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共享單車出徵求意見 在停數量有硬性規定

2020-12-13 齊魯網

12月20日,濟南市交通委對外公布了《濟南市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健康發展的意見(試行)(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提到,濟南共享單車將總量調控、動態平衡,12周歲以下的兒童不得騎單車,單車企業要購買保險,鼓勵單車企業免押金提供服務。

按政府要求總量投放

在停數量有硬性規定

8月2日,國家交通運輸部等十部委發布《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交運發〔2017〕109號)。此前,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早就出臺了指導本地區共享單車發展的意見。就我省來說,11月16日,青島市發布了共享單車發展《徵求意見稿》。12月20日,濟南緊跟其後,成為我省第二個發布共享單車《徵求意見稿》的城市。

濟南將對共享單車進行總量調控。

意見提出,濟南將堅持優先發展公共運輸,合理布局慢行交通系統,鼓勵和規範網租自行車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持續優化交通出行結構,積極構建綠色低碳的出行體系,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

網租自行車是城市綠色交通系統的組成部分,是方便公眾出行和公共運輸接駁換乘的交通服務方式,屬於營運非機動車。濟南將堅持總量調控、動態平衡的發展思路,發展規模要與公眾出行需求、城市空間承受能力、道路資源與停放設施承載能力相匹配。不鼓勵發展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

企業應按政府總量控制要求投放車輛,投放的車輛應符合現行國家技術標準和行業技術標準的規定,性能安全,質量可靠,具備衛星定位和網際網路運行服務管理功能,鼓勵使用國產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企業要配備相應的轉運設備,滿足應急轉運的需要。

此外,共享單車企業應在濟南市設立不少於一處的停保基地,並建立日常自行車調度預警預案,確保單個服務網點的網租自行車最小在停數量不低於服務網點規定最大停放數量的10%,最大在停數量不超過服務網點規定最大停放數量的120%。

承租人年滿12周歲

才能實名制註冊

今年3月份,江蘇無錫一名未滿12周歲的兒童解鎖共享單車密碼,騎車上街後受傷。接下來,上海、天津等地也發生類似事故。隨著共享單車的迅猛發展,用戶使用共享單車發生意外的案例頻被曝光。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二:未成年人違規用車,車輛性能出問題。

記者注意到,濟南交通委在《徵求意見稿》中對此做了重點說明。除了對企業資質、運維場所、投訴糾紛等作出具體規定外,還要求企業應當與承租人籤訂服務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及事故民事賠償機制,明確承租人騎行、停放等方面的要求。

企業應該對承租人以實名制進行網絡註冊登記,實現對承租人身份實時可查、事後倒查。禁止向未滿12周歲的兒童提供註冊登記服務。創新保險機制,應為承租人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鼓勵購買第三者責任險,承租人發生保險理賠時,企業應積極協助辦理。

在承租人方面,共享單車的承租人須年滿12周歲並實名註冊和使用。承租人不得違反規定載人,不得擅自加裝兒童座椅等設備,應做到規範用車、文明騎行、有序停放。承租人應當愛護網租自行車和停放設施等財物。

對騎行過程中發生的交通事故,按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事故認定承擔相應責任。承租人與經營企業就租賃服務發生糾紛的,可與經營企業協商解決。

押金預付金須有專戶

不得挪作他用

在共享單車蓬勃擴張的2017年,不少企業因為資金問題而最終退出了市場,共享單車用戶在申請押金時遭遇「退費難」的現象。據報導,悟空、町町、酷騎、小鳴以及小藍單車等共享企業因資金鍊斷裂等原因相繼停止運營,未退還所收押金、預付費10億元,涉及消費者數百萬人。

12月20日,中消協發布了《關於對共享單車等電子商務經營者收取押金、預付費的立法規則建議》。建議對押金採取由商業銀行或者支付機構進行「預授權」凍結的方式,保證資金安全,防止挪用。這是中消協第二次就共享單車押金問題發表觀點。

