工程是集防洪、灌溉、漁業和生態於一體的水庫,也是山東省第一座碾壓混凝土重力壩。此外,中國能建還承建了天津獨流減河治理工程的河道深槽擴挖及清淤主體工程,該河道是天津市重要的行洪河道和南部防洪防線。

  一直以來,中國能建堅持多元發展道路,順利邁入液化氣和天然氣領域,承建了北京市首個液化廠——西集L-CNG應急儲備站。旗下水泥公司與山東泰山民爆器材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將為山東半島的工業結構優化升級發揮積極作用。在房建及房地產投資領域,以京津冀地區的北京葛洲壩大廈、紫郡府等項目為代表,取得了一系列成績,榮獲「2013年北京房地產十大影響力品牌」。

  全產業鏈助力騰飛

  中國能建擁有集電力和能源規劃諮詢、勘測設計、工程承包、裝備製造、投資運營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憑藉該優勢中國能建不僅為環渤海灣地區電力與能源的宏觀發展作出了貢獻,而且實現了在新興市場和總承包高端業務領域的突破。

  除了華北地區電源點及電網的統一規劃布局外,早在2000年,中國能建就開展了《華北地區風能普查及風電建設分析研究報告》的編制工作,是全國第一個地區性風電規劃,範圍涵蓋京津冀地區的風電資源;2014年,針對京津冀地區的治霾問題,中國能建旗下國家電力規劃研究中心牽頭組織編制了《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輸電通道研究論證報告》,規劃了12條輸電通道以緩解大氣防治壓力;旗下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組織開展了寧東—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等項目的評審工作。

  中國能建致力於開拓新興和高端市場,作為我國電力施工領域中第一個承接光伏發電工程EPC總承包項目的企業,開展了河北保定巨力一、二期光伏EPC總承包工程;以總承包模式取得了遼寧省北方聯合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網絡改造及網絡整合項目;旗下設計、施工和裝備企業「聯合作戰」,協同開展了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億鼎煤化工動力中心及煤儲運系統工程EPC項目;成功中標青島鋼鐵廠制氧軋鋼110千伏變電站(2號樞紐站)EPC總承包工程;與山東華春生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籤訂了山東濰坊濱海開發區華春生物藥業工業園一、二期建設項目協議書,在山東房建項目施工總承包領域實現突破……

  與此同時,中國能建位於環渤海灣地區的裝備企業也為該地區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磨煤機、汽輪機、電抗器、核電鼓形濾網等裝備產品不僅遍布國內市場,更遠銷海外。為了不斷提升產品的科技水平,中國能建還在北京成立了技術中心,作為產品研發平臺、技術孵化平臺、人才積聚平臺和技術諮詢中心。

  環渤海灣素有北方「黃金海岸」之稱,黨的十四大報告中就曾提出,要加快環渤海地區的開發、開放。隨著京津冀一體化戰略、振興東北舉措的實施,以及中國同俄羅斯、蒙古等鄰國交流合作的不斷深入,以環渤海灣為核心,向外輻射的「大經濟圈」將有望形成。屆時,中國能建將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全面服務環渤海經濟圈的繁榮和發展。

