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開年,國內影視票房迎來開門紅,元旦小長假三天累計票房達11.9億,比去年同期增長80%,創下歷年來最火爆的元旦檔。今年元旦期間,共有4部國產新片上映,他們分別是由韓庚、鄭愷主演的《前任3》,吳君如執導並主演的《妖妖鈴》,劉亦菲、馮紹峰主演的《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以及王俊凱、迪麗熱巴、董子健主演的《解憂雜貨店》。其中《解憂雜貨店》改編自日本懸疑大師東野圭吾同名原著,強IP效應引發國內書迷影迷關注,不過從目前票房和口碑來看,《解憂》表現並不如人意。
日本IP遭「水土不服」,《解憂雜貨店》高關注低票房
這幾部元旦檔上映的新片各有各的看點,《前任3》是接地氣的愛情喜劇,前兩部都打下較好的口碑基礎;《妖鈴鈴》是吳君如首次執導的影片,又請來沈騰、papi醬、嶽雲鵬等喜劇明星助陣,驚悚加喜劇的另類主題十分吸睛;《解憂雜貨店》由著名作家東野圭吾同名小說改編,又有王俊凱、迪麗熱巴等鮮肉、小花出演,是典型的IP電影加流量明星搭配,自帶話題熱度。在幾部新片元旦檔短兵相接的同時,還承受著馮小剛的《芳華》及陳凱歌的《妖貓傳》帶來的壓力,競爭不可謂不激烈。
根據360趨勢可以看到,4部新片的關注度均呈現快速上漲趨勢,形勢向好。其中,《解憂雜貨店》以62226的實時關注度居同期新片首位。如此看來,迪麗熱巴、王俊凱的流量號召力可見一斑。
與關注度榜單鮮明反差的是,在360搜索顯示的電影票房排行榜中,《解憂雜貨店》無論是實時票房還是總票房都處於4部新片墊底的位置,其票房甚至低於關注度最低的《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解憂雜貨店》在元旦檔上演了超關注度超高票房墊底的奇怪現象。
日本IP改編電影普遍遇冷,新瓶裝舊酒無創意成硬傷
迪麗熱巴、王俊凱等當紅明星的加入,東野圭吾在中國年輕人群體中的超高知名度,多次登頂圖書銷售榜首的原著改編,無疑為《解憂雜貨店》帶來極高的關注,但為何這些要素都未成功拯救本部影片的票房?
回顧以往的國內市場不難發現,近兩年尤其是2017年開始,國內觀眾對於電影的評價開始回歸理性,他們更看重電影劇情及演員演技,而不是一味追著流量明星的腳步而走,例如楊冪出演的《逆時營救》、劉亦菲與楊洋主演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均遭到觀眾的吐槽,票房與口碑雙雙撲街,而馮小剛導演的《芳華》幾乎都使用了新人出演,卻意外獲得觀眾青睞,相互對比,高下立判。
其實在國內院線,日本IP改編的電影「挨批」已經是大概率事件,2017年銀幕上映,完全照搬原版的《深夜食堂》,從場景角色到細節都完全copy原版的《麻辣家族》,無一例外在國內市場被冷待,觀眾給出極低的評分。
究其原因,中國影視公司改編國外IP時,並未理會原作內容創作精髓。中國編劇對於日本IP的改編,多數都局限於故事梗概、服裝、道具等形式上「原汁原味」的模仿,卻很少考慮故事的靈魂所在,從故事情節到場景、演員表演等細節都需作出改變,而這種改變需要考慮中國觀眾的審美。改編出符合中國觀眾情感和審美的IP形象,是做好IP「本土化」的第一步,而這第一步都不走心,這些銀幕上的日本IP改編電影極容易流於國產電影拼鮮肉拼流量的空心化,表面化。
目前,《解憂雜貨鋪》僅上映7天,雖然票房已呈現頹靡姿態,但最後其票房和口碑如何終要交給市場檢驗,而日本IP改編電影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
---------------------------------------------------------
免責聲明:
1.本文援引自網際網路,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
2.本文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