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中華會館成立120周年:華人移民走出唐人街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11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洛杉磯中華會館即將迎來120周年大慶,其屬下的26個會所的各項慶祝活動即將展開。中華會館的眾多元老表示,120年來,中華會館完成了它各個歷史時期的使命;從初期的「華人政府」到目前的非營利性社團組織,它120年來演變的歷史,成長時期及各個腳步,都反映出了洛杉磯華人的歷史。

  「華人的政府」

  中華會館是最早的華人組織之一,美洲中華會館聯誼會秘書長黃金泉說,特別在各國排華時期,中華會館更是海外華人的「華人政府」。

  早期華人初來洛杉磯,都是為了淘金或築鐵路,初期都住在黑人巷,就是今日的LosAngeles街的一部份,後來擴展到MarchessauIt街、Alameda街、ApabIasa街一帶,遂成為原始華埠。1871年10月24日,洛杉磯數百名白人暴民在洛城尼格羅巷一帶殺死19名華人,6年後,同一地區的華人住宅全被縱火燒毀;1880年10月13日,三千多白人暴民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鬧區包圍華人住宅區(約400名華人),一名華人被殺,傷者無數,房舍財產損失超過5萬美元,清廷駐美公使陳蘭彬向美交涉賠償,白宮和國務院理都不理。在反華情緒持續高漲之際,1882年,加州共和黨參議員米勒向參議院提議中止華工赴美,1882年5月,切斯特·阿瑟總統籤署了這項玷辱美國歷史的「排華法案」。

  在排華情緒最高的時候,羅省中華會館就已經在醞釀成立,初名衛良公所,正式成立於1889年,設在LosAngeles街的GarnierBuilding的二樓。元老們表示,當時的羅省中華會館,就象是華人社區的政府,承擔了華人與外界的幾乎一切事宜,可以說是「小政府」。

  「祖國的後援」

  國難當頭時期,中華會館是「祖國後援」。從20世紀初,孫中山先生領導推翻滿清開始,中華會館就一直組織華人捐款支持祖國。國民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他們一直對祖國捐款就一直沒有斷過。元老們回憶說,從他們的先人踏出國門的時候開始,他們的心就一直留在了中華大地上,也一直以「中華民族」來看待自己的子子孫孫。因此,國難當頭時期,原本靠辛苦打工的民眾,情願自己不吃不用,省吃儉用地支援祖國。有人還記得,只要是沒有捐款的人,還會被在脖子套上繩子來遊街示眾。

  當時,華僑過著的是「一家養3家的日子」,老華僑們回憶起當時的生活時,無不感慨萬端。1937年美國華僑捐獻飛機28架,當年羅省中華會館主席梁桂巖推選朱守仁,任拒日後援會主席,發起「一碗飯」籌款運動,這個運動一直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

  中華會館發動華埠商店前放置一錢箱,呼籲僑胞捐款救國,在華埠組織遊行,社團的代表們執著一面大國旗與地面平行,熱心僑胞紛紛將捐款投在國旗上,場面十分感人。根據統計,抗戰期間,洛杉磯的中華會館募捐了救護車24輛;同時他們還鼓勵青年學習飛行回國投效空軍。現在中華會館尚有數萬元美金的愛國公債卷存在保險箱內。

  中華會館的愛國熱忱,沒有因為戰爭結束而結束。歷屆的中華會館主席都表示,目前中國強大了,但是也有遇到天災的時候。不論的風災、水災、雪災還是地震災害,中華會館都走進了捐款的行列。他們表示,雖然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已經在美國居住了2代、3代甚至是第4代的人士,但是,對於祖國的感情,始終如一;也時刻關心國家的發展。

  「為華人維權爭福利」

  隨著2萬華裔士兵參軍,1945年美國政府廢除了自1882年通過的「排華法案」,華人可以在美國有房屋產權,從此,華人走出了「唐人街」,邁向了美國社會。1945年中華會館董事開會籌建中華會館大廈,並於1952年5月18日,舉行中華會館及中華孔教學校新樓落成之開幕典禮,從那天起,中華會館門前高掛美國國旗至今。元老們說,從那時起,中華會館成為了非盈利性團體,宗旨是發揚中華文化,聯絡僑胞,共謀僑眾福利。