來源:中電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走訪渤海灣漁民:一條小船一年能掙十來萬
    的確,走在黃驊港開發區的主幹道上,路兩旁密集的旅館就很能說明問題。作為河北省的地區性重要港口,黃驊港在能源輸出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從地理位置看,黃驊港位於河北山東交界處、環渤海經濟圈中部。這個不滿30歲的年輕港口具備獨特的區位優勢,吸引了不少像李老闆這樣的生意人。
  • 渤海將託起環渤海經濟圈未來繁榮
    強勁的發展勢頭,超常規的發展速度表明,環渤海沿岸各省、市新的發展戰略將匯集成為環渤海經濟圈不可阻擋的發展大勢,託起環渤海經濟圈未來的繁榮。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迅速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城市化進程加速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水平不斷提高,城市經濟成為拉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城市規劃也逐步由解決城市或區域內部具體問題上升到戰略規劃研究的層面。
  • 環渤海經濟圈概述
    環渤海經濟圈,指以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京津冀為主的環渤海濱海經濟帶,同時延伸輻射到山西、遼寧、山東及內蒙古中東部。據統計資料顯示,其經濟總量相當於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的 45.3%,比珠三角經濟圈低 10%。經濟學家們從統計數字的對比中看到了差距,同時也看到了以京津冀為代表的環渤海區域擁有的巨大發展空間和廣闊合作潛力。
  • 環渤海高鐵和海峽通道哪個更該建?兩者沒矛盾,但通道有地震挑戰
    還有一種高速鐵路方案,由遼寧省遼東半島經西經天津進入河北省,由山東省向東進入遼東半島,這條高速鐵路就像一個「C」字,幾乎完全包圍了渤海灣,連接了大部分環渤海城市,在此基礎上發展環渤海城市群,對環渤海經濟區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實際上,這兩個方案有著不同的作用,渤海海峽的海上通道連接了東北和山東華東等地區,在整個交通便利的渤渤海地區和山東華東這樣的大交通圈內
  • 渤海灣跨海通道 VS 環渤海高鐵,你更看好哪個?
    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是我國最大的兩個半島,這兩個半島環抱著我國最大的內海——渤海,但是也正是由於渤海灣的存在,使得我國東北地區到山東等華東地區不得不繞道北京天津等地,因此長期以來早就有人提出建設跨渤海海峽通道的想法。
  • 中國四大經濟圈(區)概況
    珠三角經濟圈    現狀:  珠三角經濟圈又稱為珠三角都市經濟圈或珠三角經濟區,是指位於中國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區域的9個地級市組成的經濟圈,這9個地級市是指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肇慶市、江門市、中山市和東莞市。此外,珠三角經濟都市經濟圈也同時包括香港和澳門兩個城市,是中國市場化及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都市經濟圈。
  • 「環首都經濟圈」升溫 「貧困帶」變「經濟特區」
    「環首都經濟圈」升溫 「貧困帶」變「經濟特區」 中國新聞網
  • 江蘇鹽城市長曹路寶:我們為何倡導構建「環黃海生態經濟圈」
    倡導並構建「環黃海生態經濟圈」便是其正在醞釀的又一步大棋。今年6月13日在鹽城舉行的「環黃海生態經濟圈專家研討會」上,鹽城市長曹路寶在與與會專家交流以及講話中,便闡述了鹽城市的若干設想。經授權,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刊發了鹽城市長曹路寶的書面文章《以國際生態合作引領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關於建設環黃海生態經濟圈的思考》。
  • 渤海灣海底隧道方案將上報國務院 投資約2200億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現在遼寧、山東方面的積極性都很高,我國應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適時啟動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的建設。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戰略規劃研究」是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基金委設立重點諮詢項目,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任課題組組長,工程院有十幾個院士參與,參與單位包括北京交通大學、魯東大學、鐵道部工程設計鑑定中心、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等。
  • 河北環首都經濟圈將建經濟特區 政策優勢超深圳
    新華網石家莊11月12日電 (記者王民)在11日舉行的「河北省環首都經濟圈規劃編制座談會」上,河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趙勇表示,河北省建設環首都經濟圈,將在環繞著北京1000公裡、2.7萬平方公裡、13個縣市區範圍內,建成政策上比當年深圳更優惠的經濟特區,具體是重點規劃打造五個帶,最終把環首都經濟圈建成發展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
