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村48號老洋房,家有喜事!

2020-12-13 澎湃新聞

岐山村48號老洋房,家有喜事!

2020-12-12 1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幾年前,我參加過一次與區委書記面對面的訪談節目,當時我提出希望我們老洋房可以得到修繕的願景,而今天我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岐山村弄長霍白說。

12月10日晚上六點

岐山村48號一樓會客廳

一場特殊的家宴,在十二月的冬季裡,顯得暖意融融。

家宴上的家常菜

48號樓11戶鄰居相聚一起

油爆大蝦、烤雞醬鴨、鹽水毛豆、土豆色拉……當這些上海人家的尋常小菜匯聚一桌時,亦如48號的11戶人家相聚一起,尋常卻又甜蜜。讓他們更甜蜜的,正是老洋房內部公共空間更新項目的完工。

岐山村48號和很多老洋房一樣,雖然外立面已經翻新,但內部空間的改造卻一直是個難題。

由於是老洋房,48號樓的內部公共空間難以進行非成套改造,許多地方昏暗雜亂、設施老舊。

江蘇路街道有著許多上個世紀的老洋房,這些老洋房是很多居民們溫暖的家。但歲月留痕下的老洋房更顯結構老化、設施陳舊等各種問題。為了改善居民住房條件,提升老洋房內部公共空間的利用率,街道啟動了老洋房內部公共空間更新試點項目,最終選址在了岐山村48號;並攜手第三方大魚營造,開始了改造工作。

居民們和設計師一起探討各種方案實施的可能性。

有一次溝通,大家從下午2點聊到天黑。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溝通、測量、設計、辯論,11戶人家從各有所想到意見統一,鄰裡情誼更勝以往。而呈現的效果也讓大家都很滿意,一樓至三樓的公共廚房、衛生間和樓道等區域都進行了翻新。住在48號2樓的鄭月明女士自身也是從事設計裝修,對於這次改造,她最滿意的地方是公共樓道區域的改造。「改造把強電弱電的線進行了合理的整合,而如果不整合的話,會有安全隱患的,而且整合了以後,樓道也顯得相當乾淨。」鄭月明說。

一樓廚房改造前,是48號最大的廚房,5戶人家可以使用。而真正在使用的只有1-2戶,閒置率較高。

一樓廚房改造後,蓋板的設計可以提高閒置空間的利用率。每戶人家安裝油煙機可以維護公共利益,延長空間使用年限。

衛生間前後對比

電線整合後,過道更為安全整潔

有意思的是,在更新過程中,許多居民還分享了各自的老房故事。住在2、3樓亭子間的李悌恆先生,1952年就入住這裡。他回憶道:「印象中,48號的大門的位置沒有變過,但是在門柱上,曾經立著兩盞特彆氣派的燈,院子裡有魚塘,養著鯉魚。後來魚塘被填埋了,門燈也卸了下來,老洋房的後門也砌成了圍牆……我們家幾乎見證了這棟老洋房所有的變化。」見證老房又換新顏後,李悌恆老先生在家宴上也是滿心歡喜。

48號居民們分享的老房故事

而這場家宴,也好似一場「慶功宴」,回顧更新過程的前前後後,讓很多居民難掩興奮的心情和對工作人員的感謝之情。宗瑞貞阿姨在家宴上說:「我們都希望讓這幾十年的老房子恢復朝氣。雖然家家戶戶有各自的想法,但在街道、居委和大魚營造一次次的溝通下,我們慢慢磨合,完成了意見統一,直到改造效果出來後,沒有居民說不好的!」宗阿姨回憶,有幾次,工作人員晚上九、十點鐘還過來和我們溝通,她的心裡非常感動。

岐山村弄長霍白

「我很小的時候就常到48號來,這兒有我的一個玩伴,鄰居們都叫他『假勾』,我從小在假勾家裡玩,和他一起長大,一起聽俞振飛唱戲。現在,假勾不在這兒了,但還有48號的大家,所以我對這老洋房很有感情。」岐山村弄長霍白說,「幾年前,我參加過一次與區委書記面對面的訪談節目,當時我提出希望我們老洋房可以得到修繕的願景,而今天我的願望終於實現了!」情到深處,霍老先生更是高歌了一曲《跟往事乾杯》:

「乾杯,朋友就讓那一切成流水

把那往事把那往事當作一場宿醉

明日的酒杯

莫再要裝著昨天的傷悲

請與我舉起杯

跟往事乾杯!」

48號居民們共慶老房有喜

一場家宴

吃的是家常菜

聊的是鄰裡事

品的是人情味

一次更新

改的是老洋房

解的是民生愁

享的是新生活

猜你喜歡

驚豔!泉口路新增6大景觀,美圖先睹為快!100%同意!3部交付,終圓「加梯夢」!長寧區區管幹部提任前公示這波老照片裡的「天山街市」,阿拉「老長寧」還記得嗎?這位89歲的老人講述20年不變的情緣……

