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濤訪談 皰疹性咽峽炎爆發

2020-12-15 齊魯網

  

     什麼原因引起的?
  一組腸道病毒
  
  問:皰疹性咽頰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崔玉濤:皰疹性咽頰炎是一種腸道病毒引起的,腸道病毒分很多種,什麼埃柯病毒、柯薩奇病毒等等。大家都知道手足口病,其實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頰炎是一類病毒造成的,絕對不是一種,是一類病毒。
  
  問:嚴重了就是手足口病嗎?
  崔玉濤:對,手足口,手腳也有皰了,光嗓子就是皰疹性咽頰炎,他們是一類病毒造成的。
  
  
  為什麼會突然發高燒?
  病毒來得快,反應強烈
  
  問:為什麼會一下子就發高燒?
  崔玉濤:因為這種病毒來得快,反應強烈,一定時間後會自然消失,所以我們管這種病叫自愈性疾病,一來就會高燒,39、40度,恨不得上午還好著呢,下午孩子就開始蔫,蹭就發高燒了。
  
  
  病程是如何發展的?
  從病毒增生到自然消退
  
  崔玉濤:整個的病程就是病毒複製期,病毒複製期一般3—5天。什麼叫3—5天複製期,就是它在增生增生。
  但是後期就不再增生,不再增生之後停滯,到最後自然在體內衰敗,好了。所以我們說病毒感染沒有什麼藥可用,你不可能快速的殺死他。
  有人說我用了藥病幾天就好了,其實不用藥,那麼多天,也該好了,所以我們一直說,皰疹性咽頰炎或者手足口病,主要不是殺病毒,而是在病毒感染時期控制體溫,包括局部的症狀。
  比如嗓子剛開始是水皰,是水皰的時候還不覺得疼,所以高燒的時候,孩子可能不覺得特別疼,一退燒了還能吃點喝點。但是等到所謂的不燒了,孩子反而不吃不喝了,有的還流著口水,哭哭咧咧的,為什麼?皰破了,破了之後就是潰瘍期了。
  我們一看,潰瘍期了,學得快好了。說快好的那幾天,實際對孩子來說是最難受的幾天,因為他不能吃不能喝了,所以是這麼一個過程。
  由開始的皰疹,就是水皰期,高燒階段,到後來的水皰破了,潰瘍期,一般體溫是低燒或者退了,到最後完全好。
  所以這樣一來病的恢復時間就要兩周。3—5天複製期,到潰瘍,逐漸再好,到痊癒基本上是兩周的時間。所以整個的病程是兩周。
  在兩周中有人說,為了好得快一些,是不是可以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先說病毒本身不是抗生素能夠殺掉的,而且現在也沒有發現什麼特別的藥物真能殺死病毒,包括病毒唑和一些抗病毒藥物其實真的不能殺,不好意思,真的不能殺。這樣一來我們就需要很好的保護孩子。


  抗生素能預防感染?
  一點兒道理都沒有
  
  崔玉濤:抗生素預防感染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的,因為抗生素沒有預防感染的作用,只有殺菌的作用。我們體內有沒有細菌?我們體內到處都有細菌,口腔內、耳朵裡、鼻子裡、腸道裡頭都是細菌,但是這些細菌我們叫正常細菌,我們和細菌是共存的,並不是說細菌一進來就是敵人,就是壞蛋,我們就要把它趕走。這時候你要是給孩子用抗生素,就會導致整個菌群紊亂,菌群紊亂以後,一是可能導致抗生素相關的腹瀉,拉肚子,再就是可能會導致黴菌的感染。有時候看到的潰瘍,就是所謂的小兒鵝口瘡,就是因為抗生素把細菌壓得太厲害了,沒有有益菌鉗制黴菌,使黴菌得以滋生,無形中用了抗生素延長了病程,加重了病情。
  