《徵求意見稿》鼓勵企業採用免押金方式提供租賃服務。企業收取押金、預付金的,應當與企業自有資金嚴格隔離,在濟南市選擇單一銀行機構分別開立押金專戶和預付金專戶進行存放,並與銀行機構籤訂專用帳戶資金使用監管協議,專戶資金不得挪作他用,主動接受金融工作協調部門和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營業部監管。

企業不得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應與銀行機構或具有第三方支付資質的非銀行機構籤訂資金支付協議。向承租人收取的預付金,僅用於支付租賃網際網路自行車所產生的租金。企業應當建立並告知用戶押金、預付金退還制度和退還流程,加快實現「即租即押、即還即退」。企業應每月定期向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監管部提報由商業銀行機構出具的押金、預付金存量及支取明細。

工商部門負責網租自行車企業工商登記註冊並依法規範企業經營行為,對無照經營、超範圍經營等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依法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金融工作協調部門負責協調銀行監管機構落實網租自行車企業資金專用帳戶的監管。

相關連結

摩拜單車:支持配合政府對市場的規範

2017年1月25日,摩拜單車進入濟南,首批共投放1.1萬輛單車。在其運行的首月中,共有328萬人次參與騎行,總行程680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170圈。到濟南交通委公布《濟南市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健康發展的意見(試行)(徵求意見稿)》,摩拜單車已經運行將近一年時間。

在這一年中,摩拜單車在方便市民出行、解決交通擁堵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跟全國其他城市類似,市民在使用摩拜單車過程中也出現了亂停亂放、惡意損壞等個別不文明現象。對此,摩拜單車聯合濟南停車辦積極應對,在全國打造了共享單車發展的「濟南模式」,得到人民日報、央視等媒體點讚。

12月21日,摩拜單車山東區域相關負責人表示,摩拜單車支持並積極配合政府部門對單車市場的規範。「濟南共享單車市場已經進入正軌,有了政府規範,將會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ofo單車:為濟南量身打造「接駁站」服務

在摩拜單車進濟南前,ofo(小黃車)已染指濟南。在省城五所高校分布,約6000輛,尚未進入濟南市區。

12月21日,ofo山東區域相關負責人表示,感謝濟南市交通運輸委及相關部門對以ofo為代表的共享單車行業的關注、認可和支持,ofo將積極配合政府相關規定,推動共享單車規範有序發展。

針對濟南交通狀況,ofo提出了「接駁站」服務理念,從根本上解決市民從出發地到拼車車站間km-3km交通空白區的出行問題。以經十路為例,ofo做了周邊用戶集群地調研,對應拼車點採集周邊輻射的商圈、熱點區域、CBD、大型社區及交通要點,在沿路南北分支道路中,圍繞高運力區域,開設ofo「接駁」站點。

ofo希望能將「奇點」大數據平臺無縫接入濟南,共享實時定位的場景化數據,助力城市交通疏導,為智慧城市獻計獻策。在後期,ofo共享單車也希望能依靠「奇點」大數據平臺,為協助公共運輸與調整公交系統出力。(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 實習生 程瑩)

