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南紅樹林特有的珍稀物種——蝴蝶樹

2021-01-20 宜花得木

國家Ⅱ級瀕危植物|我國海南特有的珍稀樹種——蝴蝶樹

文:花木君

現代植物學的命名方法,都是以瑞典生物學家卡爾馮林奈(Carl von Linné,)1753發明的「二名法」為基礎,每種植物都有自己專有的拉丁文,不會發生混淆,從而使得植物界分類井然有序。目前國際上有標準的《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為植物學界所普遍遵守。

(蝴蝶莢蒾)

而我國古代針對植物的命名則不同,有多種來源,大多為古人豐富想像力的反映,諸如最早造字的時候採用象形法,後來依據植物的形態特徵、顏色香味、生活習性、功效特點等等進行命名,還有的是從國外引進的,則採用音譯或者帶有「西」、「胡」、「番」、「海」等字來命名,還有則是依據傳說或者神話故事等命名,諸如此類,非常龐雜。

(金絲吊蝴蝶)

由於古人對植物命名,並沒有現代如此嚴謹的科學命名方法,因而很多植物在不同地域則有不同叫法,或者很多不同植物也叫同一名字,不少則寄託了美好的寓意和美麗的象徵意義,因而「同名異株」和「同株異名」非常普遍。

(扁竹紫蝴蝶花)

比如用「蝴蝶」命名的植物就有不少,蝴蝶花、蝴蝶蘭、蝴蝶樹等等,其中蝴蝶樹就有幾種不同的種屬植物,有衛矛科、衛矛屬的金絲吊蝴蝶(Euonymus schensianus),有忍冬科、莢蒾屬的蝴蝶莢蒾(Viburnum plicatum Thunb. var. tomentosum (Thunb.) Miq.),都是依據這兩種植物的花朵形態來命名。金絲吊蝴蝶花朵猶如一個個懸垂的絲線連著蝴蝶飛舞,蝴蝶莢蒾花朵則如蝴蝶展翅,果實晶瑩,因而又稱為蝴蝶戲珠花。

然而還有一種花木,也是以蝴蝶命名,不過不是花朵,而是依據植物的果實,這種植物的花朵很小,非常繁茂,然而果實卻較大,並且種子含有長長的果翅,遠望去猶如眾多的蝴蝶休憩,這種植物是我國海南特有的珍稀樹種,因而被形象地命名為——蝴蝶樹。

蝴蝶樹(學名:Heritiera parvifolia Merr.),又名加卜、小葉達理木,是錦葵目(Malvales)、梧桐科(Sterculiaceae)、銀葉樹屬(Heritiera Dryand.)常綠喬木,在我國僅僅分布在海南省的保亭、崖縣、樂東等縣,另外馬來半島和菲律賓也有分布。

蝴蝶樹高達30米,樹皮灰褐色,小枝密被鱗秕。葉橢圓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短尖或近圓形,上面無毛,下面密被銀白色或褐色鱗秕,側脈約6對。圓錐花序腋生,密被鏽色星狀短柔毛;花小,白色, 5-6裂,兩面均有星狀短柔毛,裂片矩圓狀卵。果有長翅,長4-6釐米,含種子的部分僅長1-2釐米,翅魚尾狀,頂端鈍,寬約2釐米,密被鱗秕,果皮革質;種子橢圓形。花期5-6月。

銀葉樹屬約有35種,分布於非洲、亞洲和大洋洲的熱帶地區。我國有3種,分別為長柄銀葉樹(H. angustata)、銀葉樹(H. littoralis)和蝴蝶樹(H. parvifolia),這三種雖然都屬於同屬,然而其他兩種的果實的翅果較小或者沒有果翅,因而僅僅只有果翅很長的蝴蝶樹被稱為蝴蝶樹。

蝴蝶樹為熱帶海岸紅樹林的樹種之一,是我國海南溼潤雨林的標誌種,對生境要求非常嚴格,有指示環境因子的作用,因而在地植物學(植物群落學)的研究上頗為重要,同時對中國海南植物區系及梧桐科植物的系統發育研究也有一定的價值。

