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斯坦福團隊找到關節軟骨再生的方法!或造福廣大關節炎患者

2020-12-21 中國生物技術網

風雨欲來骨先知。很多骨關節炎患者都能準確地預報天氣預報,因為疾病導致他們對潮溼特別敏感。

骨關節炎是一種退化性疾病,導致關節軟骨不可逆轉的喪失,許多人在為此承受著痛苦和困擾。骨關節炎的病因很複雜,涉及到許多因素,包括遺傳、急性損傷和慢性炎症。據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關節炎患者已達到1億人。

北京時間8月18日,發表在《Nature Medicine(自然醫學)》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證明,衰老與小鼠和人類關節炎中骨骼幹細胞的進行性喪失和軟骨再生減少有關。同時,他們發現了一種在小鼠與人體組織中再生關節軟骨的新方法。

研究通訊作者、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外科系、幹細胞生物學與再生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Charles KF.Chan博士說:「軟骨在成年後幾乎沒有再生潛力,所以一旦它受傷或消失,我們能為患者做的就非常有限。找到一種方法來幫助身體再生這個重要的組織會非常令人欣慰。」

這項工作建立在史丹福大學之前分離出骨骼幹細胞的研究基礎上。骨骼幹細胞是一種自我更新的細胞,負責骨骼、軟骨和一種幫助骨髓中血細胞發育的特殊類型的細胞。這項新研究和先前對小鼠和人類骨骼幹細胞的研究,都是在KF.Chan和Michael Longaker的實驗室裡完成的。

關節軟骨是一種複雜而特殊的組織,它在關節骨之間提供一個光滑而有彈性的緩衝墊。當軟骨因外傷、疾病或僅僅是隨著年齡增長而變薄時,骨骼之間就會直接相互摩擦,引起疼痛和炎症,最終導致關節炎。

受損的軟骨可以通過一種叫做微骨折的技術來治療,即在關節表面鑽一個小孔。微骨折技術促使身體在關節中產生新的組織,但新組織與軟骨還不太一樣。

該研究第一作者、史丹福大學客座研究員、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外科醫生Matthew Murphy說: 「微骨折會導致所謂的纖維軟骨,它實際上更像是疤痕組織,而不是天然軟骨。

Chen說:「它包住了骨骼,總比什麼都沒有好,但它卻沒有天然軟骨的彈性,而且降解速度相對較快。」

最新的研究部分是通過Murphy的工作而產生的。Murphy說:「我覺得從來沒有人真正了解微骨折是如何工作的。我認為了解這一過程的唯一方法就是觀察幹細胞在微骨折後的功能。」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普遍觀點認為成年軟骨在損傷後不會再生,是因為組織中沒有更多可以激活的骨骼幹細胞。在小鼠模型中,研究團隊觀察到微骨折確實激活了骨骼幹細胞,那些活化的骨骼幹細胞在關節內再生纖維軟骨。

研究人員想知道,微骨折後的癒合過程能否被人為幹預,以讓其轉向再生軟骨而非纖維軟骨。

隨著骨骼發育,細胞必須先經歷軟骨階段,然後才能轉變為骨骼。他們的想法是,讓關節中的骨骼幹細胞沿著走向骨骼的路徑開始,但在軟骨階段停止這一過程

圖片來源:Nature Medicine

研究人員使用骨形態發生蛋白2(BMP2)這種強效分子來啟動微骨折後的骨形成,但隨後又通過阻斷另一種對骨形成重要的信號分子,即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來中止這一過程。

圖片來源:Nature Medicine

Chen說:「我們最終得到的是軟骨,它由與天然軟骨相同的細胞組成,具有相似的力學性能,這與我們通常得到的纖維軟骨不同。而且它還恢復了骨關節炎小鼠的活動能力,顯著減輕了它們的疼痛。

圖片來源:Nature Medicine

為了證明這一原理也適用於人類,研究人員將人類組織移植到不排斥組織的小鼠中,並重複上述實驗。結果顯示,人類骨骼幹細胞可以引導骨骼發育,且在軟骨發育階段就停止

研究的下一階段是在大型動物中進行類似實驗,然後再進行人體臨床試驗。Murphy指出,實驗中由於使用非常小的小鼠關節比較困難,一旦把這一研究轉移到相對較大的關節時,系統可能會有所改進。

Murphy說:「第一個人體臨床試驗可能是針對手指和腳趾關節炎患者。我們可以從小關節開始,如果可行的話,我們會向上移動到更大的關節,比如膝蓋。現在,手指關節炎最常見的手術之一就是切除拇指根部的骨頭。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會嘗試先挽救關節,如果不起作用,我們只好取出骨頭,就像我們所做的那樣。因此,改進的潛力很大,而不利的一面是我們可能會回到以前的水平。」

Longaker指出:「這項研究有利的一點是潛在療法的主要成分BMP2是被FDA批准為安全有效的。BMP2已經被批准用於幫助骨骼癒合,而VEGF抑制劑已被用作抗癌療法。這將有助於加快批准我們開發的療法。」