[責任編輯:楊凡、彭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德州共享單車、網約車規範發展徵求意見
    日前,德州就共享單車和網約車的規範發展徵求市民意見。不少市民通過德州晚報微信公眾號留言,發表自己的看法。12月16日,記者針對市民反映的情況進行了採訪,並了解市民對於規範共享單車和網約車發展有何高招。現場直擊共享單車亂停,影響市民通行16日中午,記者來到德州學院西門附近,此處各品牌的共享單車投放量較大。記者發現,共享單車投放時都會排放整齊,並停在規定範圍內。但是,部分市民隨意還車,有些甚至停在了非機動車道上,影響了他人出行。學院地下商城附近人行橫道上,兩排共享單車佔據路面,中間僅留下不到1米供行人通行。
  • 南昌夢時代商圈大量共享單車亂停 整治規定成"空文"
    上海路與北京西路的交叉口,這裡有南昌市最為繁華的商圈之一——恆茂夢時代和上海路商圈,由於人流量、車流量大,該商圈附近的地鐵1號線謝家村站成了各共享單車的「必爭之地」。  9月2日下午6點,記者來到這裡看到,從地鐵謝家村站3號出入口開始,大量共享單車一字排開停放在人行道上,另一部分共享單車則停放在非機動車道上。擠佔了人行道部分空間的同時,也擠佔了非機動車道。
  • 濟南到底有多少共享單車
    2017年1月,摩拜單車正式進駐泉城,濟南迎來「共享單車時代」。2018年初,ofo小黃車和哈囉相繼進駐濟南。隨著共享單車數量的增加,問題也接踵而至,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亂停亂放帶來了一系列城市交通的安全問題。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一些大商圈入口、人行道、停車泊位等都被「佔據」「包圍」,共享單車形成「圍城」之勢。
  • 共享單車在濟南的4年「車輪戰」
    「摩拜橙」以合法身份入濟  2017年1月24日夜間,濟南一些路邊突然出現大量橙紅色的摩拜單車,這種共享單車不用停車樁,不用辦卡,二維碼掃一掃就能開鎖,不用的時候停在任意合法非機動車停車點即可,半小時收費五角或一元。  「摩拜橙」進入濟南前,在外地一些城市早已開始運營,但對不少濟南市民來說還是個新鮮事物,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 ...共享單車指導意見:控制數量 有序停放 暫不發展共享電動自行車
    向社會徵求意見。擬控制共享單車數量,要求有序停放,可定位,有保險,暫不發展使用共享電動自行車、企業在本市設立資金專用帳戶並由人民銀行監管,保證用戶信息安全等。《指導意見》自2017年4月21日至5月4日公開徵求意見,社會各界可通過以下方式和途徑,提出意見建議:(一)電子郵件。
  • 多城市叫停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的利與弊引深思
    「目前法律沒有對自行車違規停放進行處罰的明確規定。對於亂停亂放行為,在國家新的規定出臺之前,共享單車公司應當在合同條款中加強違規停放的認定標準、處罰等內容,公安機關應適用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行政處罰。政府部門也要加強監管,積極引導,儘早出臺相關政策制度規範共享單車的使用。」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說。
  • 共享單車指導意見引熱議 自行車將回歸城市?
    但同時也存在車輛亂停亂放、車輛運營維護不到位、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用戶資金和信息安全風險等問題。  記者了解到,《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下稱《指導意見》),已於5月22日向社會公布,徵求各界意見。  23日,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研究員楊新徵,對公眾關心的共享單車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 從數據看共享單車的生存狀況:深圳實際可用共享單車數量已不足高峰...
    證券時報記者吳家明從大街小巷全是單車到現在有時候無車可騎,這或許是多數人對共享單車最直觀的看法。經歷了資本狂潮的共享單車,目前生存狀況到底如何?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近日公布的共享單車發展評估報告給出了一些答案。
  • 深圳羅湖共享單車「白框停能」「黃框不能停」
    深圳對此率先破題,發布了共享單車停放的設置指引,據此,羅湖區政府頒布了相關通知,在轄區內設置共享單車建議停放區域,禁停區域和禁行區域。簡單來說就是「白框停」「黃框不能停」。羅湖區城管局市容景觀科工作人員:區政府也徵求了街道辦的意見,暫時列了120個點,目前也在徵求意見,定稿以後也會交給交委去實施,這樣羅湖就有239個點,可以滿足大約3000到6000輛單車的停放需求。
  • 共享單車在濟南的4年「車輪戰」 市場路在何方?
    「摩拜橙」以合法身份入濟  2017年1月24日夜間,濟南一些路邊突然出現大量橙紅色的摩拜單車,這種共享單車不用停車樁,不用辦卡,二維碼掃一掃就能開鎖,不用的時候停在任意合法非機動車停車點即可,半小時收費五角或一元。
  • 創新違停監管、共享單車管理!剛剛!臨沂停車管理工作實施意見發布