部分圖片來源於大魚營造

記者:陳容超

原標題:《岐山村48號老洋房,家有喜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長寧這個老洋房裡如何化解「72家房客」之困?
    隨著時代變遷,老洋房的權屬關係複雜,設施陳舊老化,住戶結構多元。長寧區愚園路上的岐山村75棟歷史建築中,住著405戶家庭,住戶最多的一幢有21戶人家。除40%的原住民外,還有老外、城市務工者等租戶。一邊浸潤著歷史的文化底蘊,一邊上演著閣樓裡的方寸之爭,這使得老洋房社區成為社區治理的難中之難。
  • 岐山村老洋房內部更新探索02 | 居住型歷史建築的延續與再生:國內外老房保護與更新案例分享
    各街鎮在裡弄公共領域的改造中,先後投入資金與資源試點,但目前依然在探索既可持續,又讓居民有較高獲得感和滿意度的模式,其內部空間更新的推進尤其艱難。1977年,日本在《第三次全國綜合開發規劃》中提出:歷史環境的保護,不只限於文化財,還包括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有意義的祭祀、節慶活動等,它是一道構成了反映民族發展軌跡的整體。根據京都市政府的定義,在1950年以前按照傳統的木造軸組構法修建的木造家屋,被稱為「京町家」。
  • 「探索」老洋房、文藝街區……長寧區東段這些地方老靈格
    市文旅局說,長寧區是一個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轄區的10個街鎮各具特色,武夷路老洋房、新華路國賓道……每個街鎮都有自己專屬的人文行走路線。閒暇之時,一起漫步長寧東段,領略建築和歷史人文的魅力。5幢樓房布局呈丁字型,柵門及陽臺均為精緻的鑄鐵欄杆,每幢住宅南面均有花園,北面設汽車間,環境整潔幽靜。解放前多由美商電力公司中外高級職員居住。抗戰勝利後,「世界船王」包玉剛曾在湯山村2號居住。
  • 被《安家》上海老洋房吸引,上海十大老洋房的魅力
    電視劇《安家》中講到了上海老洋房,羅晉飾演的徐姑姑「開單吃三年」。上海的老洋房是上海最經典的住宅,每一幢都承載著一個當年上海灘的傳奇故事,老洋房蘊含的價值絕非一磚一瓦所能砌成。到了晚上,一扇扇窗戶映出溫婉的燈火,隱隱約約飄出輕曼的鋼琴聲。
  • 在老洋房78號私房小館,感受哈爾濱的老時光
    冰城馨子 看電視連續劇《安家》時有段圍繞著上海老洋房的故事,我便聯想到哈爾濱的那些老洋房。 多麼希望能把這些老建築很好地利用起來,讓人有機會走進它,能夠在有著當年的環境和氛圍裡觸摸到哈爾濱的老時光,或者還能讓喜歡懷舊的人找到一些逝去的似曾相識的感覺。 入冬後的一個周末,朋友約我小聚,發來的地址是公司街78號老廚家私房小館。曾在朋友圈裡看到過老廚家新開的一個有著玻璃屋的餐廳,第一眼看到就有心動的感覺。
  • 被《安家》帶火的老洋房,到底有多美!
    隨著《安家》的熱播,劇中老洋房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百年歷史」、「億級天價」、「名媛巨賈故居」,是老洋房繞不開的關鍵詞。事實上,它不僅是價值不菲的收藏品,浸潤著老上海十裡洋場絕代風華,更深諳時下年輕人喜愛的小資腔調,成為魔都潮人精緻生活方式的代表。
  • 《安家》豪宅在上海老洋房裡能排老幾!看完「上海老洋房之最」請儂...
    在劇中的龔家花園變成熱門之前,上海有一幢出名的老洋房一夜之間就被推上了熱搜,那就是PRADA 榮宅。—「嚴家花園 10億」 你知道1個億有多少個0嗎?一共有8個0!儂曉得伐?10個億可以買《安家》劇中7幢「龔家花園」,上海掛牌價最貴的老洋房嚴家花園對外報價要賣10個億!也就是9個0!!嚇煞寧!!
  • 《安家》帶火的老洋房,杭州有近百處!有的已變身幼兒園、宿舍……
    【來源:錢江晚報】不久前,電視劇《安家》熱播,讓隱秘在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裡的老洋房,再一次走進了人們的視線。 十裡洋場一朝夢,百年風情永世傳。 其實,不只是上海,杭州也是一座擁有老洋房浪漫情懷的城市,它們見證了城市變遷歲月更替。
  • 夜上海·流連|《安家》老洋房滬上覓蹤
    上海老洋房是滬上最經典的住宅,每一幢都見證了一個當年的傳奇故事,也見證了近代上海的歷史變遷。據統計,上海現存的老洋房有4000-5000幢,佔總量90%以上的國有花園住宅2004年起就只租不售。私有產權的老洋房有200-250幢,能出售的更是少之又少。除了著名的鄔達克建築愛神花園外,榮宅、孫科別墅和白公館等都是上海赫赫有名的老洋房。