  
  用抗生素會好得更快?
  正確的護理更有效果
  
  崔玉濤:病程延長不是說病毒感染加重了,是又一層的損傷開始了。
  所以這時候應該怎麼樣預防感染?這時候口腔裡有創面,孩子又不吃不喝,這時候肯定有細菌,細菌停留在這裡就可能會繁殖,因為黏膜一破,無形中滲出來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對細菌來說也是營養,所以這時候一定要鼓勵孩子多喝涼水?哪怕忍著喝兩、三口水,一會兒喝一點,一會兒喝點,涼的,涼點不是好咽嗎?而且本身涼水還有點鎮痛的作用,所以鼓勵喝點涼水,逐漸的,把創面衝刷乾淨,不感染了,好的會更快。
  有的家長會問說鄰居的孩子比我們早得的,為什麼好得比我們晚?就是因為我們少用藥了,我們不用抗生素了,我們正確的護理了,所以好得更快。這是我們對待皰疹性咽頰炎和手足口病的原則。
  手足口病本身比皰疹性咽頰炎會厲害,程度會重。但是絕大部分,絕絕絕大部分就是一個病毒感染的過程。真正說到腦子裡了,有沒有可能?肯定有,包括感冒還可能會死人呢。但是我們發現的很多重症病例,最關鍵的是因為早期沒有很好的控制病程,比如說發燒的問題,比如我說的漱口的問題。孩子最後真正轉化成了細菌感染,甚至嚴重的成了腦膜炎。如果早期象我說的那樣加強護理,就可以預防。
  有人會說你看沒用抗生素就這樣了,用了就沒事了,其實當初用抗生素更麻煩,問題在哪兒?如果抗生素把細菌殺死了還好,一旦抗生素殺不死細菌,就會產生耐藥菌。
  
  孩子發燒了馬上去醫院?
  24小時以後再考慮
  
  崔玉濤:現在耐藥菌太多太多了,有時候家長說,你看我這孩子到醫院看病反而嚴重了,因為孩子到醫院接觸的細菌都是耐藥菌,你如果知道,在家裡能控制住孩子的病情不去醫院,很可能病程會短一點。
  所以能在家控制的病,就在家控制,不要上醫院。到醫院很可能交叉感染,整個病程會延長,孩子的痛苦會更大。
  你到醫院去目的是什麼?如果僅僅是退燒,那在家就可以完成退燒。如果發燒的過程中又發現了什麼新的問題,你覺得這個問題解決不了,或者你不理解,可以帶孩子到醫院去,那樣你的目的性很強。
  皰疹性咽頰炎早期就是發燒,剛發燒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是皰疹性咽頰炎。只有3—24小時以後嗓子紅了,起皰了才能確診,總有這麼一個過程。所以我們建議家長,開始出現發燒症狀的24小時儘可能自己護理,24小時以後如果再不放心,或者再有問題再到醫院來,醫生也可以給你一個相對準確的檢查,包括取血檢查,或者物理檢查。
  
  
  高燒表示有細菌感染?
  往往高燒更代表病毒感染
  
  問:孩子高燒是不是就一定表示有細菌感染?
  崔玉濤:高燒不一定代表細菌感染,往往高燒更代表病毒感染,病毒來得快,反應強烈,所以不要以發燒程度的高低判斷病情的輕重。
  有家長說,給我們上抗生素吧,我說現在沒必要。現在38度了沒必要,那38.5度有必要嗎?39度有必要嗎?39.5度有沒有必要?上不上抗生素不是以體溫的高低作為標準,家長基本上都認為體溫高就重,體溫低就輕,其實不是這樣的。
  