關節置換手術徹底改變了醫生治療關節炎的方式,而且應用非常普遍:到80歲時,每10個人中就有1人會進行髖關節置換;20人中就有1人會進行膝關節置換。但這種關節置換術具有極強的侵入性,它使用壽命有限,而且只有在關節炎發作和患者忍受持久疼痛後才能進行。

研究人員說,他們希望未來有一天,人們可以通過在關節軟骨嚴重退化前使其恢復活力,從而避免患上關節炎。

相關焦點

  • 再生醫學新突破!史丹福大學用骨骼幹細胞成功再生關節軟骨
    近日,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微骨折技術激活了骨骼幹細胞,實現了關節軟骨的再生。 在美國,有5500多萬人遭受關節軟骨損傷的折磨,近四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患有關節炎,更多的人受到關節疼痛和炎症的困擾。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成年軟骨在受傷後不會再生。
  • 金斯瑞解讀|新突破!研究人員找到使關節軟骨再生的方法
    關節炎(arthritis)是一種發生在人體關節及周圍組織,由炎症、感染、退化、創傷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炎性疾病。種類多樣,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人群患骨關節炎的概率達到50%,相當於每兩個年逾五十的公民中,就有一人患有關節炎。
  • 關節磨損還有救嗎?斯坦福科學家開發軟骨再生新方法!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在正常的關節中,軟骨能夠提供一個光滑而有彈性的緩衝墊,吸收骨頭受到的震動和衝擊。好消息是,根據近日發表在《自然-醫學》上的一篇研究論文,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們利用幹細胞技術開發了一種巧妙的方法,可以修復關節軟骨,目前已經在小鼠模型和人類組織中得到驗證。
  • 細胞療法工具用於老年人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軟骨修復
    東京--(美國商業資訊)--江戶川病院院長加藤正二郎博士領導的骨科醫師們和細胞培養專家們報導稱,從受累於骨關節炎(OA)的老年人膝關節軟骨組織培養多能表達細胞取得了突破。此類細胞療法使用患者自體軟骨細胞,這些細胞是從健康的非負重部位採集的,在實驗室中培養後進行移植,替換受損組織、恢復功能。
  • 臨床研究新增研究成果,2項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骨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病理變化主要包括關節軟骨破壞,軟骨下骨硬化和滑膜增生,主要發生在中老年和關節負荷較大的運動員,累及負重滑膜關節,引起關節疼痛及功能障礙。膝骨關節炎關節軟骨一旦受損,因缺乏血供及營養供給受限,自身修復與再生能力有限。
  • 關節軟骨損傷手術需注意什麼,軟骨損傷的常見答疑
    若患者採用了手術方式,進行關節軟骨損傷的治療,針對手術前後,有些許注意事項,是患者最為關注的問題,小編對此進行了詳細整理,希望能夠為您答疑解惑,一起來看看吧。一、手術前需要做哪些準備?1、術後如果出現引流管引流量大於500毫升鮮紅色液體以及傷口不斷滲血時;2、患者出現血壓下降,意識淡漠,老是睡覺,呼喊回答不對題等;3、傷口出現血腫(突出於皮膚的彈性包塊);4、劇烈疼痛,不能忍受等;5
  • 無力再生的關節軟骨,請一定好好關照它
    無力再生的關節軟骨,請一定好好關照它 姚扶有《百科知識》 膝關節是人身上負擔最重、使用最頻繁的關節,幾乎承載著全身的重量。只有在我們躺下的那一刻,膝蓋是輕鬆的,除此之外,幾乎每時每刻它都在承受壓力。
  • 膝骨關節炎除了關節置換,還有其他治療方法嗎?——骨科醫生袁林
    對於膝關節而言,準確的疾病名稱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山東省立醫院骨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袁林表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中老年性關節疾病,以關節軟骨的變性、破壞及骨質增生為特徵的慢性關節病,經常並發半月板的撕裂、軟骨的剝脫、韌帶的鬆弛等病理改變。
  • 60歲後,八成人軟骨磨得只剩一半!簡單一招,養關節,護骨骼
    若是過度使用關節,還會提前到達使用壽命,出現骨關節炎。骨關節疾病,致殘率高達53%骨關節炎,是一種可能致殘、致死的嚴重疾病,會逐步將人體一些重要部位的軟骨層吞噬殆盡,甚至「啃」掉骨頭!一旦病程進展到一定程度,將難以挽回。
  • 關節腫脹當心患上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如影響生活應手術
