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0日-23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組織房地產及物業管理領域近40名企業家赴日本永旺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永旺集團」)考察交流。永旺集團獨特的發展歷史、成熟的管理理念、先進的設施設備管理經驗,讓每一位訪問者耳目一新、受益頗多,也為物業服務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與珍貴啟示。
圖:中國指數研究院及企業家日本考察學習
永旺集團經營歷史長達260年,其前身是岡田家族於1758年創建的「岡田屋」,銷售方式類似於「貨郎」——用扁擔挑著貨品沿街叫賣。從「岡田屋」到1969年的「JUSCO株式會社」零售巨頭,再到2001年更名後的「永旺集團」,企業一直腳踏實地,精進前行。目前,永旺集團已成為日本及亞洲最大的百貨零售企業之一,2018年7月19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永旺集團位列103位。
1大膽求變,企業繁榮從「合併」開始
1965年前後,岡田卓也(岡田家族第七代)經過深思熟慮,對企業未來發展做出了令人驚訝的決定:將200多年的「岡田屋」商號摒棄,通過企業合併來尋求新的發展。做出「合併」這個決定之後,雖然飽受質疑,但岡田卓也堅信:「想要企業存活下去,就必須不斷地進行創新和改變。短期而言,『岡田屋』的經營發展順利,但是從長遠來看,要謀圖更大的發展,就需要與其他企業進行合併,實現真正的互助合作。」
圖:中國指數研究院及企業家聆聽永旺集團經驗分享
1966年起,岡田卓也開始在日本全國尋找能夠跟「岡田屋」進行「合併」的優秀零售企業,最終,找到了兩個同意與「岡田屋」合併的零售企業,分別是在1937年創立於兵庫縣姬路市的FUTAGI株式會社和在1955年創立於大阪府吹田市的株式會社SHIRO。FUTAGI株式會社的店主二木一一和株式會社SHIRO的店主井上次郎當時也都感到了發展的瓶頸,他們非常贊同岡田卓也的提案,於是就在1969年2月,岡田屋、FUTAGI和SHIRO,三方共同出資的「JUSCO株式會社」正式誕生。
圖:JUSCO企業發展戰略
由於是三方共同出資,因此在「JUSCO株式會社」誕生之初就具備了較大的規模和實力,在理順了內部經營體制之後,就迅速展開了在日本全國以及世界舞臺上的擴張。一方面,在日本各地以JUSCO連鎖超市的方式進行全面鋪開,後來預測到汽車時代即將到來,又開始在城郊集中發展大型商業購物中心。另一方面,迅速與資本市場接軌。1974年,「JUSCO株式會社」在東京證券交易所、大阪證券交易所和名古屋證券交易所的掛牌上市。而後,「JUSCO株式會社」在岡田卓也等人的領導下開始積極布局和拓展海外市場,先後進入馬來西亞、中國、英國、美國等國家,走向國際化市場。
圖:中國指數研究院及企業家永旺集團考察學習
Tips 1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來看,我國物業管理行業集中度偏低,龍頭企業市場佔有率在逐步擴大,行業進入整合期。同時,物業服務企業紛紛對接資本市場,以求佔得先機。這一點,與永旺集團的「合併」之道,以及攜手「資本」的策略不謀而合。
圖:中國指數研究院及永旺集團領導合影
2敢於打破自身的品牌,成立永旺集團
「進行永不停止的創新」,在這樣的信念的指引下,2001年8月21日,「JUSCO株式會社」正式更名為「永旺(AEON)株式會社」,一個全新的永旺(AEON)集團誕生在世人面前。之後,永旺集團對全球的戰略布局進行了調整,形成了以亞洲為中心的商業戰略格局,將大部分資源都集中到了日本、中國和東協。岡田卓也認為,一家企業的壽命一般只有30年,30年之後,企業變大了,要進行創新和改革就會非常困難,而對一家新企業來說,改變要容易得多:「更改集團名字,希望它有一個脫胎換骨的機會。」
事實上,打破自身品牌只是岡田卓也變革思維的一個體現。在7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岡田卓也成功收購了美國女裝零售Talbots、八佰伴在內的10多家零售企業,通過收購標的加快全球化腳步。
表:永旺集團部分收購零售企業
Tips 2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物業服務企業應該借鑑永旺集團發展之道,沿著時間的長軸線規劃布局,通過拓展市場規模、延伸服務鏈條等方式提升經營績效,同時,關注公司的品牌沉澱與品牌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
圖:中國指數研究院及企業家參觀永旺集團
3愚者學習經驗,智者學習歷史
「愚者學習經驗,智者學習歷史」引自德國鐵血首相俾斯麥的話,意為真正的智者應該向歷史學習而不是向經驗學習。歷史是主因,具有全面性、深厚性、思考性,是別人的經歷經過沉澱形成的,而經驗是結論,往往帶有個體性、片面性、引導性,是個人的經歷總結出來的。因此,愚者學習自己走彎路的教訓,智者則看到別人走的彎路並加以改正,以便自己不再走彎路。永旺集團始終以「智者學習歷史」作為不斷經營發展的指導思想,並在集團成長的關鍵階段謹慎行動,避開危機。
圖:岡田卓也題詞