  白細胞高一定是細菌感染?
  要看總數,還要看分類
  
  崔玉濤:查血的時候,發現白細胞總數高了,白細胞包括什麼?淋巴、中性、單核、嗜酸、嗜鹼這幾類細胞,白細胞總數高並不意味著就是細菌感染。所以我們除了要看白細胞總數,還要看下面的分類。分類一般要看淋巴細胞佔的百分比,中性粒細胞佔的百分比,還要看其他的幾類佔的百分比。
  比如,化驗結果白細胞13,中性細胞佔了80%,是不是就考慮細菌感染?這個時候其實需要做個塗片,人工查看一下結果。目前醫院裡所有的檢測血液的機器都不是專門為孩子做的,是以大人的檢測標準值來查看結果的,經常淋巴細胞會被機器誤認為是粒細胞,因為粒細胞相對偏大,淋巴細胞相對偏小。一般中性細胞超過75%就需要做人工塗片,結果會發現很多都與機器的檢測結果有很大的差距。
  如果要的是中性細胞佔了80%,白細胞不應該才13,很可能是18、20。
  
  
  燒退了就不會傳染了嗎?
  完全恢復以後才不傳染
  
  問:皰疹性咽頰炎潛伏期有多長時間?
  崔玉濤:潛伏期大概有3—5天。
  
  問:傳染期呢?
  崔玉濤:按理說從潛伏期開始,一直到完全恢復。為什麼呢?因為皰破了以後,雖然有抗體了,但是很可能還會擴散給其他人,所以大概兩周時間。
  
  問:通過什麼途徑傳播?
  崔玉濤:飛沫,唾液呀,口腔接觸的這些東西。
  
  
  得過以後就不會再得?
  會有重複,但機率不是太高
  
  問:皰疹性咽頰炎會重複得嗎?得過一次以後會不會有了免疫性?
  崔玉濤:引起這種病的是一組病毒,不是一種病毒,所以會有重複。這次感染的是這種病毒,下次可能是另外一種。但是,人體對這組病毒會有交叉免疫,所以反覆得的機會不是太多,但絕對不是說不會反覆得。
  
  抗病毒藥物有利於病情治療?
  副作用更可怕
  
  問:很多地方的大夫會開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
  崔玉濤:病毒唑裡邊就有利巴韋林的成分。
  抗病毒藥物對細胞的分化都有抑制作用,通過抑制來治療。為什麼不鼓勵殺病毒?因為抗病毒藥物殺病毒抑制病毒複製的同時也會抑制正常細胞,正常的細胞一旦被抑制,出了問題,就會變成癌症,所以肯定的是,除非是特殊的病毒,抑制它真的是為了救命,否則不主張用抗病毒的藥物。
  
  問:抗病毒的藥還是儘量不用?
  崔玉濤:對,什麼利巴韋林、阿昔洛維,因為抗病毒藥物會致畸致癌致突變,這是所謂抗病毒藥物的副作用。這種副作用,比抗生素類藥物引起的副作用還要可怕。
  
  中成藥有利於病情恢復?
  主要是補水和退燒
  
  問:皰疹性咽頰炎這種病,您會給開中成藥嗎?
  崔玉濤:很少開中成藥,回家多喝水。
  喝點水,吃點含片,局部疼痛減輕,主要是補液和退燒。
  
  崔玉濤是JO媽非常欣賞的一位醫師,相信各位麻麻對這位」師奶殺手「都不陌生。然而我本人卻沒有深入地讀過他的著作,為什麼呢?因為每次看他的微博和一些關於嬰幼兒護理的文章,都忍不住大言不慚地說句:英雄所見略同(仰天長笑)~~~儘管對於病理和醫學專業知識並不了解,但是JO媽實施的是自然療法,堅持一個原則:孩子生病了不是一件壞事,不要第一時間送醫院打針開藥,在家仔細地觀察和細心地護理,很多時候孩子是可以自愈,從而加強自身的免疫系統。
  
