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全球行:溫哥華唐人街為華人利益百年奮戰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溫哥華8月7日電(記者 韓勝寶) 溫哥華唐人街「華人先僑紀念碑」坐落在Keefer街和哥倫比亞街交匯處,設計頗具中國特色。主體建築為形如「中」字型石碑,正背面為對聯:「加華豐功光昭日月,先賢偉業志壯山河」﹔石碑兩旁為太平洋鐵路華工和二戰華裔軍人青銅塑像。

  據當地華人介紹,選擇參加修築橫加鐵路的華裔工人和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華裔軍人為華裔先僑塑像,是因為這兩個劃時代的人物最能代表華裔先僑在加拿大百多奮鬥的歷史。

  溫哥華中華會館理事長、華埠紀念廣場委員會主席茹容均表示,華裔先僑在一百多年前飄洋過海來到加國,備受歧視和欺凌,但他們任勞任怨,以德報怨,不僅參與了橫加太平洋鐵路的修築,還志願從軍參與二戰,與加拿大軍人一起並肩作戰,華裔先僑對加國的貢獻值得我們去紀念。

  溫哥華洪門會館「華人歷史壁畫」,正是溫哥華唐人街為華人利益而奮戰的百年歷史生動呈現。19世紀後半期,淘金潮興起,華人從中國飄洋過海而來,尋找金山之夢。梳著長辮的華人,來到人地生疏的北美,彼此依靠,在一片鄉音中互相取暖,由此形成了唐人街的雛形。

  為了鋪設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又有更多的華人匯聚於此。佔市民人口10%的中國移民所集中的這片地區,凝聚著一股極強的力量,溫哥華的唐人街開始興旺起來。誰知,這條鐵路的修建,卻也給唐人街帶來了百年難忘的苦難,也引發了華人百年不止的奮鬥。

  據介紹,1881年太平洋鐵路開工,共1.7萬名華工先後參與,其中3000多人喪生,平均每一公裡就倒下一名華人。1885年鐵路建成,聯邦政府通過新華人移民法,對華人移民徵收50加元的人頭稅。1900年,人頭稅調高到100元。1903年,國會再次修訂移民法,將人頭稅調高到500元。當時這筆錢等於一個華工2年的工資。1923年又制定了排華法,該法被廢除後又經歷了半個世紀,直到2006年6月22日,華人地位才獲得歷史轉折。

  溫哥華唐人街等待這個時刻,竟然花費了一百年的時間。當然,這歷史性時刻,不是別人恩賜而來,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加拿大華人通過幾代人堅持不懈奮鬥換來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華裔子弟為了表達對加拿大這片土地的熱愛與認同,主動積極地加入加國軍隊,在反法西斯主義的戰爭中浴血奮戰,立下顯赫戰功。戰後,加拿大政府終於在一九四七年廢除排華法案,讓在太平洋兩岸隔離幾十年的親人重新得以團聚。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華人開始掀起要求平反人頭稅的運動,當時還在世的人頭稅苦主尚有近萬人。在華人社區力量不斷壯大的情況下,人頭稅平反終於迎來了歷史性的契機。華人社區依靠自身的實力,開始形成令人難以再輕視的巨大力量。

  加拿大祖裔部組織了一趟「平反之旅」,從溫哥華唐人街出發,坐上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的列車,由西部橫穿中部的溫尼闢,到達多倫多,然後進京。這趟被中英文媒體稱為「平反列車」的行程,正是當年被加拿大政府招募的年輕華工艱苦卓絕,以數千人生命代價參與修建的太平洋鐵路的線路。一趟「平反列車」之旅,濃縮了華人在加拿大百年的血淚之路、辛酸之路、奮鬥之路。

  1998年,加華軍事博物館館長李悅後在溫哥華唐人街的中華文化中心創建了「加拿大華裔軍事博物館」,館中陳列了大量華裔軍人的老照片和文獻資料,提醒新一代的加拿大人和華裔,在那場為加拿大的存亡而戰的戰爭中,許多中國人也把他們的鮮血甚至生命永遠地留在了戰場上。

  2003年2月,在溫哥華中華會館百年慶典時,加拿大卑詩省省督坎帕諾羅在致辭中特別提到有華裔的貢獻才有卑詩省的今日,華裔的成就不僅值得卑詩省民為之驕傲,也為卑詩省民樹立了楷模。溫哥華市市長李建堡也指出,華人先僑紀念碑記載了溫哥華的歷史,如果沒有先人建築橫加鐵路,就沒有今天的卑詩省﹔如果沒有戰士參與二戰,就沒有今天的加拿大。因為有華裔移民的貢獻,溫哥華才有現在這樣繁榮的景象。