  1956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威時代再興排華風潮,移民局官員隨時在街上截查華人身份。洛杉磯滿城風雨,華埠行人頓減,有些堂所為避免會員受害,關門停止開放達數年之久。當年中華會館主席朱箕活,籌建全美華人福利會,為華人移民爭取福利,現在全美華人福利總會設在洛杉磯,為華人爭取公平的待遇。

  1975年5月,美國國會通過由國務院組織越南難民安置機構,負責收容及安置17萬5千名越南難民來美,其中大部份為華裔。當年中華會館主席黃國如,副主席張如灼召開理、監事會議,公決由中華會館主理協助辦理。中華會館安置難民工作,連續四個月,共安置了430人。在中華會館的幫助下,難民們得到美國永久居美權,及政府醫藥救濟,為以後的安居樂業打下了基礎。

  1984年美國米高梅影片公司製作龍年(YearofTheDragon)影片,內容有侮辱誹謗華人情節,其中出現「中華會館」字樣,破壞了會館的聲譽。中華會館主席周鴻炎聯同美洲各地中華會館聯誼會秘書長黃金泉控告該影片公司誹諧歧視華人,聯絡全美暨美洲各地中華會館響應,終於獲得米高梅影片公司在1987年1月19日正式致函道歉及賠償損失。

  1995年美國參眾兩院提出大量削減合法移民人數法案,華裔最關心的法案部分是刪除已婚子女及美國公民之兄弟姊妹移民配額提案。趙尚賢主席呼籲僑胞起來反對不合理的移民法案,提出要慎防1882年所通過的排華法案可能會歷史重演。中華會館組織在聯邦大廈前示威,發起寫信運動,使國會無法通過不合理的移民法案。中華會館提醒華裔重視選舉,利用選票,為華人謀福利。(蔚宇)