  我們家倆娃哥哥6個月幼兒急疹第一次高燒上了醫院(這次經歷更加堅定了我實行自然療法的信念)、妹妹8個月鎖骨骨折去過醫院,其餘時候發燒、咳嗽、感冒,我都是堅持在家護理。高燒只要不超過40度,我就讓娃休息,物理降溫,多喝水,精神好的時候和他們玩,做讓他們開心的事情,出一身汗,出汗後注意不要受涼,基本上燒個兩三天就痊癒了;咳嗽也是注意不要受寒,做川貝燉雪梨、鹽蒸橙子或者檸檬蜜給他們吃,多休息多喝水;感冒那就根本不用管它,有位麻麻說過:感冒吃藥7天好,不吃藥一周好。。。通過排汗、排尿、排便把病毒排出體外就好了。不過如果病程拖得久,JO媽會去開點中藥調理,雖然是藥三分毒,但是我還是覺得中藥藥性相對弱些,而且以調理為主。
  
  這次的皰疹性咽頰炎,兄妹倆的病症不盡相同。哥哥發燒後出現嘔吐的現象,而且明顯腸胃不好,連著兩天都是晨起排便後退燒;但無飲食障礙,說明口腔內無疼痛感,喝了一天白粥後胃口大開。而妹妹就是連續兩天高燒,明顯口腔不適(也許出牙同步進行中),只喝奶很少進食。確診是皰疹性咽頰炎後,我觀察哥哥的上顎是許多小紅點,而妹妹當時是好幾個小水泡,兩天後目前變成潰瘍狀的白點,也開始能進食了。因此,儘管症狀不同,但都是染上了皰疹性咽頰炎,主要觀察口腔內是否出現小水泡、潰瘍和紅色斑點。但是基礎護理都是一樣的
  這裡再貢獻大家一個小偏方,來自一名兒科醫生:每天兩個獼猴桃打成汁加蜂蜜,我的理解就是要吃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加緩解口腔不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