蝴蝶樹木材堅硬,紋理通直,結構細緻,材質韌而堅硬,乾燥後不開裂也不變形,很耐腐;縱切面平滑而具光澤,心材大,色調鮮明,是耐腐的工業優質木材,因而被廣泛應用在建築、造船、橋梁和家具等方面,以前是海南重要的商品材之一,因而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蝴蝶樹分布地狹窄,由於其果實木質,內有厚的木栓狀纖維層果翅,故能漂浮在海面而散布到各地海邊繁衍。然而蝴蝶樹的果實種仁澱粉含量較高,大部分種子完全成熟時已被蠹蟲蛀食,另外蝴蝶樹對生境要求嚴格,因而自然繁衍較為困難。再加上前些年的過度砍伐,資源已經日漸枯竭,面臨瀕危境地。

為了保護蝴蝶樹,因而在1999年8月4日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第一批)》名單,為國家Ⅱ級瀕危重點保護。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中,評估級別為易危(VU)。

蝴蝶樹植株高大,枝葉茂密,冠幅適中,是熱帶紅樹林特有的物種,具有抗風固沙的效果,上世紀八十年代,就被中國林科院熱林所進行推廣和栽培,然而野生資源狀況卻不容樂觀,希望能在分布地(海南吊羅山或七指嶺較典型的地段)建立專門的保護區進行保護。

(並非蝴蝶樹)