相關焦點

  • 掀起沙加緬度(Sacramento)中華會館的面紗
    也有許多這個群體的華人同白人的區別不大,徹底「美國化」了,參加有華人色彩的活動和組織不多。老李本文題目為什麼說要「掀起中華會館的面紗」呢?因為這個曾經是華人主心骨的社團同現在是主體移民的新的大陸華人基本不來往。很多華人根本不知道還有這樣一個老社團存在。
  • 體味新加坡唐人街中華文化習俗 見證華人奮鬥史
    牛車水是獅城新加坡的唐人街,位於新加坡河南畔,是1821年以來華人漂洋過海至此逐漸形成的聚居地。據說以前這一帶的華人均用牛車拉水,故稱「牛車水」。  節日裡體味中華文化習俗  9月13日晚的牛車水熱鬧非凡,到處張燈結彩、人頭攢動,一派節慶氣氛。
  • 西澳政府承諾為中華會館撥付經費 造福南部華裔移民
    中國僑網12月17日電 據澳洲網編譯報導,近日,西澳州長麥高恩、工黨Riverton選區候選人克裡希南和西澳自由黨黨魁基爾卡普都做出承諾,宣布將會在明年的州預算撥款500萬澳元給中華會館,建造首個中華會館名下的珀斯南部社區活動中心,給南部地區的華裔移民打造一個活動場所,造福人群。
  • 全球最復古唐人街,竟在遙遠的非洲島國,街上印度人比華人還多!
    不知從何時起,「唐人街」這種叫法漸漸傳揚開來,與此同時它也得到了社會和華人群體的廣泛認同。而如今不僅在許多歐美國家有唐人街的存在,就連非洲也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唐人街,其中有一條尤為特殊。它就是位於太平洋島國模里西斯上的,路易港唐人街,這條唐人街堪稱世界上最復古的唐人街。夜晚,海風習習,椰影婆娑。乘車前往唐人街,從很遠處便聽到鑼鼓喧天,人聲鼎沸。
  • 加拿大埃德蒙頓中華會館迎來創會90周年
    加拿大埃德蒙頓中華會館迎來創會90周年
  • 洛杉磯唐人街華人傳統的變遷
    白天,唐人街重慶路上褪色的紅燈籠在一排衰落的中國古董和廉價首飾店的上方無精打採地晃動著。但是,在最近的一個星期六的晚上,那些中國商店打烊以後,在洛杉磯鬧市區附近的另一個唐人街活躍起來。穿著時髦的遊客喝著墨西哥啤酒,抽著煙,一名華人老婦在街上撿拾易拉罐。  現在有兩個唐人街:一個蒸蒸日上,一個日漸衰落。  舊唐人街是作為中國移民的入境點而建的,那裡有歷史悠久的宗親社團和體現中國傳統的商店,但它現在日子艱難。人口老齡化,商店顧客稀少,宗親組織不能吸引年輕人。  新唐人街正在蓬勃發展。那裡有藝術畫廊、閣樓和體現現代亞洲時尚的服裝店。
  • 【大話西澳】西澳中華會館
    當時珀斯的華人不能擁有自己的土地,只能租住在珀斯周邊的鄉村。在這種大環境下:中華會館也陷入了低潮,幾乎所有會館活動都進入了停滯狀態。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大陸來西澳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大陸華人愈來愈多。在這一時期,中華會館成立了三所周末中文學校,並有1000多名註冊學生。
  • 舊金山華僑華人桑梓情切 世代傳承華人智慧(圖)
    這裡便是亞洲之外最大的華裔社區——舊金山唐人街。據官方統計,總共有超過10萬華裔人口在此定居。  沿街有一間紅簷碧瓦、古香古色的三層建築,是全美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僑團「龍頭」——駐美中華總會館所在地。這間成立於162年前的古老會館,見證了早期華僑華人先賢漂洋過海開礦築路、篳路藍縷的艱辛歲月。
  • 洛杉磯成為華人最多的城市,為何洛杉磯成了華人眼中的香餑餑?
    美國華人有452萬,是美國亞裔移民當中最大的族群,那你知道美國華人最多的城市是哪一個嗎?不是美國最大的城市紐約,也不是美國首府華盛頓,也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舊金山,而是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那麼為什麼華人愛在洛杉磯扎推呢?
  • 百年浮沉 澳大利亞唐人街記錄華人移民拼搏血淚史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月13日電據澳洲新快網報導,澳大利亞唐人街也被稱作華埠或中國城,常指華人在其他國家的城市中聚居的地區。唐人街是中華文化在海外最具標誌性的符號之一,走在唐人街上,你能感受到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這裡不但積澱著中華文化的精華,也記錄著早期華人移民在海外拼搏的血淚史。
  • 最古老的「中國城:澳大利亞墨爾本唐人街
    墨爾本唐人街就是在這一時期營造的。  走過150年,如今的墨爾本唐人街被深深烙上歷史的印記。漫步在這條古老的街道,你會發現遍布街道獨具中國風的建築物。其歷史超過半世紀,古雅卻不滄桑。每到夜幕降臨時,抬頭就能望見建築物旁紅彤彤的中國燈籠,令中國遊子暖意濃濃。除此之外,街道上還零星分布著好幾個擁有百年歷史的華人會館,包括四邑會館、潮州會館、福建會館和南番順會館(南海、番禺、順德)。