  • 渤海灣海底隧道將上報國務院 長125km投2200億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現在遼寧、山東方面的積極性都很高,我國應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適時啟動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的建設。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戰略規劃研究」是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基金委設立重點諮詢項目,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任課題組組長,工程院有十幾個院士參與,參與單位包括北京交通大學、魯東大學、鐵道部工程設計鑑定中心、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等。
  • 25位院士聯合建議:儘快開展渤海灣海底隧道前期工作
    院士呼籲儘快啟動前期工作 「渤海經濟圈之所以難以像珠三角、長三角那樣,形成連續、統一的經濟圈,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主要原因是環渤海南北兩岸相隔,成為交通死角。」王夢恕表示,從煙臺到大連的直線距離大約是170公裡,乘船需要六到八個小時,除了輪渡運輸,鐵路要多繞行1500公裡,高速公路要多繞行1600公裡。
  • 十三五,渤海輪渡雄踞渤海灣推動運力再升級
    「新運力的增加,使渤海灣黃金水道『海上金橋』更加通暢、更加高速,為我國復工復產、『雙循環』戰略的實施注入新活力、新動能,對促進渤海灣經濟圈的繁榮發展、人員往來、旅遊業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 渤海灣跨海大通道為啥至今沒開始籌建?大難題是它
    每次觀看中國地圖的時候,看到深入內陸的渤海灣,被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環抱著,總會想如果在這兩大半島之間架設一座橋梁或者海底隧道,那真的是一件大大的好事,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的直線距離只有106公裡,然而因為渤海海峽的阻隔,到達對面卻需要繞道1400公裡,如果建設一座大橋或者海底隧道的話,讓火車和汽車都能通行,那無疑將大大縮短兩地的距離,進而對於大東北地區和我國山東江蘇等省的發展帶來極大的便利和機遇
  • 徐林:建議環渤海灣大灣區納入「十四五規劃」
    徐林的看法是要把環渤海灣大灣區的一體化的開發、開放作為國家戰略納入國家的「十四五規劃」。徐林表示,中國沿海有三大灣區,一是粵港澳大灣區,二是長三角,這實際上是大杭州灣,而北方的大灣區就是渤海灣大灣區。「所以,想要解決南北經濟差異過大的問題,不可能把整個北方作為政策的著陸點,而是必須在北方選發展條件最好、發展基礎最牢固、創新開放條件最好的地區,這個地區就是中國的環渤海灣地區。」環渤海灣地區有中國的東北地區的遼寧,有京津冀,有山東,這是中國北方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創新資源最集中的地區,開放條件最好的一個地區。
  • 濱海恆大文化旅遊城:渤海灣的文旅珠峰
    在渤海灣的穹頂處,藏著中國海岸線嵌入陸地最深的隱逸地。滄州渤海新區,以文旅新秀的面貌站在時代的舞臺上。當地政府的文件這樣寫道:滄州渤海新區轉型發展,從全域「吃海」到全域旅遊。渤海新區崛起,背靠的是京津冀一體化,首都經濟圈、一帶一路、環渤海經濟圈、雄安新區設立等國家紅利政策的釋放。自2014年以來,渤海新區憑藉優勢位置,已然成為高質量承接京津冀產業轉移的核心區域,目前,已經籤約京津項目1000多家,除恆大外,北汽、華潤等49家世界500強企業紛紛落地。追溯歷史,源遠流長。
  • 秋天始興的第一次環車八嶺生態經濟圈騎行,約嗎?
    其形若龜,由龜頭、龜頸、龜身、龜腳和龜尾五個部分組成,是迄今為止客家圍樓中唯一的一座按烏龜形狀而建的仿生圍樓。本次騎行活動所處的區域是始興縣正在實施建設的「環車八嶺生態經濟圈」。始興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環車八嶺生態經濟圈」的打造,多次召開縣委常委會、書記專題會等會議專題研究、部署相關工作。
  • 渤海灣海底隧道籌備26年,3000億投資堪比三峽工程
    從此之後來往兩地不過45分鐘,這項超級工程再次把基建狂魔中國拉回了人們的視野,小造造也是在了解後。想把未來中國最想建設的三大海底工程分享給大家,在之前我們已經詳細介紹了其中之二,分別是預投資5千億人民幣計劃了22年的臺灣海峽隧道,建成之後能夠2小時就到臺灣,而且開建之日就基本代表著,是臺灣已經回歸之時。
  • 2020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李永明:成渝雙城經濟圈背景下文旅如何發力?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攝影 楊樹12月15日,2020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於在渠縣體育館正式開幕,此次大會還邀請了知名文旅專家,圍繞成渝雙城經濟圈背景下文旅如何發力、川東北李永明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背景下縣域文旅如何發力」這一主題,提出《渠縣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之點滴思考》。「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標誌著重慶與成都將聯合唱好『雙城記』,成為繼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之後的中國經濟發展第四極。當前,如何唱響『雙城記』,建好經濟圈,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成了川渝兩地的熱門話題。」李永明在演講稿中表示。
  • 環車八嶺生態經濟圈之落羽杉網紅公路
    始興縣環車八嶺生態經濟圈沿途有哪些風景呢?下一期環車八嶺生態經濟圈我們將探秘周所選陂古村落~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