2020-6-20易花得木

相關焦點

  • 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我國廣西海南特有的物種——蕉木
    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我國廣西海南特有的物種——蕉木 文:花木君 荔枝是我國特有的名貴珍稀水果,原產嶺南地區,早在漢代就有食用用栽培記錄,在西漢辭賦大家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被稱為「離支」
  • 瀕危物種|我國吉林長白山地區特有的珍稀植物:山楂海棠
    瀕危物種|我國吉林長白山地區特有的珍稀植物:山楂海棠作者:花木君海棠是我國著名的傳統觀賞花卉海棠果 而山楂,為薔薇科山楂屬植物的果實,是我國著名的藥果,也是製作果脯的優質原料,具有消食開胃、活血化痰之療效。山楂和海棠果,大小相似,然而區別較大。海棠果顏色淡紅,表面光滑,晶瑩美觀;山楂果顏色紅褐,表面粗糙,有淺白色斑點,二者對比很容易分辨。
  • 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我國特有的單種屬菊花——復芒菊
    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我國特有的單種屬菊花(櫨菊木) 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一種灌木類菊花,並且是我國特有的單種屬菊花,特別珍稀,僅僅分布在我國西藏和四川地區,這就是國家二級保護物種——復芒菊。復芒菊(Formania mekongensis W. W.
  • 麗豆和金雀、錦雞兒等非常相似,並且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
    國家Ⅱ級珍稀物種|黃土高原上特有的美麗花木——麗豆文:花木君我們今天介紹的就是其中一種,是黃土高原特有的珍稀物種,那就是——麗豆。麗豆(Calophacasinica Rehd.),屬於豆科(Leguminosae)、麗豆屬(Calophaca)落葉直立灌木,高2-2.5米,全株密被白色長柔毛。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我國西南特有的古老孑遺物種——喙核桃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我國西南特有的古老孑遺物種——喙核桃作者:花木君稍微有點歷史經驗的人都知道,核桃是漢代絲綢之路開通後,博望侯張騫從西域帶回來的物種,最早記載源自西晉博物學家張華的《博物志》:「張騫使西域還,乃得胡桃種」。到了西晉永嘉後,五胡亂華,後趙開國皇帝石勒僭號於襄國,諱胡尤峻,因改胡桃為核桃。
  • 珍稀瀕危物種|原產我國的6種特有榧樹的辨識區別
    珍稀瀕危物種|原產我國的6種特有榧樹的辨識區別花木君香榧是園藝品種榧樹的種子,也是近些年市場非常受歡迎的乾果食材,現在不少地方廣為種植,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作為香榧的育種來源——野生榧樹卻面臨瀕危的境地,前面我們曾經撰文《香榧、榧樹的區別辨識與市場現狀
  • 科學家發現海南特有新物種11個
    王祝華科學家們在海南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過程中,發現了海南特有新物種11個,中國新記錄屬2個,中國新記錄種11個,海南新記錄屬12個,海南新記錄種85個,這是海南數十年的物種資源探索的重大突破,內涵重要的科學價值。
  • 我國西藏地區特有的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大花黃牡丹
    我國西藏地區特有的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大花黃牡丹文:花木君大花黃牡丹(Paeonia ludlowii D.Y.Hong),毛茛科、芍藥屬、牡丹組落葉灌木,是我國西藏地區特有的珍稀牡丹品種,僅僅分布在。僅產於米林、林芝地區,生於海拔2900-3200米的雅魯藏布江河谷及山坡林緣。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我國西南地區特有種——滇桐和桂滇桐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我國西南地區特有種——滇桐和桂滇桐作者:花木君我國西南地區地形複雜,氣候特殊,資源豐富,雨水充沛,森林茂密,野生動植物數量居全國之冠。(《雲南省生物物種名錄(2016版)》)雖然雲南得天獨厚,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然而由於經濟開發和人為幹擾,不少地方生境惡化,使得不少珍稀動植物物種處於瀕危境地,前面我們介紹了不少雲南特有的珍稀植物,今天我們再來介紹另一種瀕危物種——滇桐。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我國特有物種,野生僅有6株的絨毛皂莢
    全世界僅有6株野生的珍稀瀕危物種——絨毛皂莢作者:花木君《東齋雜詠·皂莢》【在我國所有皂莢品種裡面,庭院村落最常見的就是皂莢樹,山野多為野皂莢和山皂莢,這些樹種如今雖然較少,可是還可以看得到。然而有一種皂莢樹,卻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樹種,全世界僅僅有6株,並且只分布在南嶽衡山地區,那就是——絨毛皂莢。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東北地區特有的的牛皮杜鵑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東北地區特有的的牛皮杜鵑文:花木君提起杜鵑,很多人印象當中認為是華南和西南地區才有的美麗花卉。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事實,因為杜鵑品種繁多,就拿杜鵑花科杜鵑屬來說,就有近千種,而我國則是杜鵑花分布最多的國家,有近600種,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尤其是以雲南、貴州、四川數量最多,堪稱杜鵑王國。(興安杜鵑)然而,在我國北方,也分布著多種杜鵑,並且有的品種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杜鵑。
  • 秘境之眼|我國本土特有的珍稀野生動物,您認識多少?
    中國是眾多瀕危動物的故鄉它們在華夏大地繁衍生息下列我國本土特有的珍稀野生動物您認識多少?大熊貓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16年《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易危物種坐標:四川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中國的「名片」大熊貓集珍稀、易危、特有等標籤於一身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2021-01-06 1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瀕危物種|我國臺灣特有的烏來杜鵑,野生已經滅絕
    珍稀瀕危物種|寶島臺灣特有的烏來杜鵑,野生已經滅絕
  • 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施韶宇/央視新聞 2021-01-04 11:37
  • 蘭花鑑賞|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寄樹蘭
    在蘭科植物中,一般分為地生蘭和附生蘭以及少數腐生蘭,而我國特有的氣候地理環境,其相應的蘭科植物區系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特有屬和特有種現象尤其突出,其中尤其是地生蘭,多生於溫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許多品種為特有物種,有超過三千年的栽培鑑賞歷史,因而被稱為「國蘭」。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紅樹林:不可多得的天然實驗室
    辛琨教授的雙腿陷在了紅樹林灘涂地的淤泥中動彈不得,一旁的學生們幫忙「拔」出了他們的辛老師,但辛琨的兩隻鞋子卻留在了淤泥中。  「這不是第一次了。」光著腳的辛琨輕鬆地表示,在紅樹林區域展開野外調查,深陷淤泥是常有的事。  辛琨是海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目前在東寨港有幾項課題研究正在同時展開。「我博士畢業到海南後就開始和東寨港打交道。」
  • 到2025年,我國將營造和修復紅樹林18800公頃紅樹林保護有了「路線...
    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內的紅樹林(攝於2019年12月)。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攝核心閱讀分布於我國南方沿海的紅樹林,不僅是防風消浪、淨化海水的「海岸衛士」,還是固碳儲碳的「海洋綠肺」。如何更好保護紅樹林?
  • 雲南西雙版納特有的珍稀瀕危花卉,傣族良藥——茴香砂仁
    瀕危物種|茴香砂仁不是一道菜也不是果品,而是珍稀瀕危花卉文:花木君對膳食美味比較擅長的朋友,或者對中藥材比較熟悉的中醫大夫,茴香砂仁是一種植物,並且是我國雲南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茴香砂仁(Achasmayunnanense T. L. Wu et Senjen ),是姜科(Zingiberaceae)、茴香砂仁屬(Achasma)多年生草本植物。
  • 珍稀物種海南虎斑鳽現身三峽庫壩區
    珍稀物種海南虎斑鳽現身三峽庫壩區發布時間:2020年07月22日 08: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宜昌7月21日電 (舒仁慶)湖北省宜昌市林業和園林局21日發布消息,一隻海南虎斑鳽近日在三峽工程垂直升船機航道內被發現並獲救。