  溫哥華孫子研究學者認為,溫哥華唐人街是華人在北美奮鬥百年歷史的活化石,充分彰顯了《孫子兵法》「合利而動」的戰略思想。「利」在《孫子兵法》中出現有51次之多,孫子十三篇,幾乎篇篇講「利」,可見孫子「利戰」思想,在其兵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高明的將帥要善於「趨利避害」,因為戰爭的出發點就是要保全本國民眾的利益,孫子明確提出從事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掠鄉分眾,廓地分利」。

相關焦點

  • 孫子兵法全球行:倫敦唐人街與留學生相互依存(圖)
    孫子兵法全球行:倫敦唐人街與留學生相互依存(圖) 圖為倫敦華人商店寓意(韓勝寶 攝)圖為倫敦商店寓意「相救如左右手」的雕塑。
  • 孫子兵法全球行:巴黎13區唐人街與中國兵法13篇
    中新網巴黎7月16日電題:巴黎13區唐人街與中國兵法13篇——訪巴黎首位華裔副區長陳文雄  記者 韓勝寶 龍劍武  「中國文化真的很有魅力,巴黎華商靠中國人的智慧取得成功,站穩腳跟,就連法國人也很熱衷中國文化」。
  • 孫子兵法全球行:韓國人獨具一格的「地形觀」
    在這種地形下生活的韓國人,對地形的感覺往往和一般人不一樣,在研究應用《孫子兵法》時自然對「地形篇」情有獨鍾,並確立了獨具一格的地形觀。  《孫子兵法》地形篇和九地篇從軍事地理學和軍事地形學的角度,論述了戰略地形、地形圖的重要性。在戰爭中合理地利用地形的優勢是十分重要的,它同樣也適應於和平時期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領域。
  • 孫子兵法全球行:香港大牌明星主演孫子影視劇
    孫子兵法全球行:香港大牌明星主演孫子影視劇   中新網蘇州3  香港電視劇第一部上卷《孫子兵法之孫武篇》「叱吒風雲」,第二部下卷《孫子兵法之孫臏篇》「戰國傳奇」,以春秋戰國群雄割擄的動蕩時代為背景,在這個戰爭伴隨著變革、動蕩、創新的時代,在這個強者生、弱者亡、智者興、愚者衰的時代,兵法始祖孫式用他的大智大慧,創造出流傳百世的兵法與計謀。
  • 孫子兵法全球行:方潤華的兵法·智慧·人生(圖)
    孫子兵法全球行:方潤華的兵法·智慧·人生(圖)     圖為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正副會長姚有志(右一) 、吳如嵩(左一)少將聘任方潤華為該會特邀理事 陳德真 攝
  • 孫子兵法全球行:河內「36街」與「36計」
    中新網河內8月15日電 題:河內「36街」與「36計」  記者 韓勝寶  越南中文翻譯阮孟雄先生帶記者來到河內著名的「36街」,他向記者介紹說,「36街」充滿了《孫子兵法》的「36計」,值得一去。記者向阮先生糾正道,36計與《孫子兵法》並不是一回事,《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而《孫子兵法》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是世界三大兵書之一,成書於春秋時期。
  • 孫子兵法全球行:莫斯科大學邂逅孫子崇拜者
    孫子兵法全球行:莫斯科大學邂逅孫子崇拜者   在大學主樓的平臺上,記者與崇拜中國孫子的3名異國學子不期而遇,談起孫子話題來也十分投機。這3名學子兩男一女,兩位帥氣的男生都是俄羅斯人,一個叫伊萬,另一個叫高裡,而長髮披肩的秀麗女生則是韓國人,叫英子。
  • 孫子兵法全球行:《孫子兵法》影響代代韓國人
    中新網首爾7月13日電 題:《孫子兵法》影響一代又一代韓國人  記者 韓勝寶  「《論語》、《易經》、《孫子兵法》、《三國演義》等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韓國人」。韓國外國語大學國際地區研究生院教授黃載皓對記者說,在韓國從老人到小孩幾乎沒有不知道《孫子兵法》的,成年人更不用說了。
  • 孫子兵法全球行:法國《孫子》翻譯出版高潮頻現
    孫子兵法全球行:法國《孫子》翻譯出版高潮頻現     圖為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圖書館包括法文版在內的各種版本《孫子兵法》 王小鳳 攝
  • 《孫子兵法》全球徵文大賽在蘇州穹窿山正式啟動
    中新網蘇州10月1日電(記者 韓勝寶 周麗偉)「蘇州穹窿山杯」《孫子兵法》全球徵文大賽今天正式啟動,徵文面向全球華人、華僑、港澳臺同胞及全球所有研究和熱愛《孫子兵法》的人士。有關專家稱,在全球範圍內開展《孫子兵法》徵文大賽尚屬首次。
  • 溫哥華唐人街:每5個人中就有1個是華人,加拿大最大的華人聚集地