    原標題:關節腫脹當心患上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如影響生活應手術   骨關節炎又稱為關節退行性變,多見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好發在負重較大的膝關節、髖關節、踝關節和脊柱等部位,尤以膝關節多見。那麼年輕人也會患骨性關節炎嗎?患上骨關節炎有哪些症狀?需要做手術嗎?
  • 骨關節炎,服用氨糖有沒有用?患者有沒有必要吃氨糖?醫生告訴你
    針對我國中老年人較為嚴重的骨關節炎問題,我國醫學界也在不斷進行研究,尋求解決方法,在眾多治療方法中,補充氨糖成為近階段的熱門,那麼,本文就針對服用氨糖來和大家聊一聊,它在骨關節炎的治療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什麼是氨糖?服用氨糖對於治療骨關節炎真的有用嗎?
  • 保護骨關節應從軟骨營養開始
    原標題:保護骨關節應從軟骨營養開始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關節病診療研究中心完成的1項對北京城區老年人的膝、髖及手部骨關節炎發病的隨機抽樣調查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骨關節炎患病率達50%以上,75歲以上人群中,這一患病率達80%左右。
  • 骨關節炎的症狀常見的有哪些?膝蓋骨性關節炎可不可以治癒?
    骨關節炎在臨床上,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二類。原發性骨關節炎,是指用目前所有的檢查方法查不出病因的骨關節炎,通常所指的骨關節炎屬於這一類;繼發性骨關節炎是指在其它各種病因或疾病的基礎上,誘發的病變,如創傷、類風溼關節炎、神經及內分泌疾病等。這一類骨關節炎的病變比較局限。反覆使關節勞損的人群是患骨關節炎的高危人群,如舞蹈工作者、鑄造工人、礦工和公共汽車司機等。
  • 骨關節炎患者存在哪些症狀表現?需要通過哪些檢查來確診呢?
    膝關節,踝關節,肘關節,腕關節等大關節都是骨關節炎多發的部位,發病部位呈現灼熱,紅腫甚至劇痛,有的患者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也有的患者僅僅有關節輕度的疼痛,但是沒有其他表現。炎症多在2~4周以後消退,但是會經常性發作。
  • 關節軟骨一旦受損,骨頭磨骨頭,太疼了!教你3招輕鬆預防
    膝關節軟骨損傷是最常見的慢性、進展性關節疾病之一。膝關節軟骨磨損有很多的名稱,舉個例子,骨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等等。而又這恰好是妨礙關節正常活動的因素,繼而引起關節軟骨損傷。 關節軟骨損傷一般可分為急性和慢性。 有劇烈運動or外傷史的急性膝關節軟骨損傷患者更為多見,一般他們的身體會伴有相應的半月板損傷或韌帶損傷。因為缺乏專門的血供,關節軟骨一旦受傷就很難自行修復。受傷後的膝關節軟骨缺損會在行走、跑步等負重的情況下疼。
  • 安徽6旬大爺每日暴走21公裡直喊關節痛 專家:「暴走族」當心患關節炎
    每日暴走3萬步6旬老漢直喊關節痛「人體的關節表面都有一層薄薄的軟骨,可起到潤滑、緩衝衝擊、減緩摩擦的作用。若過度運動或外來損傷導致這層軟骨磨損或破壞,關節表面不再光滑,一旦活動起來,將導致兩個關節頭之間產生摩擦,疼痛和炎症隨之而來,久之就形成了關節炎。」王金華說,如今越來越多的「暴走團」出現在城市裡,他們幾十人結伴暴走。
  • 關節軟骨損傷不可逆?看舒力泰如何強力修復「逆天改命」
    關節是連接骨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支持我們生命活動的中流砥柱,而軟骨是在骨與骨之間起到緩衝作用的彈性軟骨,在走、跳及其它運動時能夠減少震動和衝擊,一旦軟骨損傷變薄,我們的活動沒有得到緩衝,則變成骨與骨之間的摩擦,行動時將變得十分疼痛,而減少運動,關節處的肌肉也會隨之萎縮,韌帶也會變得更加鬆弛,關節炎及關節退化由此形成
  • 膝關節炎如何治療 三種方法遠離關節病痛
    膝關節炎的患者可以考慮藥物治療,最好選擇中藥治療,西藥會對*造成毒副作用,中藥能夠取得好的治病效果,能夠幫助改善慢性病的症狀,同時也可以有效避免病情惡化,中醫推拿按摩的方式,能夠起到疏通經脈的作用,能有效緩解膝關節炎患者身體病痛的症狀,膝關節炎如何治療比較好?
  • 日本用iPS細胞培育出軟骨 有望治癒關節損傷
    原標題:日本用iPS細胞培育出軟骨 有望治癒關節損傷  中新網2月28日電 據日本媒體報導,近日,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妻木範行等人利用人類iPS細胞成功培育出了軟骨。這種用iPS細胞培育的軟骨可用於治療關節軟骨損傷,如投球用力過度引發的棒球肘以及奔跑導致的「足球膝」等。
  • 可注射軟骨再生技術有望代替玻尿酸
    &nbsp&nbsp&nbsp&nbsp2018年1月,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全球用組織工程方法造出了人的耳朵,引發世界轟動。近日,這個團隊又對外公布,稱已實現可注射軟骨再生技術,可用於人體組織修復和美容。這種技術可有效避免玻尿酸所引起的一系列弊端,最終有望代替玻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