    為此,臨沂市城市管理局起草了《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停車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並徵求了有關部門單位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同時,還通過「開門決策」的方式,座談聽取了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市民代表等各方面的意見,並進行論證。充分吸收各方合理化意見建議後進行了修改完善,並上報市政府。11月9日《實施意見》經市政府第83次常務會研究通過。
  • 享騎電單車,國內第一家符合國標安全的共享電單車
    小王告訴記者說,他從2017年開年以來,就一直在使用一款叫做享騎的 「小綠」電單車。家住上海的小張由於家距離地鐵站有近4公裡的距離,自去年共享單車出現時,成了第一批「嘗鮮」用戶。但是最近共享電單車的出現,給經常需要遠距離通勤的他,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
  • 北京擬出臺共享單車指導意見 控制數量安裝定位裝置
    央視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為促進北京市共享自行車規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解決市民「最後一公裡」出行需求,維護良好的交通秩序和市容環境,從2016年11月開始,北京市交通委會同相關部門和各區政府,在開展企業調研、座談研討、學習借鑑的基礎上,起草了《北京市鼓勵規範發展共享自行車的指導意見(試行)(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分6個部分共24條,
  • 合肥共享單車怎麼停有了詳細管理辦法 路口、地鐵站口20米內禁停
    紅、黃、藍、綠……如今在合肥街頭,隨處可見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為市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帶來諸如亂停放、不文明出行等問題。3月27日,合肥市正式出臺《合肥市城區共享單車停放區設置及管理暫行辦法》(下文簡稱《辦法》),以後共享單車該怎麼停,有了詳細管理辦法。
  • 共享單車八類區域禁停 西安出臺《共享單車停放管理標準及措施》
    建立共享單車運營企業紅黑榜 各區(縣)、各開發區城管部門負責指導人行道上共享單車停放管理工作,按照《西安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嚴格監管人行道上停放的共享單車,依法查處共享單車亂停亂放行為;對佔壓盲道、遺棄在綠化帶內清理不及時等亂停亂放的共享單車,依法按程序予以暫扣。
  • 記者回訪西安共享單車「停放亂象」:仍有非機動車道被佔用
    目前,交通運輸部門對西安的共享單車進行的是總量控制,目前西安市共享單車的總量為43.5萬輛左右。「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會隨時對平臺提供的數據進行實地核查,對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約談,並督促其按照要求進行整改。」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符合技術要求的單車企業已完成數據的接入,「我們檢查中發現,個別企業的車輛存在一車多碼的問題,數量有一些誤差,涉及數量約有三五百輛,但總體上數輛是真實可控的」。
  • "早七晚十"治理,讓火車站內共享單車不再"任性停"
    大眾網濟南8月2日訊(記者宋立鵬)共享單車的出現,為市民的出行帶來了高效和便利,但亂停亂放也逐漸成為城市管理的痛點和難點。如何整治違規亂停的共享單車?讓周邊的環境文明有序。在濟南火車站,隨著緯北路街道工作人員、天橋青年志願者、共享單車運維人員等越來越多的力量加入,他們對共享單車騎行者進行勸導,對不能正常使用且影響市容市貌的共享單車逐一清理,讓周邊道路交通和市容市貌整治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 共享單車通過APP可查詢停車點 投放數量要科學計算
    不停在圍欄範圍內將持續收費近年來,我國共享單車發展迅猛,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7月,全國共有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近70家,累計投放車輛超過1600萬輛,註冊人數超過1.3億人次,累計服務超過15億人次。《指導意見》肯定了共享單車綠色和便捷群眾出行「最後一公裡」。但同時也出現一些問題。
  • 規範共享單車使用或納入《江門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不文明使用...
    □文/圖 江門日報見習記者 凌雪敏共享單車為我們帶來了便利,但同時也衍生出亂停亂放、人為損壞等不文明現象。據統計,我市目前共有3家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平臺企業,三區共投放自行車約3.6萬輛,已處於飽和狀態,規範共享自行車管理勢在必行。
  • 共享單車停進框裡了嗎?濰坊城區設置的停放區使用率不高,亂停亂放...
    ◥鏡頭一 停放區被佔用,影響共享單車規範停放當天上午,記者來到奎文區勝利東街與鳶飛路交叉口西側約200米路北位置,這裡人流密集,共享單車使用量大,規劃出的共享單車停放區內雜亂地停放了一排共享單車,還有不少倒在地上。停放區四周停滿了電動車、自行車,秩序雜亂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