    我們要介紹的是加拿大最大的華人聚集地,溫哥華唐人街。自打1979年加拿大政府開放了移民政策以來,溫哥華就吸引了大批喜歡溫暖氣候的中國移民來此居住。曾經有人統計過,在溫哥華每5個人當中就有1個是華人,然而最早來到溫哥華的華人,其實並不是為了這裡溫暖的氣候,優美的景致,在這片以楓葉為標誌的和平土地上,中國人的故事竟是從地獄開始的。1859年美國建成了橫貫東西的太平洋鐵路之後,溫哥華所在的bc省政府和加拿大政府進行了一次談判,如果政府不修建一條同樣的大鐵路,這bc省就要投奔美國政府的懷抱去了。
  • 孫子兵法全球行:仁川中華街演繹「五變兵法」
    中新網仁川7月2日電 題:仁川中華街演繹繽紛多彩「五變兵法」  記者 韓勝寶  中華音符,五音六律;中華色彩,五彩斑斕;中華美食,五味俱全……走進韓國仁川港古香古色的中華街,領略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韓流」與「漢風」在此交匯。記者感覺到,韓國華僑華人《孫子兵法》——勢篇在這裡演繹的繽紛多彩。
  • 孫子兵法全球行:韓國三星兵法「競爭篇」(圖)
    中新網首爾7月29日電 題:韓國三星兵法「競爭篇」  記者 韓勝寶  「利用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的生產線來大量生產世界上最有成本競爭力的產品,在份額上爭取世界第一」。這是三星人在競爭中的一句響亮口號。  三星人喜歡口號,在三星隨處可見橫幅標語口號,橫幅上使用漢字也屢見不鮮。
  • 俄禁止境內現唐人街 盤點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俄羅斯 唐人街 華人...
    唐人街的形成,是因為早期華人移居海外,成為當地的少數族群,在面對新環境需要同舟共濟,便群居在一個地帶,故此多數唐人街是華僑歷史的一種見證。小編在這裡對全球比較有名的唐人街做了下盤點,七夕將至,去唐人街感受別樣的節日氣氛吧!舊金山:全世界最美麗的唐人街
  • 孫子兵法全球行:從「岡田屋」到「零售大鱷」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的《孫子兵法》,被岡田屋演繹的有聲有色。在200多年的歷史中,岡田屋一次又一次化「危」為「機」,都離不開《孫子兵法》的「變中求勝」。  早在1758年,岡田的祖先在日本三重縣四日市創辦了「岡田屋」,販賣棉花、布料、化妝品等日用百貨,其銷售方式類似用扁擔挑著貨品沿街叫賣的「貨郎」。
  • 海外唐人街系列——與時俱進的加拿大溫哥華唐人街
    (上圖:加拿大溫哥華唐人街。全文同)歷史上,因各種因素移居海外的華人幾乎遍及了歐、亞、美、非、洋五大洲。所到之地,華人因生存與發展的需要聚居在一起,相互扶持、相互鼓勵以共同面對陌生環境,從而形成了「唐人城(街)」。雖說海外的唐人街是地道的華人世界,但因各國的風土、政策以及環境等因素的不同,各國(地)的唐人街也風情各異。
  • 孫子兵法全球行:加拿大定都渥太華為守護和平國度?
    圖為渥太華陣亡將士紀念碑 韓勝寶攝  中新網渥太華8月26日電(記者 韓勝寶)首都渥太華位於安大略省東南部與魁北克省交界處,是加拿大的第四大城市。無論從城市規模還是國際知名度看,渥太華都比不上多倫多、溫哥華和蒙特婁,且氣候寒冷,稱得上是全球最寒冷的國都之一。  而多倫多是加拿大最大城市,也是加拿大重要港口城市和經濟中心。
  • 現存的《孫子兵法》竟是「假」兵法?而孫武怒斬兩美女只為操練
    可是《孫子兵法》的真偽一直在各界存在爭議,那麼現存的《孫子兵法》到底是不是由孫武所著呢?其中的內容又是否為後人撰改過的呢?孫武怒斬寵姬《孫子兵法》是春秋末期吳國的名將孫武所著。孫武所處的時代正是晉楚兩強百年爭霸的晚期,軍事戰爭延綿不斷,烽煙四起,戰爭規模越來越大。
  • 緊急狀態下的溫哥華唐人街,最守抗疫禁令的典範
    相較之下,溫哥華的華人則顯得自律多了。 周日,筆者到訪溫哥華唐人街,這裡完全是另一景象,堅壁清野,做好了一切防疫準備。堪稱最守抗疫禁令的典範。 海灘上的嘉年華 儘管加拿大的衛生官員一再重申不許人們聚集的禁令,要求大家必須保持至少兩米的社交距離。
  • 《孫子兵法》與統帥之道
    說起《孫子兵法》,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當今商界更是將其奉為經典。《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歷來被奉為兵家寶典,是中國古典文化軍事遺產中的燦爛瑰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它已經被翻譯成很多種語言,在全球軍事史上佔據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