  • 像《安家》1.5億的稀有老洋房,上海究竟有多少套?
    來感受最原汁原味的老上海風情,一定要去看看上海的老洋房,那些梧桐院牆裡面留下的都是歷史的痕跡,《安家》裡面1.5億的天價老洋房,讓人直呼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據統計,上海這樣保存完好的老洋房僅有不到50棟,算是很稀有資產,不管是有形還是無形的價值,當然都是不菲的,而且還有許多無可替代的故事,是個十分值得打卡的觀賞地。
  • 【史說】 岐山村的由來及歷史故事
    附塱頭村祝賀岐山村黃氏宗祠重光慶典視頻村名由來:因村旁有黃陂山,取岐字開枝散葉,子孫發達之意得名。 1273年陳、李、姚、黃氏聚居於此,建村人為黃遜除,後陳、李、姚氏外遷,只剩黃氏族人。  在岐山村岐南十七隊東向門樓的門額上,有一塊匾牌,匾牌上面用篆書陰刻「鄉賢故裡」幾個大字,遠遠就能看到。
  • 上海這5家老洋房民宿 比五星酒店還難訂
    眼看端午小長假要來了,對於旅行來說,吃穿住行的每一環都是重要的,差異化的旅行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哪怕在商業化的魔都,也會有不一樣的住宿體驗。每個房間還配有投影儀、小電磁爐、氣墊床、甚至是BBQ設備,來都市中的度假的同時讓人倍感賓至如歸,更像是另一個溫暖的家。
  • 上海老洋房賣出10億身價,一棟房,一段故事
    而作為上海特色建築,老洋房,一直是上海二手房市場非常非常小眾的一類物業標的。 在安家中,徐店長告訴龔先生:在全上海,真正對老洋房感興趣的人,不足兩百個,其中有一半是專門做老洋房生意的人,另一半是有老洋房情節的人。 龔先生委託的龔家花園,在徐店長對物業進行評估之後,給出的價格是:1.5個億。
  • 獨家| 11棟上海老洋房藏在1家醫院裡,有腔調!
    >那就是老洋房。就在上海虹橋路1440號,11棟有獨特風味的老洋房正在悄悄發生著變化,因為那裡即將成為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的新院區。現在,她的神秘面紗被慢慢揭開,其背後隱藏著怎樣柔軟而有溫度的故事呢?今天眼防君就帶大家來瞧一瞧~····· 虹橋路上的富人區 ·····
  • 《安家》上海老洋房值1.5億,這也太貴了吧
    新冠疫情讓大家都只能宅在家裡自我防護,此時正是追劇的好時機,最近大火的電視劇無疑孫儷出演的電視劇《安家》。電視劇《安家》講述了安家天下中介公司大區經理房似錦空降到靜宜門店,與徐文昌形成了雙店長,在競爭的過程中,作為房產中介的他們在幫助客戶安家之餘,也見證了客戶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 踏青記 |和林格爾縣:家有喜事 擁抱新生活
    踏青記 |和林格爾縣:家有喜事 擁抱新生活 2021-01-08 1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家,帶火了上海的老洋房,這些歷史性的建築,你知道有哪些呢?
    老洋房是指解放前建造的,一般為四面或三面臨空,裝修精緻、備有客廳、餐室、有數套衛生間等結構較好的獨立式貨複式、別墅式住宅。現在有一些老洋房基本都是名人故居,加以修繕後變成可供參觀的小型歷史博物館;也有些變成了時髦的街區,開出餐廳、咖啡館,受到年輕人們的歡迎。
  • 《安家》老洋房現實中賣3.8億 院子種滿名貴樹種
    但要說讓人印象最深的,還是劇中主打的上海老洋房。《安家》中的天價老洋房 每一幢都有獨特的韻味所謂的上海老洋房,是指在解放前建造的,一般為四面或三面臨空,裝修精緻,備有客廳、餐室,有數套衛生間等結構較好的獨立式或複式、別墅式住宅,主要聚集在上海徐匯區和盧灣區交界處。
  • 《安家》全程圍繞新上海的老洋房為主導的真正結局
    一直潛伏了大半個劇場後,房似錦才有機會真正了解老洋房的業務,正如她對徐文昌拍馬屁說:「我是徐店長的徒弟,跟隨徐店長學習老洋房業務,老洋房是上海房地產的一大特色,每一單交易都是一門學問,能有幸聆聽師父教科書式的交易流程,那是我難得的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