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裡你會不會站著蹲補下去、蹲著站不起來,時不時膝關節腫痛、上樓下樓艱難?如果你有這些痛苦的經歷,那八成是你的關節軟骨受損了。
關節軟骨是覆蓋在構成關節的骨端的複雜特殊結構,它是在關節內連接骨的表面覆蓋的一層透明軟骨(或是纖維軟骨)。它的作用很好理解主要有兩點,增加關節的潤滑,減少關節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以及緩衝關節的壓力,避免骨與骨的撞擊損傷。
膝關節軟骨損傷是最常見的慢性、進展性關節疾病之一。膝關節軟骨磨損有很多的名稱,舉個例子,骨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等等。
其病理特點為:
1. 軟骨下骨硬化(下骨就是軟骨下邊連著的那根骨頭);
2. 關節軟骨破壞/變性;
3. 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
4. 骨贅(骨刺)形成。
軟骨磨損的原因有很多。關節畸形、急性損傷和運動模式錯誤導致關節受力不均,以上因素均可影響關節滑膜正常分泌,引起關節軟骨擠壓。而又這恰好是妨礙關節正常活動的因素,繼而引起關節軟骨損傷。
關節軟骨損傷一般可分為急性和慢性。
有劇烈運動or外傷史的急性膝關節軟骨損傷患者更為多見,一般他們的身體會伴有相應的半月板損傷或韌帶損傷。因為缺乏專門的血供,關節軟骨一旦受傷就很難自行修復。受傷後的膝關節軟骨缺損會在行走、跑步等負重的情況下疼。
部分病人膝關節軟骨損傷後脫落的軟骨碎片,會在關節內形成游離體,也因此病人的關節會出現類似於半月板損傷時的卡住或交鎖的症狀,即膝關節會突然失去運動能力,甩幾下才能恢復膝關節的活動。
另外一部分中老年患者的膝關節軟骨損傷是由於關節老化導致軟骨脫落所致。膝關節周圍常伴有骨贅(骨刺)形成。軟骨頭常傳變性變軟,質量變差,喪失自身功能,嚴重的甚至會軟骨脫位下面的硬質骨露出來(只是一部分人)。當患者步行時骨頭之間沒有了正常軟骨的保護和緩衝,骨頭磨骨頭當然疼了!。
如有損傷大概多久能好?
在中老年人群中,膝關節軟骨損傷常見的原因是過度勞累,中老年時期也是本病的高發期。如果軟骨輕微損傷多久能好?只要平時多注意休息不過勞,輔以藥物治療,約半個月即可康復。然而重度損傷則需要石膏或支架輔助治療,恢復時間要長一些一月左右可以正常活動。
骨關節炎到底該怎麼治療?
治療的話需要考慮減少患者疼痛和患者面臨的活動受限,一般建議在 MRI上軟骨損傷面積和深度較小的患者保守治療3-6個月;減重,改變活動和運動方式,進行大腿肌力訓練等。
藥品可遵醫囑口服非甾體抗炎藥以消炎止痛,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作為軟骨原料的補充,關節腔注射皮質類固醇激素、透明質酸以緩解不適症狀等。
對關節交鎖等症狀明顯、關節軟骨缺損深度較深的患者,以及前期保守治療未見明顯效果的患者,一律建議手術。
怎樣預防軟骨磨損?
1、為了促進關節液的吸收,幫助軟骨進行修復,應補充關節營養類物質。
2、 保護膝關節——運動時戴護膝護腕護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或減少損傷的發生,因此,平時晨練,也很有必要戴護膝護腕。
3、 重要肌群的鍛鍊——強化關節穩定性訓練,人體有兩個重要的穩定關節:髖關節和踝關節。提高這兩個關節的穩定性可以防止兩種最常見的損傷:腰和膝。
您還有哪些健康養生方面的問題,關注南方健康,三甲醫院醫生顧問持續為您提供專業的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