永旺集團岡田卓也曾經有過這樣一段經歷。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日本進入泡沫經濟急速膨脹的時期,這次經濟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機活動的支撐。當時,永旺集團的前身JUSCO已經是一個知名大公司,每天登門為JUSCO提供貸款的銀行不在少數;JUSCO集團的信用卡業務子公司負責人建議岡田卓也以土地做擔保抵押,從銀行貸款,以獲取更大收益;JUSCO集團人事部也提議買塊土地,蓋新員工宿舍,實現保值增值。面對種種提議,他統統拒絕:「在泡沫經濟時期,投資建議很多,都說『能賺錢』,但我一概不理會」。因為他從歷史中學到:股市或樓市的空前熱潮往往蘊含著大量泡沫,如果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撐,一旦泡沫破裂,表面的繁榮也將隨之破滅並對企業的運營造成毀滅性衝擊。正是看到當時的行情已經火爆到了極點,股市和地價每天都在創新高,岡田卓也深知背後蘊藏的巨大風險,所以更加謹慎對待投資,更專注於壯大企業自身實力。
最終,90年代初泡沫經濟破裂,在其他企業都在為不良債務和資產痛苦不堪甚至倒閉的時候,JUSCO抖擻精神,不但在市場行情大跌的時候毫髮無損,而且大賺一筆。
圖:中國指數研究院及企業家參觀永旺集團設施設備
Tips 3
相比之下,我國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歷程尚短,未來轉型升級之路任重而道遠,機遇與風險並存。物業服務企業在發展運營中要保持企業特色,理清自身優勢與劣勢,不盲目跟從熱點,認真思考,找準最適合自身的發展之路。此外,儘管物業管理行業是一個風險較低的行業,但是企業必須做到善學歷史,以歷史視角看待外部環境的變化,剖析繁華背後隱藏的危機,方能化險為夷,行穩致遠。
4給頂梁柱裝上車輪,知易行難的捨棄
永旺集團作為日本的百年店鋪,日本領軍零售企業,成員企業已超過300家,開展業務的國家達到13個,這些成功都得益於永旺集團的獨特經營理念。
圖:中國指數研究院及企業家永旺集團考察學習
岡田卓也表示:岡田家族世代經商,有著世代流傳的家訓,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給頂梁柱裝上車輪』。在堅持主業的同時,靈活適應顧客的需求變化,及時作出變革和創新。正如《孫子兵法·勢篇》所云:「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即指揮部眾作戰,就如同轉動木石一樣,放在安穩平坦之處就會靜止,而放在高峻險陡之地就會滾動。企業要與時俱進適應社會變化,靈活制定戰略布局,才能不斷地發展企業。
在岡田屋時代,由於四日市鐵路規劃的變更,居民的購物及生活重心逐漸轉移至新車站附近,繁華中心隨之改變,岡田卓也見微知著,遵循「給頂梁柱裝上車輪」的家訓,在汽車社會來臨的1970年代,第一時間感知顧客需求,遷移店鋪的位置,改變店鋪的形式,推進開發新車站附近的大型購物中心。
圖:中國指數研究院及企業家永旺集團考察學習
同時,岡田卓也認為:「比起創造新事物更重要的是捨棄舊的(新しく創ることよりも重要なのは古いものを捨てることだ),捨棄成功經驗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新的創造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捨棄過去。」追溯永旺集團的發展歷程,1956年,岡田卓也為順應時代變革,毅然捨棄已經持續200多年的「岡田屋」商號,通過企業合併,成立「JUSCO株式會社」來尋求行業新突破,大獲成功。正如《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中所言:「舍其舊而新是謀。」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一旦發現舊的方法不適用,應及時摒棄,採用新戰略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
觀過往而知未來,在零售業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永旺集團沒有停下探索與發展的腳步,積極的「變」與「棄」來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環境,實現企業的長足發展。
圖:中國指數研究院及企業家永旺集團考察學習
Tips 4
物業服務企業在變革升級的過程中,要有創新精神及敏銳的「嗅覺」,靈活不斷地隨著時代、社區、業主的變化而調整和改變自身戰略布局,聚焦發力業主及非業主增值服務,擴大服務半徑,吐故納新,追求卓越,激發企業活力。
永旺集團在近261年的發展歷程中,首先勇於創新,居安思危尋求突破,根據企業自身條件,不斷重新進行市場定位;其次,通過兼併重組和企業間的聯合,率先實現企業規模化擴張和跨地區發展,完成企業的戰略布局;同時,永旺集團以史明智,不盲目冒進隨波逐流;最後,永旺集團著力於在過去成功的基礎上開闢未來,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物業服務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可借鑑學習永旺集團的經營理念及發展模式,勇於跳出舒適圈,放眼未來,不斷突破服務邊界,打破陳規;善用歷史智慧,辯證的看待問題,不盲目跟風,在統一內部規範與提升企業文化價值的同時,敢為人先,根據業主需求變化與市場情況調整企業策略,探索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