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東京5月29日電 題:從「岡田屋」到跨國「零售大鱷」
記者 韓勝寶 謝國橋
記者來到東京品川永旺集團最大的超市,這裡共有四個樓面,每個樓面約一萬多平方,各種物品應有盡有。類似這樣的規模不一的超市,在東京就不下100家,並遍布東南亞、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並每年以新增20至30家的速度發展。永旺集團從「岡田屋」到「零售大鱷」,如今已是一家年銷售額5萬億日元、擁有36萬名員工、國內外142家企業的大型跨國零售集團。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的《孫子兵法》,被岡田屋演繹的有聲有色。在200多年的歷史中,岡田屋一次又一次化「危」為「機」,都離不開《孫子兵法》的「變中求勝」。
早在1758年,岡田的祖先在日本三重縣四日市創辦了「岡田屋」,販賣棉花、布料、化妝品等日用百貨,其銷售方式類似用扁擔挑著貨品沿街叫賣的「貨郎」。第5代,岡田屋開始採用「定價銷售」,改變了之前流行的討價還價的方式,這對當時日本的零售百貨行業是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轉變。第6代時逢「一戰」後,日本經濟陷入一片蕭條,各家商店在戰爭中囤積的物資價格暴跌,岡田屋庫存大量積壓、資金無法回籠,岡田屋順勢應變,「漲價不賺錢、跌價要賺錢」,順利渡過了一戰後的危機。到了第7代,岡田屋從個人經營轉變為岡田屋吳服店株式會社,專門銷售和服。到了第8代傳人岡田卓也,當時的公司只有5個人、20平方米的經營場地,他把走街串巷送貨上門的小店發展為世界500強企業。
孫子云:「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被譽為當今「亞洲超市之王」的岡田卓也對此深有體會:「變化中蘊藏機遇,關鍵是怎麼去看待、發掘這個機會……經濟環境不好的時候,投資成本較低,比較節省。所以經濟不是特別良好的情況下反而可以加大投資。」1997年9月,由於亞洲金融風暴等因素的影響,日本知名零售企業八佰伴申請破產,其負債高達1610億日元,岡田卓也毅然決定接手重組八佰伴,進軍中國市場。該企業已連續兩年虧損,唯有在中國市場還保持著10%的年收入增長率。
岡田卓也居然把企業的名稱也納入「變中求勝」之列。2001年,他做出了一個讓人吃驚的決定:將沿用了30年、已具有頗高知名度的集團名稱「佳世客」改為「永旺」。岡田卓也認為,一家企業的壽命一般只有30年,30年之後,企業變大了,要進行創新和改革就會非常困難,而對一家新企業來說,改變要容易得多:「所以我從改名字入手,在佳世客成立30周年的時候,果斷地更改集團名字,希望它有一個脫胎換骨的機會。」
岡田卓也「變中求勝」的法寶是「給頂梁柱裝上輪子」,此理念源於《孫子兵法》:「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即指揮部眾作戰,就如同轉動木石一樣,放在安穩平坦之處就會靜止,而放在高峻險陡之地就會滾動;方的就會靜止,圓的就會滾動。要不斷適應社會變化,靈活制定建店戰略,不斷變革調整企業布局,才能不斷地發展企業。
面對經濟危機岡田卓也說,「變化中蘊藏機遇,關鍵是你怎麼去看待發掘這個機會。經濟環境好的時候企業要獲得更多的收益,經濟環境不好的時候,投資成本較低,比較節省。所以經濟不是特別良好的情況下反而可以加大投資。」而「變化中蘊藏機遇」的理念,也是《孫子兵法》中層出不窮的「變招」,在以變制變的激烈競爭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岡田卓也目前是永旺株式會社的名譽會長,他有三個兒子:岡田元也、岡田克也、岡田昌也。老大元也繼承了家族事業,現任永旺集團全球CEO,老三昌也是一名記者,而老二克也是目前整個岡田家族中知名度最高的,他是現任民主黨幹事長。
有意思的是,岡田卓也曾在辛亥革命及護國戰爭期間曾給予孫子後裔孫中山以物資支持,為此孫中山曾登門拜訪並住宿,並寫下「博愛」兩個字的橫幅,此橫幅懸掛在岡田克也的的辦公室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