0531-81695052

,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皰疹性咽峽炎圖片
    核心提示:急性淋巴性咽峽炎是由柯薩奇病毒A10型引起的一種變異的皰疹性咽峽炎,有如典型咽峽炎同樣的損害,但不進展到水皰和潰瘍,僅存留有淋巴細胞浸潤所形成的灰白色丘疹,周圍繞以紅暈。
  • 幼兒園高發的皰疹性咽峽炎 究竟是什麼鬼?
    >幼兒園高發的皰疹性咽峽炎 究竟是什麼鬼?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疾病,其中最常見的病毒是柯薩奇A組病毒(一種腸道病毒),另外埃可病毒、EB病毒等也可引起感染。  皰疹性咽峽炎的感染途徑主要為糞-口,常發生於夏季和秋季,5歲以下的孩子是高發人群,具有高度的傳染性。  幼兒園如果有一個孩子得皰疹性咽峽炎,就很容易傳染給其他小孩,造成群體感染流行。
  • 寶寶遭遇皰疹性咽峽炎,怎麼辦?
    大多數媽媽都會以為孩子是普通的感冒,吃了感冒藥後卻仍不見好轉,這個時候媽媽們就要注意了,寶寶很有可能患上了皰疹性咽峽炎。這種疾病可能聽上去有些陌生,卻是夏秋季兒童常見病。 皰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徵的急性傳染性咽頰炎,主要由柯薩奇病毒 A 組病毒感染所致,以糞-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傳染性很強,傳播快。
  • 這個季節,還要注意皰疹性咽峽炎
    一進入夏季,這個疾病就可能會"光臨"——皰疹性咽峽炎,孩子出現發熱,伴有咽部疼痛,張開嘴巴後,發現咽部出現一些小皰疹。皰疹性咽峽炎究竟是如何引起的?孩子還會出現哪些症狀?應該如何預防呢?……一般 7 歲以下兒童易患病,本地區 7~9 月份較集中大連市兒童醫院急診室陳海明主任相信家長們通過不同的渠道對皰疹性咽峽炎已經了解了不少,這裡再給捋一下,知其所以才可安心,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 皰疹性咽峽炎來襲該如何應對?
    作者:寶寶知道 子奕小寶貝皰疹性咽峽炎前期容易和手足口病弄混,但還是有區別的。皰疹性咽峽炎是奕寶兩歲多以來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詞,以前有聽過,但是不了解,以至於手忙腳亂,無所適從。育兒的路上,真的需要豐富的育兒知識,才能披荊斬棘,過關斬將。
  • 孩子發燒 嘴裡長皰疹,當心皰疹性咽峽炎
    醫生提示:近期除手足口病外,家長們還得注意防範皰疹性咽峽炎。孩子發燒,口中長了皰疹,請及時就醫。醫生表示,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一樣,都是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疾病。昆明市兒童醫院感染一科醫生 馬薇:「皰疹性咽峽炎其實和手足口病差不多,他們的病毒是同源的,區別是皰疹性咽峽炎只是口腔裡有皰疹、破潰;手足口病是口腔裡有破潰,有皰疹,手心和足底有皮疹,有的小朋友還有臀部,還有全身的散在皮疹。」該病近期也處於多發的情況。
  • 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的區別
    最近寶媽們都被朋友圈關於「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的消息搞得人心惶惶,生怕寶寶也中招!手足口病(HFMD)和皰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都是7歲以下兒童中最常見的一種典型輕度但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病毒感染,確實令人害怕!這兩種疾病有共同點,也有區別,下面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 皰疹性咽峽炎來襲,家長們務必警惕
    皰疹性咽峽炎!家住黃島的5歲男孩陽陽突然發燒,家長以為只是普通感冒也沒太在意,給他餵了退燒藥。兩天後,陽陽喊著嗓子疼,疼到不願吃飯,口水多,喉嚨裡有皰疹。經過兒科副主任白亭文的仔細診斷,陽陽的症狀並非手足口病,而是皰疹性咽峽炎。
  • 皰疹性咽峽炎進入高發期 如何防治看這裡!
    來源:基層醫師公社綜合整理進入5月後,氣溫上升快,各種細菌病毒活躍,皰疹性咽峽炎進入高發期。「上午還沒看到嘴裡有什麼,下午怎麼就有皰疹了。」據齊魯壹點報導,在山東省菏澤市立醫院兒科三病區病房,一位家長抱著生病的孩子,焦急地諮詢菏澤市立醫院小兒科三病區主任王翠華,經過檢查,患兒被確診為皰疹性咽峽炎。
  • 皰疹性咽峽炎進入高發期,家長注意防範
    春季空氣中細菌病毒大量增加,對孩子來說,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進入多發期,菏澤市立醫院兒科專家提醒家長,避免到人群擁擠的地方,發病後要及時就醫。「上午還沒看到嘴裡有什麼,下午怎麼就有皰疹了。」在菏澤市立醫院兒科三病區病房,一位家長抱著生病的孩子,焦急地諮詢菏澤市立醫院小兒科三病區主任王翠華,經過檢查,患兒被確診為皰疹性咽峽炎。