  • 堪稱美劇版《中華英雄》,看功夫小子闖蕩唐人街
    主要講述的是一位19世紀移民美國的華人武者,在唐人街各方勢力的角逐下,為了生存和尋找家人而展開的腥風血雨的戰鬥。此時,我國正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動蕩局面,官僚和地主階級對農民的殘酷壓迫,以及各種天災人禍,導致民眾難以為生,許多窮苦人希望移民國外謀求生存。珠江三角洲因其獨特的海岸港口便利,是早期移民的主要地區。大量廣東人為了生存移民美國充當廉價勞動力,被萬惡的美國白種人稱之為「豬玀」。
  • 孫子兵法全球行:溫哥華唐人街為華人利益百年奮戰
    溫哥華中華會館理事長、華埠紀念廣場委員會主席茹容均表示,華裔先僑在一百多年前飄洋過海來到加國,備受歧視和欺凌,但他們任勞任怨,以德報怨,不僅參與了橫加太平洋鐵路的修築,還志願從軍參與二戰,與加拿大軍人一起並肩作戰,華裔先僑對加國的貢獻值得我們去紀念。  溫哥華洪門會館「華人歷史壁畫」,正是溫哥華唐人街為華人利益而奮戰的百年歷史生動呈現。
  • 舊金山唐人街的中國情
    具有150多年歷史的舊金山唐人街,雖然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卻依然保持著傳統中華文化和濃厚的中國風情,成為華人移民在異國生活的精神支柱。  走進唐人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小商店明亮的中文招牌,這些具有5000年歷史的方塊文字,居然隨著移民的腳步遠涉重洋,來到舊金山街頭揚威亮相,確實也算是一大奇特景觀。
  • 德國唐人街是怎樣毀在希特勒手裡的?不堪回首的華人移民悲慘歷史
    世界各國都有華人聚居的唐人街,比如英國的倫敦華埠,日本的橫濱中華街等等。但是目前擁有15萬華人的德國卻沒有唐人街。事實上,德國曾有過唐人街,二戰時毀在了希特勒手裡。讓我們解開百年歷史迷霧,看看那些令人唏噓的往事。
  • 俄禁止境內現唐人街 盤點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俄羅斯 唐人街 華人...
    3日有俄官員再次表示,絕不允許在境內出現唐人街。俄羅斯政府強調,中國在俄移民建立民族村形式的「中國城」、「唐人街」,將依據地方行政法規予以取締。他在會上強調,外國移民進入俄羅斯必須入鄉隨俗,首先俄語必須過關,這樣才能融入俄羅斯社會,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但一些華人脫離不了原有的鄉情生活圈子的根本因素就是語言不過關,原因是「文化素質太低」。
  • 墨爾本唐人街: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國城」(圖)
    除此之外,街道上還零星分布著好幾個擁有百年歷史的華人會館,包括四邑會館、潮州會館、福建會館和南番順會館(南海、番禺、順德)。有些會館的牌匾刻於清鹹豐年間,頗具歷史價值。  在唐人街心臟地帶的中央空地上,有一座仿江蘇南京市朝天欞星門的牌坊,成為通向澳華歷史博物館的標誌。這座設在墨爾本唐人街的澳華歷史博物館裡保留了唐人街建立之初以及華人移民澳大利亞時的歷史印記。
  • 柬埔寨潮州會館在金邊市舉行成立25周年慶典
    中新網11月27日電 據柬埔寨《柬華日報》報導,當地時間11月25日,為紀念柬埔寨潮州會館成立25周年,柬埔寨潮州會館在金邊市鑽石島會議廳舉行了慶祝聯歡酒會。  風風雨雨走過25年  柬埔寨潮州會館會長劉明勤指出,1994年初夏,柬埔寨潮州會館復會正式成立,迄今已走過了25個春秋,取得了可觀成就。
  • 讓人熟悉又陌生的洛杉磯唐人街
    在美國,華人在亞裔的比例是絕對高的,所以幾乎在幾個大城市裡都有著最早的唐人街。唐人街,英文叫China Town,就是中國城的意思。最早來到美國的華人就在此地聚居,規模越來越大後,附近就少有真正的美國人居住,所以就自然形成了中國城;中國城特有的標誌就是那中國牌樓、孫中山的雕塑還有到處可見 的中國紅。無論你是來美國旅遊還是留學或是移民美國,在美國人的底盤待久了自然會有鄉愁,而唐人街就成了打消「戀家」年頭的好地方。
  • 老照片:40年代繁華的美國洛杉磯,唐人街的華人們都很富裕
    洛杉磯,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西南部,是美國的第二大城市,同時也是美國西部最大的城市。洛杉磯是美國重要的工商業、國際貿易、科教、娛樂、體育中心,被稱為是「天使之城」。洛杉磯為國人所熟知,還有一個原因是在洛杉磯有一個舉世聞名的唐人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