  • 皰疹性咽峽炎的治療與飲食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以急性發熱、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徵的自限性疾病。患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糞-口或呼吸道傳播,感染性較強,傳播快,常呈散發或流行。夏秋季為高發季節,主要侵襲1-7歲兒童。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 「皰疹性咽峽炎」高發,解答三個高頻問題
    皰疹性咽峽炎屬於兒童常見病,我科普過多次,也請問藥師團隊的郭琳藥師手繪過一圖讀懂(見上圖),我想家長們對這個病都已經不陌生了。雖然皰疹性咽峽炎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但通常發病高峰在夏季和早秋,每年到了入冬的這個時節就應該已經過了流行高峰。
  • 寶媽請注意:皰疹性咽峽炎來了,很多寶寶已中招了!
    近期,很多家長朋友們為患上皰疹性咽峽炎的寶寶搞得焦頭爛額,心力交瘁。確實在近期該病侵襲了很多孩子,但是家長們也沒有必要陷入恐慌,首嘉學院和您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皰疹性咽峽炎?皰疹性咽峽炎是一個自限性疾病(在醫學裡有一些病是可以自愈的),像感冒、幼兒急疹、輪狀病毒、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都屬於自限性疾病。當然如果這個孩子合併細菌感染,我們可以適當的吃一些消炎藥。如果細菌感染很嚴重,那我們才考慮輸液。皰疹性咽峽炎叫皰疹跟我們的幼兒急疹、蕁麻疹是不一樣的。我們一般說的疹就是起疹子,小紅點。這是有熱的象,皰疹不光有熱還有溼的現象。
  • 天熱皰疹性咽峽炎又來!專家提醒家長高度警惕
    帶去醫院被確診是:「皰疹性咽峽炎」。無獨有偶,小編幾個好朋友家的寶寶,也不約而同的被感染了「皰疹性咽峽炎」。@兩寶媽:寶寶高燒,用了退燒藥,壓不住,拒絕進食。抱到醫院去,醫生診斷是:皰疹性咽峽炎。@小米粒:兩寶先後患上了皰疹性咽峽炎。大娃高燒、沒精神、不吃東西;三天後,小的也出症狀。
  • 皰疹性咽峽炎高發期 寶寶發病後有哪些症狀?
    夏季到了,許多發熱的孩子被診斷為皰疹性咽峽炎,這時一種和手足口病類似的傳染性較強的疾病,早日發現早治療有利於病情的恢復,那麼皰疹性咽峽炎有什麼症狀呢?潛伏期和病程皰疹性咽峽炎是感染腸道病毒引起的,好發於1到7歲兒童,尤其5歲以下。該病大多預後良好,呈自限性過程,自然病程一般為 4~6 天,少數至 2 周。
  • 孩子高燒、嘴裡長滿皰疹、拒食、煩躁不安……當心得了皰疹性咽峽炎
    這不,鄭州有位寶媽剛經歷過一場皰疹性咽峽炎「大戰」,一周下來,娃瘦了2斤,她瘦了5斤……孩子高燒、哭鬧、拒食,讓家長操碎了心然然今年2歲,上周突然發起了高燒,皰疹從喉嚨深處蔓延到嘴唇,一吃東西就哭鬧,最後直接拒食。
  • 反覆發燒流口水 手足口的姐妹病——皰疹性咽峽炎來了
    資料圖片春暖花開之際,不僅有惱人的花粉、飛絮,還有寶媽們頭疼的「皰疹性咽峽炎」。這個手足口的姐妹病,會讓孩子反覆高燒,流口水不吃東西,哭個不停。手足口的姐妹病,好發於7歲以下兒童為何說「皰疹性咽峽炎」是手足口的姐妹病?韓憲瑜解釋,因為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有幾分相似,都是腸道病毒引起的。
  • 皰疹性咽峽炎進入高發期,寶寶出現這些症狀家長要警惕!
    皰疹性咽峽炎VS手足口病目前正是皰疹性咽峽炎高發期,這引起了很多家長擔憂。導致皰疹性咽峽炎的柯薩奇病毒,也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因之一。但兩者的皰疹位置不同,皰疹性咽峽炎僅限於咽部;手足口病則先出現於口腔內,再發展到手、足、腿部等部位。
  • 體育與健康——皰疹性咽峽炎,你了解多少?
    入夏以來,皰疹性咽峽炎的患兒增多。這種病傳染性強、傳播快,通過接觸、飛沫傳播,1-7歲的兒童普遍易感,特別容易在幼兒園流行。患兒會突然高熱,甚至反覆高熱並伴有咽喉紅腫、食欲不振等症狀,無法與普通感冒相區別。 聽說這種病比手足口病還兇殘?聽說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分不清? 別急!
  • 流感、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正高發
    經醫生檢查發現也是患上了皰疹性咽峽炎。梁女士還告訴記者說:「娃班上陸續有小朋友因發燒、喉嚨長皰疹、患乙流而請假。」 「最近有相似症狀的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的患兒陡然增多,以發熱、病毒感染患兒為主。值得注意的是,乙流患者有增加趨勢。」5月5日,廣東省中醫院兒科醫生倪曉良向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